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滨:用纪录片,参与社会的共建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
谈及中国独立纪录片,杜海滨导演是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
1972年杜海滨出生于陕西,一开始学习美术,经历过好几年的曲折才在九六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大三时,他和其他几个同学组建了“道光”电影小组,自己用一台家人作为礼物送给他的松下VHS摄像机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1998年他拍摄同在北京追求艺术的青年同乡,并完成了首部纪录短片《窦豆》。
1999年临近过年,在《站台》剧组拍剧照的杜海滨正逢剧组放假,准备毕业作品的他打算回宝鸡过年时,在火车站遇到了一群流浪在铁路附近的人,于是他正式放弃了剧情片计划,开始以他们为主人公拍摄纪录长片。自此,《铁路沿线》在当时中国兴起的DV创作浪潮中横空出世,在2001年获得了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同年又在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上获评为当年的最佳纪录片,年底还去到柏林国际电影节。
受到这部作品鼓舞,杜海滨开启了他高产的创作阶段,次年他延续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依然是将视野投射到社会上不同的人群,很快就拍摄了新的作品《高楼下面》,2002年冬天还拍摄了一部剧情短片《北京纪事》。但是此刻的他家中遭到变故,杜海滨在比较艰难的状态下开始了新片《人面桃花》的创作,这部纪录片入围了当年的釜山电影节广角单元,还拿到了釜山电影节首次设立的纪录片创投奖。这期间,他还拍摄了张元导演电影《看上去很美》的纪录片《电影童年》。2005年10月,杜海滨回到了毕业时机缘巧合接触到的北京远郊昌平石山开采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石山》。
2007年,杜海滨的作品迎来了自己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伞》,也让他在国际电影节上为更多人所知。他将镜头对准了务工、经商、求学、参军四组不同的小镇青年,记录他们为了离开故土而做出的不同尝试,这部作品以其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及极具时代印记的质感,入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单元”,并获得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所有国人来说不光是一个巨大的、悲痛的意外事件,对纪录片人来说也是一个重新思考纪录片人道伦理的考验。本来不打算拍摄的杜海滨,还是决定不能放弃个人对历史的见证视角,在现场投入他的记录,在回忆时他表示,刚开始拍摄的前十天连人都不敢拍,再到从废墟开始,重拾勇气慢慢开始拍人,像一个失明或失聪的人,逐渐获得听觉和观察的能力,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创作《铁路沿线》时的状态,带着未知的勇气还有责任。这部还原灾后真实现场的《1428》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
杜海滨《1428》(2009)
当年年底杜海滨从威尼斯归来,正好与未来《少年·小赵》的主人公赵昶通在平遥古城的大街上相遇,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镜头将跟随这位19岁的小赵,从一个曾经在山西平遥古城街头摇旗呐喊“中国加油,中国万岁”的年轻人,一路来到他读书的四川成都,支教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区,记录了他从高中到大学二年级这四年间感情以及思想的变化,也借由小赵的视角见证与呈现了那些年中国社会经历的焦灼与躁动。
杜海滨《少年·小赵》(2015)
2018年6月26日,世界著名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了2018年度新增的928名会员大名单,杜海滨入选奥斯卡评委(纪录片领域),共同入选的还有著名动画导演、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健,同批名单中还有刘德华、金城武、张艾嘉、严歌苓、娄烨等多位华语影人,他们会参与之后每年的奥斯卡评选工作并拥有投票资格。
对话杜海滨
Q:是什么促使您从最初的美术方向进入了纪录片创作领域?
杜海滨:1996年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和一些同学组织了一个叫“道光”的实践小组,和贾樟柯他们的青年电影实践小组一样,当时还做过交流,大家都想拍自己的作品,拍完以后内部放映讨论。后来大三时学校开了一门纪录片公共课,我第一次看到《北方的纳努克》,所有人都看得很认真,我也被打动了,我意识到我也可以结合之前的创作拍摄一个作品。
于是我就想起了与我一起到北京求学的同乡窦豆,最早我们坐火车到北京时住在地下室几乎天天一块讨论艺术,几年后我考上了电影学院,他在社会上继续漂泊着但从未放弃艺术梦想。重逢以后我们的生活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那时候虽然是在拍他,其实也是在拍我自己的另一种可能。现在想来,我和很多纪录片作者一样,都是在一种比较懵懂的情况下就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纪录片确实给那些热爱电影的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果你有热情和兴趣就可以立刻开始你的创作。
2017年,杜海滨《少年·小赵》在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获“IDF年度优秀纪录片奖”
Q:从事纪录片拍摄这么多年,您是如何处理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
杜海滨: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大师,纪录片导演与拍摄对象之间都不是画家和模特的关系。剧情片可以将演员当作模特或者符号,但是纪录片不可以,我们是在跟真实的人合作。一般在拍摄环境中,你的发言和行为方式都会对拍摄对象有影响,我希望是尽可能根据拍摄对象自身的情况如实记录,不去做太多的干涉与改变。从个人经验来说,你需要跟拍摄对象建立一个很好的氛围。而在不拍片的情况下,我和拍摄对象都是好朋友。
我们经常提到尊重拍摄对象,这里面还包括他的知情权,这也是在考验你的沟通交流能力。如何让一个本来就是事实的事情,你在表达时让对方觉得你是诚实的,而不是有所掩盖,这也是每个人纪录片人要不断面对的。当拍摄结束后,拍摄对象的生活继续,并不会因为拍摄中断,也不会因为拍摄而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所以你要更早地想清楚你的拍摄承载了什么,你想要体现什么,你所呈现的与真相的关系能不能接受审慎的反省。
Q:您现在怎么理解真实之于纪录片?
来 源 |电影学院
编 辑 |贾毓秀 谢嘉懿
责 编 |胡清盈
审 核 |丁红旗 刘智海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