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资深从业者疾呼,百货今年要解决六大问题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
2022年冬日里,回望一年百货店历程,可谓“万山青翠几点红、几人伫立寒风中”。
从一季度的乐观恢复到二季度的谨慎观望,再到下半年、特别是中秋节以后的“破鼓乱捶”,一些地方中小店铺真的扛不住了,能够维持运营、甚至保持平稳发展的,都是自主性非凡的英雄。所以,2022年的百货店业绩不重要了,人平安、更重要。
那么明年、今后3年怎么办?笔者斗胆提出以下6个课题。
01
尊重自主:挖掘组织活力、提高自主性
这是触及到组织生命力的课题。自主性,是自己做出决定的程度。提高自主的原则是在决策和核心组织层面向内追求自省自律、向外追求自觉自立。包括店铺及集团决策者两个层级,要恢复信心、加强自转、提高“四力”,即战略决策自觉力,运营策划专业力,担当风险的果敢力,渠道创新的开拓力。
以图所示,无论个人还是团队,当因为某些因素干预丧失或者部分失去自主性以后,就会面临僵化求稳或者褪行溃散的风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避免褪行溃散,转而求稳求生,甚至丢弃自尊、谋求自保。少数管理者可能会自保成功,但是很多下属会失去工作、生活的活力,甚至失去生命欲望;团队会失去凝聚力,甚至一哄而散。
所以,疫荒后最切身的结论便是:保持自主性弥足珍贵。
历史反复验证:无论什么原因,当不同程度地失去自主性,便会为个人或团队带来相应的溃散打击;当完全丧失自主性,便会变成无所适从的依附品。假设放在百货店行业场景,这样的个人或者团队经营者,是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基本服务的,更谈不上为目标会员提供定制化服务。由此推论,百货店铺为顾客提供高层阶个性化服务,是以店铺具备足够的自主运营权为前提。
如何判断店铺或者企业决策层自主性丧失?
起码可以从五方面甄别:一是公司上下独尊一个非专业声音,团队只有随声附和,没有个性建言,而且延续一年以上。二是店铺基本运营的要素,包括开闭门店时间、营业产品调改、产品组合等均无法自主决定,听之任之。三是团队默认持续下滑指标,接受继续下滑动态,麻木不觉。四是团队中业务能者和弱者、忠者和奸者混同一体,贪图攫取资源,无心创造价值。五是决策行为扭曲,想方设法从非正常渠道转移账户数据,填补主业经营亏损空洞。
组织层面丧失自主性,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大风险课题。近十年来的行业实践证明,一些被集团宏大名义整合兼并的企业每况愈下,核心问题就在于组织自主性被剥夺,丧失专业化决策灵魂,所以能否完成重建组织自主性,是一个决定企业能否痊愈发展的必答题。
02
身心解压:疏导应对客群愿望四法
这是特定时代大考的附加课题。三年来积累的身心压力,在成长期的消费者行为中,部分已经成为惯性定势,会通过消费行为在内的各种社会行为慢慢疏泄出来。
今后一个时期,会形成几个新的消费衡量标尺,一是规避风险损失,不想失去;二是确保最低限度的必要消费;三是寻求放松解脱的消费形式,以负面共情抚慰失衡感受;四是寻求补偿奖励自己的消费形式;五是偶遇附加价值的惊喜高峰体验,心理上获得超值享受。
那么,百货店将如何面对这样的大面积“无厘头”创伤客户群体?
一是关注消费者身心压力转移。通过样本调查、第三方数据监测,厘清目标消费者压力转移特征,确定营销策划目标。这些压力特征包括个人自主性活动损害、家庭亲属情感创伤积累、社会沟通交往及合作关系损害、个人工作岗位价值成长损害等,形成三个心理特点:缺乏对话、缺乏能够依靠的人、缺乏协同帮助关系,行为特征是缺乏活泼微笑、孤独沉默、活动半径大幅度缩小。
要提前策划应急应对方案,避免出现压力传导不畅而形成的质疑、客诉,甚至是争斗和治安应激事件。
二是关注负面失衡价值判断。在正常收入渠道锐减或阻断,情感传递衰减,社会交往萎缩,价值维度成长被限制的社会生态中,人们对于消费支出的价值判断会出现反向扩大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常态情况下,得到100和失去100,心理感受基本相抵,但是,在失衡情况下,得到100块钱会高兴100分,失去100块钱会沮丧200分。
在生活感受平衡状态下,大家失去价值的时候也会有较多沮丧,但是不会像失衡状态下感受这样显著。这种失衡价值判断的心理,表现在消费过程中,会对店铺营销推介方法、媒介话术以及店铺展示、陈列、接待互动反复印证,一旦发现失去价值就会放大负面反应。
要仔细斟酌营销政策的价值互动平衡,促销传导信息必须准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消费者负面心理的过度反应,尽量不提供不确定的预付服务项目。
三是关注解压经营产品策划创新。作为具有策划引导性体验项目条件的百货店,应关注一个新课题:具备心理疏懈解压功效的专业化场景道具,将迎来大规模需求,要尽快着手策划设计身心解压的经营产品和沉浸性场景,营造与目标客群共情的附加价值项目,可以从情感成长感受、感官触达变化、知觉综合比对、实际操作解压等维度,寻求专业化顾问合作,策划心理、关系专业化项目。
四是关注既有会员群体消费渠道跳转。要通过现有会员群体的样本访问、代表邀约和小组深层座谈,寻求外部第三方数据资源合作,洞察现有消费群体在长时间的阻断压力之下选择消费渠道、消费价值指标的变化,预判本店铺会员群体消费跳转的动向,有效地建立和策划目标经营产品。
03
追逐高端:高端百货前途光明
这是可以重复选择的战略课题。回望三年蹉跎,百货市场多极化分化愈加严重:综合低端型面临转型解散;专项服务型打造社区温情;数字化时尚型拥抱青春朝阳;奢侈高端型前途金光灿烂。
要充分尊重大陆区域罕见的重奢市场的消费客群。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变化分别为,2015年1130亿、2016年1170亿、2017年1420亿、2018年1700亿、2019年2300亿、2020年3460亿、2021年5210亿元。根据贝恩公司和天猫奢品联合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销售下降23%,在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大众消费价值观转向简约、自然、可循环的氛围下,中国内陆市场则出现跨越式增长,让全球惊奇。
大众收入锐减,消费降级的认知,适合中低端大众消费群体,不符合高端奢侈消费群体。内陆高端奢侈品市场在2019年同比增幅为11%,2020年增幅为20%,2021年增幅为21%。除了部分奢侈品专卖店以外,主要消费渠道是高端百货店,代表性企业有北京SKP240亿元,同比增长35%,南京德基广场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28%,北京国贸商城200亿元,同比增长25%,杭州大厦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数据皆为公开报道的各商场2021年销售业绩)。
2022年10月,北京SKP店庆促销头一天,外边车流涌动,客群纷至沓来。一方面是新生代主力客群,自身消费升级推动时尚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是与大众客群收入渠道截然不同的高层级世家贵族消费者,消费潜力依然暴涨,显示出巨大的阶级差距,这不能用总体消费升级来解读。
要不要追逐高端奢侈定位,这个课题被很多曾经有机会完成升级的百货企业放弃作答,按照目前趋势发展来看,某些一线城市拥有一定基础的百货店、或者区域型龙头老大百货店,还有机会再次选择。
......
联商书城重磅来袭,零售好书倾情推荐。目前已上架《美国乔氏超市》、《大道至简》、《2023全年52周MD工作手册》等书籍和资料册,与零售大佬们同频学习,一起进步。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立即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