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需要“从0到1”

中国,需要“从0到1”

其他

1

回首2022,需要反思


过去的2022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病毒人类仍在对抗,战争和平不断拉扯。

有人为真相奔波劳碌,有人制造谣言亢奋不已。

有人用科学武装人类,有人用玄学欺骗众人。

风云变幻,云谲波诡,又是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带给人类希望的还是人类科技

进步汹涌澎湃,突破接踵而至。

特别是基础科学的突破,人类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ChatGPT横空出世,被称为“谷歌搜索的威胁”。

AlphaFold引爆蛋白质全宇宙,成功预测2亿种蛋白质结构

AI绘画因为对抗算法的引入突飞猛进,AIGC奇点降临。

人类绘制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图谱,揭开人类基因之谜。

美国成功点火激光核聚变,迈向未来“终极能源”。

…………



回首2022,人类仍孜孜不倦地耕耘于「基础科学」。

所以才有人工智能的创造性突破,才有核聚变点火的未来性改变


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基础技术变革,我们可能需要认真思考:

中国的基础科学力量要加油,这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根基。

作为一个世界级大国,也应该为全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从1到99,中国人才辈出


科学技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基础科学,一是技术应用

前者代表的是从0到1的突破,后者则是从1到99的创造。


中国人的智慧,从来都不比世界其他民族差。

中国人的技术应用能力,在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

可以说,从1到99,中国总是人才辈出


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而我们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应用大放异彩。

谷歌发明了手机安卓系统,而如今中国各个品牌的安卓手机畅销全世界。

二维码是日本发明的,但现在网络扫码支付技术成为中国的名片之一。

德国最早投入研发试验高速列车,最终腾飞而名满天下的是中国高铁

电商一开始是从国外引进,而现在中国的电商力量正影响世界。



强大而又门类多样的应用技术创新,已然成为我们对外的一张名片。

而大量的技术创新,其实都可归类为一个模式特点

将国外已经有的「1」,结合中国实践,创造出100倍的增长。

这就像是在已经搭建完成的地基上,我们可以很快地搭建起一栋高楼大厦,并不断添砖加瓦。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很多原因:

❶中国有较大的应用市场需求

❷中国注重“实用主义

❸中国人整合全球资源能力强

❹应用技术可以最快地带来经济效益

❺更加稳妥安全保险

……


从1到99的创新,我们非常厉害,这值得庆祝。

但我们却极度缺乏另一样东西:从0到1的突破

扼住科技的咽喉的,从不是从1到99的增长。

真正拉开科技差距的,一直都是从0到1的突破。




3

从0到1,才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天不生牛顿,人类万古如长夜。

没有爱因斯坦,天地星辰变幻茫茫。

后人在技术革命上的轰隆前行,源自前人在最底层基础科学的探索。


看一看现代社会是由什么驱动的,就能找到答案:

❶当代科技金融的基石是数论中的因子分解算法

❷市场经济理论是亚当斯密的分配论

❸人工智能发展的背后有贝叶斯定理的统计学。

❹现代芯片技术最终要突破量子纠缠二阶计算SOAR等数学理论。

❺区块链技术后面有椭圆曲线理论哈希加密作为基石。

❻支撑互联网现在运行起来的是TCP/IP协议



发现了吗?人类的进步其实是由从0到1的突破驱动的。

我们所自豪的那些技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在基础科学的地基上建立而成。

没有从0到1,自然也就没有从1到99。

从0到1,才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人类有哪些从0到1的突破?

麦克斯韦的电磁通论是电力行业的从0到1;

香农公式,是信息技术的从0到1;

冯诺依曼结构,是经典计算机制造的从0到1;

图灵的数理逻辑,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从0到1;

Android系统是安卓手机行业里的从0到1;

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PC电脑的从0到1;

ARM架构是全球计算机芯片行业的从0到1;

Linux开源体系是很多软件服务的从0到1;

……


什么是从0到1?基础科学的探索就是从0到1。

基础科学是人类科技大树的“”,从0到1的突破其实就是一种「根技术」的形成。

一切应用技术的发展,最终一定是要回归到根技术上。



每一种“根技术”,每一个从0到1的突破,都对行业有着巨大影响。

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没有根技术的形成,你就没有话语权主导权


从0到1的突破与根技术的形成非常重要。

它是社会生长的能量之源,是文明运转的轴承

它是碳基文明的驱动引擎,也是人类社会的稳定之锚




4

基础科学,中国开始重视


如何完成从0到1的突破?

如何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根技术”?

无他,只有一个办法:重视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

它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换提供底蕴和后劲。


必须认清一个事实:技术创新不能凭空产生,需要根基,也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原理

科学原理与定律,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极限


过去两百多年,人类最伟大的突破都诞生于基础研究领域。

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力学、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对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

这些从0到1的突破又催生了新学科的成立,并引领了一个科技时代的潮流,成为各个交叉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



基础科学与技术应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长期主义」和「无用主义」的事情。

它的研究与突破是不可预期的,决定了不能有急功近利弯道超车的心态。


必须承认,过去四十年,我们在科学发展的这条路上走得有些功利

我们选择了一条更加容易走的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科研投入的现状,都是重生产应用轻基础科学

这可以理解,一方面有现实客观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我们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核心基础,比如芯片等领域,都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受人掣肘。


马化腾曾经在2018年时提到:

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而在基础科学上整个中国基础还是非常薄弱。

中国在应用市场跑得再快,基础科学发展受制于人的现状,使得中国市场实则“外强中干”,极易被推倒。

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科学方面。


还有很多人也发出了同样的担忧。

但所幸现状有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近年来,国家在科研投入方面,基础研究占比在不断提升。

2021年,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比2020年增长15.6%,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6.09%

虽然比之发达国家的15%仍有差距,但与此前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除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之外,企业也开始对基础研究进行社会资金的支持和补充。

腾讯便是其中的代表。从2018年发起“科学探索奖”,已经资助200名优秀科学家。而在2022年,腾讯又发起新项目:新基石研究员

它发挥了社会资金在支持基础研究中的灵活性优势,成为社会性资本注入“基础研究”的催化剂




5

从0到1,新基石研究员


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它无法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而且很多地方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实验、团队、学术交流…

不少坐冷板凳的科学家,都是在寻找经费的路上错失了做科研的最佳时机。


如果要真正推动基础研究从0到1的创新,必须充分尊重科学规律

让科学家们能够专注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有风险、有希望的方向,且不需要对资金有后顾之忧

这就离不开对科学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


腾讯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就是这样一个特色鲜明的资助项目:

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独立运营。腾讯公司将在10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这也是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有下面两个突出特点:


1

科学家主导


“新基石研究项目”是由科学家主导,并设立科学委员会作为人才遴选方面的决策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担任首届科学委员会主席。


2

选人不选项目


申报人发过多少文章、有多少专利、有多少引用,都不是评审考核的关键和标准。评委们更看重的是申报人的雄心壮志,和他们今后要进行的研究是否真正处于基础研究的最前沿


以上这两点,表明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对原始创新的聚焦,以及对科学家自由探索的鼓励和尊重。




6

58人,他们终于来了


2023年1月13日。

历时近半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

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30位,生物与医学科学28位。

获资助名单如下:



从深入理解混沌现象到探究中微子质量奥秘;

从提升人工光合作用效率到细胞应激与衰老

从拓展植物远缘杂交到激活肿瘤免疫……

首批“新基石研究员”的未来研究计划,瞄准了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


他们平均年龄48岁,远低于55岁的申报门槛。

其中包括8位“80后”,最年轻的年仅38岁,还有6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资助。

他们有来自北京、上海,也有来自西安、昆明、哈尔滨、福州等非一线城市。


除了传统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外,诸如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也有科学家上榜。


入选的科学家,实验类的每人每年将获得不超过500万元资助,理论类的每人每年将获得不超过300万元资助,资助将持续5年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特别关注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倾向女性和年纪轻者。



这些入选的新基石研究员,都是当前中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前线的一流科学家

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支持下,相信会实现更多从0到1的源头创新。




7

中国,需要“从0到1”


这58名年青的新基石成员,就是中国未来科学的希望,也将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如果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从0到1的原始创新,其实就是仰望星空的行为。

它可能没法让你躲开当前脚下的水沟,却能让你去发现星空运行的规律

站在务实角度看可能是“无用”的,且不容易被世俗理解。

但从更高维度去看,它才是真正的未来


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人类对地心说的认知;

伽利略的实验和数学研究,创新了科学研究方式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绝对时空观的执念;

量子力学,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这些从0到1的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从1到99的模仿和迭代,可以带来实用性的效益。

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才是决定人类未来的根本。


今天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从0到1

去揭开未知之谜,奔赴星辰大海。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更多的从0到1

解锁科技增长的密码,孕育更强大的科技力量。


这也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意义所在:

多年以后,或许人们不会记得人类社会又创造了多少亿GDP。

但他们仍会津津乐道,在数学领域谁又证明了一项伟大猜想,理论物理领域又认识了一种新物质的存在形式,化学领域又发现了一类全新的分子,在生命科学领域发现了调控生长发育的全新机制……


2023年伊始,中国要开始努力探寻科学「无人区」。

也许在2024年我们还不能看到太多亮眼的成就,

但2033年、2043年、甚至到2053年,

中国基础科学或许能为中国世界人类文明,创造更多的从0到1


期待那个时代的到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后的诗歌》:32: 童年时我喜欢沉思冥想要想在技术上超越美国,需要全社会的正确观念年销量从0到4亿,被央视评为“国货新势力”,这个品牌是怎么做到的?对话无招,中国企业需要出海出圈,需要“非稀缺”式创业从0到1,写一个自己的操作系统!| 极客时间好课回归|从0到1,全面掌握编程基础、数据处理包及机器学习,逆袭大数据人才!导演郭帆:《流浪地球2》还是从0到1最后机会|从0到1,全面掌握编程基础、数据处理包及机器学习,逆袭大数据人才!文末送书 | 从0到1全面探讨分布式人工智能:理论、算法与实践不是谁都可以买!雄安新区首个商品房开盘,单价1.1万到1.4万,需满足......英国人数学真差吗?首相为何要“鸡娃”到18岁这些城市爱惨了留学生!送户口还给钱奖金10到100万!《山居续忆》:第二十一章:黄陵之游(三)半年从0到1000万,他赚麻了好课回归|九大投行面试官带你从0到1实操Costco、亚马逊企业级项目!15年30亿设备,安卓如何从0到最大的操作系统?从0到3000万+,它的会员体系是怎么做到如此成功的?单品从0到2个亿!这家中国品牌,要给国产猫粮争口气用限制入境来恶心中国,我们又要“反省”了?从0到1布局拉美,商家必须知道的二三事中国又一项从0到1的突破!服装保暖新革命,-15℃穿也不冷我在东南亚做社交电商,一年0到19w+用户,月GMV1000w+美金中国人爱喝热水,需要“感谢”美国国际庄综合征李飞飞高徒教你从0到1构建GPT,马斯克点赞首相都要“鸡娃”到18岁?别笑,英国数学40分就算及格,上课考试都能带计算器…重磅!贾跃亭要“回国”了!法拉第总部落中国,网友:一个敢来一个敢签...在美国293.请读者帮助上班真累啊!中国ADC的进击之路:需要脚踏实地,但也需要“黑科技”我在东南亚做社交电商,一年0到19W+用户,月GMV 1000w+美金热靴闪光灯从0到1-- 第一期开始报名了!ChatGPT背后:从0到1,OpenAI的创立之路团队合伙人的“从0到1”创业3年从0到亿 ,她成为氢能赛道跑出的新黑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