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气候之下,如何保护鄱阳湖的生态,迎接越冬候鸟的到来,是眼下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都昌县朱袍山碟形湖补水工程现状。周缦卿摄
20多只小天鹅在鄱阳湖的柴棚湖边嬉戏、栖息,人靠近时小天鹅扑簌而起,但其中一只小天鹅待在原地没动,这只落单的小天鹅拍了拍翅膀,试图起飞,但没有飞起来。这是2022年11月3日,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周溪保护站工作人员高义平巡湖时看到的一幕。当时距离立冬只有4天了,但当天最高温度仍有24度。“不要走了,等着救命吧。”高义平边说边把小天鹅抱回去。这只受伤的小天鹅虽然翅膀和身体的羽毛依然白净,但脖子下的毛色发黄,身体底部粘了好些淡黄色的灰粒。高义平通知了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会长段庆县,后者开了辆三轮车带着装鸟的笼子过来,小天鹅被装进去带走检查、治疗。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五水汇一湖”要冲,南联五水(赣江、修水、信江、抚河、饶河),北通长江,下辖乡镇有21个濒临鄱阳湖,湖岸线长达185公里,水域面积占鄱阳湖的三分之一。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公开信息显示,每年秋冬,占全球种群数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从各地飞抵鄱阳湖,冬季有60万只到70万只候鸟在此生活栖息。“鄱湖鸟,知多少。飞时能遮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描述的便是鄱阳湖的候鸟景象。眼下,正是越冬候鸟向鄱阳湖迁徙的时节。但2022年的气候不同往常,夏秋连旱使鄱阳湖的枯水期提前到来,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鄱阳湖的湿地生态不免遭损。根据Aqua卫星资料此前的监测,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638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历史同期平均为2252平方公里)缩减7.2成,为历史新低。面对干裂的湖底,候鸟来了怎么办?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告诉《财经》记者,很多湖的鱼、虾,螺蚌等生物资源枯竭,苔草亦老化,对候鸟的食物链构成不小的威胁,“这对我们是场大考。”鄱阳湖南矶湿地干裂的湖底,小鱼被晒成鱼干。周缦卿摄李跃称,多年监测表明,在候鸟的越冬季,都昌约有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鸟类4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9种,高峰期数量近20万。而2022年11月7日-11月8日只监测到34种33281只鸟类,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小天鹅876只。为了迎接越冬候鸟的到来,当地对鄱阳湖实施生态补水,并打造了“候鸟食堂”,以满足候鸟栖息条件。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站长李建新并不太担心,“有好的吃好的,没好的差点的也要吃,候鸟肯定会找到它的生存法则。”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也较为乐观,“鸟是有智慧的,也是有翅膀的,不必过于担心。”段庆县所在的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位于都昌县西源乡,他接走小天鹅时,《财经》记者看到这只小天鹅还能站立、行走。段庆县和工作人员首先查看小天鹅是否有外伤,并把体温计插入小天鹅肛门为其量体温。段庆县认为小天鹅感冒发烧了,“你看它的嘴是红色的了。”体温计的结果显示41.2度,段庆县喂小天鹅服下了消炎药,把它送入了笼子,又倒了一碗水摆在笼前,“等晚上医生来了再看看。”今年58岁的段庆县家中三代是渔民,他所在的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共有6名常驻工作人员,大多协会人员是50岁左右的妇女。她们告诉《财经》记者,自己丈夫都在外务工,儿女早已结婚生育,“闲来也没事,加入协会,还能有个组织,一起去巡湖锻炼身体。”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的工作人员日常巡湖,清捡垃圾。周缦卿摄11月3日下午,《财经》记者跟随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鄱阳湖西源乡湖区巡湖,湖区距离协会所在地约500米,湖水已退至视野之外,脚下是开裂的湖底,段庆县带着大伙儿拾捡垃圾,清理埋在土里的渔网,并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是否有鸟类飞行。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的工作人巡湖时清理“地笼网”。周缦卿摄李跃则忙于碟形湖的生态补水工程。早在2022年8月6日,他记得,他所在的工作群发布了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的消息,这是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意味着鄱阳湖提前进入了枯水期。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告诉《财经》记者,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中由于入湖泥沙沉积不均自然形成、后来经过加高周边堤坝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水文过程和生态学特征的湖中湖。截至2020年,共发现鄱阳湖湖盆内有碟形湖102个。在丰水期时,碟形湖融入主湖区,与主湖区的能量、物质和生物进行交换。当湖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碟形湖依次显露,逐个成为孤立水域,与鄱阳湖主湖区没有直接的水流联系,形成湖中湖的独特景观。胡振鹏表示,碟形湖的浅水湖植被茂盛,水生生物众多,湖床平坦,洲滩开阔,水深梯度适宜,有利于各类水鸟觅食、栖息,数量众多的碟形湖及其周边草洲正好满足这些要求,为水鸟栖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以碟形湖为主要越冬地。根据1998年-2015年的环湖越冬候鸟同步调查资料分析,鄱阳湖越冬候鸟总数中65.92%候鸟在碟形湖觅食、栖息。“鄱阳湖主航道水位下降得很快。”李跃称,对十多个湖区调研后发现,“碟形湖干得很快。”同时他也注意到,朱袍山碟形湖还有机会挽留住水,且离鄱阳湖主航道近,有抽水补水的条件。李跃向江西省林业局申请了“鄱阳湖朱袍山碟形湖生态补水湿地恢复工程”项目,通过挖水口、做拦水坝、买抽水泵、发电机等等,在一个多星期连夜赶工后,朱袍山碟形湖开始有水流入,“补了一个多月,抽了30多万方水了,实地测量水位提升了35厘米,面积超过760亩。”李跃说。11月4日上午,《财经》记者来到朱袍山碟形湖看到,一条长约500米的人工沟渠连通碟形湖,而另一头的100千瓦大功率发电机正在奋力运转,把主航道的水通过四根绿色的100多米长的管道输送到拦水坝,水再通过沟渠流向碟形湖。《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朱袍山碟形湖周边,一些湿地已得到恢复,内湖鸟群聚集,另有些候鸟飞向了附近的藕田、农田。胡振鹏透露,根据他们的统计,2022年受干旱影响,86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碟形湖中,有33个已经彻底干掉了,其中大概有三成管理得比较好,提前修复好了破损的闸口、圩堤等,现在都还有水,但候鸟承载力肯定不足了。2022年9月以来,为了迎接越冬候鸟的到来,鄱阳湖沿湖各地积极对鄱阳湖碟形湖实施生态补水,从主航道调水抽水、补水蓄水,抬高碟形湖水位,促进碟形湖内的沉水植物和鱼虾螺蚌资源恢复繁育,改善湖洲植被,以满足候鸟栖息生存条件。为了应对2022年旱情给越冬候鸟带来的影响,入秋以来,鄱阳湖沿湖各地均纷纷出台相应生态补偿机制,将农田、藕塘等转变为“候鸟食堂”,为候鸟留食物,确保候鸟安全越冬。李跃介绍,为了弥补候鸟食物不足,当地想办法建设了“候鸟食堂”。比如在都昌县三汊港镇铁炉村,2022年9月仍有100多亩晚稻未收割,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便和当地农民协商,不割稻了,为候鸟留食物,按照市场价给予农民补偿,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此外,李跃称,保护区已落实了3000斤食鱼性鸟类觅食所需的小鱼苗放流至朱袍山碟形湖中,这也增加了鸟类食物的来源。不仅都昌县在打造“候鸟食堂”。据《江西日报》11月6日报道,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内1050亩人工湿地全部种植候鸟喜爱的莲藕,并预留了核心区域周边850亩不收割的稻谷作为食物补充,考虑到2022年候鸟口粮短缺的严重性,保护小区还购置了稻谷3万斤、玉米3万斤,以备不时之需。南昌还在昌邑乡、南矶乡建立“候鸟食堂”,规模控制在每地500亩以上。上述报道称,2021年以来,南昌共争取到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在沿湖县区候鸟栖息区域开展了湿地生态修复和受损农作物生态补偿工作,补偿农田面积达3.4万余亩,补偿农户3000余户,有效缓解了湖区“人鸟争食”的矛盾。面对江西各地兴建的“候鸟食堂”,戴年华提醒,人工食堂不应该建得太密集,特别要注意不能人工投食,否则引起鸟类长时间、高密度聚集,容易爆发禽流感,此前日本发生过类似事情。“2022年大旱,湖中候鸟的食物链死亡不少,缺食物是肯定的,但不必过于担心。”戴年华表示。在戴年华对南昌市新建区、九江市都昌县的走访调查中,他发现今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越冬水鸟聚集。有些鸟类是在找东西吃,有些鸟类在水边夜宿,还有些鸟类到了农田进食后,会到水边补充水分和整理羽毛。如果候鸟认为鄱阳湖缺乏食物而不再合适越冬,它可能向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湿地扩散,比如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地。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言阔也表示,当一个区域的环境不利于栖息时,候鸟往往会寻找替代栖息地。李言阔认为,水文情势的异常变化会改变候鸟的栖息地面积和食物丰富度。譬如夏季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白鹤等食块茎类水鸟越冬食物短缺。2020年江西发生超历史性的洪水,导致鄱阳湖的沉水植物崩溃,全被淹死,2020年的越冬候鸟来后同样遭遇食物短缺。“不要过于担忧鄱阳湖越冬水鸟的数量。”戴年华称,生物多样性不是讲数量多就是好,而是要物种丰富多样,水、草(植物)、鱼(水生动物)、鸟、人与湖,这是鄱阳湖湖泊湿地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种多样了生态系统才会稳定、平衡与健康。李建新刚调到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工作时,他对候鸟的认识是:“大的、小的、黑的、白的”,经过跟随同事的学习以及单位组织的培训,现在李建新一眼便能区分出东方白鹳、小天鹅、白琵鹭、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等不同的鸟类。小天鹅曾是人为投毒最大的受害者,“以前中毒的鸟多”,段庆县回忆起2010年,他在湖边遇到一位老人,问其是否有鸟出售,对方回答,鸟和人类是好朋友,不捕、不打。彼时鄱阳湖捕鸟风气正盛,给小天鹅下毒下网,捉到后卖给中间人,再运输转卖到店家,产业链成熟。曾有媒体报道称,一只小天鹅流入广东、浙江等地餐桌的价格可达上万元。如今的鄱阳湖边,打鸟捕鸟的现象少有发生。李跃表示,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会安排人员守护湖区候鸟的安全,加强巡护,防止人为干扰、捕杀活动。“各个职能单位很重视,都在抓保护。”李跃说,“鄱阳湖是国家的名片,也是江西最重要的一张名片,我们管理局有十几个人,下面三个保护站也有十几个人,还聘请了一部分生活在湖区的护鸟员,共同保护候鸟的安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日常工作是保护好湿地,从2022年7月开始,该保护站的8名工作人员,周一至周五会安排四五个人巡湖,早上7点左右出发,下午6点回来,“主要看湖口的闸口是否需要修补、是否有受伤的、盗猎的、人为破坏湿地的情况。”此外,该保护站还额外聘请了9位附近的村民作为季节性巡护员。鄱阳湖的游客向来比较多,2022年尤甚,李建新表示,“湖干了,有开车在湖底越野的,有搭帐篷度假的,还有趁机摸鱼的,防止人为干扰这方面压力比较大。”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站长李建新介绍湖水消退的情况。周缦卿摄11月6日下午,《财经》记者跟随李建新巡查鄱阳湖碟形湖之一的常湖,在半小时的巡查中,李建新劝走了两家人,一家四口在此搭帐篷野营,一家三人在散步拍照。2022年7月中旬,李建新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通向外部只有一条公路,往年7月正是鄱阳湖的丰水期,需划船才能进到保护站,但2022年“公路的水退得太快了”。不久,李建新接到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知,要求做当地村委会的工作,签订“协议管湖”,重修倒塌的围堤和闸口。李建新介绍,鄱阳湖禁渔前,村委会把湖泊承包给渔民,禁渔后,很多湖泊无人管理,部分堤坝和闸口倒塌损坏,鱼也跟着水从塌口离开湖泊,这使得越冬候鸟在此无法觅食,于是保护区和村委会签订协议,谈好补助价格,让村委会不再往外承包湖泊,以此方便保护站进行湖泊的水位调控。11月6日下午,李建新带着《财经》记者前往某内湖的闸口,他介绍,平日工作时会标尺度量水位,在保护站工作了五六年后,李新建对鄱阳湖湿地、候鸟的保护有了些心得。“最主要是控制好水位。”每个物种对水位的要求不一样,比如雁鸭类、天鹅就喜欢深水,但鹤类就喜欢浅浅的水,喜欢泥潭沼泽。某内湖闸口,工作人员可通过闸口控制湖水的水位。周缦卿摄目前,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山站管理的碟形湖有33个,但只有4个存有余水,“其他的都干完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炼钢等人的论文《鄱阳湖枯季水位变化对越冬水鸟生境面积的定量影响》验证了李建新的说法。论文称,水位和水深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鸟类食物资源如植物、鱼类、底栖动物等的产量、分布、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演替产生直接影响。水位过高,水鸟不能正常取食苦草等沉水植物的块茎;水位过低,苦草等水鸟喜好的食物易枯死,且泥滩表面基质干燥也妨碍水鸟正常取食。《财经》记者得知,2022年11月3日晚上7点多,段庆县请来了村里诊所的医生,给小天鹅打了一针。但在一晚上的等待之后,第二天8点多,小天鹅还是死了。段庆县带着两个工作人员在协会附近挖了个坑,洒上石灰粉,将小天鹅埋葬了。都昌县鄱阳湖野生动物救助协会的工作人员埋葬死去的小天鹅。周缦卿摄段庆县做了近10年的救护工作,大约救过800多只鸟,其中有大概100多只最终死亡。“出问题的鸟一般都是感冒发烧、肠炎、肺炎或者斗殴受伤的。”段庆县称,单纯的感冒好治,但几种病综合起来就很难治,“可能还没摸着病因,就死了。”跟候鸟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李建新看见它们也像见了老朋友。他相信这些朋友在大自然中总能找到生存方法,“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人为地干扰和伤害。”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