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东南亚金融科技投资:熊市机遇凸显

东南亚金融科技投资:熊市机遇凸显

公众号新闻

1.全球市场降温,东南亚科技市场回归理性

2.风险投资蓄势待发,可投资金达5500亿美元历史峰值

3.2021年新加坡、印尼吸纳风险资金占东南亚总额的72%

4.移动支付、数字信贷融资占比超50%,数字资产异军突起

5.垂直行业整合,头部玩家积极拓展市场

6.退出受阻,未实现价值累积超过300亿美元

文:白话华尔街丨ID:WallstreetTalk
字数:3956字,阅读时长:8分钟
图:Techcrunch

东南亚是全球最活跃的的科技生态系统之一,金融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但受通胀担忧、地缘政治和加息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球股市波动剧烈,科技公司股价下跌更为明显。该趋势从成熟市场蔓延至新兴市场,东南亚科技公司股价表现糟糕,为创投市场蒙上阴影。

熊市蕴藏机遇,私募市场转向投资者主导。虽然与去年相比东南亚的风险投资有所放缓,但从历史上看仍处高位。截至今年9月,流入该地区的总投资额已经超过2021年之前的任何一年。

BDA Partners在10月发布的东南亚金融科技投资报告中指出,“东南亚地区对金融科技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当前的投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坚实。”尽管今年市场出现波动,但东南亚的科技行业正蓬勃发展,基本面良好、商业模式持久且能够快速增长的公司将持续推动融资活动。

全球市场偏好由成长转向价值

三大股指增长率,以2009年1月为基准,图:BDA

2009-2021年低利率、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美股长达12年的增长,持续时间创历史记录。期间内科技股基准指数强势上涨,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领涨。美国三大股指标普500、纳斯达克、道琼斯指数分别上涨了302%、562%和238%。

大型科技公司1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数据来源:Capital IQ,PitchBook

科技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使其有能力完成大规模的交易,实现迅速扩张。在微软、AMD、Square、Paypal等大型科技公司完成的1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交易中,被收购企业估值/年收入的中位数高达16.6。

三大股指下跌幅度,以2022年1月为基准,图:BDA

但随着经济政策的收紧和地缘政治因素,今年市场出现大幅回落,纳斯达克指数率先进入熊市区域。三大股指今年都大幅下跌,环比增长创下新低。截至9月标普500下跌24%,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1%,道琼斯指数下跌20%。

大型科技公司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与股价表现,图:BDA

高增长科技股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5年内收入复合增长率与股价表现呈现负相关趋势。市场抛弃成长股转向价值股,截至9月22日英伟达股价已从年初下跌59.7%,与AMD、Paypal、Adobe一起成为下跌超过一半的科技公司。

东南亚科技市场回归理性

年初以来东南亚8家上市科技公司股价指数,图:BDA

在流动性匮乏和全球科技股暴跌之际,东南亚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也受到了打击。截至今年9月,东南亚上市科技公司股价指数自年初以来已经下跌近50%。截至9月22日,Grab股价下跌80%,曾经全球表现最好的Sea股价也较峰值下跌了85%。

廉价资本时代已经结束,科技企业的营收倍数(revenue multiples)不再具有吸引力。从另一方面考虑,估值、投资交易速度和规模的逐步放缓对科技生态系统来说是必要的、健康的重置--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不再受市场青睐。

东南亚SaaS上市公司EV/NTM盈利倍数回归10年基准水平,图:BDA

东南亚科技市场正在见证估值的回调,SaaS上市公司企业估值与未来12个月盈利的比值从2020年峰值时的近25倍回落至6.7倍以下,接近疫情前10年中位数的基准水平。

风险投资蓄势待发

东南亚风险投资交易数量、价值(十亿美元),来源:Pitchbook

公开市场的低迷并没有完全蔓延到私募市场,虽然与2021年相比东南亚风险投资有所放缓,但从历史上看仍处高位。截至9月,今年流入东南亚初创公司的风险资本达到114亿美元,超过2021年之前的任何一年。

东南亚可投资金达到历史峰值,来源:Preqin,Pitchbook

截至9月,专注于投资东南亚市场的可投资金(dry powder)累计达到550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全球投资者融资的步伐丝毫没有减弱,表明其对东南亚科技投资的乐观态度。红杉在今年1月募集的SEA Fund I规模达8.5亿美元,Accel募集的Accel India VII规模6.5亿美元,其他风投机构如光速创投、Jungle Ventures、East Ventures、Insignia Ventures等都完成了1亿美元以上大额基金的募集。

虽然风投交易速度正在放缓,但并没有陷入停滞,与2021年相比投资者正在追求更高质量的交易,包括关注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详细的尽职调查、更多投资组合内的追加投资、更多样化的交易结构和更有效的资产管理。为适应市场环境,初创公司们也正在调整策略,包括更严格的财务管理、重新评估优先业务和发展战略,提前应对流动性危机,为接受较低估值做准备。

虽然投资者的门槛有所提高,但增长稳定、资金储备充足、基本面稳健的初创公司将继续吸纳风险资本。

金融科技潜力迸发,资本大力投入

东南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六个主要市场占该地区GDP总额的96%,人口数量占6.5亿居民的88%,GDP年增长率高达7.2%。

该地区不断增长的年轻人口和可支配收入使其成为金融科技的蓝海。

东南亚主要市场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渗透率,来源:BDA
东南亚主要市场电子钱包、银行转账、借记卡、现金支付占比变化,来源:BDA

移动互联网的高普及率、数字消费的不断增长为电子钱包和银行账户转账(A2A)等数字支付方式的采用提供动力,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现金支付占比将下降12%,银行卡、账户转账、电子钱包支付方式占比分别上涨5%、2%和3%。

2021年东南亚各行业融资价值,来源:DealStreetAsia

投资者看好东南亚地区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在流入东南亚的风险资本中金融科技一直占比最大,其次是物流、电商等。2021年东南亚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吸纳58亿美元,共获得301笔融资,排名第二的电商行业仅114笔。

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全球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从2020年1月到今年9月,东南亚金融科技后期交易数量最多的投资者包括腾讯(6笔)、KKR(4笔)、老虎环球(4笔)等;早期阶段投资者包括Insignia Ventures(14笔)、红杉(12笔)、East Ventures(10笔)。

各阶段投资数量领先的投资者,图:BDA

种子阶段投资者包括LP Capital(17笔),NGC Ventures(17笔),Global Founders Capital(15笔)。

移动支付、数字信贷融资占比超50%

2021年东南亚金融科技融资占比,按地域划分,来源:Pitchbook

东南亚和垂直领域的金融科技交易活动非常活跃,且呈现集中趋势。地域上新加坡和印尼是最活跃的国家,在2021年吸纳了2/3的资金。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初创公司获融资相对较少。

2021年东南亚金融科技融资占比,按垂直行业划分,来源:Pitchbook

垂直领域上支付、借贷行业融资分别占总额44%和13%,保险科技与财富科技占比15%和7%,2021年数字资产/web3异军突起,融资占比21%成为东南亚金融科技领域的第二大吸金行业。

金融科技垂直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来源:BDA

支付和借贷行业依旧是东南亚金融科技的龙头行业,2021年东南亚电子支付交易总规模达7070亿美元,贷款账面价值达39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支付和贷款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和31%。

垂直行业整合,头部玩家积极拓展市场

为进一步拓展业务,东南亚支付、借贷、财富管理、保险科技的头部玩家都在整合资源,积极完成并购扩大业务范围,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支付领域近年来完成的收购,来源:BDA

数字支付:虽然东南亚几家支付巨头已经完成退出,但行业内部的并购仍在进行中。近6年该领域规模较大的并购包括蚂蚁集团收购泰国支付公司2C2P,价值5.9亿美元;Goto收购印尼的Moka,价值1.3亿美元;Grab和Paynear在2017年完后才能的并购规模也超过了1亿美元。

借贷领域的并购主要发生在印尼,来源:BDA

数字信贷:为确保稳定的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数字借贷初创公司也采用并购方式实现建设数字银行的目标。尤其是在印尼等有监管要求的国家,数字银行与持牌银行之间的并购活动频繁,印尼独角兽公司Akulaku、Finaccel等都完成了数额较大的收购。

东南亚科技巨头开始拓展数字银行业务,来源:BDA

来自各领域的多家科技巨头包括Bukalapak、Sea、Gojek等也都展现出拓展数字银行业务的野心,开始收购银行股份,获取数字银行牌照。

东南亚融资最多的财富科技公司,来源:BDA

财富科技:疫情推动下,东南亚散户投资者数量激增。财富科技公司通过促进低门槛、低成本的投资解决方案,为数百万的投资者提供平台。由于更加广阔的用户市场,印尼财富科技公司筹集的资金总额超越了新加坡和越南的公司,融资总额排名前三的公司全部来自印尼,分别是Ajaib、Stockbit和Pluang。

东南亚融资最多的保险科技公司,来源:BDA

保险科技:融资最多的保险科技公司主要位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但两个市场营销策略截然不同。印尼依靠代理来提高知名度,吸引消费者;而新加坡则专注于简化降低数字保险的门槛和成本。规模较大的公司包括SingLife、Bolttech、Qoala。

数字资产巨头对东南亚公司的收购凸显其全球化野心,来源:BDA

数字资产:数字资产巨头在东南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出于战略动机,例如地域合规需求、地域业务拓展、收入多样化等。对规模较小公司的并购活动激增,收购标的多为交易所和游戏公司。随着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陷入困境的企业越来越多,数字资产行业整合预计将会加剧。

退出受阻,未实现价值正在堆积
东南亚金融科技公司的未实现价值累计约300亿美元,来源:BDA

今年的不利形势使东南亚的多数金融科技独角兽推迟上市计划。据估计,东南亚地区一级市场的金融科技独角兽公司的市场价值已达300亿美元左右。未来在市场环境回暖的大前提下,该领域的退出数量将增加,并为早期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

2017-2022五大垂直行业退出概况,来源:BDA

为弥补流动性的匮乏,东南亚金融科技的退出活动正在转向以并购为主导,这一现象正在加剧。支付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被收购的焦点,但并购退出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其他几大垂直行业,特别是数字资产领域。
东南亚新兴垂直领域的公司&业务范围,来源:BDA

除了五大已经兴起的垂直行业,金融普惠、合规监管、数字资产采用、数据驱动商业模式、AI大数据分析也是东南亚金融科技投资的热门主题,并且已经诞生了一批优质的初创公司,预计未来流入该领域的风险资金将进一步增长。

参考资料
1.BDA Partners,SEA FinTech Investment Landscape
2.Businessthink,Why Southeast Asia is the next hotspot for fintech


【免责声明】

海投全球及旗下各自媒体账号对所分享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无投资指导意义。本声明适用于海投全球全部原创与转载文章,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海投全球所有。谢谢!

相关阅读

中东北非VC崛起

中国VC步入寒冬

中国美元VC出海新加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研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2 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西丽湖金融科技大学生挑战赛圆满收官火速报名!第二届湾区金融科技高校分论坛本周六开幕!金融科技产学研助力新时代 | Q推荐科技投资浪潮褪去,到底谁在裸泳? ​| 经济学人商业出境游热从东南亚延伸到南亚,中国游客回归危机后的斯里兰卡蒋凡的2022:走访东南亚、欧洲各国,心思都在C端上;安踏人事巨震,成立东南亚国际业务部丨Going Global国科嘉和王戈: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科技投资迎来全新机遇听说,中国VC包围了东南亚,投资人多了个新标签国泰君安资管陈思靖:研究老兵的科技投资阿尔法之道2022年,都有谁在硬科技投资中赚钱了?|甲子引力预告且行且珍惜每周观察 | 澳大利亚金融科技平台 Tapp 以小额贷款激活印尼中小商铺发展潜力《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度小满联合发布《2023年金融科技趋势展望》只知道ChatGPT?金沙江创投2023科技投资展望:五大趋势,19家全球创新公司推荐光速中国:科技投资是花无百日红,所以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第二届湾区金融科技高校分论坛圆满落幕:产学研共同助力金融科技产业走进新时代!| Q推荐29位科技投资人预言2023:「不确定」中的29个「小确定」【2023投资风向标】对话夏尔巴投资:保持投资策略一致性,持续做创业者的向导做实普惠产品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成都银行荣膺“年度卓越普惠金融银行”Methuselah Foundation:布局20年的长寿科技投资基金国际 | 盘点中东北非地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15家金融科技公司真格基金荣获甲子光年“中国最佳早期硬科技投资机构TOP1”等奖项2022 中国科技投资盘点:追逐安全感、追逐确定性三榜齐发!成都高新区加快打造高科技投资高地报告 |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趋势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金沙江创投2023科技投资展望:五大趋势,19家全球创新公司巡礼关于公示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第三批金融科技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认定名单的通知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世界,世界终于变成了我不喜欢的样子。。。,专栏 | 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的金融科技投资路径柬埔寨:东南亚最古老的国家,为何如今却沦为东南亚最穷国?月光黯淡(二十三)美国西南部美墨边境的沙漠国家公园行(3)德州海拔最高处—-瓜达卢普山国家公园创投大佬解读全面注册制:增强科技投资信心,利于创投行业自循环【时间修改】哈佛学联校友说 | 后疫情时代如何在中国做科技投资校友风采丨车晓科技入选2022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榜单被打败意志力的退休老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