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用人工智能做“梦”
摄影:GERALD HERBERT, AP IMAGES
2010年4月20日晚间10时许,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
酿成美国史上最严重漏油事件;
即使过去了十年,
其造成的危害仍不能消除,
该事件堪称海洋版“切尔诺贝利”,
也是全世界最严重环境灾难之一: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摄影:DANIEL BELTRA
超4.9亿升原油注入墨西哥湾;
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
数百万海洋哺乳动物、
海龟、鸟类和鱼类丧生;
在爆炸和泄漏发生的整整87天,
整个世界都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看原油涌入海洋,
场面触目惊心。
摄影:WIN MCNAMEE, GETTY IMAGES
摄影:JOEL SARTOR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越美丽越危险。”
守护海洋生物原住民(AI人工智能将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作品与彩色油膜风格混合)
制作:SIMON MENG
油滴在水面上会扩散成油膜,在阳光下发射出奇妙的绚烂色彩,但这对海洋生物却是致命的,每年都有数万生物死于石油泄漏导致的海洋污染。为体现这一矛盾,国家地理中文网联合Amall.art,邀请AI艺术家Simon Meng通过人工智能以及手工绘图结合的方式,将油膜形态及色彩与国家地理海洋经典影像进行融合,创作出“守护海洋原住民”数字藏品系列。
制作:SIMON MENG
“我发现一个问题,面对悲惨新闻或画面,你看的那一秒钟可能觉得触动一下,后来慢慢就习惯;此外,人们面对这种负面消息往往会觉得不舒适,而在潜意识里抵抗,你不会盯着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东西很很久。”AI艺术家Simon Meng如是说,“所以我就想,如果用彩色油膜把这个东西做得在视觉上非常好看,乃至你可以长时间凝视;但是呢,你仔细一想,越‘美丽’的东西竟然也越危险——你可能会在沉浸其中的同时,也以全新方式察觉到了污染的可怕。”
制作:SIMON MENG
本次国家地理中文网的“守护海洋原住民”数字藏品系列,由AI艺术家Simon Meng创作完成,他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现博士就读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IBK),其在建筑设计、生物及人工智能(AI)方面的跨领域研究,使其创作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其作品的内容题材、时空背景及呈现媒介均不受限,成为当前最前沿的AI艺术青年创作者之一。
制作:SIMON MENG
常看《国家地理》的人可能会经常看到此类怵目惊心数据:
预计到2040年,海洋塑料垃圾将增加2倍,达到每年2900万吨,那时全球所有海岸线的塑料垃圾,将达到平均50公斤/米;2050年之前,印尼将有数千岛屿、数百万房屋会因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如今,地球上超75%土地面积已不同程度退化,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变为90%;到2050年,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农作物产量减少约10%;到2050年,预计有7亿人因土地资源稀缺而流离失所,到本世纪末,这个数字会变成100亿人;气候模型显示,到2050年,北极水域在夏末可能“完全无冰”……
上述所谓几十年后的未来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这些数字终于变成现实,那么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画面或许也会一定程度变成现实。AI艺术家Simon Meng则用他的作品一再表现未来,那些看似瑰丽实则令人忧心忡忡的画面,这是用人工智能制作的“梦境”——
AI(人工智能)创作28个梦幻(末日)城市↓
AI生成未来城市↓
AI生成37个量子城市↓
AI生成的量子城市↓
AI生成不存在的海洋生物↓
你一定很好奇,
这些仿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
到底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呢?
如此天马行空的曼妙画面,
完全都是出自人类的造物吗?
答案是,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中有人类,
也有人工智能。
AI生成赛博朋克海底生物进化视频↓
※下文由国家地理中文网与Simon Meng的采访整理而成
“黏菌自然生长,
竟然长成了东京地铁网。”
早在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期间,我的一个研究内容就是用黏菌(学名: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的生长模拟东京地铁网络,将黏菌的食物——燕麦,放在地图中东京的几个主要区域,最后发现黏菌自然生长的网络竟与东京地铁网基本一致。利用这一特性,我们使用生物3D打印技术,将阿联酋利瓦绿洲(Liwa Oasis)的地理及资源分布情况,输入给黏菌,观察其生长形成的生物网络,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其转译为城市规划方案。
黏菌生物实验结合AI转译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城市 ( 生物实验部分 )
简单来说,黏菌会用高效的线路,连接最多的资源。之后,我们会用3D打印等手段控制黏菌的走向,甚至借此代替一部分人工的城市设计工作。
毕业之后,我跟随研究生导师去奥地利读博士,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我对算法、智能领域比较熟悉,但后来(硕士毕业)一两年内,便较少从事与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内容,而是向生物或与之相关的AI艺术领域做更多尝试。
什么是AI(人工智能)艺术?什么又不是?
它们的分界线在哪里?
以往有一些能够帮大家解决某些问题的程序都是预先写“死”的,比如A在某种条件下会确定变成B;比如用计算器去算出正确答案——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预处理后的固定规则。但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并不能用简单的规则去描述——因此,AI的底层是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就类似于人类神经元去获取、学习知识。我们会用程序先搭建若干层“空”的神经网络——但网络间的连接、如何激活新的网络等信息是没有的、空缺的,它需要学习。
比如简单来说,有两组图,一组猫,一组狗;之后每张图片对应一个标签用来说明图片里是什么,如cat和dog等等;然后给神经网络一张猫的图,如果电脑回答成了狗,程序会自动进行相应的操作,告诉人工神经网络判断错了,于是神经网络就会自己调整一下;反之它答对了,神经网络就会保持相对不变。
无中生有:使用文字描述结合人工智能生成不存在的三维物体模型
当然,这种对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只是最浅层的,还要进行二次交互——比如我之后可能想得到一张上半身是猫、下半身是狗的图像等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以此类推。
人工神经网络在“问题”与“答案”之间逐渐完善了自身,此过程并不基于固定的算法,而是基于通过已完成样本学习的神经网络去达成一些事情, 比如生成图片、文字、音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与电脑交互产生更多东西。
而所谓的AI艺术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概括,就是以前单纯依靠固定的算法、或单纯依靠人都无法完成的作品,如今通过两者共同“创作”得以实现。
AI生成的天空之城↓
“为什么会喜欢AI艺术?”
“因为它可能会帮创作者走得更远。”
我从小就喜欢《国家地理》,正如我从小就喜欢创作。但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有一些人是天才,他有一个想法,然后一下子就能把想法完成得很好;但我更相信“勤能补拙”,也就是做很多尝试,才能在很多的可能性中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点;况且我是学建筑出身,有时候做一次尝试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AI生成像素风动画——超级文明已经组队迁往二次元元宇宙了,而你还没有拿到船票?
而依靠AI艺术,可以在同样时间内展开更多尝试——因此,与少做或没条件做更多尝试相比,产生较高质量作品的可能性也大了。而这一过程非常令我兴奋,也许对许多创作者也一样吧。正向反馈变得更快速,原来你画一幅图要8小时,现在进入AI,你与电脑共同创作,只要5分钟。
所以,虽然有些艺术家、设计师是天才;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有一个工具能让他更方便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和艺术的可能性,可能会帮他走得更远。
点击下图或文末“阅读原文”
预购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
《华夏地理》5月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