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迈入“500+”时代!
来源:证券时报
今日,萤石网络、清越科技在科创板敲响上市祥锣,科创板正式迈入“500+”时代。
历经逾3年探索,科创板从首批25家上市公司起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的发展道路:IPO募资近7600亿元,再融资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7家上市公司市值破千亿元。
3年多来,科创板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并在询价制度和做市商制度等多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稳步试点注册制,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里遍结“创新果”。
3年多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汇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性公司和潜力企业,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重要产业链稳链补链固链强链。
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站在“500+”的新起点,科创板将继续坚守“硬科技”定位,努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制度改革试验田里硕果累累
今年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商机制正式启动,这是境内主要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持续激发试验田功效。目前,14家科创板做市商累计完成106只股票备案,覆盖87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总数的17%,市场波动性明显降低,定价效率不断提升。
做市商机制仅是科创板探索的诸多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中的一环。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产物,科创板定位之一即是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自诞生之日起,即开启了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探索。
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并在询价制度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3年多来,科创板稳步试点注册制,各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显现。
“可以说,科创板是自股改以来A股市场最重要的改革。”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试点的不少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已推广到实施注册制的其他板块,这正说明制度探索与改革是成功的。”
在科创板制度体系设计中,发行承销至关重要。其中,新股估值定价直接关系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的切身利益,是注册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构建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支持买卖双方围绕企业内在价值表达估值看法,促进合理估值、审慎定价,科创板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股估值定价之路。
5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区间7倍~1737倍,中位数45倍,募集资金总额7594亿元,相比注册制之前主板平均23倍的定价水平,科创板定价更为市场化,创新机制发挥积极效用,实现了“一企一价”。
尤其是在询价新规实施后,“抱团压价”现象显著缓解,“优企优价”进一步形成。今年以来,122家科创板首发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69倍,募资总额2514亿元,募资中位数15亿元,六成上市公司首日股价实现不同程度上涨。
相比传统行业企业,科创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例如产品或服务的显著创新性、收入的高成长性,以及无形资产占比高、研发投入大等。基于此,科创企业在估值时也面临着缺少可比公司、缺乏可参考市场数据、常规估值方法不适用等挑战。
在科创板IPO发行定价中,一些科创企业探索了多元化的估值方法,在传统的市盈率、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的基础上,参考境外做法,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及实际生命周期阶段,采取分部估值法、市销率模型、市净率模型、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模型等多种方式进行估值,以更好反映科创企业的内在价值。此外,对于“未盈利企业估值”难题,康希诺、泽璟制药等企业也采用了市值/研发费用、研发管线与市值比较法等多元估值方式,合理体现其内在价值。
“科创板IPO通过询价定价方式打破了审核制下23倍市盈率,而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整个市场,目前也适应了制度变化,这恰恰是改革的成效。”钱军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科创板持续完善并从严执行退市标准,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推动形成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目前,已有*ST泽达、*ST紫晶两家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后续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上市公司新股定价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及退市等方面,也改变了一级市场的投资生态。目前, 近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平均每家公司获投约9.3亿元。
科创板特有的询价转让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投退出渠道,形成“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目前,科创板累计已有30家公司51批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减持,总成交额达247亿元,机构投资者与早期投资人有序接力,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包容性让更多企业登陆A股
科创板的另一大看点是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允许未盈利、特殊股权结构等科创企业上市,让一批原本暂时无缘资本市场的科创企业,借助科创板这一平台得以登陆A股。
目前,科创板500家公司包括46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其中,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科创企业上市,已累计支持18家创新药企业和1家器械企业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94亿元。
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登陆科创板,这是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首家企业。今年8月31日,微电生理作为首家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开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先河。
“没有盈利甚至还没有产品的企业,在审核制下登陆A股是不可想象的,科创板的推出让其在A股上市成为可能,这是质的飞跃,可以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钱军表示,期待这类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持续高速发展。
微电生理总经理孙毅勇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科创板上市契机,微电生理将不断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并力争成为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医疗器械企业。
目前,百奥泰、康希诺、欧林生物、金迪克和荣昌生物等按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在亏损多年后已在2021年度实现盈利。
红筹公司以及特殊股权架构公司同样得以登陆科创板。目前,科创板已有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和6家红筹企业上市。
以红筹公司回归为例,2020年10月,九号公司同时成为首家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的红筹企业,开辟了红筹回归的新路径。2021年12月,已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市的百济神州选择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三地上市红筹公司。
九号公司在谈及红筹回归时曾说:“作为一家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存在双重股权结构及VIE架构等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的红筹企业,此前在境内尚无上市先例。科创板的设立让公司切实感受到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
这些“国际范儿”公司对于境内外资本市场交易制度、监管环境等基础制度差异的理解,将助力科创板更好地深化改革,完善创新制度。
“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科创板还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支持境内外上市企业实现双向互通,持续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近期,杭可科技成为科创板首家发行GDR申请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的公司,天能股份等4家公司也发布筹划发行GDR的相关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50只科创板个股已被纳入富时罗素、MSCI、标普指数三大国际指数,今年以来科创板外资合计交易金额占比逾10%,持有市值占比近4%。
“硬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立足于服务“硬科技”企业定位,科创板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的上市条件和制度,为“硬科技”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科创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具有技术壁垒高、市场认证难、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等特点,“科创板给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融资平台,给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动力。”
自2020年4月科创板上市,沪硅产业已连续10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环比增长。今年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扣非后净利约6400万元,创历史新高。
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3年复合增长25%、63%和52%。其中,集成电路、光伏产业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4%、85%, 46家未盈利上市企业中有14家在上市后归母净利润转正。
提早上市,利用科创板获得直接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科创企业的新选项。目前,佰仁医疗、华恒生物和美迪西等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均由上市首日时的几十亿元,增加至百亿元以上,增幅均在2倍以上。
美迪西创始人兼CEO陈春麟向记者表示,科创板对科创属性指标的设置符合生物医药企业的特点,“由于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前期研发投入大,科创板的上市标准支持了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3年来,美迪西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4.4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6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的6657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2.82亿元。
当前,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也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主要集聚地。目前,245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22%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61%;23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积极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很多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民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营收、盈利和研发等指标,都较上市前快速增加,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钱军说。
科创板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还体现在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强链。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已从开市之初的5家增至84家,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下游封装测试,以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全产业链。
产业链公司上下游通过推动产品验证、共同研发等方式加强合作,例如澜起科技、聚辰股份分别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设计企业、EEPROM芯片设计企业,合作开发配套新一代DDR5内存条的SPD产品,率先建立DDR5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
业内建议应进一步探索
基础交易制度改革
从0到500家,科创板试验田里已枝繁叶茂。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科创板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注册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尽管科创板对中国特色新股估值定价的探索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新股的合理估值和定价是多种因素和多方力量动态博弈的过程,仍会在外力驱动等多方面影响下产生波动,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及有效的市场约束尚未完全形成,注册制改革仍需稳步推进。
钱军建议,科创板应进一步试点探索更多符合国际惯例的基础交易制度,“同时推出更多金融衍生品,让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多对冲风险的手段;推出更多指数和ETF产品,以吸引更多全球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交易。”
“还应进一步简化与科创板和科创企业相关的并购重组流程,鼓励已上市的科创公司利用资本市场收购优质资产,提升价值。”钱军说,“同时还应鼓励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尤其具有成长性的中小盘上市公司,通过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实现更快增长。”
李炜也建议,科创板应支持更多真正具备科创属性、填补国内空白、技术领先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上市,以提升科创板的质量。对于已有龙头企业上市的领域,应提升产业集中度,将优势资源向头部企业聚拢,避免同质化企业小而散、相互竞争挤压资源的局面,支持企业开展重组整合和业务合作,以提高核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规模优势,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科创企业。
李炜同时表示,对科创板而言,科创属性和流动性就好似“一体双翼”,“硬科技”离不开流动性的扶植,“目前科创板还是存在着流动性不足的隐忧,科创板做市业务的上线,释放了市场活力,提升了流动性,但覆盖面还比较小,未来还需要推出更多提高市场流动性,有利于科创板健康快速发展的举措。”
上交所此前表示,下一步科创板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推进包括股权激励、再融资、并购重组、询价转让、做市配套机制、发行定价机制、科创债发行等在内的多项关键制度创新,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能级;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创板已诞生7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预计明年市值过千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至少翻倍。”钱军预计。
社评丨拾级而上500阶 科创板开启新征程
作者:本报评论员
今天,随着萤石网络、清越科技两家公司成功挂牌,沪市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家数达到了“500家”。三年半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科创板终于跨越了500级台阶,达到新的里程碑。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挂牌揭开了科创板的序幕,此后科创板稳步发展: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5%左右,其中总市值千亿元以上的公司有7家。这个A股市场的年轻板块已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且充满活力的一部分。
设立科创板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科创板不只为企业增加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更是肩负了新的使命。科创板定位服务科技型及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同时,科创板还肩负着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重任。
三年半的发展历程,科创板定位于“硬科技”,实现了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式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汇集了一批标杆型公司。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63%和52%,积极助力了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科创板制度创新取得了突破和重要成果。科创板改革首先体现为上市制度的包容性,特别是率先解决了未盈利科技企业无法上市的难题,据统计,500家科创板公司中,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6家。此外,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和1家转板上市企业,还有高铁电气等18家已上市公司将重要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更是拓宽了服务研发型科技企业的范围,支持更多企业上市,为更多科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
注册制落实得如何,发行定价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曾几何时,A股市场新股定价在“一管就死”和“一放就乱”之间摇摆,行政指定发行市盈率不能有效区分公司优劣,且容易导致市场盲目炒新,放开定价又经常发生机构联手抬价或压价等棘手问题。科创板坚持市场化定价方向,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既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又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特征,推出了保荐人“跟投”、发行人高管“战略配售”、引进多类战略投资者等优化性制度,促进了买卖双方博弈的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多方制衡的估值定价制度,真正实现了“一企一价”。
注册制还有效推动了中介业务能力创新,在传统的市盈率、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的基础上,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探索出分部估值法、市销率模型、市净率模型、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模型、市值/研发费用、研发管线与市值比较法等多元估值方式,使得一级市场定价更多地围绕企业基本面进行。
应该说,科创板的这些制度创新,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定价效率和运行效率,还产生了较好的外溢效应,为A股市场其他板块的改革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路,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站上“500家”的全新起点,科创板继续不忘初心使命,坚守定位,守正创新,必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多的独特贡献。
科创板迎来第500家公司 硬科技企业群星荟萃
作者:梁谦刚
自开市以来,一批批硬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走向资本市场,无论是从区域辐射范围、行业覆盖范围,还是产业链完整度,科创板正走进新的阶段。
科技企业聚集地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改变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月28日,随着萤石网络、清越科技登陆科创板,科创板公司数量正式迈过500家门槛。科创板开市之初,第一批上市公司仅25家,2019年底增至70家,到了2020年底突破200家,2021年底跨过370家,最新数量已经达到500家,历时三年五个月。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日)以来,A股新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其中科创板公司数量占比近三成,超过沪深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成为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
开市以来,科创板首发募资金额累计7594亿元,占同期A股IPO总募资额的四成以上,同样超过沪深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募资额。在此期间,共有16家公司首发募资金额超百亿元,其中科创板公司占6家。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首发募资额532亿元,排名第一位,同时也是A股历史上首发募资额最高的科技公司。
不少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基建领域的龙头公司通过科创板相继亮相A股。医学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今年8月份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额近110亿元,成为今年首发募资额最高的科技公司。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今年1月份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金额100亿元,一举打破江西省IPO募资金额纪录。同样还有大全能源,该公司是我国高纯多晶硅龙头,首发募资64.47亿元,打破新疆地区IPO募资金额纪录。
行业龙头涌现
开市以来,科创板市值规模也在不断壮大。2019年底,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不足万亿元。截至最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合计5.85万亿元。从市值分布来看,近七成公司A股市值不足百亿元,其中市值处于50亿元以下的占比最高,达到43%。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为产业链填空白、补短板、锻长板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国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经过三年多的成长,科创板无论是从区域辐射范围、行业覆盖范围,还是产业链完整度,都开始走向成熟,更涌现出多家具备世界级原创新技术的优秀企业。
数据宝统计,截至目前,按申万一级划分,共有10家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跻身各自行业前十。排名最靠前的是金山办公、华熙生物,两者市值分别排名计算机、美容护理第二位;其次是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时代电气,分别排在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行业第六位。
分地区看,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科创板公司数量明显占优。数据宝统计,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五地科创板公司数量均有40家以上,其中江苏、上海、广东三地公司数量合计占比达到半数。上海、江苏两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均超过万亿元,加上广东,三地科创板公司A股市值接近3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五成以上。
硬科技本色彰显
数据宝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公司数量占比接近90%,这四大产业科创板A股市值合计4.9万亿元,占比超过八成。其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的公司数量均超百家,且A股市值合计均超万亿元。
“专精特新”公司具有中小企业领头羊的光环,国家层面出台措施鼓励培育。“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创板正是“专精特新”企业最为集中的市场。
数据宝统计,共有超240家科创板公司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占科创板公司总数的49%。同期“专精特新”企业占A股总数的比例为21.26%,这意味着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的比例是A股整体的2.3倍。
研发投入决定未来核心竞争力,作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科创板公司高研发投入的特质显著,在研发支出增速、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等指标上均高于A股市场整体水平。科创板企业上市后研发力度持续提升,平均研发强度居A股各市场之首。
数据宝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支出合计796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其中9家科创板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包括百济神州、中芯国际、君实生物、传音控股、奇安信等。科创板整体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为9.67%,是同期A股整体水平的5.3倍。62家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大于30%,包括亚虹医药、首药控股、迈威生物、寒武纪、盟科药业等。
科创板公司聚集了大批研发人员,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数据宝统计,2021年科创板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3.15%,同期A股研发人员占比仅9.32%。今年上半年,科创板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上升至24%。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研发支出逐年增多有利于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推动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时,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也有利于加速科技创新速度,推动我国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成长潜力十足
处于高景气赛道,叠加公司良好的内部治理,即使在外部环境巨变下,这些“硬科技”企业仍能展现出强大的成长韧性,净利润平均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数据宝统计,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个年度,科创板整体营收接连迈过3000亿元、7000亿元大关,期间营收、净利润增速持续上升,且均远超同期A股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总体营收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33.24%;实现净利润867亿元,同比增长18.47%。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分别比A股同期整体高出25.24个和16.94个百分点。
不少科创板公司高成长性凸显。数据宝统计,超六成公司2019年至2021年营收实现连续增长,超四成在上述三个年度净利润实现连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超120家公司净利润延续过去三年来的增长状态,高端医疗装备龙头联影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海光信息、新能源产业龙头派能科技,以及中芯国际、中微公司、禾迈股份等行业龙头公司均名列其中。
在上述连续增长的科创板公司中,仍有不少公司未来具备高增长潜力。数据宝统计,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55家公司今后三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过30%。芯原股份-U、昱能科技、派能科技、拓荆科技、禾迈股份、海光信息等6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均值有望达到100%以上。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科创板上市公司突破500家 硬科技企业共话新征程
作者:梅双 吴志
随着两只新股12月28日在上交所敲响上市之锣,科创板正式迈入“500+”时代。三年前,科创板在黄浦江畔扬帆起航,中国“硬科技”创新力量蓄势待发。千余个日夜兼程,科创板的市场版图已是繁星密布。
从首批25家企业上市,到如今500家科创板军团日益壮大,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科创板“试验田”硕果一片。三年的淬炼考验,科创板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的发展道路: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
在持续完善的“含科量”指标体系指引下,科创板汇聚了一大批核心技术突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并已在集成电路、生物制药、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董事长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为满足“科创属性”的公司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海阔星繁、未来已来,科创板的生力军还将不断扩容,在这块改革试验田里,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华章。
总市值约6万亿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突出“硬科技”特色,汇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性公司和潜力企业,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重要产业链稳链补链固链强链。
目前,科创板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总市值约6万亿。其中,科创板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47家公司市值超300亿元,行业标杆企业集中在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CRO等主要门类。
三年多来,科创板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铺路搭桥,一众行业标杆企业密集涌现。其中既有全球知名企业如中芯国际、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大全能源等,也不乏国内各行业领跑者如金山办公、时代电气、联影医疗等公司。
从行业分布来看,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公司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公司总数从开市之初的5家增长至84家。生物医药领域已上市107家企业,涵盖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CRO等主要门类。新能源领域集齐“风光电储”,覆盖24家上市公司。软件领域已上市50家公司,从基础软件延伸至CDA、EDA、网络安全及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主要环节。此外,先进轨交、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细分领域也各具特色,发展迅速。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称,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实现了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更加深度融合。“科创板对支持我国科技产业自立自强意义重大,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例证。”他表示。
华依科技是国内汽车测试行业企业和智驾感知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借助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台,公司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带来了发展的资金,商业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信任,人才招募中赢得更多的青睐。”华依科技方面对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借助科创板上市的契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公司于2022年3月登陆科创板,虽然上市时间很短,但是我们感触很深。”均普智能董事长周兴宥表示,公司是从收购海外优质的自动化企业整合发展而来,上市之前的四年多里,主要工作是全球整合,上市让公司全面进入了全球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海内外协同,包括电池激光焊接、机器人视觉引导等装配技术,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数字仿真、新能源电驱多功能综合测试等测试技术。
研发投入强度居各板块之首
自科创板开板以来,一批批敢于创新的企业奔赴而来,科创板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沃土。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81.1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6%;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近四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的公司超过120家。
另外,据统计,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0项,累计8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超过1/4的科创板公司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发机制。
谈及公司近两年在研发上的变化,睿创微纳方面对记者表示,“2021年,公司成功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像元间距8μm、面阵规模1920×1080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提出行业第一个红外真彩转换算法并建立了第一个红外开源平台,夯实了公司在非制冷红外领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客户需求先导,技术创新领先,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
振华新材董事长侯乔坤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来,公司持续充实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130%,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160%。在锂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围绕终端产品应用场景,结合下游客户的核心诉求,公司继续深耕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完善产品的技术细节,打造公司的科技“硬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以研发投入为支撑,科创板公司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崭露头角。
一是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加快进口替代。沪硅产业推动300mm硅片出货量稳步增长,推进国产半导体硅片自主供应;中望软件基于三维CAD的新产品中望3D在国内外市场获得验证,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局面;中复神鹰加速布局航天航空领域,T800级碳纤维已获中国商飞PCD预批准;微电生理获批国内首款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可实现精准治疗效果;国芯科技研发成功的控制芯片产品CCFC2016BC,助力化解我国汽车、新能源“缺芯”问题。
二是助力一批自主技术“出海”竞争。百济神州的创新药泽布替尼累计已在超过60个市场获批上市销售,与2021年全球销售96.83亿美元,占BTK抑制剂全球销售额的87%的伊布替尼头对头对比取得优效结果;澜起科技在DDR5世代继续领跑,是目前全球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两家公司之一;晶科能源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的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创造了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昱能科技相继研制出全球首款三相微型逆变器以及全球首款单相四体微型逆变器,获得欧美市场认可;清越科技基于新型平板显示技术PMOLED产品,近年来出货量持续保持世界前列。
三是推动一批科技产品带动消费升级。科创板创新药企已有19款自主创新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提高了国产创新药可及性,改善国内患者缺医少药的困境;石头科技的清扫机器人销售排名市场前列,推动我国居民家电消费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设立三年多来,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企业规范发展、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科创板公司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经营发展展现出良好态势。
依托资本市场赋能,科创板公司上市后立足创新、加快发展,业绩稳定较快增长。三年来(以2018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25%、63%和52%。其中,集成电路、光伏产业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4%、85%;传音控股等14家公司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中芯国际等2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突破10亿元,46家未盈利上市企业中14家在上市后归母净利润转正。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科创板公司亦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从2022年前三季度情况看,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2.1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母净利润891.2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扣非净利润760.68亿元,同比增长26%。
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肯定了科创板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英科再生于2021年7月登陆科创板。公司董事长刘方毅告诉记者,科创板上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全球影响力,“借助IPO上市契机,公司与海内外客户、供应商及投资者建立了更为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刘方毅表示,科创板上市使得公司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并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加盟。借助科创板资本市场平台,公司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水平,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提升了盈利能力。
威高骨科也表示,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建立了更科学规范的内控机制和决策机制,使公司发展更符合政策要求及行业规律的变化,为公司在不确定因素下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学习理解科创板的科创属性,重视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公司创新产品战略提供坚实而强有力的支撑。
科创板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尤为突出。华熙生物于2019年11月登陆科创板,是较早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之一。公司表示,科创板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来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登陆科创板之后,公司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发展,不断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提高公司成长“天花板”。公司的关注度及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价值得到多维度的提升,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补齐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短板。君实生物作为尚未盈利的新药研发企业,从中受益良多。
君实生物董秘陈英格表示,公司于科创板上市,最直接的获益是为管线募得了充足的研发资金。2020年上市时公司募资净额约44.97亿元,2022年11月公司完成A股再融资,募资净额37.45亿元。“作为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金为公司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陈英格介绍,科创板允许“带权上市”,打破了以往A股拟上市企业无法将上市前期权带到上市成功后行权的做法。“这一制度的创新性,使得公司在已有股票期权方案尚未实施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申报上市,并在上市后成功行权,让员工行权的股份更能发挥激励效用。”
科创企业反哺地方经济
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创板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也将继续增加。
2019年科创板设立后,就有多个省市推出了支持和鼓励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政策。三年多以来,许多省市的积极推动结出了丰硕果实。截至12月26日,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
还有不少企业正处于科创板上市进程中。上交所网站信息显示,截至12月27日,处于受理、问询、审议等状态的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超过100家。而Wind信息显示,尚处于上市辅导期间,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超过60家。这些企业有望成为未来科创板的生力军。
对于科创板而言,500家上市公司是一个重要节点。对于各地而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一定程度上是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标志。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逐渐增强,未来科创板企业数量还将继续稳步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科创板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广阔“舞台”。在一些地区,科创板企业逐渐形成集聚效应,成为当地科技创新“高地”,为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地处西部的贵州省目前已有3家科创板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振华新材是其中之一,公司于2021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
振华新材董事长侯乔坤介绍,科创板上市帮助公司实现了产能规模的跃升,并助力公司持续规范公司治理。“通过首发募集资金的使用,公司义龙二期和沙文二期项目得以加速推进,产能从上市之初的3.7万吨提升至目前的年产5万吨。公司已于2022年6月披露了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预案,拟再次融资用于新增10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科创板上市对于振华新材履行社会责任,回馈当地社会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据介绍,振华新材主要生产基地位于贵阳市和黔西南州安龙县,现有产能中有4万吨位于黔西南州安龙县(原国家级贫困县)。2022上半年,依托沙文二期和义龙二期项目,公司已累计新招聘到岗149人。
“现在公司招聘的新员工基本是贵州本地大学生,公司自身具备强劲的技术实力,也愿意培养技术人才。全资子公司义龙新材落户安龙县以来,已有效解决就业近1200人,2021年度发放职工薪酬1.04亿元,人均薪酬达9.47万元。公司通过解决就业、保障职工收入,促进贫困个体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侯乔坤表示。
“上市后,通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公司上下更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而科创板的舞台,也让公司有了更多渠道和方式来践行使命。”侯乔坤说。
“科创板对支持我国科技产业自立自强意义重大,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例证。未来,希望科创板继续发挥在我国科创战略中的重要示范作用,孵化出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范渊表示。
英科再生: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值此“朋友圈”突破500家之际,祝愿科创板越办越好,越来越红火,更多优秀的企业加入进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国际化水平。
睿创微纳: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率先试点注册制,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作为“硬科技的试验田”,科创板成果显著,大批科创企业茁壮成长。祝愿科创板蒸蒸日上,祝愿科创企业突破新技术,开辟新天地!
华熙生物: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即肩负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使命。市场环境的积极向好,使得科创板汇聚了一批极具科技代表意义的、高尖精专的技术型企业,为中国科技实力整体向上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创板正日益成为畅通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平台,祝愿科创板未来再创佳绩,继续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振华风光:乘着科创板的东风,秉承着自主可控、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理念,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值科创板公司满500家之际,预祝科创板“鹏程万里,扶摇九天”,助推中国科技蓬勃发展,享誉世界。
安恒信息:科创板对支持我国科技产业自立自强意义重大,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例证。未来,希望科创板继续发挥在我国科创战略中的重要示范作用,孵化出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威高骨科:科创板上市对于公司来说是思想意识和发展理念的突破,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科创资源的核心地位,在二次发展中会牢牢把握科创资源,寻找发展机遇,利用广阔的中国市场实现产业化落地,引领行业发展,助力公司价值持续增长,更好回馈投资者。
山外山:科创板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开辟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强有力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山外山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的一员,同时又是重庆首家科创板公司,将与科创板共同发展成长。值此科创板上市企业突破500家之际,由衷感谢并诚挚祝贺科创板,祝福科创板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振华新材:科创板作为国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率先实施了注册制改革,为满足“科创属性”的公司提供了舞台和空间,为公司快速发展注入了资本动能,有效助力公司的发展。
君实生物:科创板要求的科创属性和“硬科技”定位,更加强调“首创能力”和“国产替代”等源头创新能力,相信科创板在为创新企业创造良好资本环境的同时,也将助推企业选择差异化的研发赛道,推动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创新技术发展提供后备力量。也希望未来科创板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放的资本市场。
华依科技:科创板为拥有硬核科技的企业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除了引入资本,还优化了公司治理机构,使公司管理更加规范。希望科创板能持续金融创新,不断提升效率,为科技企业腾飞插上翅膀。同时,伴随我国汽车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国产替代的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希望借助科创板平台,依托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做大做强,创造优秀的业绩回馈投资者的信任。
均普智能:科创板无论是从区域辐射范围、行业覆盖范围,还是产业链完整度都已经开始走向成熟,更涌现出多家具备世界级源创新技术的优秀企业,还涌现出A股其他板块不具备的、稀缺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希望借助科创板这样一个资本、科技、产业融合的平台,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赋能中国智能制造以及工业数字化转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