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刚性兑付,就是肯定有人给你兜底。比如你存了钱到银行,哪怕银行倒闭,也有银行法保障你的存款权益,不用担心存款拿不回来。比如你买了保险,也不必担心保险费完蛋,哪怕保险公司完蛋你的保险费也有保障。
谁保障?国家。只要国家在,就有人给兜底。
当然现在的银行规则,已经打破这样的刚性兑付,比如设定了条件,50万是个线,不到50万的存款还有刚性兑付,超过50万的存款,没有刚性兑付。
打破刚性兑付是对的,与其说这是一种策略,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旦打破,所有的机构和个人,都要学习为自己负责。
看下资讯:财政部公开了几份对2022年政协委员提案回复的函,其中就有两则涉及到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其中在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方面,财政部表示,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地方借债地方自己搞定,中央不救助,谁家的孩子谁抱走。那么有一个风险目前短暂解除,那就是大放水导致币值下降的风险,当然通膨是需要的,只有通膨才能最终消灭债务。那地方咋办?前者遵义有了他们独特的做法,没过两天昆明也有了他们的做法。共通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展期,就是延后慢慢再说,前面付点利息,由季付到年付 。。。我盘算了下,什么叫谁家孩子谁抱走?就是自己搞定,地方能不能搞定?我认为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是可以的。市场化的意思就是,实在不行,地方平台公司可以破产嘛,市场经济,破产不是很正常么?我还看到有人搞了ppt,来教地方政府怎么做:其实这些都没啥用,真正有用的玩法就一个,那就是破产,破产清算,债务消失。
怎么清算呢,就是一头看债务,一头看资产嘛。债务有银行的,有基金的,有信托的,资产不就是那些造的路桥场馆大广场这些么,好的,一头是债务,一头是这些资产,到法院做个清算,谁要谁拿走。造价一个亿的,100万要不要?50万要不要?谁要谁拿。没人要是不可能的,实在没人要,地方可以另外设立一个公司去买嘛。当然,这种市场化有个条件,就是当时在借钱的时候,地方没有拿财政做担保,如果做过担保,确实有点小麻烦。没有地方财政担保的,完全可以这样玩嘛。我的好友关老爷说的,那么多地方债怎么还的问题,我一直不觉得有啥问题。能理解什么叫第一责任人嘛?当然,也应该是第一责任人。以前有些银行,信托眼睛一闭就去投地方债,不就是冲着最后能刚兑么?这还要什么风险意识,这还需要什么金融水平?钱也太好赚了吧。这些机构不行了怎么办?不行也破产呗,只是国家应该出台进一步的法律,这些借贷,也要倒查20年,如果当时只是单纯借贷里面没猫腻,大家就认栽,只要有猫腻,那么请当事人进去吃点财政饭,是不是也是应该的?讲真,我内心是支持这样的决定的,虽然对我没啥好处,但至少里面还体现了一些公正性,也给老老实实存钱的人一条生路。否则刚性兑付起来能怎么办?放水通膨呗。那才是最不公平的。损失的有没有?有,金融机构,和这些金融机构的投资人可能要哭一哭了,有担保的一些债务呢,地方上的工资绩效,恐怕影响也不小。后果是啥呢,是地方上未来的小西王们,突然发现压力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