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爽的人,从不轻易「原谅别人」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如何经营好关系,是一门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需要促进关系的场景里,我们倡导「共情力」。
当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父母面对孩子、朋友面对彼此时,都离不开共情。
许多相关视频和文章,也纷纷把它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共情力的人。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却发现:
为了提升共情力,我们常常搞错了「侧重点」——
一味去共情别人,却忘了共情自己。
结果不仅导致自我越来越虚弱,还搞砸了关系。
我的来访者媛媛,便是如此。
越共情别人,自己越难受?
媛媛过去特别讨厌别人迟到或爽约。
每每出现这种情形——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她都会非常生气,甚至还会直接把对方拉黑。
也因此,她的人际关系一直处得不太好。
后来接触心理学,通过持续的自我觉察,她慢慢意识到:
这种“过激反应”,很大程度来源于小时候与养育者分离而引发的被遗弃感。
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从未按约定时间回来探望她。
带着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诉求,进入到成人关系,所以她特别介意别人不守约。
为了缓和人际关系,她尝试去提升自己的共情力,努力在愤怒爆发之前,先去共情别人。
一开始,她似乎真的做到了。
这半年来,她多次面临闺蜜的迟到与爽约——
要么因为晚上加班睡过头,要么因为情绪不佳不想出门……
但她都做到了共情闺蜜的苦衷,不仅没发火,还常常反过来关心、安慰对方。
然而,就在元旦那天,媛媛却突然爆发了。
当时,她遭遇了一些情感挫折,处于低落状态。
她渴望有人陪自己聊聊天,便约闺蜜下午一起去野餐。
正当她把物资收拾好准备出门时,闺蜜却突然发来消息:
“我刚刚阳康,身体还很虚弱……上个月还休克了,医生说我不能过度操劳……我现在很困想睡觉,要不我们下次再约吧。”
看到消息那一刻,媛媛感觉一股巨大的憋屈由内到外油然而生,瞬间把她拉回到熟悉的暴怒状态。
她一口气给闺蜜发去十几个“愤怒”的表情包,随后,她直接无视对方的道歉,将其拉黑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成功共情了大半年,为什么却没能熬过对方这次情非得已的失约?
其实,回归到媛媛的真实心境,这并不难理解。
在情感层面,她一直很介意别人对她的忽视,这种感觉是在她的生命早期形成的。
通过自我觉察,她明白了这种感觉的来源,但并不意味着消除了这种感觉的存在。
当她努力去共情别人的时候,其实是跟她内心的真实感受割裂开的。
比如闺蜜爽约,她心里非常不爽,因为这个场景激发了她小时候的创伤。
但在理性层面,她又要求自己去共情闺蜜的不得已,并努力做到不生气。
如此一来,她头脑里的「理性自我」,就会不断地碾压内心里的「真实自我」,形成对立。
久而久之,这种内在的压制和对抗会越来越强烈,到了临界点,一点小事就足以把整个人引爆。
共情别人前,先共情自己
发现了吗?
当一个人被创伤裹挟,自体处于虚弱状态的时候,人际关系确实容易出问题。
但这个时候,我们真正要去学习的,不是理解、共情别人,而是:共情自己。
在咨询室里,媛媛回忆起跟闺蜜绝交的过程,隐约有些懊悔:
“她都虚弱成那个样子了,也诚恳地向我道歉了,我却还是无情地拉黑了她,真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我: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媛媛:我就是觉得很失落、很愤怒。
我:你的失落源自哪里?
媛媛:呃……我前不久失恋了,情绪很低落,很想找个人陪我聊聊天,但她却爽约了。
我:那……你的愤怒呢?
媛媛:呃……这半年来,我每次约她都不顺利,她要么迟到,要么爽约……我心里其实很不爽,但每次都会努力去体谅她……可是,她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
我:所以,你心里很难过、很受伤,对吗?
媛媛:嗯……
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先共情自己呢?
媛媛:共情自己?
“对,共情自己。”我又重申了一遍。
其实呀,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人一定要先看见自己。
关系存在的真正意义——
不是要求对方不断满足我们的缺失与匮乏;
也不是勉强自己地理解、共情和承让对方。
而是透过一次次矛盾与摩擦,帮助我们去觉察、审视内在不舒服的感觉,
并从中了解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看见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
这时,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便可以为自己去做一点事情——
我满足自己的渴望,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开始照顾好自己、爱自己,优先尊重自己的感觉。
换而言之,
当在关系中,对方令我们不爽,或给我们造成困扰、伤害时,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看见自己的痛苦,抚慰自己内在的不安。
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师冰千里提倡一种态度:
理解,但不原谅。
他说,
“我理解你,却允许自己不原谅你,是一种高级别情感态度。
理解,意味着站在对方角度去共情他;不原谅,则是站在自己角度去共情自己。”
就像媛媛面对闺蜜——
她可以从理智上理解,闺蜜爽约是情有可原;
同时也可以从情感上选择不原谅,将其拉黑。
这其实是当下媛媛能为自己做的最好选择了,它无可厚非。
先共情自己,才能促进关系
并不是因为你给我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也不是因为我对你有多生气; 我理解这是你一贯的行为模式,但这次我想用「拒绝」来告诉你—— 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用道歉来弥补。”
写在最后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今晚18点开播⭐ -
又过了一年,辛苦你了
这一年或许你有许多感到疲惫、
感到内在能量耗竭的时刻…
今晚18:00,咨询师周鹏宇直播分享:
『巧学心理学,收获新启发』
给你的心理能量加油,蓄备明年
和你一起走向闪闪发光的新年
📣直播无.回.放!不可错过🔥
马上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