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父母往往都做了这5件事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最近干了一件事,我扒了一遍众多家长眼中“有出息”的00后学霸的资料。
我发现,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不是死读书、很听话、求完美的那种,而是有主见、有热情、好奇心强、自驱力十足的孩子。
尽管他们因好成绩而被关注,但我觉得,成绩只是他们专注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过程中,顺便收获的副产品而已。
这些孩子的父母,从不担心他们失去目标,被“空心病”困扰;也不会担心他们精神内耗,做事拖拉又自卑敏感,生怕被别人超越。
他们——
在挫折面前,仍然能看到自己的优势;
在知识面前,有强烈的好奇心,坚持学习;
在焦虑面前,依旧能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说白了,他们是内心富足的孩子。
若是你也希望孩子能这般内在丰盈坚韧,建议从做这5件事开始:
可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要看到孩子的需求
前两天,朋友跟我聊天,说自家二年级的女儿跟她哭诉了一番。
那天晚上,她着急赶报表,就没陪女儿玩。
女儿不乐意,一直在她耳边嘟囔:“妈妈,你什么时候干完工作啊?半小时够不够?赶紧干完陪我玩啊!”
老板在线上催,女儿在身边磨叨,朋友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冲着女儿大声说:“别磨叽了,你让我安安静静工作不行吗?”
女儿被吓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一声不吭回到自己房间,整个晚上都没出来。
到了第二天,朋友叫女儿起床,女儿对她爱搭不理的。
一看女儿的样子,朋友气不打一处来:“妈妈昨天有工作你不是不知道,真没时间陪你玩,你怎么不懂事呢!”
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向温和的女儿哭着冲她嚷道:“昨天你先答应陪我的,后来你要工作我也没闹,我就想等你工作完陪陪我!你老是嫌我磨你,可我只有这一点点要求啊!”
朋友说,听到女儿的心声,她眼泪差点掉下来,她问我:“孩子要求一点儿也不高,可我不但没满足,还嫌她烦,我是不是个坏妈妈?”
朋友的情况不是个例。
我想,我们当父母都有个共识:孩子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都满足。
可现实是,孩子的要求不过分,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父母就是无法满足怎么办?
其实,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是次要的,谁都有无能为力或分身乏术的时候。
重要的是——
有没有看到孩子提出要求背后的真实需求。
孩子非要缠着你玩,是不是需要你陪伴?
孩子哭着要买根本不缺的玩具,是不是想引起你的关注?
孩子坚持要去某个地方玩,是不是除了他,所有的朋友都去过?他担心自己不合群?
……
我们有条件满足当然好,如果没有条件,也不必焦虑,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诚实地跟孩子说出无法满足要求的原因,坦然接纳孩子因此产生的不开心和失望。
不管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不评判、不否定,全然接纳他的感受。
《为何爸妈看不见我》的作者高岚曾说:
“在儿童的成长期,如果心灵没有成长,你再聪明,学习再好,总有一天要弥补回来,你的心灵在哪儿,你就会回到哪儿寻找属于自己的灵魂。”
当一个孩子被父母真正地看见和涵容,即便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如愿以偿达成愿望,他也不会产生匮乏感和执念,只会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
做有松弛感的父母
允许孩子慢慢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有位妈妈为了让刚刚一岁半的孩子口齿清楚,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子发音。
你猜结果怎么样?
本来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了。
这位妈妈被吓坏了,以为孩子得了“自闭症”,幸亏孩子奶奶凭感觉断定是小饭勺惹的祸,及时阻止了她的训练,坚持不让她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也不让她在说话上再和孩子纠缠,过了近一年,孩子才又慢慢恢复说话的能力。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在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刘涛扮演的妈妈苏醒,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送进以高强度学习闻名的培训机构。
除此之外,苏醒把儿子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哪怕是玩,也要捎带着做道题。
如此鸡娃,确实让儿子的成绩大幅度提升,但孩子也因压力过大,得了抽动症,肩膀总是抖动,而且眨眼睛,抽鼻子,说话都结巴了。
医生说,最好不要让孩子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就连稍微累点儿都不行。
好好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变成这样,谁不说声可惜啊!
孩子的成长,有其特有的规律,如果以孩子的求知欲、心理承受力、专注力为代价,换取短暂的领先,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需要做有松弛感的父母,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帮他在生命的前半程积蓄足够的内在力量,他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
正如黑幼龙先生所说:
"慢养,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心态上的松弛。允许孩子做属于自己成长阶段的事,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多赋能,少参与
问个问题:你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自我驱动,还是希望他遇到一点挑战就放弃?
肯定是前者。
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在无意间把孩子推向后者。
在小天妈妈看来,儿子是个天生不善于学习的孩子,要不是她每天盯着,写完作业都费劲。
为了不让小天落后太多,她费劲了心思:
提前把儿子的课本研究透,摸索出一套适合儿子的学习方法;
做遍各大习题册,挑选出最为经典的例题,装订成册给儿子做;
每天检验儿子的学习成果,只要发现没掌握某个知识点,就重讲一遍,直到掌握为止;
甚至,如果小天做题的步骤不对,也会马上指出来,一步步纠正。
小天呢,在妈妈的帮助下,赶上了学习进步,可也留下个“后遗症”:做之前刷过的题,特别自信;遇到陌生的难题,则非常慌张。
有次,他被一道题难住,就去请教老师。
老师没有直接给答案,简单讲了几句解题思路就让小天继续做题。
可想而知,已经习惯别人“投喂”的小天,最终也没解出这道题。
等到放学回家,小天跟妈妈发了好大一通脾气:“都是因为你没整理好习题集,我才出丑的,老师肯定觉得我是差生。”
小天的抱怨,让我想起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
“要孩子事事听命于家长,这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
小天妈妈无微不至的干预,让小天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愿意接受“投喂”,不愿独自面对一点挫折和困难。
其实,孩子天生就具备一种自我教育的天赋潜能,无需父母过多帮扶,他自己就能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稳稳接住孩子的挫败感,为他“赋能”就足够了。
孩子紧张得过了头,可以说:“想一想紧张的时候你可以做什么事转移注意力?”
孩子考砸了,可以在他改正后,肯定他的进步,邀请他分享学习成果。
孩子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了,可以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引导他想出按时写完作业的方法。
……
当孩子建立起“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把学习这件事做好”的信念,他就会生长出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源源动力。
放下强硬
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告诉父母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
为什么要这么做?
……
↑长按扫码购买
《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
适读人群:家长、教育工作者、
以及儿童心理学工作者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品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