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后庆:未来学校变革的背景、逻辑与趋势
未来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未来学校”成为国内外学校变革的热点词汇。随着技术重塑学校形态和教育范式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未来学校不只是教育信息化和各种技术在传统学校架构上的叠加,而是会带来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革新和流程再造,将驱动存续了几百年的现代学校结构进化。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学校变革是由生产力发展所驱动的。反过来,学校变革又成为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在生产系统中,不管是“硬件”(劳动者素质、生产工具)还是“软件”(管理水平、信息采储)都离不开学校教育。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学本身的演变,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
一是农耕时代的学校。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传播不发达,信息不对称,教育资源短缺。农耕时代的学校具有鲜明特色,如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供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不多、可选择性少;接受正统学校教育的人数很少,学校以私学为主;往往通过师徒传教的形式实现代际传递,等等。这个时期的学校与农耕文明相适应,是学校的1.0版。
二是工业时代的学校。随着生产力提升,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让能力有限的个人无法穷尽一切知识,像孔子、柏拉图这样的全才越来越少,知识开始分化成不同的专业,高级知识分子也分化成不同方面的专家。同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对劳动者技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培养大量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成为急迫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彻底解构了传统的家庭组织结构,家庭的生产和教育功能被强制性地外移和社会化。185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率先通过并实施《强制就学法》,孩子开始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至此,自发性的传统家庭教育逐渐淡出,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即学校的2.0版开始登上并占据教育历史舞台。
与大规模工业生产相适应,工业时代的现代学校体现出现代社会人力产业职能、特有的现代集约化、标准化组织优势和专业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等特点。但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业时代的现代学校原有的一些优势开始成为短板,甚至是劣势。
三是智能时代的学校。如果说工业化时代开启了人类知识的大爆炸时代,那么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堪称达到“核聚变”量级。进入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汹涌而至,个性化、智能化、小批零模式迅速颠覆了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定律。人类的出行、通信、生活、社交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厂化的学校模式正在失去其存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
与此同时,哲学、教育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取得诸多新成果,特别是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有可能把工业文明积累的优势归零,人类正处在这个零点革命的前夜,学校要跟上时代与社会转型需求,必须与社会协同进化,迈入新时代。
重新设计学校以应对未来挑战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在1996年提出未来教育计划,并于2006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学校里没有纸、笔和课本,学生借助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允许每位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进度。随后,俄罗斯开展未来学校项目、新加坡开展“智慧果2015”项目、芬兰开展“FINNABLE2020”项目、日本开展“超级高中”计划、德国举办“MINT友好学校”等,世界范围内Alt School、虚拟学校、D-school、STEAM学校等学校新形态不断涌现。我国也提出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种种探索与实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从学校的更新迭代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既要适应生产力,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变革引领生产力发展。根据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改革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的演变与学校变革运动的学理基础
学校变革的学理基础来自教育学本身的发展。教育学演变延续了几千年。早期的教育基本上以学说状态存在,如古代的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真正把教育带入“学科”阶段应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的发表算起。此后,教育学理论的发展经过300多年的历程,其间流派的兴盛、主题的更迭、范式的变迁、观点的斗争,构成了教育学理论发展异彩纷呈的多重变奏格局。但是,直到心理学家皮亚杰那个年代,仍然有很多教育人承认尚没有一门教育科学,就像医学、化学一样,通过严谨的实验获得精准的规律。
伴随着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教育学获得了长足发展: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与心理学、统计学的交叉,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教育与实验和数学的结合,使得教育学从思辨走向科学。第二个阶段可以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教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的结合,使得教育学从微观走向了宏观。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进行结合,产生了学习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等新学科、新领域,使教育学从单纯的社会科学走向了综合科学。特别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快速渗透进教育系统,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数据,更多地建立分析模型。此时,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理论、教育策略、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构建起一个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审视台:灌输式教学是不是最高效的,传统教学资源是否适合学生认知,什么方式适合孩子的德育养成……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角色从过去的权威变成了组织者、陪伴者和辅助者,学习时空扩展成无处不在的学习场。数据教学、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创新,已成学校变革的趋势之一。
信息技术如何深度嵌入教学系统,一直是未来学校建设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信息化不是昂贵的设备,不是华而不实的技术,更不是画蛇添足的作秀,而是要真正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水平。技术融入教育有三个层级:第一,把技术作为教学的内容。但是,在知识加速生产的信息时代,当教师教授某个技术的时候,说明这个技术已经成熟,同时也已经落后。第二,技术作为教育工具而存在。如通过微信推送练习作业,此时技术是一种媒介,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加速器,并没有改变教育范式,教学流程也没有得到再造。第三,技术与教育深度结合,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这个阶段需要重新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什么可以不教,什么必须教。这些问题也是建设未来学校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像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美国提出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等,都是对这些问题的一种回应与探索。
信息社会,学校亟待发生质变,以真正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人们热切期待对每个学习者来说“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个人在最具天资、最感兴趣、对社会相对贡献最大的领域和方向成就个人最大价值。如此,就能历史性地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完美融合。
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和结构特征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使面向已知的教育模式加速颠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治理方式、评价体系、教师角色等领域的革新都将促进学校的加速迭代。建设未来学校,是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在更开放、更多样、更智能的学校里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建设未来学校会涉及以下几方面。
1.学习空间的重构
信息不仅体现在信息量的几何技术扩增上,还体现在信息的对称性上。泛在的学习环境必将重构学习空间,现实学习空间与虚拟学习空间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便捷获取和智能推动,从而构建新型的学习场。特别是网络学习空间,未来学校要整合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加快构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每个学生打造一个数字书房,为每位教师打造一个数字办公室,实现基于空间的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的智慧教育服务空间。
此外,学校内部的物理空间也应支持多样的学习场景,构建更加灵活、智能的学生成长空间。
2.教与学流程的再造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自适应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基于讲授和操练的学习范式受到冲击,信息技术催生教学流程再造。虚拟教学助手将帮助教师处理可重复性的智力劳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使学习的形态和历程更加丰富。技术不仅提供更具智能、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和辅助学习工具,而且可以实现更加精准、更加耐心的智能导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将会更多转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智能时代还让人们反思教什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学内容需要重新选择。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场景,也是教学流程再造的重要推手,传统的课堂教学必将进行深度变革。
3.学习资源供给侧的改变
未来学校将学校的资源供给虚拟化,构建数字孪生学校,实现一般课程服务的泛在供给。在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将会得到缓解。教育供给侧改革将因为信息技术的支撑而取得突破。传统的名师名校资源将与现代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协同进化,教育将变得越来越易得、越来越高效。而基于创新、实践和体验的教育资源将成为新的需求热点。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供给转向创新供给,创客学习、STEAM课程成为教育追求的新热点,从而催生教育供给侧的改革。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不会自然造就教育奇迹,它们可能加快学习,提升教育生产力,但是无法帮助人类逃避学习活动。一切教育信息化装备和技术都要服务于人类的教育教学革新需求,都要服务于学习的有效发生,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促进学习的进程。不管技术迭代如何快速,最基础的教学资源永远是教育大厦的“砖头”,不可或缺。优质的教学资源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用技术优化教学,提升教育生产力。如何更为高效地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建构观念,这是教师教学法的核心。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以教师工作方式的变革为主。二是能够促进学习方式的进化:以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程的再造。
同时,还可以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形态的学习资源体系。重构学习内容,创新知识呈现,构建起复合型教材和智能化学习服务体系。在知识图谱的基础上,让学生实现自适应学习,让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决策更多地实现智能化。每个孩子起点不同,智能倾向也不一致,这个时候就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征设计个性化的成长系统和学习资源系统。
4.教育评价方式变革
教育数据可采集、可分析,逐渐让教育评价发生革命性变化。教育信息化将在学习评价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基于综合素质的评价将贯穿在教与学始终。以高强度操练和博闻强记为核心的传统教育逐渐转向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相融合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而驱动教育的方向性转变。基于数据汇聚,我们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学生学了什么、学得如何,还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和缺点劣势,从而为每个学生构建数字画像,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为办学改进、生涯规划、分类遴选、持续培养提供技术支持。个人的数字画像还可以汇聚成群体画像,实现政府的教育治理科学化。通过数字画像,构建覆盖全体学生的学习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学生的天性合作,突破动机鸿沟,帮助每个人成就精彩人生。
5.教育治理转型
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全面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以及教育精准治理和科学决策。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治理体系,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资源,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协同的教育场;同时,鼓励教育创新,给予学校创新更大的宽容度,构建强大的教育创新容错机制,促进办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将成为教育治理转型的风向标。用数据改进管理,迈入教育治理和服务的智能时代。教育治理伴随着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如何通过改进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信息时代,管理改进主要包括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基于技术的环境设计和基于个性的推送服务,智能化将是其核心特征。
6.未来学校变革带来的原认知思考
当知识变得免费、易得时,还需要教育吗?当然需要。因为知识自身不会自动促进每个个体大脑的进化。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观念建构、思维发展、道德形成、心理成熟,这个过程才是教育的本质。也许有一天,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轻易实现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和复制对接,但是知识的直接复制并不能带来思维品质的提升,并不能促进智慧的形成,知识建构的过程、认知体验、实践经历,仍然是教育不能替代的一部分。
教育信息化带来四个元认知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是怎么发生的?人为什么要到学校?技术能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不能帮助教育做什么?首先,当智慧学习无处不在,我们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去?到学校去是为了交流,交流是为了印证,印证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自己。伽利略曾说:人不能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学校里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交流、印证,这是到学校去的原因。其次,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的发生是一个人在与人、物、环境交互当中建构概念、经历的过程,交流情感、增强体质、建立信念、发现自己,这都是学习的结果。再次,技术可以帮助教育做什么?技术非常擅长加快概念的建构、丰富学习资源、加强感官刺激、增进学习的反馈。最后,技术不能帮助教育做什么呢?技术不能代替情感、体验、交流。有人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行业是难以“被消亡”的。很多工作会被改变、替代,但需要人投入爱心的工作永远不可能消亡。
7.未来学校变革的保障机制
未来学校是人类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而进行的尝试与探索,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期待。但是,学校创新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们要以创新的视角、宽容的心态对待未来学校建设。我们渴望社会、家长能给予未来学校更多的文化宽容,能允许实验的挫折;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给予支持,未来学校需要教育家和技术工程师一起创造;政府或社会也要对学校创新建立起强大的容错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弥补。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构建泛在、智慧的学校环境,以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和创新,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准确把握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形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未来学校变革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 | 人民教育
作者 |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