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了这5条“摆烂建议”,孩子开始努力写作业了……公众号新闻2023-01-03 02:01作者:夏小雨来源: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01临近期末,很多家长都铆足了劲,希望孩子能再努力冲刺一把,考出理想的成绩。也因此,众多家庭纷纷上演了“鸡飞狗跳”的“作业大战”。而这个来自宁波的爸爸,就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摔倒导致尾椎骨端断裂!孩子刚上一年级,爸爸辅导作业,一连讲了十几遍,都没听懂,然后,急火攻心的爸爸被气晕了,倒在地上起不来了。送到医院被诊断为尾椎骨断裂,在医院治疗观察了一个星期后,方回家休养。新闻的下面,有一个小调查:你给孩子辅导作业生气过吗?最终,有77%的家长都表示曾经被孩子气到过。有网友直接调侃道:快放假了,先囤点速效救心丸吧。在一片焦虑中,也有部分家长选择了“摆烂”。在别的家庭纷争不断的时候,他们却能够坦然面对现实,和孩子一起读书锻炼娱乐,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令人好不羡慕。摆烂的意义,远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它更多的是一种平衡,一种智慧。当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恰当使用“摆烂心态”时,我们会发现,从前那些一直困扰我们的烦恼,都会消失不见。学会这五条“摆烂建议”,我们会变得更加地放松,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趋向亲密。02接纳不足:或许我们真的不完美成为优秀的家长,养育优秀的孩子,是每个人的愿望。因此,我们开始用力逼孩子学习,逼他们读书,逼他们放弃兴趣,逼他们努力向上。在“完美主义”的目标之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身心俱疲。但其实,逼迫孩子,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其结果,往往与我们所愿背道而驰。教育家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演讲时候,用一只大公鸡生动诠释“逼迫”的危害。他把米放在桌子上,按下公鸡的头,可是,公鸡不吃。他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放进公鸡的嘴里。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最后,陶先生轻轻放开手,把公鸡放在桌子上,公鸡就开始吃起米来。他说: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强迫学生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接纳不足,面对平凡,不是一种躺平,而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是经历过迷茫和痛苦之后的释然。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身为家长,当我们放下完美的执念,接纳我们的不完美和不优秀的时候,我们才能释放出内心的焦虑,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那个轻松的乐观的伙伴。03拒绝比较: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很多时候,我们心里默念着“我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心里却不自觉地在和身边的孩子做比较。而比较则带来了很多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自己的孩子却……其实,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些被比较的孩子,也很受伤。综艺节目《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位叫柏辰的男孩,每天的作业都是一场母子之间的“战火硝烟”。妈妈嫌他写作业太磨蹭,就每过半个小时去看看他,如果发现字写得不好,二话不说,直接擦掉,还不住地骂他:写的根本就不是字!“你自己写作业什么状态,你不知道吗?谁家的孩子和你一个样!”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这让柏辰非常崩溃,他经常大哭,还对着妈妈大吼。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比较的家长,总是会陷入“越比较-越焦虑-越用力”的恶性循环中,从而伤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家长给予孩子的正面鼓励,才能真正地带给孩子力量与勇气。很多时候,我们与其去比较,不如去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身为家长,当我们从内心放下比较,不再重视他人的评价,我们才能将全部的一切放在孩子身上,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伯乐。04放下架子: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很多家长常会抱怨,随着孩子的长大,和他们的关系渐行渐远。而孩子则抱怨家长不懂他们,不尊重他们,不理解他们。矛盾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自恃着家长的身份,碍着脸上的“面子”,端着心里的“架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了一个理论:沟通分析理论,他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双方的心理预期不同。孩子站在成人自我状态,渴望和家长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而家长们却站在父母自我状态,渴望给孩子答疑解惑。想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我们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相处,走进孩子的内心。李开复在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困惑:遍览群书的他竟然读不懂女儿青春的这本书。后来,他改变了做法,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放下架子,像朋友一样和孩子疯玩。为了拉近和女儿的关系,他学着年轻人的样子,使用网络上的流行语,说着奇奇怪怪的话,却让女儿觉得爸爸很可爱。他也因此收获了女儿无条件的尊重,无论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情,无论心里有什么困惑,她都会告诉父亲,而李开复也借此教会女儿要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身为家长,当我们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引导孩子前行的时候,我们是他们的引路人,而当我们放下架子,和他们打成一片的时候,我们则是他们最真诚的朋友。05学会留白:给自己一份自由的时光要问养孩子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家长们一定会说:累!太累!实在累!的确,抚养孩子长大非常辛苦,7*24小时在线,全年无休,在无暇喘息的忙碌中,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我们很少注意到自己,更没有时间提升自己。那么,这样的自我牺牲式育儿带来的是什么?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大师写过一首诗:·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我从你那里拿来的,便不再是营养而是毒药;·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其实,在孩子眼中,好的妈妈一定是衣着精致、面带笑容、快乐而有趣的。因此,我们不妨停下我们奔忙的脚步,给自己保有一份空间,要知道,我们在成为妈妈之前,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父母的自我牺牲感?一位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曾经的她,和很多妈妈一样,每天下班后,忙孩子,忙家务,累的半死。后来,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她接触了插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每周会给自己留一个单独的时间,静心地练习插花,或者就干脆坐在花盆前,喝杯茶,安静一会。现在的她,整个人都变了,从内而外地散发着满足与开心。身为家长,当我们能给自己一份留白,在繁忙的育儿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回归到那个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家庭的好妈妈。06减少内向归因:不要将问题归因在自己朋友小安是一位非常负责,也非常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她是一万个上心,大到安全健康,小到衣食起居,全都亲历亲为,就怕有一点点没做好,让孩子受委屈。每次孩子有了状况,她总是很自责,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那一天,老公出差,忙完所有的事情,已经是深夜了,疲惫不堪的她都没来得及洗漱,倒头就睡。没想到,半夜,孩子掉下了床,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下惊醒了她,她抱着孩子,不停地安慰,不停地愧疚,也不停地哭泣。她就这样被焦虑裹挟着,时刻不安。直到后来,她周围的很多妈妈们安慰她说:孩子磕磕碰碰的很正常,没必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因到自己身上,爸爸也有责任啊。一句话点醒了她。她开始学会“摆烂”,有了问题了,喊老公来帮忙,孩子磕到了、孩子哭闹了、孩子生病了,“这很正常”,她常常会这么对自己说。这种“减少内向归因”的“摆烂心态”,让她与焦虑解绑,她不再所有的问题都归在自己身上,她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也因此,她开始享受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而老公,也因为承担了更多的育儿责任而开始理解她。身为家长,当我们能够放平心态,接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才能与自己和解,我们也才会真正地放下焦虑。有人说,摆烂,其实是另外一种内卷。的确,良好的“摆烂心态”,既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紧抓不放,而是降低期望,拒绝比较,将自己和孩子都回归于最真实的状态,能够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在网上看到了一句话,很受触动:当我们对事物的享受,大于对事物的目标时,真正的热爱也会渐渐流动出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珍惜他们逐渐长大的过程,我们才能剥离掉所有的坏情绪,做一个纯粹的、快乐的家长,享受轻松的、美好的亲子时光。-END-热文推荐· 她阳了之后,评论区10万人催她离婚· 被疫情偷走的三年高中:割裂感伴随着我的青春本文转自知名母婴育儿领域媒体“超级育儿师”(ID:supernanny-ipcn),作者夏小雨(jiangqin7722),一个热爱生活的资深财务女,此生唯两大理想,一支笔,一束光。本期编辑:栗子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