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宏观市场】新增地方债迎来发行高峰—2022年政府债回顾及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

【宏观市场】新增地方债迎来发行高峰—2022年政府债回顾及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

公众号新闻
作者:胡晓莉,何帆,郭于玮,鲁政委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由此,我们对2023年及第一季度的政府债供给规模、结构进行了预测。


从2023年的政府债供给规模来看,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17.59万亿元左右,高于2022年17.08万亿元的发行规模;2023年的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可能达到7.72万亿元,较2022年7.02万亿元的净融资规模高出7000亿元。在地方债方面,预计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为8.36万亿元。其中,新增国债3.02万亿元、新增地方一般债0.85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3.85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约3.66万亿元。


从供给节奏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或为政府债发行高峰,前两个季度发行规模较为均衡。2023年第二季度为地方债发行高峰,而新增地方债发行高峰或在第一季度,以新增专项债为主。12月已下达提前批新增专项额度将于1月起尽快发行,后三个季度预计逐步走低。


从第一季度来看,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地方债发行约2.03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分别约0.3万亿元、1.75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约0.4万亿元,地方债净融资2.08万亿元。从第一季度发行计划来看,已披露第一季度发行计划的省市共计13个,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共9296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381亿元,新增专项债7915亿元。



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已下达,将于1月份启动发行。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由此,我们对2023年及第一季度的政府债供给规模、结构进行了预测。

一、2023年第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计划

1.1 国债发行计划

预计第一季度国债净融资规模较低,国债发行以到期再融资为主。2022年12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第一季度计划发行22期附息国债、18期贴现国债和2期储蓄国债。从往年的国债发行来看,由于年初尚未下达当年的预算安排,第一季度国债的净融资规模通常较低,甚至为负,国债发行以到期再融资为主。


1.2 已公布地方债发行计划

截至2023年1月3日,根据各省市已披露的第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省份13个,未披露省份18个,已披露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共计9296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381亿元,新增专项债7915亿元;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1455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82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627亿元。此外,截至2023年1月4日,挂网规模中包含河南省和青岛市新增政府专项债1024亿元,加上已披露计划,新增专项债共计8939亿元,新增地方债共计11775亿元。

二、2023年政府债发行节奏测算

2.1 2023年政府债发行整体规模测算

基于已披露的国债、地方债发行计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我们对政策方向的展望,我们对政府债的发行节奏进行了测算,主要测算结果如下(详细测算过程见后文):

从2023年的政府债供给规模来看,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17.59万亿元左右,高于2022年17.08万亿元的发行规模;2023年的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可能达到7.72万亿元,较20227.02万亿元的净融资规模高出7000亿元。结合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2023年的赤字率略高于2022年为3.0%左右,在给定名义GDP增速为6.5%左右的预期之下,预计2023年赤字规模3.87万亿元。其中,2023年新增国债和新增地方一般债券的额度分别为3.02万亿元和0.85万亿元;结合政府部门杠杆率,预计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3.85万亿元。考虑再融资债券的规模,假设贴现国债的发行规模为2万亿元,贴现国债的年内到期比例50%,国债发行可能达到9.23万亿元;假设再融资地方债规模与到期规模一致,2023年为地方债到期高峰,地方债发行量可能达到8.36万亿元。

从地方债情况来看,预计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0.8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5万亿元,2023年到期量3.66万亿元。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为8.36万亿元。2023年为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规模高峰,约3.66万亿元,通常每年会有小部分本金直接偿还的情况,但加上可能用于偿还隐性债务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预计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与到期规模一致。


在上述基准情境下,可能存在政府债发行超预期的情况。截至2022年末,限额内剩余额度为2.59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剩余额度为1.44万亿元,专项债务剩余额度1.15万亿元。

具体来看,一是再融资债券规模超预期。若财政紧平衡压力较大,到期债务全部续发,此种情形下,如果加上偿还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则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与到期比率或将高于100%。二是对历史留存额度的使用,但规模有限。一方面,表现为化解隐性债务对历史额度的使用,假设约为1500亿元。由于化解隐性债务仍然是2022年的财政工作重点之一, 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同时,在12月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由此,化解隐性债务或仍将占用历史剩余额度。另一方面,表现为盘活历史存量额度所发行的新增债券。2022年下半年,在专项债发行节奏靠前,收入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通过盘活5000亿元历史剩余额度,提供了一部分弥补收支缺口的资金。鉴于2023年宏观调控政策加力提效,多种政策配合,经济或有一定回暖,若仍出现2022年支出超预期,收支差额较大的情况,动用额度也将小于2022年的水平,因此,假设动用历史存量额度3000亿元左右。由此,地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8.81万亿元。

2.2 2023年政府债发行节奏测算

从政府债来看,2023年政府债发行规模约17.59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规模9.23万亿元,净融资规模3.02万亿元;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8.36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4.70万亿元。

第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 4.20万亿元,净融资规模2.04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规模1.85万亿元,净融资规模0.05万亿元;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2.35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1.99万亿元。

从地方债整体来看,2023年地方债整体发行节奏前三季度较为均衡。地方债发行规模高峰在第二季度,主要是第二季度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较高,其次为第一、三季度,两个季度规模预计相当。

从新增地方债来看,新增地方债高峰或在第一季度,新增专项债为主,2022年12已下达的提前批新增专项额度将于1月起尽快发行,后三个季度预计逐步走低。根据相关报道,财政厅人士表示:“2023年提前下达专项债务限额须在1月份尽快启动发行工作,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1]同时,从个别省份公布的提前批额度来看,2023年提前批额度较2022有明显增长。另外,2023年已披露发行计划显示,已披露省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约0.79万亿元,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上述已披露省份新增专项债实际发行规模仅占全国同期发行规模的46.3%。综合来看,根据测算,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地方债发行约2.03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分别约0.3万亿元、1.75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约0.4万亿元,地方债净融资2.08万亿元。

三、2022年政府债发行回顾

3.1 2022年政府债发行整体节奏

2022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较2021年提前,国债的发行节奏相对后置,政府债的全年发行高峰和净融资高峰均出现在第二季度。2022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明显加快,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全年70%左右的地方债发行。此后,2022年8月24日,国常会提出要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并在2022年10月之前完成发行。相较于地方债,国债的发行节奏相对后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最终,2022年国债的净融资规模达到2.57万亿元,略低于2.65万亿元的中央赤字,实际净融资约为预算赤字的97%。

3.2 2022年地方债发行回顾

3.2.1 发行规模

从发行规模来看,2022年地方债发行73556亿元,新增债券47446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7182亿元,新增专项债40264亿元;再融资债券26110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1517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0932亿元。

根据2022年的预算安排,新增额度有剩余,一般债剩余18亿元,专项债剩余1254亿元[2]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额度为7182亿元,已下达8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为47446亿元,已下达34500亿元,加上盘活历史额度5000亿元。

从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来看,2022年全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较为靠前其中,一般债发行节奏显著快于2021年,与2019年基本一致,发行进度在6月已达到86%。专项债发行节奏较为靠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发行,与近年来的平滑情况对比鲜明,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发展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财政部要求本年度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因此下达早、发行进度快成为2022年度地方债的鲜明特点。


从再融资债券来看,再融资债券化解隐性债务规模有所减少。从数据来看,2022年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为26110亿元,年度到期债务规模约为27758亿元,还本规模约27098万亿元。相比于2021年,2022年度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占到期债务的比重有所下降,回归到94%的水平,或说明2022年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隐性债务规模有所减少,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债务化解。


3.2.2 发行期限分布

从发行期限分布来看,2022年全年的地方债发行加权平均期限为13.23年,较2021年(11.95年)有所拉长,主要是超长期地方债的发行占比提升,而5-10年的地方债发行占比下降。


从一二级发行价差来看,10年期以内的各期限地方债一二级价差在7月至8月明显收窄,其中,3年期地方债的一二级价差转正,尤其是部分加点较高的省份发行的、市场偏好期限的地方债受到市场追捧。


从地方债的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来看,20221月和8月是地方债的成交量和换手率的高峰。2022年以来,1月和8月为2个成交高峰月份,分别达到10,903亿元和9,997亿元。上述月份也是年内2次降息的时点,在利率的相对低点,商业银行加大地方债减持。从换手率来看,2020年下半年,地方债换手率一度达到6%-7%。而2022年全年,地方债的换手率大致在2%-3%。


3.2.3 分地区发行情况

分地区来看,2022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前七的省份包括广东、山东、河南、浙江、四川、江苏,河北,发行规模均超过3000亿元,经济大省继续充当发债领头羊。从地方债发行结构来看,专项债仍是各省的主力军,持续发挥投资撬动作用,新增地方债中专项债占比较高的省份包括山东、天津、安徽、重庆、广东和福建,专项债在各地当年新增地方债中的比例均在90%以上。

从各地区剩余额度来看, 2022年限额内剩余额度较多的省份为上海、江苏和北京,剩余额度均超过1500亿元,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保持较高的剩余额度。历史剩余额度一方面将为未来债务发行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再融资债券发行空间,助力隐性债务化解。从分类来看,一般债剩余额度普遍高于专项债。东部沿海省份一般债剩余额度仍居于高位,而湖南、黑龙江、重庆、山西等省份专项债剩余额度低于100亿元,可用空间较小。

2022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定价加点整体下移,区域间发行定价差异拉大。2021年6月开始,部分地区的地方债发行利率在同期限国债利率基础上加点幅度由25bp降低至15bp;2022年1月以来,最低加点幅度进一步降低至10bp。从各地区平均加点幅度来看,2022年全年,平均加点幅度为15bp,较2021年下降9bp;最高加点为25bp,较2021年下降3bp;最低加点下降至11bp,较2021年下降9bp,区域间发行定价差异拉大。

3.2.4 地方债发行投向

从全国新增专项债投向来看,优先支持重大项目仍是主旋律。财政部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要求各地将专项债券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坚决不“撒胡椒面”。截至2022年11月末,新增专项债投向较为集中,前四类投向主要为:市政及产业园区的建设、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规模分别为15206、9308、8247、6476亿元,占比分别达32.5%、 19.9%、17.6%、13.8%,而能源、物流基础设施及中小银行支持等类别规模较少,占比仅为1.7%、0.3%。

根据财政部统筹安排,上半年专项债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随着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文件的发布,专项债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的信号强烈,新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年尾各省重点投资的领域。以福建省为例,11月发行的第九批政府专项债共计36.18亿元,主要投向了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领域。

从新增地方债投向分类变化趋势来看[3]市政工程及产业园区建设的投向逐年增加,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达到13720亿元的规模;社会事业和交通基础设施专项债在2020年快速上涨后便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与市政、产业园区建设共同位列前3。随着棚改的减少,保障性安居工程占比在2020年后就呈现下降趋势。农林水利和生态环保领域占比自2019年以来变化不大,体现了绿色发展在经济活动中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土地储备是近4年来变化最大的类别,在2019年达到22.3%,同年 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此后该类投资在政策引导下迅速萎缩。

随着专项债适用领域的扩围,新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新的热点投向,而根据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提出的新要求,专项债将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在原有10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因此该投资方向也值得重点关注。


注:
[1]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网,《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部分专项债限额,地方拟明年1月发债》,(2022-11-07)【2022-01-05】,https://www.yicai.com/news/101586251.html
[2] 注:由于2022年末盘活存量的5000亿元未披露是否包含2022年剩余未下达额度,因此暂以盘活2022年以前额度做数据计算,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与年初的36500亿元合计值。
[3] 由于专项债投向细分领域数据仅自2021年披露,此前仅披露新增地方债投向分项数据。因此在具体分项趋势变化的分析中,以地方债整体投向变化作为分析对象。由于专项债规模显著高于一般债规模,因此其用途的趋势变化仍与专项债投向分布较为一致。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宏观市场】结构性价值重估—2023年权益市场展望【宏观市场】低增长的“双十一”—评2022年11月增长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寒潮来临,煤价菜价上涨【宏观市场】上调2023年GDP预测至5.7%—宏观经济季度展望【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汽车销量同比转负【宏观市场】资金面稳中趋紧—2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3月政策前瞻【宏观市场】新资本办法重塑NCD曲线【宏观市场】信心待修复—评2022年11月PMI数据?"小学文凭混清华,不是活受罪吗"!! 指的是谁呀?【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出行客流量持续回暖【宏观市场】宏观一周:节前春运客流量不及预期钱欲情色,金发梦露【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出行客流量有所回暖【宏观市场】复苏交易的“三段论”—宏观FICC月度观点小结:自己装修退休小屋的费用【宏观市场】降低波动,培育长牛—A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点评【宏观市场】保交楼贷款助力新增信贷修复—评2022年12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PPI同比年内首次转负—评2022年10月物价数据【宏观市场】进入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1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2月政策前瞻【宏观市场】第四季度GDP超预期之谜—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防疫政策优化将缓解出口下行压力—评2022年11月进、出口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地铁客流同比跌幅扩大李湛:2022年得失回顾及2023年投资展望尤雨溪Vue 2022回顾及2023展望【宏观市场】“预期-现实”轮动下的攻守互换—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巨蟹少而多:少数民族歌手多【宏观市场】鲜菜价格下跌暂时拖累通胀—评2022年11月物价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沿海八省煤炭日耗达到5年同期最高【宏观市场】防疫优化与新一轮疫情如何影响2023年经济预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宏观一周:10城地铁客运量超2019年同期【宏观市场】居民预防性储蓄推动M2反弹—评2022年11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房市交易回暖【宏观市场】更从容,更安全—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宏观市场】二手房回暖:秋老虎还是春渐浓—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