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广州CBD搭了个“菜市场”
美食家蔡澜认为,菜市场最能反映该地的民生,一个地方的人,他们的收入、性格是什么样的,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能在菜市场里找到答案。
我们认为,菜市场既是一座人间烟火的展览馆,更是一座触手可及的自然博物馆;菜市场既是一扇通往美妙生活滋味的大门,又是一本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图谱。
4月,《新周刊》发起了一场“菜市场图鉴”线上征集活动。来自不同地方的100多位网友,深入身边熟悉的菜市场,拍下人声鼎沸的一角,发现包罗万象的惊喜。
从红亮通透的番茄到金黄饱满的玉米,从生猛鲜活的大虾到难得一见的时鲜,这些丰富多彩的食物,大多会被识货之人挑回家,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成为大自然给人类最美妙的馈赠。
如果用八十年计算,人在一日三餐的循环中,会在87600顿饭中和这些食物产生剧烈的撕扯和碰撞。
然而,尽管全球还有8亿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问题,却仍有1/3的食品在上到餐桌之前就被销毁和浪费,2021年中国家庭食物浪费量每年高达9164.62万吨,人均食物浪费量每年64千克。
而中国每年因食物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11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57亿人民币。
餐桌上的食物浪费,意味着在生产、加工、储存及运输阶段的工作都白费了。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是一种“隐形碳排放”。
©Maïté Franchi
食物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这依然有效。
但如今,从极端天气、新冠蔓延到食品安全问题,21世纪给我们出了太多的难题——又或者,人类总是表现得像被大自然宠坏的孩子,总要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新周刊从“菜市场图鉴”的上百份投稿中。选出了10位网友的作品,搭建“烟火气里的生态博物馆”,向路过的每一个你,展现那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菜市场一角。
“烟火气里的生态博物馆”以声音、图像、互动式工作坊等表达形式展现了人与生物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在展览中除了能看到菜市场里广泛而绚烂的生物多样性,还可以看到食物出现在菜市场之前的样貌。
这个世纪给我们出了许多难题:极端天气,新冠蔓延,以及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你是否知道,作为吃货,我们其实已经拥有行动先机?在展区气候翻转餐桌区域,通过让我们的餐桌变得更加“气候友好”:减少食物浪费、优先选择本地当季的食材、少吃肉,吃多样好肉,这些餐桌上的改变便是在回应上面的难题。
此外,还有沉浸式收音创作者“力狗白噪音”在大自然环境中收录的8段音频,为展览空间呈现并连接了自然的音乐世界中那些细微的差别和多样性。
烟火气里的生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2年5月21日至6月3日
展览地点: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花城汇北区负一层中庭广场
在5月22日下午,联合PDT食物小站,现场将安排一场声音装置互动式工作坊,可持续设计师——乐之,将通过食物声音装置,从“生态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两个角度,与大家一起探索现代生活里食物的意义,这将是一场有关联动手、心、脑的对话体验。
另一个餐桌互动式工作坊
互动式工作坊时间:5月22日 下午14:00-17:00
活动地点: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花城汇北区负一层中庭广场“烟火气里的生态博物馆”
活动报名:扫下方二维码添加PDT小土豆(微信号:PDTFoodDepot),备注“声音活动报名”
广告合作微信 xzk968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