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推广汉服文化,这个北京女孩诠释了真正的文化自信公众号新闻2023-01-09 01:01 看点 “身份认同”是亚裔留学生最容易遭遇的困境,北京女孩廖盈佳在美国的六年,也有一段关于“身份”的故事——出于对汉服的兴趣,她把美国DC扶摇汉服社从一个大学生社团扩大成了当地最大规模的汉文化协会。甚至还吸引了来“寻根”的亚裔青少年,改变了很多人对亚洲的刻板印象。一个看似很小的爱好,是如何变成她今日缤纷的故事?以及留学对今天的孩子意味着什么?看完廖盈佳的故事,我们或许会找到答案。本文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文丨张楠前北大校长蒋梦麟曾说,“教育是要培育出一个个活泼泼的人。”听完廖盈佳的故事后,外滩君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活泼泼的人”。在国内公立学校读书,却从不拘泥于课堂知识,对身边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好奇心,从小活跃在学校各类社团里;本科就读于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期间,她担任美国DC扶摇汉服社(以下简称“汉服社”)社长,三年时间,她把一个大学生社团扩大为当地最大规模的汉文化协会,凭一己之力,刷新了当地年轻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在美国求学6年,廖盈佳带着汉服社的小伙伴们,足迹遍布全美,从中国驻美大使馆、俄罗斯驻美大使馆、NBA,到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各类国际组织。前中国驻美崔天凯大使还给他们寄语,“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美友好”。廖盈佳(左二)和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大使穿汉服没成想,跟这位传说中的“汉服社社长”几番交谈下来,外滩君发现,廖盈佳其实就是一个幽默、爽朗的北京女孩儿。她还给自己取了个特接地气的网名,叫“热心市民廖女士”。这也是廖盈佳身上最吸引外滩君的特质。“身份认同”、“刻板印象”是亚裔学生留学海外最容易遭遇的困境,他们或挣扎后放弃,或选择性略过,总之不会是一个愉快的话题。但廖盈佳不仅自己轻松地应对这些困境,还成为学弟学妹心中的引路人。而这种在任意一块土壤上都能生根发芽的能力,不正是留学的要义?廖盈佳“在海外留学,我对推广中国文化有种使命感”2021年,廖盈佳从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环境学硕士毕业。毕业典礼上,她穿上了自己特意准备的马面裙,盛装出席。当时,她还攒了好久的钱,买了双大牌高跟鞋。廖盈佳身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结果你猜怎么着?”廖盈佳哭笑不得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那双鞋是Dior的......赔我美好回忆啊!”今年7月,Dior被指抄袭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的消息,迅速席卷了互联网。作为汉服爱好者,廖盈佳也第一时间发声,并发出了半年前自己穿马面裙参加毕业典礼的视频,结果热评第一就是“穿的鞋是Dior的。”廖盈佳操着一口十足的京片子,郁闷地说,“谁成想过了半年整这么一出?”这则小插曲,尤为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学生在海外求学时要面临的文化冲击。虽然不至于都到“文化剽窃”这么极端,但不理解是常态。廖盈佳其实遇到过不少:走在路上,美国人最常问的是,“你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她穿着汉服出去,人家会问“这是和服吗?”提到中国女性,还是有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是一双细长的眯眯眼......很多初来海外求学的华人学生,难免都会因此“水土不服”。语言、习惯、文化甚至生活本身,可能都会构成挑战。面对这类情景,“不自信”往往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然而廖盈佳却是幸运的。她自小学习琵琶,是艺术特长生,以民乐表演为起点,她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家庭也耳濡目染地影响她,时不时去博物馆走走看看。虽不成体系,但一路摸索下来,知识储备还是超出同龄人许多。“到了美国,我们从主流群体变成了少数族裔,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身份认同’的问题。”从一个首都到另一个首都,廖盈佳渴望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大二时,她加入了学校的“汉服社”,这个颇具“中国风”的学生社团。也是在这里,她发现,自己对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不仅没有阻碍她的留学生活,反倒让她保持了自身独特性,让她敢于挑战新的活动,在新环境里也备受瞩目。在国内,近几年“汉服热”,倒也不算稀奇;但在国外,汉服却会让外国人眼前一亮。比如廖盈佳在毕业典礼上穿的马面裙,就引来不少同学的侧目。有个同学专门来跟廖盈佳说特别喜欢,还拍了段小视频放到了网上。在毕业典礼身着汉服的廖盈佳“说实话,能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服饰,我还挺自豪的。”廖盈佳说,“到了这个环境,就不由自主地有了种使命感。”她想,应该让更多在美国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才行。原本,汉服社只是一个大学社团。定期组织特定主题的茶话会,聊哲学、聊人类。但在性格直爽的廖盈佳看来,这就有点太“阳春白雪”了,“中国学生都挺累了,更别说外国学生,本身就是‘零基础’,怎么可能坐得下来听这些。”于是,自她接任成为新一任社长后,她把社团改制成“兴趣小组”的模式。定期的社团活动不要开会、讲座,就根据社员的兴趣爱好分组活动,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汉服,民乐、舞蹈、武术、手作都可以,“只要能让更多的人一起玩儿起来。”国家大教堂表演《丽人行》没成想,这么一玩儿,就把汉服社“玩”成了当地最大的汉文化推广平台,不只是大学生,老师、工作党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参与了进来。兴趣和勇气让她找到内驱的源动力然而,具有如此能力的廖盈佳,却并非一位“典型学霸”,她甚至坦诚说,“只有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我才会拼尽全力。”在廖盈佳的记忆里,学习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被动接受“填鸭”。就连学琵琶,也是因为当时就读的小学,要求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特长。父母没有随大流选择小提琴、钢琴,觉得民乐更有古典特色,就学了琵琶。“在学校第一次演出,衣服都把我丑哭了。”廖盈佳回忆当时的演出服,一件绿色的小纱裙儿,两个脸蛋涂得通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丑得刺激到了,然后小小的我,就开始思考,演奏民乐到底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廖盈佳小学演出时的着装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开端,却引着廖盈佳慢慢开启了自己对汉服的兴趣和探索。在国内,汉服复兴可追溯至2003年,当时网友“青松白雪”上传自制汉服照,成为当代公开自制汉服第一人。这是汉服消亡三百多年后首次以民族服饰身份亮相。“青松白雪”在镜子前自拍“第一件自制汉服”而这位网友的真实身份,是一位澳大利亚的19岁华裔青年。他自幼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所以,他对中国的记忆大多来自电视剧,比如他印象里中国古人的袖子都是宽大的,就像《西游记》里镇元大仙的袖子那样。然而在美国,人们对汉服乃至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更少了。所以素来喜欢张罗事儿的廖盈佳说,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专业、最好。“老一辈的人总说,我们去海外留学是去开拓眼界的,但其实,文化是互相交流的。我们要适应西方文化冲击,但也能让他们开拓眼界,看看我们多元的美。”过去几年中,廖盈佳真的在带着整个汉服社朝这个目标努力。他们在一起,做出过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比如中国驻美大使馆的中美建交40周年活动上,廖盈佳担任总导演,排了一场30分钟的汉服展演;中美建交40周年活动上的表演她还组织海外多国、中国港澳台和各个少数民族汉服爱好者演唱以及翻拍汉服版双语MV《浮生未歇floating life without rest》;《浮生未歇》的合影在海外汉服中秋晚会和央视频播出......海外汉服中秋晚会虽然在学习方面廖盈佳一直在自谦,但能够策划、组织并执行这些活动,怎么可能不需要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廖盈佳想了想说,“大概是因为,我的兴趣就在这里。所以就会参加很多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嘛。”《穿着汉服游DC》拍摄现场和许多成长于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廖盈佳的童年并没有太多的自由,应试、补习、兴趣班。有时候,爸爸妈妈可能还会说上一两句,“最近分心的事儿太多了,耽误学习”。“但我真心觉得,我身上的这些能力,都是在那些‘耽误学习’的事儿里锻炼出来的。做社长、办活动,越尝试越觉得,就是要趁着年轻多去尝试!”如今聊起来,廖盈佳已经不太介意长辈们的看法,因为她更加确定,内心深处想追求的是什么。留学海外的要义不正是看见更大的世界么?廖盈佳虽然自己没读过国际学校,但身边有不少朋友来自国际学校,自己又是美本申请的亲历者,聊起来也颇有种“旁观者清”的意思。“国际教育就是鼓励你be yourself(做自己)。这个‘自己’,是要靠一些具体的兴趣爱好去找的。”廖盈佳或许是因为廖盈佳自身的经历便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推广汉文化的过程中,廖盈佳并不在意形式、参与者有多少知识储备这些所谓的“门槛” 。她知道,在这么多活动的参与者中,有很多亚裔小孩儿希望来寻“根”,但对所谓的汉服或其中国传统文化可能并不了解;也有不少美国孩子,只是觉得这种小众文化、异域特色很酷。“这些都不要紧。”廖盈佳相信,通过一次经历,他们至少能种下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学习欣赏感受中国文化多元的魅力。“既然都出国读书了,那就把视野开阔点儿!”廖盈佳说,虽然她自己最喜欢汉服,但从来不会要求大家都跟她一样,“喜欢旗袍、中山装、唐装也很好啊!”廖盈佳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让她撇除“门户之见”,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同样有探索的兴趣。比如最近,她就在微博上科普起“印度婚礼派对现场的宝莱坞风格伴娘舞曲”、“现代摩洛哥流行的三种传统舞蹈”、“西非地区成人礼庆典传统舞蹈Sinte桑可舞”等等。这也令外滩君不禁想起,一位外教把他对学生的期待归纳总结为:Interesting(有趣的)和Interested(感兴趣的)。前者意味着见识和经历让一个人“丰盛”起来,后者则强调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用来形容廖盈佳,再贴切不过。网名中的“热心”二字,其实也是这些特质的另一种体现。因为这种性格,不管到哪里,她总是能让自己和身边朋友的能量流动起来。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读大四,一直无偿翻译更新一些官方资讯和校园新闻,给当地华人参考;还专门编写了《北美疫区生活指南》,整合了华盛顿特区、周边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华人资源提供实际帮助。今年回国,最近又开始忙着帮家里人张罗买药、准备物资。是很辛苦,她却也快乐。“可能因为我从小就在一个互帮互助的氛围里长大,我能通过我自己的知识去帮助别人,我打心眼里觉着开心。”在跟廖盈佳对谈的这个傍晚,外滩君也经常被她的积极态度所感染,电话两边的笑声都没停下过。廖盈佳这种到哪里都能肆意生长的能力,实在是很令人羡慕。换成哪家父母拥有这样的孩子,从心底里都会生出喜悦吧。这时候,廖盈佳又要耿直地偷偷补上一句,“也不是。之前有个活动临时出了点状况,我爸帮我应急写了篇主持稿,感觉挺支持。结果我活动结束晚了,还是挨训了。”玩笑罢,廖盈佳还是很感恩家庭,愿意放手让她去尝试这么多的可能性。如果一定要她总结经验,给到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那大概就是:一定要自信,趁着年轻多去尝试,犯错了也不要紧,这些经验迟早用得上。▼精英说今日视频推荐你“在看”我吗↓↓↓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