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国家发改委: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振市场信心

国家发改委: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振市场信心

公众号新闻

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图/IC

文|《财经》记者 张明丽  实习记者李骞  
编辑|王延春

2022年12月2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指出,全国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何立峰指出,全力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动区域城乡重大战略部署落地,切实做好民生保障。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化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11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6% 环比下降0.2%。

多数居民预期下季度物价基本不变。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62.8%,比上季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31.2%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48.1%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8.7%的居民预期“下降”,12.1%的居民“看不准”。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告诉《财经》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没有太大通胀压力。我们之前比较担心国际市场大宗原材料、能源涨价后影响到中国物价。通过观察发现:上游价格上升后,整个产业链吸收了上游上涨部分,消费端物价上涨不明显。

贾康认为,复工复产的推进能够提升供给,平抑物价。但具体不同的时间段影响物价因素不同,比如有时物价上涨是由猪肉推动;在物价上涨过程中,电子产品价格往往反而走低。针对不同情况要密切关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告诉《财经》记者,2023年总体没有整体通胀风险,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2022年11月消费、投资和出口同比下滑明显,三驾马车增速同步回落;同时,CPI已经回到1时代,核心CPI只有0.6, PPI持续负增长,所以中国目前面临的是需求不足所导致通缩的压力,而不是通胀的压力。2023年我们还要缓解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我们的内需扩张程度还不足以使经济出现过热的状况。

“2023年总体目标不是防通胀,而是扩内需,同时要高度重视结构性价格上涨,对于受到冲击的人群要给予相应的对冲,以稳定经济秩序。”刘元春说,粮食、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对中国影响大,会出现由于个别商品的紧平衡和外部冲击所带来的结构性的物价上涨的情况,这些物价上涨可能给中低收入阶层带来冲击。

何立峰也提到,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强化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就业层面,刘元春表示,2023年就业形势会比2022年更严峻,2023年,稳增长是稳就业的基本前提,可能需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机制,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农民工的就业,要有专门的项目工程,建立分层次体系,使传统经济难以吸收的就业在新工程上实现就业。另外,我们要在教育结构、政府和党政事业单位中进一步提升就业空间来缓和2023年的就业压力。

贾康提出,抓住有效投资、做大蛋糕是最根本的,有了就业机会才能解决就业问题。所以我们要让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从初始环节焕发活力、振作精神、提升信心、改善预期。应该从投资的有效性发力,就业机会充足,老百姓有更多收入,才有更多消费。

二、发挥消费和投资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受疫情下收入不及预期影响,过去三年消费不足,居民储蓄率偏高,储蓄意愿强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 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 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 61.8%,比上季增加 3.7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 15.5%,比上季减少 3.7 个百分点。

贾康提出,要撬动内需、增加消费信心,首先要让经济景气度回升,因为消费是依靠收入的。从根本上讲,消费的支撑力来自于有效投资和有效投资带来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能够支撑住我们经济运行的基本大盘,也就托住了基本民生大盘。劳动者都有就业机会和收入,才有消费能力。

“同时要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贾康说,要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做更多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保体系的进步。如果养老、医疗、住房等基本保障方面没有后顾之忧,边际消费倾向就会提升,就不会有这么高的储蓄倾向,消费潜力就会进一步体现出来。

刘元春则提出,首先要通过疫情补贴,尤其对一些特殊阶层补贴,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第二,要根据疫情暴发规律,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比如根据各地的文物创造消费场景来刺激消费。第三,要稳住市场主体,在就业方面下足功夫。没有就业,大量的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没有收入,也就不可能消费。第四,要选准一些消费弹性较高、具有消费刺激潜力的商品,重点出台相应消费政策。比如说对于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的进行补贴,再比如房地产的装修家具等行业要配合保障性住房和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同时,对于绿色消费可以采取刺激性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在收入分配政策上下功夫,提出基础性的制度改革方案,用短、中、长期的刺激方案和改革政策相互配合,全面逆转居民对未来收入、对未来消费可获得性的预期调整。

投资方面,刘元春提出,投资第一要义是要制止房地产投资持续加速下滑的态势。其次,全面逆转市场主体的信心、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能,改变目前民间资本投资增速过慢的局面,使资本更加积极有为。再次,财政要积极发挥作用,投资总量要在2022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在新基建和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保障社会底线方面更加有力,加大社保支出力度。在关键项目上的投资也要保持力度。2023年扩投资空间依然存在,但关键点还是房地产和民间投资。

贾康表示,对有效投资来说,中央强调的新基建是重点。新基建又会带动老基建,例如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数字化的充电桩系统,特高压输变电的数字化的发展,5G网络的进一步建设等,都需要带动很多的传统老基建做配套。

另外,中国的高铁、高速公路网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几十个数百万人口规模以上的中心城市,需要学习国际上高水平的中心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比如学习纽约、东京、巴黎、慕尼黑等城市建设的中心区域轨道交通网。贾康表示,中央提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复合基础设施建设客观规律的。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新区开发等,都是有效投资的选项。老百姓特别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也是重点选项之一。中国有将近700个大中小城镇,不少老旧小区都需要加装电梯。钢材、水泥、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是充足的,我们只需要把规划做好,并很好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机制创新,积极将这些有效投资的空间利用起来。


责编 | 周瑾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经济向左!政策向右!下一阶段将全力稳增长关注丨国家发改委21条举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私募十一月报:政策超预期提振市场情绪,私募业绩大回血,量化股票多头策略领涨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专家解读→国家发改委: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动公共、个人数据确权授权爱,就要大声说出口你怎么看: 这个女人不简单!国家发改委: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刚刚,2000亿大白马猛拉涨停,两板块大爆发!知名私募: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国家发改委发话: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中国经济重启,王者正在归来:政治局会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发改委: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国家发改委:“防疫二十条”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早财经丨特朗普集团因税务欺诈被判处160万美元罚款;部分地区断供停气,发改委:民生用气不得限购减供;拉脱维亚与立陶宛间输气管爆炸工信部《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我的外婆杨德龙:一月社融、信贷、货币数据均超预期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聚焦丨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信息量大!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声走向墨西哥48 – 呼吸和花在刀口的钱国家发改委回应!信息量很大关于猪肉价格!国家发改委最新发话约谈!告诫!国家发改委出手→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难猪肉价格已"退烧"!年内两起两落,发改委:"两节"仍将加大投放突发!国家发改委约谈爱美丽的科学课本【全球市场】中德疫苗合作提振市场情绪—全球宏观与汇率焦点2022年(第32期)太罕见!刚刚,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有关猪肉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声近期防疫政策调整会对经济走势带来什么影响? 官方回应!发改委: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顶层设计,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 “数据二十条”来了, 怎样理解其内涵? 如何落实? 发改委解读华尔街尾盘反弹提振市场情绪,股市上涨!专家观点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