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梅都是梅子做的?李子:我不装了
前一阵子,我们发了一篇“莓谱”,视频平台也更新了,跟大家聊了聊树莓、草莓、红莓、蔓越莓什么的,大家纷纷表示没吃够,还要再来一碗。
今天咱就续上,来个“梅谱”。
不过,不写梅花的品种,只谈吃的梅果。
话梅未必自青梅
一般人吃不到鲜的梅果,即使能吃到也没法吃,太酸。我们能接触到的梅果几乎都是腌渍品,话梅蜜饯,两广一带叫凉果。有甜口的,也有咸口的。
腌渍梅果种类繁多
其实,中国人栽梅吃梅赏梅往少说有两三千年了,而且最早并不是当水果吃,也不是当零食吃,而是当调料。在没有醋的年代,青梅就是贵族们调味的利器。青梅容易腐烂,就用盐腌上,这就是商周时代的“盐梅”,也可以看作一种果脯。
我们今天从超市里买到的大部分“话梅”都不是梅的果实腌制的,而是杏或者李子腌制的。
至于具体是哪种,从包装后面的配料表中可以一探究竟。
你吃的不是梅子,而是李子
图片来源网络
甘草话梅很多就是用杏制作的,有的就叫甘草杏
图片来源网络
大部分梅子都制成了“青梅”果脯,青绿色,水多脆嫩的那种,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溜溜梅”、“茶青梅”一类,那些黑乎乎、水分很少的“九制话梅”、“甘草梅”、“雪梅”之类,就很难说是哪种果子腌制的了。
这样的一般都是梅子腌制的
还有一类梅叫做“西梅”,这倒是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梅。西梅的大名叫欧洲李,别看叫欧洲,其实咱国家就有野生的,而且新疆野生欧洲李品质非常好,这几年经过栽培选育,已经成为水果市场上的新宠了。
西梅,也就是欧洲李
图片来源网络
一脉三枝尽可归
既然是“梅谱”,总得说说这些市场上买来的话梅,怎么区分是什么品种腌渍的,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吧?
不,我的建议是,别费那劲了。因为李、杏、梅这三大类根本就是一家子,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在西方人看,李子和梅子都是plum
图片来源:wiki
在我学植物学的年代,蔷薇科有几个水果大属:李属、杏属(包括梅)、樱属、桃属。现在,学者普遍支持它们合并成一个大的广义李属。一来是全世界除了东亚人,本就不大区分杏梅李;二来是随着研究,发现它们的生活也挺混乱,人为拆cp也不太仗义。
梅的杂交、嫁接由来已久
摄影:老信
如果你翻开植物志,你会发现,除了杏、梅、李(中国李)这三个物种外,还有作为梅变种处理的杏梅Prunus mume var. Bungo ,这是梅和杏或者山杏天然杂交的。还有一个独立物种叫杏李Prunus simonii 。此外,果农还常把李和梅嫁接,果实就叫李梅,你可以在很多话梅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名字。
李雷和韩梅梅:?
图片来源网络
绿化常见的紫叶李是樱李的一个变种
摄影:老信
好嘛,跟着排列组合来了。C32=6是不是?还真不是……
1999年,我国植物学家又发了一个新种,就叫李梅杏,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杏李的杏和李的天然杂交种。是不是已经不认识这仨字了?没关系,告诉你个好消息,就是李梅杏的拉丁名特别的好记——Prunus limeixing。嗯,还有樱李梅什么的,我就不说了……
所以说,分啥原料,吃就完了。
煮酒乌龙非古有
除了直接食用外,青梅和话梅都有一个重要的用途——泡酒和煮酒。尤其在我国,黄酒加热喝,里面加些话梅、姜丝,又风雅又暖胃,是江南酒客的最爱。青梅煮酒论英雄嘛,效法古人。
然而,这是个彻头彻尾的乌龙。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并非正史。而且就算在小说里,俩人也没把梅子煮在酒里,而是当做了酒菜儿。“煮酒”在这里也不是个动作,而是一个词,指的是经过煮制加工的酒,和直接酿造的“清酒”、“生酒”相对应。
老版电视剧还是很讲究的
图片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
古代的酒度数低,保存时间短,制作也分季节,青梅时节也正是酒成的时节。晏殊所写的“青梅煮酒斗时新”,就是说春天的青梅和煮酒都是最时鲜的物产,它们“斗”的是新鲜,不是放锅里“斗”。
新鲜青梅
图片来源网络
但元明之后的文人就开始误读“青梅煮酒”的意思,虽然梅子还是酒菜儿,但酒却慢慢开始加热饮用。反正青梅时节天也凉,虽然是曲解了古意,倒也落个暖和。
到了清末民初,误解又加了一层。“把青梅(或话梅)放在黄酒里一起煮”成了“青梅煮酒”在大家心中的标准解释。
黄酒和话梅的味道的确很搭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一层原因,这是我自己的心得,未必正确。好的绍兴黄酒——现在50块一斤以上的——本身就有很复杂的风味,其中,话梅香和姜香都是很突出的味型,在半干型好黄酒中最为常见。但便宜的酒,以及绍兴之外的大多数黄酒,不仅没有这些香气,还多苦涩、杂味。过去物流不发达,生活也不富裕,好黄酒不易得,青梅姜丝就成为了一种“平替”,通过煮制,让质量一般的酒也有了这些香气。这也算一种旧时的文人乐趣吧。
这款黄酒就梅香浓郁,咱也没收钱,不说牌子啦,感兴趣按图索骥吧。图片来源:某宝截图
寻常物事在人为
一个小小的话梅,最简单的零食,只要加入了人力和创意,就同样可以不凡起来。推荐几种也许你没吃过的“话梅”。
相对常见的是福建一带的“加应子”,就是当地方言“ka-ìng-tsí”。这种蜜饯不同于一般话梅,是开埠之后,从西方人带来的西梅蜜饯(就是糖渍欧洲李)中借鉴来的,用当地芙蓉李干加白糖、中草药腌制,比一般话梅软糯多汁,药香也更明显。
加应子
图片来源网络
更加少见点的要数苏裹梅了。这种果脯要把梅果一切两半,中间放上花椒,外面裹上紫苏叶,再用糖腌制,是剑川的特产。现在已经非常少见,尤其是传统紫苏叶包装的,即便在某宝上也几乎找不到。
日本料理中倒是常用紫苏腌梅
图片来源:jpfood.com
最极品的话梅是哪种呢?那必须是宋高宗赵构最爱的“雕花话梅”。
蜜饯上人工雕刻花纹,用手顺着花纹一拉,话梅就显出镂空来,就如玉珠一般。你肯定觉得这是宋代人吹牛,其实不仅不是吹,而且这种话梅至今都有,这就是大理的白族雕梅。每一颗梅果都要用刀划上几十道花刀,剔出果核,压扁成飞碟型。
大理的雕梅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的梅子腌制出来又美观又进味儿,吃起来也方便,难怪连皇上都喜欢。感兴趣的可以某宝转转,我看了,还真不贵。
行,好吃的介绍完了,可为什么我却感觉空落落的?噢,原来是因为没有广告错失了几个亿!
往期内容回顾
市场上的这些莓,我猜你叫不出名字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