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评判价值观?
针对这个影视现象,今天就来展开讨论,尝试去探寻这么多人给《想做饭的女人》打出五星好评的原因。
因为喜欢
POST WAVE FILM
野本和春日,是生活在都市的职业女性,她们一个爱煮饭、一个爱吃饭。
野本小姐身材娇小、饭量也小,却热衷烹调各式料理,常常因为吃不完而苦恼。
春日小姐身材魁梧、饭量也大,却因为女性身份被店家误解、被其他食客品评。
野本需要一个人来帮助她吃掉完整的料理,春日需要一个人绝不留手地给她做大餐。
幸运的是,她们刚好是邻居,二人相遇了。
从此,野本和春日开始搭伙吃饭,每一餐都吃得很尽兴、很满足。
对于还没有看过的观众来说,听到一部剧被打出8分,甚至9分,第一反应是,这部剧很好看!
对于看过的观众来说,给一部剧打高分,最直接的原因并非好看,而是喜欢!
我们可以从众多评论中看到,观众给出好评的理由不外乎三个。
他们是美食党,给烹调过程、餐具厨具、食材料理五星。
野本给春日做的小熊便当简直萌出天际,让吃的人觉得无从下筷,吃掉这样一个小可爱难道不是犯法吗?
他们是女性党,给女性互帮互助、给揭示性别歧视五星。
春日常到一家店吃炸鸡饭,老板却好心办坏事,让她体会到了被冒犯的性别歧视。
老板自作主张将春日的饭量减半,春日则坚持“请按照正常量”。
这让老板很羞愧,之后也改善了菜单,可以让食客自主选择“大杯小杯中杯”。
最点题的情节莫过于春日10年不回家的原因,也是本剧最大亮点。
这里面没有阴谋,只是因为春日常年在家都吃不饱,好饭好菜都给弟弟——
堪称父权社会的“厌女”情结,最简单朴实的一次展示。
他们是治愈党,给普通人也能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五星。
负责吃的春日也为对方煮过饭。
当野本生病不舒服时,春日直接扛着自家的电饭煲过来,给她煎饭团,甚至达到了不药而愈的效果。
野本、春日约好一起跨年,两人都睡过头,没有按原计划去海边看日出,便一同奔向附近公园看新年的第一缕晨光,也很疗愈!
本质上,观众所赞扬、推崇的是那种认真过生活,不用理会别人目光的人生态度,而非剧集本身。
野本和春日,作为普通人的设定,太容易被观众代入自己的身份,继而共情。
如果我是想做饭的野本,多期望想吃饭的春日出现,反之亦然。
她们帮助观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有必要厘清的是,观众是因为喜欢这部剧给出了五星,而非因为剧集品质而给出了好评。
POST WAVE FILM
除了喜欢,观众很可能也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从众是一件很不酷的事情,却是一件最有安全感的事情。
根据《想做饭的女人》官网显示,日本首播的时间是2022年11日29日,深夜时段
该剧一共10集,每集15分钟左右。每周一至周四更新,每晚播出一集,直至12月14日完结
回看豆瓣其中一条五星高赞短评,其发布时间正好是首播当天。
作为打分的观众,只看了15分钟、只看了十分之一,就给整部剧集打出5星好评,这种行为很常见,也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相信这种判断的其他观众。
看1集打5星,跟看完10集才打5星,完全不是一回事。
毕竟,最终显示出来的分数,代表了全剧的水平,而非其中一两集。
高赞好评基本出现在只播了前3集的时间节点。
虽然短评可以后续不断增加内容,但“写在完结后”并不影响豆瓣评分系统,给这部剧的超高开分。
不可否认,豆瓣开分对于每一部影视作品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开分高了,趋之若鹜;开分低了,墙倒众人推。
撇开商业阴谋论,第一批给五星好评的观众,确实无意中带了节奏,部分被安利过来的观众,也跟风给了好评。
《想做饭的女人》开分即巅峰,定下了“口碑神剧”的调性,非重大纰漏,难以撼动其地位。
正能量在“作祟”。
受众更喜欢看到以及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受众也喜欢给自己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有的观众可能也觉得不好看,但看到大家都好评,也不敢给两星“差评”,甚至只敢给三星“一般”。
在这类观众的眼中,打两星,是给自己贴上不好的标签。
我们不愿意标新立异,除非,标新立异已经变成了一件安全的事。
五星短评中呈现出文采飞扬的态势,大家都使出了高考作文的劲。
这种“文采飞扬”表面上体现的是这部有多好看,实际上透露出写短评的人多有才华、多会夸、多会发现生活中微小的美,继而得出结论——这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因为偏差
POST WAVE FILM
最后,还需计入一个因素,这很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的结果。
《想做饭的女人》虽然评分很高,但“看过”人数不足万人,同类日剧是它的好几倍。
例如,去年治愈系爆款《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评分8.7,评分人数超过6万。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人受到评分、高赞、推文的影响,去看了正片,结果一集弃,觉得很普通,没什么好夸,没什么好吐槽的,也懒得打分。
这直接导致了一整个群体都没有体现在“看过”人数上。
如果他们也来打分,整体分数想必会继续下滑。
觉得好看的人打满分,觉得不好看的人压根没打分,造成了神剧的幸存者偏差。
终极灵魂拷问:如果《想做饭的女人》真的不行,为什么它没有像《上车家族》那样,从9分跌落至7分边缘?
因为它们是不同导向的剧集。
《上车家族》是剧情导向,典型的高开低走,一开始把观众引向一个极高的期待值,最后几集却遭遇史诗级烂尾。
被惹怒的是观众被调高的预期值,唯有改星降分,才能泄愤。
《想做饭的女人》并非剧情导向,是公认的“生活流”。
剧情上呈现出一马平川,观众看完全剧,没有机会体验断崖式的落差感。
已经受到上述因素打了五星的观众,后来即便发现,正片名不副实,也懒得改星。
毕竟《想做饭的女人》不是差,可能只是普通。
当然,部分观众还是接受不了名不副实,所以,我们才能在一片好评中,看到一两个突兀的差评,该剧才会从9分稍稍滑落至8.8分。
不是没有人打差评,只是没有被看到而已。
看完10集,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
“想做饭的女人”面对每天新鲜健康的美食,虽然都大口吃完,但她看起来真的一点都不开心。
她就这样面无表情地吃完10集,她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隐疾?还是说演员本身有什么限制令?
需要观众脑补的人物前史实在太多了。
编剧的“锅”,抛给观众,不合适。
本剧的主人公并不构成“人物”,只是机械地照搬普通人。
就好像日本的公寓楼就住着这两个人,导演只是把几台摄影机安放到了她们家。
豆瓣评分、烂番茄新鲜度、IMDb、Metacritic,都只是一种评分系统而已,仅供参考,起到辅助作用,并非对一部影视作品在品质上的盖棺定论。
作者丨令希丰
影剧的每次邂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