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公开最新地方债务数据,多地称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16.02.2023
本文字数:245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从2022年底各地债务余额和限额数据来看,31省份债务余额均在限额之内。一些省份表示,当地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随着近期31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披露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下称“预算报告”),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也逐渐公开。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府加大举债规模,将资金投入民生等重大领域,发挥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助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受此影响,近些年各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有所增长。
各省份会在预算报告中公开当年举借债务等情况。粤开证券研究院根据31省份预算报告等官方数据,梳理了31省份债务全景(2022)。截至2022年底,31个省份中17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2万亿元。
上述四省是中国经济大省,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前五。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采取限额管理,各省每年新增举债额度由中央财政下达,一般来说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债务管理绩效好的省份会获得更多的举债额度,而上述四省也因此获得更多的举债额度,相应债务余额高于其他地方。
截至2022年底,四川、河北、湖南、河南、湖北、安徽、贵州、云南、福建、辽宁、江西、北京、重庆十三地债务余额在1万亿元至2万亿元之间。其余省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低于1万亿元,其中西藏以560.7亿元债务规模居末位。
各地加大举债对带动有效投资,从而推动基础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为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广东预算报告称,去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4322亿元)有效投资作用明显。近八成投向交通、产业园区等补 短板、利长远、带动投资明显的领域。其中,超500亿元用于重大项目资本金,有力推动广州白云机场三期、粤东城际铁路、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轨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浙江预算报告称,去年该省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全省2158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撬动总投资超过2.47万亿元,拉动当年有效投资超过6000亿元。
河北预算报告称,去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2294亿元)有力支持了2200余个公益性项目建设,对扩投资、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务院对地方债实行限额管理,为举债设立“天花板”。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
从2022年底各地债务余额和限额数据来看,31省份债务余额均在限额之内。一些省份表示,当地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各省债务限额减去债务余额,为结存限额,这一额度越高意味着地方可举债空间越大。
粤开证券研究院梳理数据认为,上海、江苏、北京、河北、河南、广东、安徽七个省市的限额空间超1000亿元。
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个关键指标,是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目前财政部以国际通行的120%作为警戒线。
按照财政部口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根据各省预算报告等披露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四项收入汇总为综合财力,通过对比各地债务余额计算出27个省份(河北、黑龙江、甘肃、江西因数据不全未统计)的202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率。
罗志恒统计的27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率中,23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率超过100%。债务率最低的是江苏(73.3%)、上海(65.7%)、西藏(21.3%)。
截至目前,大多数省份尚未公布最新债务率数据,上述机构统计可能跟官方公布的债务率有所差异。比如江苏省预算报告披露的官方口径债务率为74%,上述机构测算则为73.3%。
不少省份公开表示当地债务风险安全可控。
浙江预算报告称,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低于警戒线,处于绿色安全区间,债务风险可控。江苏预算报告称,当地去年末债务余额在限额之内,债务率低于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四川预算报告称,当地债务余额控制在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云南预算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情况时称,在全国率先成立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另外,还有河南等省份也公开表示当地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罗志恒认为,部分地区地方财力受疫情冲击严重,导致债务率大幅上升。比如去年天津、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超10%,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超60%。
近些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扩大政府投资力度稳经济,2020年至2022年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大幅增加,债务余额快速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5.1万亿元。
而另一方面,为了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近几年政府推出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2022年退减缓税费规模超过4.2万亿元,这也在短期内造成财政减收,叠加楼市低迷土地收入大幅下滑,地方综合财力受到明显冲击。因此,债务余额大增,而综合财力下降,使得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率攀升,逼近警戒线。
2023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积极财政政策仍需加力提效,来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与去年相近。
根据31省份预算报告,财政部去年底提前下达的今年新增地方债限额约2.62万亿元,较上一年大幅增长。在额度分配上,广东、山东、浙江、四川、河北、河南、江苏等居前。今年1月份起不少省份相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截至目前新增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提前下达的新增地方债额度大幅增长,目的是为了让地方尽快发债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开工建设,从而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不过受债务约束,预计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不会有大幅增长。
今年中央继续强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这也体现在各省份的预算报告中,不少省份对今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做出部署。
罗志恒表示,总体上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压力可控,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城投平台等主体形成的隐性债务,尤其是中西部财政实力较弱的省份。债务本身并不是风险,问题的关键是债务的支出结构与效率、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流的匹配,是否形成了优质的资产和充裕的现金流,是否产生期限错配的问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