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22「不完整」商业观察

2022「不完整」商业观察

财经

哪些商业现象、案例值得关注?


分享嘉宾 | 冯大刚 罗振宇 杨轩 石亚琼 刘旌 蔡钰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然而,构成未来的种种条件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是它们似乎都被加上了密码。”
这话来自继费正清之后的汉学大家孔飞力。
2022年,乃至过去三年,商业世界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危机中也恰有特别的机会破土而出。2022年的商业世界里发生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案例或趋势?而它们也正暗合着未来的走向?
这是个不那么好解读,但特别值得解读的议题。
22年10月28日,应罗振宇的第八场跨年演讲的策划会的邀请,36氪CEO冯大刚带领着36氪的内容“天团”——杨轩(36氪高级内容总监)、石亚琼(36氪To B产业部总监)、刘旌(36氪投资报道总监),和罗振宇、商业观察家蔡钰,以及得到的其他朋友们在线直播聊了2小时40分钟,聊的主题便是2022年最重要的那些商业现象。而其中一部分内容,也被罗振宇放进了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第15个故事中,《投资家与小草》。
那场2小时40分钟的直播,选题会式的探讨,内容其实非常丰富。
算是一份36氪的2022年不完整商业观察了。刚好在23年伊始分享出来恰如其分。
「微哭曲线」的时候,背后的供应链在挣钱
罗振宇:这是我跨年演讲的第八年,这已经不是一个媒体人憋在家里写稿,掏出一朵花来能吓人一跳的时代了。我们不如邀请大家共同看一个种子生根发芽,到花开。所以,今年的跨年演讲我希望呈现出从一张白纸,到第一个字落笔,一直到最后呈现的全部过程。
这是我们的第 14 场策划会,我对这个策划会的期待也特别高。整个社会是一个社会信息的网络,如果我们认得几个好朋友,他是这个社会的信息中枢,他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优质信息,再启发我产生新的思考。对我来说,36氪的各种信息一旦出现在我的信息流里面,这是我第一选择要看的。它是中国我认为最厉害的一个新经济观察者,既有媒体也有内容,也有信息服务。他们办公室的墙上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觉得真是好,我就痛恨自己为什么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他们的使命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这就是干我们信息服务这一行的愿景和雄心。我先抛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情境化,假设 36氪实体杂志要出2022年刊,这个年刊的封面词、案例、能够出现年刊上的人物头像是什么?2022 年最重要的一个商业现象,应该着落在什么样的人、事、企业上,最有年度表征力?
冯大刚:2022年是个什么样?我也很想去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名字,又或者讲一个好的故事。但我觉得,这个题特别容易问,但是很难回答。对36氪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有几个东西,关注投资、关注科技、关注商业、关注内容行业。所以您这个大的问题可以拆成四个部分来讨论。
杨轩:我们今年 618 的时候做了一期策划,去看了整体的消费数据,不得不说挑战非常大。但换个视角去看,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永远不要让一场危机白白溜走”。今年,或者说过去三年都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危机时代也有危机特色的机会。
前段时间我外出办事,路过一个店,人都排队到路上了。我定睛一看是个折扣店,大爷大妈大叔大姐全在那个店里面买货。
有一个类似案例今年非常亮眼,这家公司2022年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惊艳了所有人:蜜雪冰城。
它其实跟折扣商店有相似的底层逻辑:一杯奶茶只要几块钱。便宜在这个时代太受欢迎了。其实过去三年疫情期间,线下店大量关闭,包括奶茶店。但蜜雪冰城2019 年之前是七千家店,2020 年 1.3 万家店,翻了一倍;2021 年 2.1 万家;今年上半年开了 6000 家- 8000 家。数据我是凭记忆说的,可能不太准确,但这家公司真的是逆势增长的。
它一方面符合这个年份大家需要平价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家奶茶连锁店公司,它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蜜雪冰城的直营店铺非常少,但它自己去做原料配方的生产和运输。有从业者跟我们说,一般来说一杯奶茶定价在 10 块钱以下,是没有办法挣钱的,因为有很多硬成本。你要做到平价,得在供应链上有硬实力,才有可能把价钱打下来。
今年我给团队布置了一个选题叫“平价时代”,我们想按这个思路切开商业世界看一看。
可以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背后供应链的成本打下来,或许中间就有逆势增长的机会。比如变换渠道也是一个。说一个小观察,我最近想买点黄金首饰,去线下店看,每一克定价+工艺费,毛利大概有40%,花 1 万块钱有 4000 块钱是金店赚走,当然这个定价也是因为他们肯定有很多硬成本。但如果你去看电商直播间,他们大概只加了 20% 的价。
冯大刚:目前我们说看零售,一般看两个点,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
过去,当消费特别积极向上的时候,可能大家觉得最关心直接做品牌的公司,但今天看起来,反而没供应链那么重要。在今年反复出现,我发现整个消费行业中最有钱的人,都是背后做供应链的那些人。他们之前可能永远得不到媒体报道,但今天能做到很多很多人去报道,因为他做得特别漂亮,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强的。
罗振宇:时代真是有表情的。原来微笑曲线的时候,中间不挣钱。现在是微哭曲线的时候,真的就是中间挣钱,这样一条线,你会发现它是逆周期的。
过去商业更愿意去观察那些具有创造性的环节,品牌、渠道,公司的组织和管理。但是刚才几位老师提出来的一个关键词都是,供给决定了这个时代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就是进入了一个“巧妇时代”,家里回厨房一看有啥,这个巧妇才能给你端上,这是需求不足导致的供给内卷出各种创意和花样。
我们经常会觉得一个好像不太看得清的时代,好像大家都不行,其实不是。我前一阵看了一本书讲二战时候的欧洲,二战时欧洲有一帮人过得特别好,农民。那个战争的时代谁手里有粮食就是不得了的。所以二战结束的时候,匈牙利、罗马尼亚乡村的、家里有农庄、能给出土豆的人,挂的全是波斯地毯,戴的劳力士,因为城里人的奢侈品对他没有意义了。所以谁手里有货就是王道,这对于中国制造业未必是个坏事。我们以前说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个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经过这么多年,大家知道什么东西是更好的。我只是不花,但不代表我不知道它。主要矛盾实际是今天我们的消费品位跟消费能力之间稍微有点差距,不代表我们不知道。
杨轩:我们各种统计数据,像美妆大概今年下跌了20%,这是统计局数据。但是这里面有些逆势增长的小品类,比如香水香氛。我们做了一番调研之后会发现,大家说这个东西能够自我取悦,让心情变好。再包括,我有同事一被解封马上冲出去买了辆自行车,今年骑行也是一种生活体验提升。

罗振宇:对,借助这样的一个曲线式的波谷,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也在被重塑。有一些东西它并不创造用户价值,可能在这个波谷上被当做赘肉,就会被甩掉。

跟人工智能做同事,下一个十年我们会被机器卷
石亚琼:我们部门看 ToB 科技数字化比较多,如果今年要做一个封面,那我会选机器智能。今年人工智能在绘画方向都出现了现象级现象。(36氪在得到直播结束后的11月,还出现了全面热议的ChatGPT。)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影响到非常多的人。
36氪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那这个封面估计我会定为让一部分人先成为人工智能的同事。人工智能技术在特定场景的能力大幅提升。应该思考如何跟人工智能做“同事”了。
2022年AI绘图这波浪潮始于2022年2月,diffusion算法底层技术对GAN彻底革新,Disco Diffusion等应用开始流行。Disco Diffusion 是在今年 2 月初开始流行的一个 AI 图像生成程序,可以根据描述场景的关键词渲染出对应的图像,可以在 Google Drive 直接运行,也可以部署到本地运行。
4月,由OpenAI开发的DALLE2被推出,可以从自然语言的描述中创建逼真的图像和艺术,超过150万用户测试了这个模型,今年9月,公司将它推向了市场。
5月,使用Midjourney 生成的图片《太空歌剧院》获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大赛的冠军作品。在设计师等群里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
8月,Stability AI 上线,它很快解决了Disco Difusion的技术痛点,如生成速度慢。10月,上线不足2个月,StabilityAI获得1.01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以AI 绘图为例,这一次的AI现象,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大模型,算法能力提升;一是算法迭代速度快。
图片、视频等视觉产品最容易对人产生冲击,因此这一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总结是,现在人工智能做的主要工作还是“理性工作”,基本上是右脑擅长的事情。反而是“感性工作”的部分还很难,左脑的价值还是明显的。我周围的几个男性中高管朋友们开玩笑说他们其实有点焦虑,他们觉得人工智能在做一部分男性擅长的工作。
上一波人工智能引起全面热议还是:2016 年 3 月份人工智能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2017年是战胜了柯洁。这次的技术冲击不亚于此。
上一次人工智能的全民热潮后,AI也在一些场景中应用。如AI写作,从最早写地震报道,到后来写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现在也有在写小说。其中一个有意思的是,近年,创新工场跟十几位作家去甚至研发了人工智能的算法,让机器学习这个作家的一些画风,然后去写模拟这个科幻作家写整篇的科幻小说。可以说上一个十年,因为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家已经被优秀的同事卷到了,被优秀的同行卷到了。下一个十年我们还会被机器卷。
罗振宇:这提示我们,未来,我们可能要跟人工智能做“同事”了。首先,我们和人工智能是合作伙伴,比如借助AI工具,可以辅助人提升个人能力;其次,可能在少量的场景或者工种里,是竞争对手;第三,未来,我们可能要思考谁是谁的“领导”了。
冯大刚:过去我们做一个东西,它是个工具,我们不会跟一支笔是同事。但是什么是同事?今天说的 AICG,我最近很关注,我甚至觉得这是今年可能最重要的科技趋势之一。你把一些关键词输进去以后,一下出来了 50 张,帮你在里面挑一张。这个事情就很像是一个资深设计师。他非常像一个人所完成的东西。
石亚琼:我是一个坚定的技术乐观主义者,所以我非常“理性”的觉得人应该学习使用先进工具。照相机刚发明的时候就取代了很多画师和画家,但今天能熟练使用照相机的专业人士不仅能发家致富,也能创造感染全球的艺术。
我们和机器的竞对可能主要在特定场景、特定工种,但是我更相信可能是工具和伙伴。
冯大刚:到今天以来, AI 真的有创造力了。或许我们觉得说最难被颠覆的是写字、画画。这个事情还是让很害怕的。一开始它们只能写体育新闻,后来它们能写财经新闻,今天美国有几家公司专门做长文写作,质量真的过得去了。这让我思考,我怎么去领导人工智能?我们跟人工智能将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石亚琼:生产力的提升一定会对生产关系的冲击。比如,这次AI 绘图的算法和应用出来,传统意义上的图像版权不复存在,探讨合适的利益分配机制。AI因为能够直接从互联网上学习几乎所有的图片作品,并具有强大的抽象能力,因此AI几乎可以把设计师需要的配色、构图、光影等细节都学习到。实际当中,一部分软件提供方是按GPU是谁的来提供进行版权判断,一些是算法拥有版权,一部分是算法和用户共享版权。
根据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先进的生产力一定会推动先进生产关系的形成。未来的可能形式是把这些过程中的版权进行量化,把过程中的贡献进行量化,然后进行版权收益的共享。
蔡钰:我插个题,我今年花了很大的力气去讲能源行业。动机之一就是因为这两年都在提能源安全,动机之二是我始终觉得人类始终有那个拔插头的能力。
石亚琼:这个我还可以再补充一点。17 年的时候,我跟我的一个好朋友讨论过,未来人工智能的能力越来越强,我觉得那时候的核心要素核心资源是什么?当时有人想是电或者能源。单那个时候很可能是说机器已经能自动的管理能源,比如说就分布式能源了。不管是芯片代表的算力还是电代表的能源,最后应该都是沙子。还有一个好玩的事情,有人要求 AI 生成一幅它认为最性感的图片,结果生成一幅沙漠的图像。
刘旌:我想补充一个视角。
过去两年,市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话题,就是脑机接口。
我一开始以为这个逻辑很扯,但我问了很多投资人后,他们投脑机接口的重要逻辑就是,假定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聪明,那人可能会在它面前显得很笨拙。所以脑机接口的一个逻辑就是让人也变得更聪明。
这有点类似于说:人类自己卷自己。

冯大刚:所以说我觉得未来AI跟人的关系是下属也是团队的关系。比如说今天这个三个人入职,然后你说这个人表现得好,给你一半的算力,那个人给你 5000 的算力,他的资源其实是算力。然后他管理相应能力值的算力。

需求向内,互联网的传统化和工具化
罗振宇:我们跟人工智能就是从同事到领导,这可能是一个可以期待的。那刘老师从投资的角度说一说。
刘旌:当罗老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这是一个母题式的存在:从去年的下半年到今年,美元基金的人民币化,或者说美元基金向人民币的迁移。过去 15 年,无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大家提到投资行业其实往往是指美元基金行业,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伴随这一波浪潮成长起来的。这个行业诞生了非常多的都市传说。
但是在从去年开始,很多投资人跟我们说他们好很多项目投不进去,但当时只是一些比较窄的领域,比如说芯片。但是到了今年的上半年,大量的领域都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只是投资端。资金端的体现更为明显。有一个数据是,整个一级市场里 75% 到 80%的钱都来自于国资和政府。这将改变整个一级市场的投资审美。
罗老师刚才提到一个词叫置身事内。其实我们 9 月份在杭州办了一场投资人大会,这就是我们这场大会的标题。

冯大刚:投科技。对,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美元基金的审美是什么。比如说消费领域, 大用户量,高增长,每年 5 倍 10 倍。美元基金的审美影响了整个一代的中国创业者的成本。对,今天很多时候都不一样,(人民币基金)都是相反的。那它追求什么呢?它追求整个稳定,长期都下去,其实是整个区域产业。

我们总在想互联网具体在发生什么,总结来说有一个词叫做需求向内。过去我们往往是在报道怎么去攻城略地,向外扩张。今天我们报的新闻,如果去统计的话,看到的都是什么减员增效之类的,会发现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内部,这是互联网巨头的一个趋势。
后来有些巨头向下、向乙方去拓展,其实本质上我觉得都是一种大的趋势,叫做互联网的传统化和工具化。
过去我们说互联网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未来我觉得互联网这个行业会消失的,因为所有的公司都会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信息化、数据化,但互联网公司本身会变成一个传统行业,变成一个下沉的,别人使用的工具,帮别人去做数字化,这是未来 20 年最重要的一个大方向。另外一个趋势就是说我们看到他们越来越向着产业链的下游。然后第三个其实就是他们从甲方到乙方的变化,或者说它过去只有 C 端一个用户群,今天变成了 C 和 B 至少同等重要的用户群。今天阿里也好,腾讯也好,都在服务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有了客户的概念,过去他只有用户的概念。前段时间我跟几个朋友吃饭,他们说中国最坏的互联公司是哪些?他们说,那些号称对用户最好的公司,往往是在道德上、商业伦理上最差的公司。因为我们负责商业伦理往往是那种 ToB 的伦理,是 B 和 B 之间的伦理。他说那个其实是在破坏那个伦理,他在无限多地满足他的客户。
罗振宇:大老师讲的那个的确,我们可能还需要有一个心态上的变化。以前我们都是一年翻一倍、翻两倍、翻十倍,但是现在,像有的公司做 AI 智能的节能服务,比如为一些大楼、园区节能。我说你们这个生意好做不好做,他们说不好做,很简单,每年节能节30%,你觉得你能收到多少钱?你其实就是能从他节的那 30% 的能源里面收一个比例的费用,不然人家为什么要用?假如说我付给你的钱都超过我节省下来的钱了,那这个生意不值当对吧?我觉得我们过去熟悉的整个商业生态,大家的心态都要有一个新的变化。今年,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公司对于盈利的追求,好像人人都在追求这个事,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再说增长了,都在说盈利。
杨轩:是这样的。抖音为什么要做电商啊?因为流量很难涨了,它要挖潜力,要增加自己的商业变现能力。从能力上来说,当它每天的用户那么多,而且使用时间那么长的时候,它确实可以做这件事情。

冯大刚:如果稍微拉长一点来看的话,其实是内容的能力。这个内容指的不是咱们做的这种内容,咱们做的这种就是所谓专家式的内容。它做的其实是海量的内容,而这种能力是一种在流量枯竭的时代最宝贵的能力。这个能力谁有呢?字节是最出色的。你看那些其他巨头,像阿里京东,他们的流量一定会慢慢的越来越贵,这时候他们一定要去做内容,做自己的流量池,做自己的头条。这时候其实我们这些做内容的人,我们这些专业做内容的人才会迎来机会。

关于增长的另一个视角:国际化,以及智能汽车的虹吸效应
石亚琼:增长这方面我还可以再补充一个视角——国际化。
今天讲的增长慢其实主要是面向国内这个市场。走出去,也是寻找增长的机会。
中国公司的出海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商品国际化。第二、技术国际化。第三、资本国际化。
比如,加入WTO的前10年,增长的红利很多是商品的国际化,当时的外贸,尤其是中低端制造的产品,非常活跃,且高速增长。其实就是商品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出海其实是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出海,代表了中国走向第二三阶段。
比如,技术国际化方面,近年来,发现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拿到了海外的订单,还有建厂,开始输出技术;再如,包括中科创达、EcraX开始收到海外软件订单,国外的只能汽车客户开始羡慕中国的汽车智能性能。
比如,在资本国际化方面,今年蔚来、国轩高科等多家新能源产业链的公司纷纷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
今年,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才,第二个方面是资金。
先说人才,举几个例子,我们认识的一家创业公司的多名联创,去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加入了新能源这个智能汽车的行业;我自己的很多朋友,不论是软件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都陆续去了主机厂;另外一个小的细节是我人认识很多硬件的创业者朋友招不到人,嵌入式工程师以往薪水相对没有那么高。但是新能源车的主机厂这部分开始做一些软硬件结合方面的研发,薪水大概可能从 8000 涨到了15,000。
再说资金,我们会发现比如说 20 年获得融资的硬科技公司里面,其中有非常多的是服务于智能汽车行业的公司。21 年创业项目里很多是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公司。现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也是非常卷。以前造一辆车是 5 年,今天普遍是低于3年,甚至是18个月。现在很多主机厂的朋友开始加班。比如一个朋友所在的团队被批评过,是因为他们达不到能雇佣外包的标准,他们的标准是要每个季度,团队每个人加班 180 个小时后才能启动外包。我同事的老公,本来应该是 5 点钟下班,但 8 点下不了班。因为造车的速度被大幅的提压缩了,就是你必须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整个商业的速度大幅的迭代和加快了。

这就使得我们很可能卷到海外公司。国际化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方向。

罗振宇:对,车是一个供应链组装的行业,本质上是一个供应链公司,那其实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可能不算,只是说这个阶段是供应链发生了变化。未来它也会演化成一个供应链公司。
石亚琼:今天硬件部分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头部效应了。比如说电池领域,头部的供应商就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实是拿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未来可能会固定成为有几家供应商。
软件部分,最重要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座舱,一部分是自动驾驶。比如座舱这部分其实是今天来看已经越也逐渐趋于成熟,高通的芯片,再加上我觉得安卓的系统,构成了底层,也逐渐成熟化。

今天市场上的很多的研发的重点都放在了自动驾驶这部分,是因为这个市场现在还是属于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局。

一旦做成,它一定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家公司
罗振宇:假设我在跨年演讲里有这么一段词,我的朋友、商业观察家冯大刚代表 36 氪,一定要让我转告的今年的一个启发,你觉得会是啥? 
冯大刚:我说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在过去的十个月里面最震撼我的公司。他的创始人是以前港交所的主席,李小加,他做了一家公司叫滴灌通。一开始看到这个事情,我先跟他合伙人聊了一次,聊了以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事情。我专门去约了他时间,跟他做了视频对话,聊了好几个小时。
其实他做的事情是说,他帮助那些想要开小店的人向他们提供一笔钱,但它不是贷款,不是债也不是股。它不像是如果我们去银行贷款的话,是需要还的。它这个是说两年之内如果你还不了,不会影响信用体系。然后他也不是股,并不占你的股份。他要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两年或者三年时间里,每次从你的流水中抽一部分比例给我。
假设它顺利的话,当然这个市场可能不止这一家。就像30年以前我们没有听说过什么风险投资一样,我相信会有很多公司做一个类似于滴灌通这样的事情,它能够帮助公司经营,但是只要现金流折现。我觉得未来可能会有几万家这样的公司。它不是银行,也不是 VC,但它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它没有资金安全问题。
这个思路是一个特别了解金融的人才能做出来的思路。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做业务,做实业,为什么要去做金融,本质上都是现金流折现,而他直指了这个目标,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是相信他做的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事情。
当然这个模式其实在行业中是有争议的,说到底他是真正懂金融的本质的逻辑,还是他疯了?有人认为他可能在犯一个低级错误。这种非股非债的一个金融体系,它会快速地聚拢海量的现金流。假设他投了 100 万甚至1000万家企业,每天有一个个位数的比例项目去返回当天现金流的时候,它一定会成为人类历史中最好的公司。这个钱并不来自于银行或者其他的公募理财产品,它来自于那些富有的人。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能大度的去投资产。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个事情很安全。
从道德角度来说,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小店店主的话,你担心的是,如果你做得不好,还要还钱;如果你做得非常好,那你还要给人分钱,这是债权股权两种东西,这个事情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蔡钰:之前就我在商业参考里也写了这家公司。滴灌通也是我今年个人最喜欢的投资机构。我问他们,我说你们今年能投 1000 多家,你们团队有多少人不到一百个人?你们怎么去覆盖这个案例?在传统的机构投资模式里,这些事完全不可行的。然后他们就给我讲了一套他们后台的算法系统。
比如说我投一个连锁品牌,我其实是跟这个连锁连锁品牌下面的每一家店的店长签,然后我跟这些不同的店长签的时候,我其实给他们的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生成的一个合同模板,标签式的合同模板,所有的店长在里面挑符合情况和他想要的那个标签条款模式,去快速完成合同和尽调。这个事情完成之后,不就是形成数据了?他等于在训练他的模型。所以就是我想补充什么呢?他其实同时还在做,一个巨大的中国零售数据库。
罗振宇:回款率是多少?我有点懂了,他好像是把那个原来像鬼一样无法描画的商业在画像。没错。是的,就一个一个的个体微小商业。
蔡钰: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就是李小加其实想做这事很多年了,但是为什么就去年才开始做,就是因为他从港交所离开。另一个我觉得其实中国新基建开始支持他们做这件事。我当时还问了他们另外一个问题,我说你们怎么防止数据造假?然后他说,每一家店每个月的现金流,其实不仅仅是看他收进来的那个数据了,还会去看他的库存流转的数据,电费等,就是他所有的数据,今天都是可以去触达的,他没有办法他造假,成本会变得非常非常得高。即使从数据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罗振宇:上一次听到如此激动人心的故事,还是孟加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银行家尤努斯。他和李小加之间最核心的区别不是思路区别,是数字化本身的。有了数字化,能够精准地对生意进行建模。
这个事一旦做成,就是一场金融革命。好,今天晚上两个小时的会,我这记了好几页,我收获也特别大。
其实我希望通过这两个小时的会,也让你看到就是中国但凡还有点手艺的人,甭管是我们还是大刚老师和他的团队,积极思考、认真工作,勤奋写作,就是每一个行业的人还在力所能及的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而且今天晚上虽然我们谈的话题非常多,但是我脑子中有一个关键词是贯穿了我们所有的谈话,就是拐杖。这个社会,每一个经过商业文明洗礼的人,都试图把一根更好用的拐杖递给别人。甭管是滴灌通,还是我们强调的供应链等等,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我觉得得有一点基本的自信,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到了时候自然花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髡残:我这辈子有“三大惭愧”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最后入围名单「钓鱼」商家诡计多 这样骗「幸运客户」信息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下集)(二十)腾讯企点:什么样的CRM,才值得企业为之买单呢?| 商业观察全球新晋独角兽数量腰斩,中国增量首超美国丨创业邦发布《2022Q3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2022「F40中国青年投资人」揭晓本味鲜物创始人肖欣:打造强产品力,在传统象限中重塑新品牌|WISE2022「适者生存」新消费峰会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获奖者专访 - 学术组叮!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你!《2022母婴行业观察年终报告》敬请期待行业观察|茅台的2022:提振信心的“三支箭”offer先生2022「校招最佳雇主票选」重磅启动,来给你喜欢的雇主打call周期“踏浪者”:vivo的长期主义之道 | 商业观察猎云网2022「年度新消费创业公司TOP10」榜单发布!问道科技产业新变局,2022「甲子引力」年终盛典圆满举办|甲子引力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获奖者专访 - 领导才能组2022「最具心理代表性」的16个年度关键词丨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武斗王妄议20大(小小说)2022「飞天入地出海」年度科技榜启动:谁才是新商业故事下半场的领跑者?也聊普林斯顿教授颜宁回国率阿根廷赢世界杯冠军 传梅西与大巴黎续约!梅西在中国申请「梅西」商标被驳!遭批独善其身 姆巴佩精神喊话画面粉碎质疑腾讯会议:在数字时代会见新可能 | 商业观察2022Q4中国新增15家独角兽居全球首位,占比46.9%;中美新增独角兽行业差异加大丨创业邦《2022Q4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最后3天,8折订阅吴晓波的2023商业观察涨跌由通胀所左右?谷歌Jeff Dean 2022「年终汇报」,大模型、AI 绘画神器交出满意答卷猎云网2022「直播领域创新公司TOP10」榜单发布!默克中国医药健康董事总经理张巍:不确定性时代下做决策要有“代际眼光” | 商业观察行业观察|百度2022云成绩单:AI大模型怎么做,战略储备有多少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获奖者专访 - 艺术与演艺组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获奖者专访 - 社区服务组直播预告|前哨大会2022「让未来解决现在」《2022双十一直播电商行业观察报告》发布 | 新榜独家2022「杰出青少年大使选举」获奖者专访 - 体育组波士顿公园 金恩夫妇新雕像「不完整」角度 意外惹议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