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三)| 专访日日新学堂校长张冬青

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三)| 专访日日新学堂校长张冬青

教育



2022年度封面人物



踔厉奋发 同心筑梦

《留学》创刊九周年

随着12月的到来

2022年也接近了尾声

怀着感恩与希望

迎来充满朝气的2023年


《留学》杂志将以“年度回忆”的形式

推送2022年度封面人物文章

回望2022年度的精彩









成长需要“自然而然”,

打造国内创新教育“桃花源” 


— 专访日日新学堂校长张冬青



《留学》总第200期


古朴的红砖房、茂密的竹林、恣意生长的野菜杂草、山丘、湖泊……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这样的生态环境与传统概念中的学校联系起来。然而这样淳朴、自然的环境却正是这所学校的“标签”之一,也是创办者张冬青和王晓峰所倡导的“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年前,本着让自己孩子能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一初衷,张冬青和丈夫王晓峰开启了日日新学堂的办学探索之路,16年后这所隐于市的学校发展成为何种模样,其独特的魅力又是什么?伴着绿树阴浓、蝉鸣聒耳,《留学》记者走进了日日新学堂。



学习应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日日新学堂创办于2006年,彼时的张冬青仍是一名大学教师。在见证了一批批学生成长、毕业,并切身参与了成长于公立教育体系的大女儿的教育过程后,张冬青萌生了对于教育的思考:“现在有一个词叫‘内卷’,当时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教育按照实际用途来划分,与考试相关的就是‘有用’的,无关的就是‘无用’的,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让我觉得有点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毕业于原北大分校(现并入北京联合大学)中文专业,教授文学史多年的张冬青认为,学习应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每个人理性世界和思维能力的过程。而以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不仅令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让他们在应付考试、追求分数的过程中脱离了生活,这样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于是,在小女儿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时,张冬青和其他3个孩子的家长决定——联合创办日日新学堂,由家长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并全面地参与学堂的日常管理。即使在创立初期校址、师资、资金、办学经验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日日新仍像一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一样,生了根发了芽。从16年前第一批只有4个学生的学前班,发展至今,现有在校教师80余名、学生400余名,日日新已成为一所初具规模、具备正规资质的学校。2023年起,日日新学堂高中部也将开始招收首批25名学生。


相较于规模化办学,校长张冬青更注重通过不断地完善成长环境,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尊重他们个性化的发展,让他们能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然成长。



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

教育需要给孩子“留白”



“每天都会满身泥土地回到家,时不时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又挖了什么野菜,或者又爬上了哪棵大树摘了何种果子。”一位家长在分享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时这样说道。日日新的校址坐落在一个占地面积133亩的果园,这个校址被张冬青命名为“渥丘园”。渥丘园中有大片的草地,有十几种果树和花木,山丘与湖泊环绕层叠,还有一个被形象地称为“UFO”的大土坑,在这里,不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已经上小学、上初中的大孩子,他们每天都能在自然中享受玩泥巴、爬树、摘果子的童年。不仅如此,园中的四季景象也为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提供着灵感,“墙头垂柳和着微风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而在那不起眼的墙角处,一抹新绿羞涩倚着一点微红,在那花坛之旁,一棵桃树正袅娜地开着,在那树杈上,一丝粉红正婀娜地打着盹。”——日日新的孩子在诗中这样形容渥丘园的春。


“大自然没有目的,既不引诱人也不示好人,既不教育人也不嫌弃人。孩子在自然中发现、探索、感受、思考,得以形成理解世界的方式,找到与万物的关联方式,得到自处的方式,习得与他人相处的方式。”除了要给孩子们提供自然的环境外,张冬青所倡导的“自然而然的教育”更是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在她看来,成长的“自然性”不需要被创造,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需要被尊重。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思维方式、心智水平都是不同的,那么作为教育者,就需要认识并接受每个孩子的不同,以及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差异化的状态。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是不以普遍的规律定义孩子的成长,也不要追求完美,大人要在享受孩子优点的同时也要接纳孩子所谓的“缺点”。


张冬青认为,成长是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充满了变化、转折、奇遇、未知,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即使是以成年人或教育者的身份,也无法准确探知孩子理解世界和建构自己与世界链接的过程。“一缕阳光如何打开了孩子的心扉,一阵花儿的芬芳何时能够激发起某种渴望,这些都是模糊和隐秘的。”张冬青谈道,“因此,教育也要尊重生命的模糊性和隐秘性。”基于这一点,日日新不对学生排名、不比较、不选班干部,甚至不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


那是不是在日日新就没有考试呢?张冬青表示,考试是学习的一部分,是一种反馈。但日日新的考试并不是以结果为导向去评判学生,而是通过考试帮学生梳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学生也只是将考试当作“自测”,不与别人的分数比较。


保护模糊性和隐秘性,不做测量或评判的目的是让孩子充分地探究自身与所学知识、与世间万物的链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是理解所学、获取知识、构建自身“知识宇宙”的方法。充分“留白”,不去设定获得知识的时间长度,那么他探索的宽度与深度也将无限绵长。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是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的引路人。“这就需要专业性了,”当谈到如何在充分保证每个孩子自然成长的前提下兼顾课堂教学进度时,作为日日新校长同时也是一线教师的王晓峰说道,“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能让每个孩子在同一堂课上有收获,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成长。”

不同于传统教育体制中的用分数、成绩等量化的指标来考核教师的方式,日日新对教师的管理主要在于其授课状态以及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目前日日新一个班级有2位班主任共同负责20名左右的学生,学校主张给老师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充分发挥老师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而这样的平等与尊重,反映在教育上则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在日日新,孩子喜欢老师、信任学校,会在课间和老师开玩笑,偶尔会将放心不下的宠物带到学校来请校长帮助保管,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仍会和日日新的老师保持联系。


尽管在建校初期日日新也曾经历招聘专职老师的困难,但现在学校已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学人员,且其中相当数量的老师已在日日新执教了5年、10年,乃至更久。据校长张冬青介绍,日日新学堂的英文名是“RiRising Academy”,而“RiRising”的读音既可以是“RiRi-Sing”,也可以是“Ri-Rising”,意为一座与自然同歌唱的学堂,一座不断成长中的学堂,师生日常间的互动和接触也必然是双向的互相成就。同时谐音汉语的“日日新”。



让孩子有选择教育的能力



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空间环境和师生关系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会是平和坦然的,是自信且自在的。但如果当他们走出日日新呢?当他们从日日新毕业后,能够适应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压力吗?“从日日新出去的孩子是很有竞争力的。”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张冬青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列举出众多曾经看似平凡的学生反而在适应传统体制的教育后成为“学霸”的实例。这些学生,在日日新时不对考试成绩有过多追求,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当他们进入了传统学校,外部环境开始强调分数,在经过一段时间(最多半个学期)的适应后,考试成绩基本都能达到年级头部水平。


日日新自2013年以来,已经培育出10届小学毕业生,2016年这里走出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创始届的同学已经进入了大学。中学的升学去向包括:北京八中、十一学校、四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以及一些国际学校等;大学的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伊利 诺 伊 大 学 厄 巴 纳-香 槟 分 校 、建 筑 联 盟 学 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Architecture)等。


如果教育需要一定的模糊性,要任孩子自由发挥、自主探索、自然成长,那么教学过程则需要精心设计、不断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日日新将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学习方式融入学科教学,形成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科学”“美育”“体育”“综合实践”五大板块,课程涵盖语文、英语、数学、艺术、音乐鉴赏、地质与天文、生命科学等内容,既涵盖国家课标,又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维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


在张冬青看来,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的“功能性”让孩子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语文的“文学性”功能能够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及鉴赏能力,而它的“人文性”功能则能够帮助建立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使人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所以日日新非常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日日新的语文课由白话文、文言文、阅读课三部分构成,这样的课程安排接近近些年开始兴起的大语文概念。其中,白话文指的是语文课,使用教育部统编版教材和校本教材,虽然教材不同,但学习目标相同,甚至要求还要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据张冬青介绍,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共有112首,而日日新的古诗词赏读课将这个范围扩大到了200多首诗。同时,日日新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将文言文同白话文、英语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文言文部分的经典诵读、文言通读、古诗词赏读、文字汇解四门课编写了十几本教材,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会用文言文进行写作,文言文的阅读量与阅读水平甚至超过本科大学生。


近年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开始成为部分中小学对于教学改革的最新探索与尝试,而在日日新,项目式的学习已成为学生们日常的学习方式。日日新所创设的游学、美育、劳动、环保等跨学科课程中,有大量的主题式、项目式学习任务。每年3月,四年级学生会前往福建培田进行为期3周的游学项目。在游学中,学生们须完成“手绘培田”的任务,通过自行制定主题,并在进行实地观察、实地测量后,依据主题绘制出解决方案。项目式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一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使思维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也能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增强学生自身与知识的链接。


张冬青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为学生建立“通感”与“通识”。通识即学科间的联通,通感则更侧重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因此,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课程在日日新都是主课。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实施上,日日新设置了针对不同学龄段的丰富的选修课程,初中部每门课程以4周的学习为一个单元,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申请一个单元或多个单元。


日日维新,年年守固。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让孩子更好地成为“他自己”,这是日日新的“维新”与“守固”,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自主学习热情、求是精神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让他们不论以后在哪所学校,或是身处竞争怎样激烈的社会都能找到立身之本。



家校共建 做孩子成长的摆渡人



孩子的成长不能仅靠学校教育,家长不应是孩子成长教育的旁观者,随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大大提高。作为以“家长互助”的方式创立的学校,日日新至今仍强调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且学校与家长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


大部分家长都是被日日新的理念所吸引,进而认同,最终选择了日日新。“许多家长是在与我们进行了多次面谈之后,甚至是追踪了学校活动几年之后才决定把孩子送来日日新的。”张冬青说道,这些家长对教育的价值观与日日新非常契合,双方高度认同,以至于不少家庭也愿意将二孩、三孩送到日日新来上学。


目前,日日新的家长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各行各业发展贡献智慧与能量,其中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家长人数占比达39.7%,教育科研行业的占比为13.7%,政府及事业单位占比9.6%,工程及地产行业占比9.8%,自有产业及贸易行业占比8.8%,其他还有从事金融、医疗、咨询等行业的。工作单位遍及新华社、社科院、中科院、协和医院、原304医院、清华大学、中华书局、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百度、央视等。由这些家长组织的家委会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不一的活动,环保组、登山组、读书会、足球队、羽毛球队、茶道组等小组的建立和音乐节等活动的开展,更是增进了家长间、亲子间的沟通,带动了健康的社区文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张冬青看来,日日新学堂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而现在,日日新正处于16岁这一正是风华正茂的阶段,旺盛、美好,也仍在不断完善。尽管比起许多学校,日日新发展速度并不算快,但它的每一步却走得十分扎实。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始终不断创新、永恒生长。随着2023年9月首届高中学子的入学,日日新学堂也将开启属于它的另一个新篇章。




看完本期《留学》杂志的采访,你有什么想对她说?2022年即将结束,2023年你有哪些期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留学》杂志总第200期


监制:李璨
审核/责任编辑:刘煜
记者:田江含







巴黎突发枪击案,提醒旅法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在海外如何防范枪击?
快讯 | 中国多个英国签证申请中心关闭,圣诞全英大罢工正式开始
直播回顾 | 《留学》九周年系列沙龙——国际教育论坛专场(第1期)
“哥布林模式”荣登牛津大学出版社2022年度热词
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专访金吉列留学董事长兼总裁郑应文
意大利大学的医学类相关专业怎么样?
英国英语教学行业2022年第三季度稳步复苏
浅谈留学行业的乱象
年末在海外如何防盗?驻西班牙使馆提醒旅西学子加强安全防范
留学学习农林学专业之院校参考篇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微信:13716319877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六)| 访重庆巴川中学总校长郭洪初识加州我为什么反对习近平又有近百款乐高套装在乐高官网被标注“即将绝版”,乐高官网绝版标签乐高套装盘点(2022年10月29日更新)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三)| 访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七)|专访海归青年科研人员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九)| 访耒阳市正源学校校长罗湘云系列 | 2023 IEEE Fellow学术大盘点(5)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八)|专访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校长John O’Halloran收获季节|一位美国领养妈妈的日常(十三)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二)|专访梅河口未来教育集团总校长史亮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五)| 专访格灵深瞳CEO赵勇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六)| 专访北京大兴熙诚学校创校校长朱建民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七)|专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温州肯恩大学校长王立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四)|专访HICOOL商学院荣誉院长李开复安妮斯顿大尺度封面照一改常态!称后悔没有冻卵,但现在都不在乎了你好2023,再见2022!盘点2022年度备受关注的十大事件!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二)| 专访北京中西桥教育交流中心创始人刘波清科2022年度盘点(投资篇)走资派邓小平是中国最大卖国贼封面人物|陆川:身体里仍有子弹系列 | 2023 IEEE Fellow学术大盘点(4)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一)| 专访Special A特优生创始人兼CEO黄中阳系列 | 2023 IEEE Fellow学术大盘点(2)《人物》评出2022年度风云人物:四明星乐于助人高夫男女老犹狂系列 | 2023 IEEE Fellow学术大盘点(3)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八)|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李国辉【广发策略|“破晓”系列重温】防疫政策优化的全球比较——“破晓”系列报告(三)(首发于22.11.30)封面人物|龚俊:尽力鲜活封面人物 | 苏有朋:披荆斩棘,为梦想而战哈医大一院收治一女“镜面人”,所有脏器都长反了!“镜面人”会遗传吗?封面人物|吴牧野:乐以咏志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十一)| 专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校长李卫东【大蒜高产的要点】蒜头怎么才能长得大?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