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种珊瑚的西西弗斯

种珊瑚的西西弗斯

文化
"

如果不加拯救, 50到80年后,珊瑚就会从地球消失。失去珊瑚礁,海洋生态也将崩溃。

一群年轻人放弃高薪,义无反顾地在海底当上农夫,进行珊瑚种植与恢复。相比全球珊瑚面积的缩水速度,他们的作为,像是西方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和现代愚公,看似徒劳。

在海底作业

深圳大鹏半岛大澳湾海域,水下3至8米的浅海海底,身穿潜水服的杨小舟和同事悬在水中。浮力和重力互相抵消加上暗涌及水流的作用,让他们的身体有些飘忽,需要些技巧才能维持短暂平衡。

他们手里拿着珊瑚苗和胶泥,控制身体的同时,要把胶泥塞在事先固定在水下的苗圃上,再把一个个珊瑚苗插进胶泥完成种植珊瑚苗的动作。

突然,一股暗流极速袭来,令杨小舟的身体一下子失控。等他回过神转头一看,身边的同事没影了。

杨小舟迅速在水下360度环视找同事,没有发现。杨小舟按照操作规范,立即浮上水面,终于看到100多米开外,被冲出老远的同事。

顾不上后怕,两人再度潜到水下。他们计划种够400株珊瑚苗,要在水下持续工作2小时。过程中,除了潜水装备,他们还要背着沉重的气瓶以及其他种植珊瑚的随身装备。

33岁的杨小舟是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技术研发部总监,在海底种珊瑚已经好几年了。

图 | 潜水种植中

12月,我目睹了一次珊瑚种植过程。大鹏半岛的海贝湾,岸边十分阴冷。一台吊车缓缓地将一个直径1.6米、重1200斤、水泥材质的圆型人造礁盘吊起,准备放入海中。人造礁盘上安有苗圃。这个过程很缓慢,要先用缆绳把礁盘系好,再用吊车缓缓举高,向海面移动。海上已有五六个人等待接应,他们等这块沉重的礁盘降入水中后,把一个浮球系在礁盘上,花上几分钟给浮球打足气,等浮球将礁盘在水中悬浮起来,再用船只拖拽着浮球和礁盘向更远的海面驶去。到达准备入水的位置,浮球放气,礁盘按计划沉下水。

海面上的风比岸上大得多,顶着风操作了个把小时,准备工作才算做完一半。

图 | 准备放置人造礁盘

另一半是运送珊瑚苗。珊瑚苗很脆弱,不能离开水环境超过一小时,所以得临时运来。工作人员把珊瑚苗分装在篮子里,盖上湿布,以最快速度运送到海边,交给已经穿戴齐整的工程部潜水员,然后“姗姗来迟”的珊瑚苗一点时间不耽误地直接被带到水下。

水下工作有很多难点。控制好身体是一切顺利的前提,杨小舟慢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要小口快频呼吸,嘴里进气鼻子出气,这样比较舒适。碰到突然水流特别大的时候,杨小舟只能找礁石抓住,勾着礁石走。

潜水员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两三人一组,一个人专门在苗圃上放胶泥,另外一个人在胶泥上插珊瑚苗,如果种在自然礁石上,还需要专门一个人拿着钢刷麻利地清理礁石表面。他们尽量选择有坡度的表面,这样水下泥沙不会堆积、阻碍珊瑚生长。这些小细节都是长期实践得来的经验。

种植珊瑚背后还有大量看不见的工作。比如前期调研,为了掌握某个区域内的珊瑚分布状况,需要水下拍摄。往往是两名潜水员在海底选定的区域拉一条样带,其他同事分头沿着样带拍摄周围情况,每人拍摄重点不同。最后,所有人拍摄的影像资料带回办公室鉴定分析,得出包括珊瑚的种类、数量、覆盖率、补充量以及底栖生物等数据。

这像把一块块“复杂建筑”有关的信息掰开揉碎,分析研究,根据情况拿出一套让“复杂建筑”重生的修复方案。情况较好的区域,加强保护,让珊瑚自然恢复;珊瑚退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就需要人工补充。

杨小舟和同事引入了一些科技手段提高效率。比如运用腾讯的AI技术,通过计算机识别在海底拍摄的照片,更快更准地进行珊瑚物种识别鉴定。随着数据持续录入,AI的辨识能力也越来越强,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毕竟,光每10厘米样带拍摄资料得到的数据,就要分别填入500个小表格,非常考验人的严谨与耐心。

这项工作与危险相伴相随。光是涌动的暗流就让人却步,海底还有其他生物威胁。

有一次,杨小舟在水下干着活,觉得身后有人。他以为是同事没在意。过了一会儿,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个“同事”怎么还是站在身后不动?他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一只差不多一人高的石斑鱼就在眼前,张着大嘴。

杨小舟眼前的石斑鱼的头足有篮球那么大,张着嘴十分吓人。他立即逃开,所幸鱼没有追过来。杨小舟想起这个场景还是觉得后怕。

更令人后怕的是杨小舟一位同事的经历。他在水下工作时,因为想操作更灵活而摘下了手套。这时游来一只没见过的小鱼,同事没有太多经验,徒手把玩了几下这只鱼,之后让鱼游走了。上岸后聊起这件事,才知道他刚才把玩的鱼有剧毒,万一手指被刺,毒发的话可能连抢救都来不及。类似事件时有发生,水下看似轻松的一幕,实则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

图 | 种植珊瑚现场,小船拖着浮球

杨小舟真的不怕这些危险吗?

杨小舟轻描淡写地,只是说,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熟悉海洋生态,熟悉大海,知道怎么去规避风险。他是科班出身,厦门大学本硕连读,本科是生态学,硕士阶段读的是珊瑚礁生态学。他说,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他在读研时都做过。

珊瑚生长很慢,平均一年只能长两三公分。珊瑚很敏感,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海水温度最好在24-26度、光照要好、海洋酸碱度不能酸化,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珊瑚都有可能白化甚至死去。

冒着危险种下珊瑚后,还要经过漫长等待才能看到珊瑚生态恢复。两相叠加,这让整件事看上去就像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杨小舟还是被这么一件事召唤到了深圳,和他的同事们默默无闻地沉浸其中,不疾不徐地坚持。

不安逸,不安分

不下海的时候,杨小舟和同事们会待在珊瑚种苗培育基地。基地在大鹏半岛有一间二百平米的培育室,这里并排培育着不同种类的珊瑚,包括不适合在深圳自然海域种植的品种。房间里挂着一叠日常维护记录表,上面标注着喂食、盐度、碱度、温度、PH值、设备维护记录等近20项内容。

有些已经白化的珊瑚被带回来“抢救”,经过清理后,放在这里培育,等恢复健康再放回海中。培育用于种植的珊瑚则更复杂些,先要选取合适的珊瑚母株,利用珊瑚无性繁殖的特点,从母株上切下一小段,放进基地室内暂养。

图 | 培育室里的珊瑚

杨小舟的家就在离基地十几分钟路程的地方,他的生活日常也围绕于此。在深圳这座以“搞钱”为标签的城市里,杨小舟做的事情与“搞钱”毫无关系,他也没有聊到过深圳人格外热衷谈论的“房子”二字。

这个以快节奏为特征的城市,有一股朝气又热烈的气息。地铁内外永远排着长队,宵夜持续到凌晨三点。闲暇时年轻人们涌入城市中的各个文娱之地,喝酒、唱歌、密室逃脱、射箭、卡丁车、看展览、听音乐会……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杨小舟没什么关系。

珊瑚种苗培育基地位于深圳最东部,距离深圳最中心的福田区深圳市民中心58公里。这里过于偏远,很少人来,游客往往会选择离市区近许多的大小梅沙两个海滩。

在这个很不深圳的角落,杨小舟和同事们当着“海底农夫”。他们成日地在海底和基地里与不说话的珊瑚为伴,与数据为伍。业余生活则是看海、打篮球,偶尔吃吃宵夜。在广阔的大海边,生活的步调被放慢了。

一些浪漫偶尔涌现。有一次休息,同事们想露营,杨小舟说,这容易,大家哪都不用去,就在基地的草坪上就可以。那晚,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啤酒摆上来,喝酒聊天看星辰,尽兴而归。回忆这个场景时,我和杨小舟正站在海贝湾的落日晚霞之中,他在讲到“以天为幕”时,手臂向天空一划,透着一种自在的洒脱。

我问他,不觉得自己和深圳其他同龄人的青春不一样吗,会不会错过了一些本可以更丰富的时光。杨小舟若有所思地摇摇头:“我不觉得那些有什么好。可以看珊瑚,傍晚还可以看海,这样的日子不好吗?

正说着,落日呈现出了最美的那几分钟,天空在短时间内映出不同色调,余辉铺满天空,海面也被照得波光粼粼。我举起手机想拍下这一刻,但镜头里的景色远不如我看到的。我说:“可惜,这么美却拍不出来”。杨小舟看了一眼落日,淡淡说:“你觉得美就享受吧,不用拍,拍了你还会再看吗,你就好好经历现在就好了。

图 | 落日余晖

他说起一部电影,“摄影师在看到非常难遇的雪豹时,第一反应不是拍摄,而是看着雪豹。他说,如果我喜欢一个时刻,我就不拍,我只想沉寂在那个时刻里,享受那当下。”

杨小舟童年就喜欢动物,高中时因此打算学生物相关专业。在他的故乡云南,同龄人往往乐于做“家乡宝”,留在老家发展。他第一次做出叛逆的选择,就是远离家乡读书,去了厦门大学。

本科四年的生态学学习,让他有了某种学科信念。他认为,尽管有些生物终究将随着进化而被淘汰,但人能做的,就是阻止人为的破坏,减缓它们衰退的步伐,这仍然是有意义的。何况,人类所有的对生态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条件,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读研时,杨小舟本计划学习红树林保护,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后来的导师,改学珊瑚保护。刚毕业时候的杨小舟不想考公务员,也不太想当老师,回云南开了一家卖观赏性珊瑚的小店,做起了杨老板。

那是一段非常安逸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花很多时间就可以打理好店内的事,每年能赚一些钱,支撑他在当地过上不错的生活。

但是,日子越安逸,他心里越不安。自己才二十几岁,难道开始养老吗?如果人生一定要归于庸常的话,他希望至少在45岁以后。于是,他第二次放弃了背靠家乡的安逸生活,只身到广州,想闯一下。他做了一段与珊瑚保护设备相关的生意,倒是顺利,也在专业范围,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总觉得差点意思”。

又是机缘巧合,他遇到了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人,他的内心被召唤了,最终加入了位于这个珊瑚修复项目。

杨小舟感慨,兜来转去,好像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推着他,他就是该做现在的事,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他。

愚公移珊瑚

杨小舟发现一个邪门的规律,平日里,他们悉心照料基地的珊瑚都相安无事,但只要一到法定节假日,大家终于可以休息几天,珊瑚就会出点小事故。有时是机器发生点小故障,有时是停电,还有时根本找不到原因。

“就像女朋友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她就忽然不高兴了,不好了,让你措手不及。”杨小舟有点无奈。 

珊瑚还是在继续种着。杨小舟深知,虽然一座珊瑚礁形成需要成百上千年,但一株珊瑚白化或死亡,只需要短短几周。 

《世界珊瑚礁现状:2020年》报告指出,全球珊瑚礁珊瑚数量2009年至2018年间已减少14%。如果人类听之任之, 50年至80年后,珊瑚就会从地球消失。

假如这一天真的到来,世界会怎样?杨小舟开始细数:那些栖息在此的各种生物无家可归,慢慢会消失,再直白一点,人类可能吃不到很多品种的海鲜了;没有珊瑚礁的保护,海岸线将进一步后退,吞噬一部分陆地;以渔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数以亿计人口的生计会受影响……

图 | 培育室里的珊瑚多种多样

2015年至今,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深圳海域种植的珊瑚超过6万株,修复珊瑚面积超过15公顷,成活率超过85%。现在深圳部分海域的珊瑚覆盖率比2015年时面积增加了5%。 

15公顷相当于20个足球场大。6万株珊瑚,面对浩瀚的大海以及珊瑚的境遇来说,就是沧海一粟。

花费如此的精力,进展却缓慢,可能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理想结果,杨小舟和同事们的价值感从何处建立?

“我们是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去看它。的确,人很渺小,从我们个体的生命时间长度来看,我们的努力加起来,可能也只是做到一个开始,但是,我是专业出身,我知道我所做的事在整个事业的时间线上处于哪个位置。”杨小舟看着大海远处顿了一下,“我知道我们有生之年所做的这一切,我们种下的一株株珊瑚,在这个地球留了下来,这是多好的事。” 

这份看似虚无缥缈事业不只是杨小舟一个人的理想。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珊瑚保护组的同事聚在一起吃晚饭,负责规划、调研、培育、潜水等的人都在。谈话之间,有人要第二天出差去海南调研,有人在讨论某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流露出对工作的倦意,反倒是劲头很足。我坐在这些大口喝酒、爽快利落的男性们中间,感受到了一种简单的有着兄弟般情谊的氛围。

饭桌上,我见到了珊瑚保护项目最早的牵头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环境保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宝林,知道了这份事业在以某种模式互相影响——代代相传。 

廖宝林更早前在海洋系统工作。为了珊瑚保护,他于2016年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来到深圳。与他一起“筹谋”此事的院长,早年正是廖宝林读书期间的辅导员,也是2015年才来到深圳开创了深圳研究院。他们一起将珊瑚保护的想法一步步转为现实。 

廖宝林说,对于深圳海域而言,珊瑚生长的难点是气温低。在全球范围来看,这里已经是珊瑚生长的高纬度地区,水温温差较大。赤道地区海水常年维持在28度左右,而深圳冬天时会下降到14-15度,天热时又会升至30-31度。

就整个珊瑚生态来说,深圳海域种植的试验田规模很小,但意义远非规模可以表达。廖宝林说,目前针对珊瑚保护做的所有科研成果,在未来的某一天都可能应用于全世界,提供方法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做这件事,这才是更重要的价值。 

可是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吗?普通人不向海中扔垃圾就不错了,谁会关心珊瑚呢?

杨小舟的答案是教育孩子。 

给孩子们上科普课很直接。杨小舟对着孩子们说:“你们喜不喜欢吃海鲜呀?”“喜欢!”孩子们答。“那你们知道吗,这些海鲜就是住在珊瑚里的,如果珊瑚没有了,你们就没有海鲜吃了,所以我们要保护珊瑚对不对?”孩子们答道:“对,我不要没有螃蟹,我不要没有虾。”

“孩子们很简单,他们不会问为什么,只要记住。”杨小舟说,有一次,他刚给孩子们科普完 ,就遇到一个男人从海里捞上已经死去的珊瑚。一个小女孩见到了,立即跑过去说,“你不应该这么做,我们要保护珊瑚。” 

这一幕让杨小舟欣慰。

图 | 杨小舟和导师及师弟

近年来,媒体和公益组织也在帮助扩大影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小红花珊瑚礁修复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这一修复计划将在大澳湾海域修复面积约833平方米的珊瑚,种植珊瑚4000株。

这个项目选取霜鹿角珊瑚、指形鹿角珊瑚苗,在室内培育基地暂养恢复。同时将珊瑚苗打上标签,植入小红花底手中。经过室内培育,珊瑚苗和健康恢复的珊瑚断枝会成为珊瑚一代母株,运输至自然海区,黏附并种植到小红花苗圃上,形成小红花花园式的珊瑚礁。

该项目号召人们在网上捐赠小红花,小红花靠积累步数、答题就可以获得。人们捐赠的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有相应企业配捐,联手完成公益活动。

这么做的要义不仅在于种植珊瑚,更在于通过捐红花的过程,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珊瑚的意义,感受一点点愚公移山、拯救珊瑚的可能。

廖宝林还在思考公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株理想主义之花栽种在现实的土地上,才可能可持续地结出果实。目前,一项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将可观赏珊瑚产业化的科研内容正在进行。计划如果成功,带来的收益会被投入珊瑚保护,实现公益项目的良性循环。

对于这个已经形成合力的珊瑚保护团队来说,这已经是可以预见的希望之火。

杨小舟感叹说,自己叫小舟,可能就是注定要留在海上吧。以前他想过45岁退休,在云南过着天高云淡不问世事的悠闲日子,现在,他待在这个团队里,只想着,就这么做下去吧。

这位被称作杨老板的年轻人,轻描淡写之间勾勒出另一版本的青春。这是年轻人的另一种人生态度,相对于庸常的都市选择来说,即便他是一名愚公,也在人群中惊鸿惊鸿一瞥过。他那混合了理想主义的青春梦想,足够给他人提供另一些思考。

就在这个12月,真故作为腾讯公益「公益合伙人计划」的合伙人代表,也在深圳海贝湾种下了一棵指形鹿角珊瑚种苗,它现在只有半个手指那么高,但是它总会长成一座真正的海底热带雨林。

真故连续多年参与腾讯公益活动,记录下多个公益项目的进展。腾讯公益平台建立15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模式的变革和公益理念的升级,邀请自媒体加入,既扩大了公益项目的影响力,也让执行透明度显著提升。修复珊瑚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一环,也是腾讯践行科技向善的持续努力。

现在你只要动动手,就可以捐出一朵小红花。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捐款、捐步、答题等公益行为获得小红花,再把小红花捐给这保护珊瑚的公益项目,推动它更进一步。

送你一朵小红花,让它们开在你我心上。

- END -

文 | 蒋平
编辑 | 温丽虹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西西弗神话》: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下雪的西雅图就该喝热汤保命! 限量供应的鱼汤、茶香鸭、羊肉炉, 卖完要再等一周!逃亡30年的西西里黑帮末代教父终于落网,居然是因为做核酸?!受干旱影响美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水位告急,严重干扰农产品运输!听说,懂度假的西雅图人都这么玩——和圣诞老人一起坐火车旅行澳洲“珊瑚公主”号又爆发疫情!上百例确诊,数千人恐被困船上5天!又帅又保暖的西装裤,百搭显瘦,不挑人的高级感风度翩翩的西装马甲,带给你别样魅力超级平价、零营销,这家日本人开的西餐厅疫后利润翻了三倍|逆势增长公司香江忆旧录|| 亦舒为何会与西西疏远?何福仁:悼念西西,世上很少有如此多面的作家新发!华裔女演员头像银币除了停电,雪中的西雅图有那么好看吗?纪念|西西一生充满智慧与卓识,一直保持赤子之心传承百年的西班牙唇膏,好评率99.7%,一抹就有“蜜桃唇”失业危机!Amazon、Meta、Twitter、Redfin等纷纷裁员,震动下的西雅图失业保障有哪些?球场不速客,圆头大尾狸纽约出发!带你畅游粉红沙滩!碧水蓝天珊瑚礁,神秘百慕大国度!还有金牌中文导游带团...跌落神坛|媲美米其林的西雅图明星餐厅The Willows Inn宣布关门!干旱,让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河床都露出来了【把世界讲给孩子听】“珊瑚公主”号邮轮暴发疫情,多达100人确诊!约2000名游客在船上隔离论保暖,这款珊瑚绒中筒袜就没输过!双面加绒,穿上就像置身在火炉里~西西:我们的思维才是永生的,让我们不要哀伤从流落街头到拿奖入读密西西比大学,最终成为橄榄球巨星,他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早财经丨“珊瑚公主”号邮轮暴发疫情,多达100人确诊;上海启动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首架C919飞机交付时间定了不用燃气!这个方法做的西餐可以吃吗?那些在海底种珊瑚的人从打倒土豪劣绅到人人斗私批修文学城,老中们的精神养老院为捞“政绩”执意填海破坏珊瑚礁,收受巨额贿赂对抗整改!三亚凤凰岛二期背后更多细节披露西西:什么是“生命”呢?星宿也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 | 专访开着这台离天空更近的超跑,去西西里环岛!走起!温西 Kerrisdale 混凝土住宅 5656 Balaclava 震撼登场!即刻开启向往的西区生活昨天上课的大妈的不寻常故事作家西西逝世:站在社会的边界,将生老病死凝练成小说的维度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