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教育的问题,朱达很坦诚。教育“主政官”的经历,赋予他系统性关照教育的思路,让他在思考时追根溯源。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中国的学生太苦太累还是一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教育仍停留在“学校错把教学当教育,家长错把成才当成长,社会错把金榜当榜样”的误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马拉松那么长,起步时跑得快一点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一开始跑得快不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教育也是如此,成绩优异考上好大学,只能体现某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不代表人生就是成功的。”因此,教育不能太功利,要为一个人的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着想。教育要打破分数竞争中“你上我下”零和博弈的局面,教育的目的是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读书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源于人内心的需要,为了自身的成长和修养而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朱达笑言,现在的老年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学摄影、烹饪、书法……读老年大学的老人们没有功利心,不急着毕业。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小诗《苔》触动了朱达。他认为,教育更多是为人的自身服务。每个人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同,成绩有好有坏,不能老是把眼光放在高分学生身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GDP上去了,环境却遭到了污染,如何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教育亦然。我国已经迈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要和时代的要求相符合,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教育评价的立足点在培养人、成全人 上。”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全社会关注关心教育在情理之中。在朱达眼里,新时代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层面,体现在民众希望通过优质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更为迫切。”朱达认为,教育要回归本义,通过教育提升人、成全人,为人生的幸福奠基。
宁波之名寓意“海定则波宁”,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宁波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宁波精神是主心骨。一个人内心同样需要一根“定海神针”。朱达认为,如果培养出的人,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乏中国味,这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失败。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室、食堂、学生宿舍……校园里随处都能见到朱达和学生谈心交流的身影,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他感受到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我们是一种压力,你得去思考。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不久前,朱达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思政大课。他全程脱稿,站着讲了一个半小时。他对学生说,从现在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乃至到“第二个一百年”结束,正是当代大学生贡献智慧力量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参与和见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施展抱负和才华为国家服务,对青年的人生来说很有意义,你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孩子的创新创造力后劲不足,以致大学很难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朱达表示,当前进入高等院校的模式还是“以分数论高低”的选拔方式,学生欠缺创新创造力,在这方面基础教育有改进的空间。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让孩子大胆地思考问题,不要用条条框框来限制他,肯定正确的地方,指出错误之处,在学习过程中要宽容待之。少一些时间应付考试,多和大自然接触。
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链条上,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始终,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则各有侧重。朱达援引著名思想家怀海特的一段话:“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学生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四周。”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知识量上的积累,在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学生还要读“无字之书”,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在广度、深度上提升自我,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历史专业背景的朱达笑称,他之于宁波大学是“出走半生,归来已是暮年”,青春的宁波大学之于他,是承载人文情怀和教育使命感的初心之地。时代几多变迁、社会思潮激荡,在这里,他要与师生们一起,构筑镌刻起家国深情的精神家园。
此文章选自《教育家》2020年11月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