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但愿2023年的每一句问询,都能被回应一声“有”

但愿2023年的每一句问询,都能被回应一声“有”

文化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再过不到30小时,2022年就要过去。


2022年无疑是难以被概括的一年。战争、疫情、气候危机……无论是外部现实还是内在精神世界,“困顿”似乎都是无法忽视的状态。正如诗人萨义德·琼斯(Saeed Jones)在新诗作《活在世界尽头》(Aliv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里写的那样:“我们活在世界的尽头,被新闻头条和闹钟震惊,燃烧着我们仅存的丁点爱意。”


站在2022年的尾巴,三联人文城市向朋友们征集在这一年里的“决定性瞬间”。这一充满美感的说法由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提出。他在几分之一秒中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将其定格为永恒。


将这个摄影概念扩展到生活中,所谓生活的决定性瞬间,既涵盖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时刻,也凝聚了不同以往的情感浓度。


在各位朋友们发来的“决定性瞬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描绘出我们生活底色的时刻——街边的一顿饭、回家路上的一束光、异乡偶遇的两个电动车小哥……这些瞬间记录下我们原以为稀松平常的日常、常常被忽视的附近、与他人和世界偶然的同频共振、不易发现的坚强又脆弱的生命力。


很多人将“不确定”作为这一年的关键词。但正是在这个充满变动与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些具体的、平凡的、个体的瞬间,帮助我们构筑起自己的生活的确定感。


2023年会是怎样的一年?三联人文城市的朋友们同样写下了他们的期待与展望:共生、韧性、自由……在这些充满了希望的词汇之外,格外打动我们的是一个字:有。牛肉会有,音乐会会有,春天会有,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发出的每一句问询,都能被回应一声,有。



编辑 | 王菲宇



看见附近的500米,

发现陌生的人和生活



/ 毛尖 /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女团长为居民分发保供物资

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3月8日被封,7月松动,但也没诗没远方,11月经历大开大阖,12月又开启宅家主题。


今年春天开始,“团长”这个词永久性地关联了“一种合乎自己意志的生活”和“漂亮女孩”。上海封控期间,千千万万嗷嗷待哺的小区,因为“上海团长”重新获得生计和生机。这些团长经常是小区里的漂亮女孩,她们平时可能还娇滴滴,但当生活把她们召唤到一线,她们不仅异军突起为整个小区的生存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刷出了刚烈的使命感。


地理改变文学史学和哲学,以一两百平方米计量的空间自然带来身心巨变。封控期间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核酸,有一天,一直排在我们前面,抱在妈妈手里的小姑娘,突然挣脱了妈妈怀抱,摇摇晃晃会走路了。原来不照面的邻居,在交换生抽和辣椒的过程中,互相认识了,这是好的故事。


当然也有黑暗物语,我们甚至连哭泣声都听不到,包括曾经见过一面的一个报社女孩,就永远留在逝去的春天里了。时代轰隆向前,也许会洗掉今天的悲伤。但愿这个世界,依然有伟大的梦想,能伸手,接住所有的坠落。



/ 茅明睿 / 

三联人文城市光谱计划合作搭建人,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2022年5月,因为成为了确诊病例的密接,我被集中隔离了。越是隔离越要尽力给自己营造生活的趣味。观察周围的人也一直是我的趣味来源。我隔壁的12房应该住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虽然没有看到过他,但时常听见他在窗边喊叫——“隔壁有人吗?”“有人来做核酸啦!”似乎渴望与我们交流。不过规定不让我们出房间,我们也没有联系方式。突然我很怀念老任天堂3DS的擦身功能,能跟身边的人打招呼和联机,Switch已经没有这个功能了。又回想起来我以前用诺基亚Ngage通过蓝牙给同地铁的陌生人发过问候,现在有什么办法在能在不装社交软件的情况下与附近的陌生人打招呼呢?



/ 何志森 / 

建筑师,策展人,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


这张照片是我在2022年的10月8号下午5点零7分拍摄的,地点在广州市海珠区太古仓附近的江边公园,离我居住的小区不到400米的地方。照片里的两辆拖车和车上的生活物品是我在跟踪观察的一位70多岁拾荒老奶奶的所有“家当”。


老奶奶行走很慢,弓着背,低着头,使着她还有的力气拖着两辆小车。每次我只能远远在后面跟着,几百米的路程她要走一个多小时。老奶奶每天的行走路线是一个半径大约500米的圆圈(刚好和我在做的“看见最初500米”不言而合),每天她都会沿着这个圆,不停地转圈。我跟踪她的一个目的,是我作为一个建筑师和空间工作者,想要了解为什么她要沿着这个圆行走?


在她行走的时候,她会一边拖着小车,一边低头观察地上的物品,如果捡到她不需要的,她也会把它放入到路边的垃圾桶。累的时候,老奶奶会到江边的一个固定位置休息,她很喜欢望着远处的江水发呆,有时一动不动好几个小时。


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老奶奶正在江边整理她的“家当”。不知在什么时候,她从草丛里捡来了两朵很大的木棉花,把它们安放在了其中一辆拖车的把手两端,并从一个包里拿出一个米黄色的围巾,覆盖在车上的随身物品上面,并不时地在调整花和围巾的位置。在她调整完之后,她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安静地看着自己的创作,看着看着,她像孩子般地笑了。我迅速掏出手机,记录了这个瞬间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但我知道,无论对老奶奶来说,还是对我来说,这个瞬间都是无法言状的。如果非要找个词去描述,我想这个瞬间会不会是叶嘉莹眼里的一种“弱德之美”?弱德之弱,当然指的不是贫穷和体弱,而是人处在不幸和苦难之下,即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他们依然可以遵循内心的善良和正直,坚守自己对美的欣赏和渴望,有尊严和体面地活下来。尊严和体面,是我在拍摄这张照片那一刻我在老奶奶身上看到的两样东西。


在拍摄完这张照片之后,广州疫情大爆发,我再也没有见到她了。



/ 翟永明 / 

诗人,作家


在这个越来越快、越来越具不确定性的时代,很多东西难以把握。我开始喜欢独自创作的工作:写作、摄影、绘画,这是我与自已独处、与自已对话的方式,也是能够只靠自已来掌控的少数事情。我渐渐减少与喧闹人群的接触。靠独自创作来给我提供能量和抵抗负面情绪。我所处在的成都一直是温润的、乐观的;在经历疫情和地震的双重威胁下,也展现了成都人幽默坚韧的天性,以及这个城市互助包容的特性。


我不是一个拎着摄影机到街头去“发现”瞬间的人,相反我只是在自已的生活中“创造”瞬间。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去抓取和延展某一瞬间,比如这张照片,是2022年我在上海誌屋里看到艺术家蔡雅玲的一件珠帘作品,她把两位传奇女演员阮玲玉和黄柳霜用珠帘形式置于一个老上海风格的空间里。我费了一些力气从窗棂中把阮玲玉和黄柳霜框进镜头。这样,经由三位女艺术家,或者说四位,把这一景象串连在一起了。如苏姗桑塔格所说:我在这里停下,而照相机开始拍摄。



/ 王牧之 / 

一筑一事创始人


我生活在成都。这一年,来成都寻找机会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人和品牌明显比之前多一些。在此之前,大家在自己的那条“主线”上疯狂奔跑了十几二十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危机,于是终于开始思考另一种可行性。一些人把目光投向有潜力的二线城市,投向乡村,投向之前没有想过的跨界领域。


11月初的成都玉林街头还不冷,一行人在玉洁巷的街沿摆上两张小方桌,在旁边馆子点了几个小菜(包括一份老妈蹄花),就开始边吃边聊。玉林的巷子很窄,但留给人行的街沿却并不窄,而车行只有两根道,这样的无心插柳的规划设计,让巷子里的人、事、物都慢了下来,一慢下来就增添了许多滋味。傍晚在这样的户外与朋友吃上一餐饭,很巴适,2022年像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太多不可思议变成了日常,而太多该有的日常变成了奢望



/ 王笛 / 

历史学家


这张照片我拍摄于2022年10月29日上午成都彭镇观音阁老茶铺。


照片中打牌的老人,左边是甘大爷,右边是胡大爷。我在那天下午三联人文城市光谱论坛上的演讲中就提到了这两位老人。我在对观音阁茶铺随机拍的许多照片中发现了他们。照片拍摄于2015年和2019年,相隔4年时间,他们仍然都坐在同样的位置。我觉得这太神奇了,所以希望能够发掘照片背后的故事。2020年,我两次派学生去茶馆找他们,每次都能如愿以偿。2021年的夏天我一有机会回成都,便去了观音阁老茶铺,他们仍然在那里。


在7年先后6次的考察里,他们都在那里做着同一件事情——打扑克。我们从来没有预约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让我失望,在那里坚守着他们的日常。这张照片强有力地证明了日常生活的力量。


在疫情防控的这三年,当人们普遍地被限制了行动,当未来变得难以预料,坚守日常变得是如此地令人尊敬。在《那间街角的茶铺》中,我专门为一位泡茶馆的钟大爷画了像,希望能表现出这种宁静的力量。



/ 苏丹 /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艺术策展人,作家


北京海淀区凤凰岭方舱医院

来源:海林


2022年,我居家的时间大大增加,不夸张地说是疫情之前五年的总和。我开始觉得城市与人的关系在疏远,但房子和人的关系在强化。因此,我开始重新审视室内设计对于人的意义。


11月初,我因为与确诊病例存在时空密接,所以被转至凤凰岭园区集中隔离4天。深夜乘坐转运专车进入园区,在广袤的自然风景区里忽然出现了大片的工业装配式隔离间,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力很大,我感受到了人类社会所拥有的能力带给自然环境的影响。



/ 邵彦鹏 

电子音乐人,声音设计师


很多演出被取消的演出,还好我工作室就在家楼上,有时间做了之前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我身边有很多人从事文化娱乐演出行业的,比如Club、Livehouse、音乐节、艺术节……,他们应该是受灾面积最大的一个群体吧。希望2023年能重振旗鼓吧。



/ 刘悦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经历了两个月的特别时刻,在此期间我担任了社区代理楼组长,在封控期间驾车去医院帮老人配药,参与组建了民间的互助小树苗社群来覆盖全社区的楼栋群帮助不会上网的老人团购,经历了募捐团购防护服的欢呼与信任危机,见证了团长们自救互助的精神,也看到了社区的困境与价值。


2022年12月5日 与豸峰团长(本名孙晓)一起参加节目,介绍团园行动SEEDING GARDENS。豸峰团长的出现,是我和团队社区花园研究实验进入到深水区的决定性瞬间,这标志着完全民间草根的自主社区花园营造进入到自组织阶段,是着实令人欣慰的。



/ 郭廖辉 / 

郭廖辉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相隔十年,再次来到成都拜访前辈刘家琨老师,并且长聊了一个下午,路过了这个不知名的水渠。



/ 钟祁序 / 

沙丘研究所记者


这是张照片拍摄于重庆北站,重庆巨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成列的休息座空空荡荡,这张照片其实也是近两三年来,我周边生活的缩影,太多不可思议变成了日常,而太多该有的日常变成了奢望。



/ 范翼鹏 

沙丘研究所记者


带狗去看玩飞盘,我和它都很放松。



/ 郭嘉铖 

《卷宗Wallpaper》主编


因为工作的原因,原先我每周都在京沪两地往返。今年因为疫情和北京健康宝,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待着。这种驻扎一地的生活让我被动地多了富余时间,更轻松自在地去感受生活。


2022年12月20日的上海,做完一年所有的活动后驱车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爱拍日光,虽然它不具实体、毫无轻重,但也是能作为唤起人们情感经验的诱因。



/ 龙瀛 / 

三联人文城市光谱计划主体搭建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建人


图片拍摄于我住的小区旁的郊野公园,2022年初的冬天上午,雾霾,公园的栏杆破败不堪,要求二维码让扫码入园,并提示戴口罩。后来在六月份,安装了一个更正式的入口;再后来,北京市要求公园拆除围墙和栏杆。近日再访问,边界干净开放,冬日的阳光出来了,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期待2023。



/ 何勍 /

IDS studio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2022岁末的北京,穿过兮可罗雀几乎无人的胡同自东华门沿着河水走,走不太远就进到了作为紫禁城南入口的午门,周遭静得出奇。


午门前的蓝天忽然就蓝了,并且无比纯净,红墙在屋顶投影的锐利光影下,依旧是憾人的。然而,更憾人的是一群突然冲上云霄的鸽子,将午门金色的屋檐充满,又忽然全部在金色瓦笼的间隙中隐没了去。我将这与鸽子的邂逅当作疫情下的赠予,三年的灰色与晦涩,无奈挣扎愤怒失语木然孑然,在这一刻莫名结束。


转了一大圈无人的街巷,天将黑的时候又返回到筒子河靠窗的门脸房餐馆,唯一开着的,故宫的高墙与东华门的轮廓一起从蓝色中逐渐黑黢黢地消隐在窗外。店家赠送的金橘码在白色的盏中端了上来,热腾腾的白开水渗出的水珠细密,静静地渗出仿佛三年的情绪,拧在了螺栓一样的端口。





一整天都没有阳光,

但它却顽强发芽了



/ 宋壮壮 / 

设计师,帝都绘联合创始人


年初一天,我刚到公司打开电脑,准备和同事交流工作,这时接到一个电话,是医院打来的,急促的声音传来,说我的一位家人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了,让我马上赶过去。难以描述当时的心境,只是抓起背包就打上车往外走。幸运的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家人最终渡过了这一关。这张图片就是我在医院ICU病房拍下的。


因为家人的健康状况,2022年我和他们一起度过了比以往更多的时光,并经常需要带他们去医院——这也是有史以来我去医院最多的一年吧。个人的经历与世界公共卫生危机的大背景相巧合,让我被迫去更多思考生老病死。其他人可能也是一样吧,在最近几年里密集地学到了许多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也对自己的身体更加敏感起来。到了年底北京疫情大爆发时,从和身边人沟通的过程中,意识到一场瘟疫或许是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的好机会,在无可避免的宿命般的病痛来临时,好好感受自己。



/ 崔灿灿 /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


2022年,旅行减少了一半,现在想想前两年好像没有那么多限制,而这一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基本上没实现过共同联通和开放。


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越来越难以理解,自己过去的经验和价值体系不断的被动摇、刷新,曾经所相信的那些“常识”和“基本”,在这一年变得不可思议。过去我们所说的“未来“,其实不是未来,是一种经验对明天的投射;而这一年的“未来”,真的是失控的未来,你曾经在创作中向往的 “实验”、“不确定性”、“可能性”,真的落为现实的时候,你困顿于是该拥抱,还是该回到过去和稳定的历史中去。


2022年,第一次因为北京健康宝弹窗滞留外地35天。漂泊了几个城市、几十天,老婆发来这张图片,北京家里的窗台上,落下两只停歇的鸟儿。



/ 乔雪阳 / 

《成都商报》记者


8月12日傍晚,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雏鸟从小区附近的行道树上掉下来,被家里人捡到。丝毫没有犹豫,把它带回家,也不抱很大的希望,试着喂它。


泡软的小米、捣烂的水果泥、面包虫、蛋黄混合番茄的软瓤……好像都没有用心给自己孩子做过辅食的我,以从未有过的用心去照料它。它太幼小,不知道辨认喂养者身份,见到人类,也只顾用力张大它的嘴,嗷嗷待哺。


眼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当它非常自然、非常努力地跳上我的手、我的肩膀,最后站上我的头顶时,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幸福感包围了我。给它取名“星宝”,那段时间正是极端高温笼罩成都的时候,我憧憬着等它长大,等天凉了,我要亲手放它飞到秋风里。


没能想到,一天下楼做核酸的时候,我们忘记关上浴室的门,浴室里有半桶清水,那时的星宝,已经可以满屋乱飞了……失去它的那天,我哭了一整晚。



/ 梁琛 / 

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


照片拍摄于中朝边境。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似乎一直在面对各种边界:地理上的、物理上、有形的、无形的。希望在2023年我们能真正跨越边界。



/ 王婉琳 / 

全球知识雷锋执行主编


“分裂”这个词最能概括我这一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分裂是很多层面的,巨大的痛苦和细小的日常的分裂,人与人观点、阵营的分裂,被围困的身体和飘扬至远方的心灵的分裂……任何一个感知正常的人都不可能不在这种分裂的情绪里纠缠和挣扎。


与此同时,还要面对生活一点一点失控的苦恼。常常一觉醒来,头天晚上计划好的一切都被取消,计划型人格实在很难情绪高涨。记得有个周一上午,我起床后站在窗前处理这些糟心事,回完消息抬头发现,好几天没注意过的牛油果核不知何时悄悄发芽了。我的房间面北,一整天都没有阳光,窗户也常常渗透冷风,但它却顽强发芽了。虽然有些庸俗,但那一刻我还是很感动。





在一个充满变动与不确定性的大时代,某种新的叙事、信念与共识正在涌现



/ 欧宁 / 

艺术家,策展人


2022年4月18日下午六点,九件行李在纽瓦克机场落地,等着被接去一个临时的“家”。这是一个决定性瞬间,从此我们开始在纽约生活。


安排和计划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只不过碰巧在这一年成行。这是开始“解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的一年。经历繁琐的搬家准备,飞越遥远的地理距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熟悉的语言和文化不复常用,原先的附着物开始一点一点地解体。



/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2022年4月,上海封城期间的空旷街头

来源:美联社


今年4月上海封城时,空旷的城市场景,大抵人类历史上也少见,非常震撼。



/ 何健翔 /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这是一张工地的照片:今年的一个特殊项目。作为建筑师,第一次没有增加任何新的物料,相反,一层层将现场能够取消的物料尽量地移除,直至回到最真实的状态。


这一年,我所在的城市中的人们一直在为简单的正常生活而努力,但这种努力时常被中断。而其中的很多人,也包括我们自己,越来越愿意离开拥挤的都市,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放到郊野和自然。在野外的营地和风景之所,人们的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疫情彻底改变很多人的观念,也已彻底改变城市和乡野的关系。



/ 董功 / 

直向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夕阳西下,塬上青年“ —— 今年八月,在宁夏同心县田家埫村,我用这张刚刚拍下的照片发了一个朋友圈,算是纪念我这一年去到过的离家最远的地方。


眼前贫瘠的黄土高原,壮阔、苍茫。落日的余晖里,两位擦身而过的电驴小哥一路颠簸,奔驰向西。当他们在画面中被定格的那一刻,我还是被触动了,是啊,世事再无常,生活终归还是要向前。


这大概会是一个被我记住很久的瞬间。对我而言,过去一年好像就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瞬间,也想不起什么特别值得拿出来说说的故事。生活开开合合、走走停停,日子就这么转眼间滑过去,零碎,平淡,甚至麻木。我想多年以后,当我再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也许会恍然觉察到我的平淡麻木的2022,其实才是彻骨的震撼。



/ 陈楸帆 

科幻作家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1月1日从三亚回上海的航班上,当时有种特别神圣美好的感觉。现实就像阳光经过分光变成不同波段,呈现出迥异的色彩,而穿行其间的人也不得不经受情绪与认知的跌宕起伏。


这一年机缘巧合绕地球跑了一圈半,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我感受到一种共同的渴望,在一个充满变动与不确定性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希望祈求某种解答,某种新的叙事、信念与共识正在涌现。



/ 唐克扬 /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12月,北京解封之后,游客进入天坛公园游玩

来源:美联社


2022年对我来说延续了很久。


2022年比2021和2020更加封闭,当然它也见证了突如其来的放开,有意思的是两者的共同点。我觉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一个“决定性瞬间”——历史并不只在一分一秒发生,但是确实有一刻,你会觉得自己感受到了澎湃的历史能量:人们正以另外一种方式相聚在一起,或者彼此嫌弃。



/ 韩见 / 

一言一吾主笔


我生活的街区前几年做过一次沿街店铺改造,在前店后家的小商户前门拦起了镂空的围栏。围栏虽然丑,但给了我们从小区里面的住户门进入这些小商户的契机,使大家彼此觉得更是邻居,而不止是顾客和商家。上海封控期间,他们几乎成了附近不同小区互通有无的关键节点。


上海解封后的第一次远行,从年初计划的两个人变成一行人。经历了上半年之后,原本有点抗拒的群体出游好像也变得可以接受了,甚至还有点想主动走进人群。我们来到南方尚有热闹夜生活的城市,被许久未见的闪亮霓虹灯深深震撼,在排挡吃饭喝酒,充满穿越时光的恍惚感。最后在海边拍了合影,吹着海风,听着风力发电机持续的低鸣,觉得心理上完成了重启。



/ 小老虎 / 

说唱歌手,独立音乐人




这个决定性瞬间,发生在今年3月的某一天,我突然打开电脑写了一段话,并唱了出来。





展望2023年,

希望这一年的关键词是——



崔灿灿:“开放”

苏丹 / 邵彦鹏:重启”


何健翔:“回归”

除了对大自然全新兴趣以外,希望世界能回归到疫情前的状态。


王笛:“回归日常”

回归日常,没有大事发生,如果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可记录的,那就是老百姓的福气。


龙瀛:“稳步向前”

少折腾,回归正常,蓄力发展。


茅明睿:“韧性”

虽然开放了、重启了,但是经济下行周期、人口深度老龄化、以及其他不可控的原因导致的生存环境恶化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要在这个不知道多久的周期当中活下来有所作为,要锤炼的是自己和团队的韧性,韧性来自于能力建设、认知水平、心理准备,来自于在更艰难的生存环境当中是否能产生自我价值的这个基本内核,它可能是长期主义,也可能是快速迭代和弹性适应能力。


梁琛:“共生”

我们将与病毒和危险持续共生。


郭廖辉:“平和”

2023年希望一切从疫情中恢复,焦虑和紧张能够缓解,人们重新回到简单、温暖、从容而充满信心的生活中。


马岩松:“自由”

何志森:“尊严”

宋壮壮:“勇敢”

可以预见到2023年会有很多变化发生,无论好坏,希望我们可以勇敢迎接。


刘悦来:“团”

我们要抱团取暖,团结起来,无论是一家人的团结——家和万事兴,还是与邻居们一起,形成共同体,还是和同事们一起,成为更有战斗力的团队。


唐克扬:“希望”

能保持希望,就会有希望。


毛尖:“有”

希望2023年,我们发出的每一句问询,都能被回应一声:有。

肉,有。牛肉,有。牛肉面,有。

音乐,有。音乐会,有。万人音乐会,有。

航班,有。北京航班,有。南京、西京、东京航班,有。

春天,有。春天的花,有。春天的花姑娘,有。

全部都有。



微信编辑|俞冰如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去下一个远方,拥抱2023的每一个“非必要”瞬间口罩你的每一个字,都是甜的。新排期,新开票,新剧评,2022年剩下的每一天都不浪费​60多岁也要做乳房重建,“生命里的每一天都要美美的”!《深海》|​“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你的每一根软肋,都会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苏轼:人生的每一个寒冬,都是一场修行请你相信张文宏: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再嘚瑟几张英伦之行的照片(更多片子正在整理中)校友,十年后再聚首IPO被否,财务真实性被反复问询,项目质量一言难尽......平地一声“雷”,SF日落区爆炸+3级大火日本被回应:免谈儿科急诊最怕这一声“咳嗽” ,8个月婴儿因此窒息死亡,医生痛惜:来晚了一步字节回应员工因没年终奖与HR互殴;免疫球蛋白遭疯抢价格暴涨;段永平抄底苹果;优酷回应一个账号仅能登录一台手机丨邦早报2022年即将过去,愿2023年的你,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身心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过去所有发生事件的延续你在电脑里看过的所有内容,都能被这个App找出来。大瓜!“爱在温哥华”的陈凯歌 住1亿四合院 却不愿200万买儿子床照!美国入境档案--西南联大美军翻译赴美,许芥煜、吴文津等“有性,有爱,可还是离婚了”,中国式婚姻最大的问题,看完一声叹息……你和孩子的每一次交流,都可能影响他的人生2022,你的每一次骑行都算数社交潜规则:你在微信说的每一句话,正在悄悄出卖你10天200+家企业问询,这可能是与我们同行的最好机会每一对正常夫妻,都能在春晚中被侮辱一次喊一声“嘿!GitHub”,说出需求VS Code就能自己写代码了我们做了一本绝美仕女历,让你把2023的每一日过成诗何立峰最新文章解读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刘鑫“募捐”:我喊一声“报恩”你敢答应么?人生的意义|别忘了在市井生活的欲海中翻滚的每一个普通人NEWS | 平地一声“ 雷 ”,SF日落区爆炸燃起3级大火Crested Butte 黄叶似海 - 多彩科州之旅(五)《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每一处地名,都有你不知道的含义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