硅谷发疯裁员、加州高校大罢工?我对留学热门专业的信念崩塌了……
文/留学全知道
微信号:EduKnow
在关于“送孩子出国留学是否值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和家长内心已经知道了答案:如果从经济回报率上考虑,多数留学是“不值得”的,因为很难“回本儿”。
就连过去我们认定的“香饽饽”专业和工作,在疫情后好像也不灵了。
01
留学10年的开销,
工作20年也赚不回来
90后留学生博主@小琛日记 给网友们算了一笔账:
目前北京做建筑师的她16岁被父母送去美国读高中,3年后成功考上了美国前30的本科,每年都获奖学金。本科毕业后小琛又考入了藤校研究生,继续学习建筑。
留美多年、拿奖学金、藤校学历,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应该“前途一片光明”了。但从藤校毕业后,回国这几年,快30岁的她工资还与刚毕业时一样,只有1万2元,每年年薪15万人民币。按理说这个年薪不算很差,但即使维持这个薪资水准,她不吃不喝也要18年才能挣回留学的全部开销。
说实话,在留学红利退去的今天,小琛的情况算尚可,更多留学生回国面临的就业难题是这类的:
也可能有人会说,这位女生虽然学校不错、专业也不是难就业的文科类,依旧“混到如此地步”,还是她专业不行,如果选择计算机、商科这种热门专业,肯定不止于此。
果真么?
最近,在美国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儿。一件是高科技企业疯狂裁员;一件是加州大学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学术工作者大罢工。通过这两件事,也许可以让我们一窥曾经中国家长和留学生认定的留学“香饽饽”专业是否依旧吃香?
02
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大厂,
程序员风光不再
最近美国国务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22年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在2021/22 学年,中国留学生依然占比第一。54%的国际学生在STEM领域学习。
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工程学,超过20万名国际学生在美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21%),比去年增加了10%;除此之外的热门热门专业就是商科和管理(16%)。
中国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以美国为例),一般首选理工科、其次是商科,这个趋势多年未曾改变。
家长希望孩子选择理工科,一方面是可选择申请的(著名)院校多、毕业好就业、如果进入互联网大厂还能获得不错的薪资待、有技术傍身不担心失业。
但近期互联网大厂疯狂裁员的消息打碎了家长们的“如意算盘”。
马斯克在收购Twitter一天之内裁掉一半员工;Meta裁员1.1万人;亚马逊计划裁员1万人,是该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而且亚马逊的这轮裁员并非终结,亚马逊CEO公开发表了声明,裁员将持续到明年早期(early in 2023)。
不进大厂如此,最近几个月,美国大大小小的初创科技公司也都迎来了裁员潮。根据企业裁员跟踪网站的统计,2022年有789家科技公司一共裁掉了超过十二万名员工。
就连昔日以安全、养老著称的几家大公司,微软、苹果、谷歌,也纷纷冻结了招聘。
在某个北美华人网上社区,被裁的员工确认收到了裁员通知,一片哀嚎;
而那些即将毕业等着上岸进大厂的毕业生们也很艰难。实习岗位一坑难求,运气不错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工作offer,还没上岗就被毁约的也不在少数,
(图源于一亩三分地)
这是美国IT业的情况,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就更不用说了,寒冬早在去年就降临了。过去家长看好的互联网程序员岗位,一夕之间大变天。
03
业界萎靡,走学术?
做好“穷一生”的准备
那搞学术呢?会不会比较有前途?
咱们国家向来有尊重知识工作者的传统,读到博士然后找一份在高校或研究院所的工作,从事科研,也是很多中国家长心目中的好工作:稳妥、受尊重。
但就在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进行了研究生和博士后大罢工。UC全部十所大学的四万八千多名“学术打工人”参与其中,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
罢工的原因很简单:搞科研的人太穷了,就要活不下去了。
美国的学术体系中,虽然博士生是学生,但整个学术界默认为他们也是和学校签订工作合同的雇员。学校的正常运转严重依赖于博士生的劳动——很多教学和科研任务都由博士生承担,所以学校为博士生免除学费、支付医疗保险外,还要支付一笔足够温饱的工资,但这笔工资不会太高,一般远低于市场薪资水平,可至少要能维系正常生活,让博士生不需要外部资助也能完成学业。
然而疫情后美国遭遇通货膨胀,使得这个平衡在加州大学等很多高校系统已经难以为继。以加州伯克利来说,即使与人合租或住学校宿舍也在每月租金也要两千美元以上,而博士生的工资普遍一年2-3万美元左右,拿着学校的工资交完房租之后几乎都所剩无几,大家的生活捉襟见肘。
就算你过着苦日子熬完五、六年博士毕业、再蹲完三五年的博士后、实力与运气并存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份相对不错高校的教职,成为大学老师,然后再奋斗五六年好不容易拿到“终身教授”,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
天真了!不少在高校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可能也就刚好“脱贫”而已。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全美大学讲师(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薪资为77903美元,成为排名不错高校的教授,平均薪资也只有127767美元。
(图片源自:
https://nces.ed.gov/programs/digest/d21/tables/dt21_316.10.asp)
听上去赚得还行,对吧。咱们单纯从经济角度做个对比你就明白我说科研人员挣得钱“刚好脱贫”不是开玩笑。
在美国有全球最大的中餐连锁店熊猫(Panda Express),他们店长助理的平均年薪是70605美元,比肩讲师。
在沃尔玛当卡车司机,平均年薪90459美元,比副教授平均年薪还高。
我认识一位开大货车的朋友,在全美和加拿大运输。公司规定每天朝九晚五在路上开车,晚上不许开夜车,连续工作5周,然后休息10天,他作为第一年的新手卡车司机,年薪10万美金。而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可不是朝九晚五啊,在成为“终身教授”以前(甚至以后),谁不是996泡实验室?
网上有科研工作者的家属“吐槽”,伴侣在公立高校做副教授,年薪不到10万美元(已超过中位数),上完税、交完金、各项贷款、开支刨除后,每月自由支配的金额只有2000美金。即使他未来升成教授,薪资提升一些,经济情况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这样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体面一点的生活,去学术会议“蹭饭”、超市买打折力度大的商品、自家院子需要除草舍不得花60美金雇人,只能自己动手、要严格做好预算才敢全家去度个假……
写这些也没有丝毫贬低高校科研人员的意思,他们的科研理想和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然而走学术路线确实也要做好一个准备:不至于会饿死,但大概率会“穷一生”。
04
“码公”不通、学术难走,
那混金融圈呢?
如果程序员的路不好走、学术圈又太穷,那受家长喜爱的金融圈会不会好混一些?
想象一下在电影《华尔街之狼》里的那些人,他们年少有成、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美女如云,拥有穷奢极欲的物质,享受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掌握着自己的人生走向,诠释着不一样的生存符号,完全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
咱们先看专业:金融本科还好一些(但留学费用开销大),一年的金融硕士(比如MSF)虽然时间短,但很非主流。一方面,大多数MSF不是STEM专业,留学生只有一次H1B抽签机会;另一方面,市场上不会有专门为金融硕士开设的职位。要么本科就够了、要么就是MBA类的(咨询管理公司、投行类)或者需要读完博士做量化分析师(Quantitative Analyst)。
毕业后,金融圈确实更能捞金,但有个问题:作为外来者留学生,在美国能找到不错的对口工作的概率有多大?
像投行、券商、交易、风投这些好的金融岗位每年市场也就招数百人,僧多粥少,美国本土自己人已经卷上天了。就算业务水平大家旗鼓相当,但想在金融这个圈子里混好,最重要的是人脉和个人魅力。
人脉搞定内推和交易,个人魅力搞定同事和上级。个人魅力里面当然包括英文、沟通、领导力、文化理解(比如你能不能跟一帮美国人喝着老酒在pub里看橄榄球谈笑风生),咱们一个外来的和尚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比本地和尚念经念得更好?
网上有人问过“金融在美就业前景”这类话题,过来人的回复倒也坦诚:很难非常难。
对了,别忘了金融圈可不是只有金融专业的学生等着就业,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趋之若鹜,准备分一杯羹呢。
所以,如果你有意向让孩子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就算选择了或热门、或好就业的计算机、理工科、金融专业,现状就是互联网大厂遭遇寒冬、搞学术穷一生、金融圈儿难进去……
从高中、本科开始留学,读到硕士(如果想做科研再读个五六年博士、三五年博士后),以找一份好工作来衡量,无论从留学花费的金钱、耗费的时间上来看,留学都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05
留学生到底读什么专业才不亏?
究其根本,家长送孩子留学,如果是从让孩子把留学的开销赚回来这个角度来评估,短期内真的很难、甚至孩子工作十年、数十年都难以实现。所以,不如让孩子选他们喜欢、擅长的专业去读,而非跟风,这样他们的留学之路才能收获最大、未来也才能走得长远、更容易成功。
在这方面,石之予(Domee Shi)就是很好的例证。
众所周知,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华人家长通常会给孩子“铺路”,从小猛鸡孩子的数学、让孩子们选择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再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安安稳稳生活。与国内家长的育儿思路无异。
但曾制作出《包宝宝》和《青春变形记》的加拿大华裔动画师石之予就没有走这条路。
出生于重庆的她2岁时随着父母移民加拿大,从小就对动画艺术充满浓厚的兴趣,在高中时是动画社的副社长。高中毕业后,石之予进入加拿大艺术类专业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学习。凭借着自己对动画的热爱,石之予成为皮克斯首位女性短片导演、奥斯卡短片动画类别首位非白人女性得主。
今年四月,她又升任成为升任皮克斯创意部副总裁,从技术人员走向高层管理岗位。
把兴趣上升到理性层面是热爱,而热爱是我们一生的永动机。
作为家长,在送孩子留学这件事上我们能做的就是:
1,关于留学收益做好最坏的打算。
对于留学“亏不亏”这件事,如果只以经济回报来衡量,大概率是要亏本的;但以对孩子的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人生积淀、选择机会来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收获和惊喜。
你说这些东西对一生来说有多重要?与生存相比,它们可能并不是刚需。但我们希望孩子生活、而不只是生存。
2,不要给孩子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方面过多干涉和施压。
出国前,我曾在上海做过五年的硕士博士留学申请培训师,和很多家长打过交到。他们带着自己22、23岁的孩子来和我咨询、交流,想要帮孩子“安排”好专业和学校,而那个本该对自己留学负责的孩子,却默默坐在一旁,听我和他们的父母交流。
在申请者写的文书里,我看到他们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的描述,苍白、雷同、毫无真情。一问才知道,因为是父母让他们选择这个专业的、因为父母从事该专业觉得稳定、因为父母觉得这个专业好……
父母走过的路确实比孩子吃过的盐多,但恕我直言,家长对世界未来的走向、工作的变化、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鲜少会比孩子自己了解的更多。
如果家长埋怨孩子出国留学兜了一圈后,还不独立、还在啃老,也许该反思一下,作为家长,是不是我们对孩子们操心的太多、包办的太多,走上了一条我们提他们选择的路,让孩子失去了闯荡、探索自己热爱道路的机会,剥夺了他们历练的经历。
3,帮孩子把好两个关。
当然,在留学路上我们也不该放任孩子,还是要在两方面把好关:
确保孩子选择的学校和地方是安全的。与学校排名、专业就业率相比,留学的安全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安全至上”远比“名校情结”重要。
可以点击美国教育部网站https://ope.ed.gov/campussafety/#/
输入想查询的学校名称、校区来查看该地的安全情况(包括过去几年有多少起火灾、入室抢劫、强奸、谋杀等)
鼓励孩子离开舒适区,避免选择中国学生扎堆的学校。
中国学生是留学生第一群体,在北美、英国等国家,因为中国留学生居多,已经出现了“中国留学生一条龙”服务:租房可以签中文合同、付人民币,吃饭和购物有针对中国留学生的app下单、旅行有华人公司、有些“水校”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中国学生,可以用中文无障碍交流。
这种环境确实给只身在外、有着语言和文化障碍的孩子们带来了便捷,但留学也留了个寂寞,更不用说毕业后打算在国外就业将面临的重重困难。
家长要摒弃“图方便”、“好照顾”这些理念,当孩子走出国门时,他们既要尝新、也要体验风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