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越来越热的毫米波雷达

越来越热的毫米波雷达

公众号新闻

来源:内容来自智能汽车设计 ,谢谢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使用天线发射波长1-10mm、频率24-300GHz 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作为放射波的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根据接收和发射毫米波的时间差,结合毫米波传播速度、载体速度及监测目标速度,可以获得汽车与其他物体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及运动方向等物理环境信息。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和光波之间,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的优点。与激光雷达(LiDAR)相比,目前毫米波雷达技术更加成熟、应用更加广泛、成本更加低廉;与可见光摄像头相比,毫米波雷达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更好,价格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全天候工作无可替代的优势,已成为汽车电子厂商公认的主流选择,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77GHz 正在取代24GHz 成为主流


车载毫米波雷达根据毫米波频率可以分为24GHz、77GHz 和79GHz 毫米波雷达三大种类。目前各个国家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段各有不同,除了少数国家(如日本)采用60GHz 频段外,主要集中在24GHz 和77GHz 两个频段。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已将77.5~78.0GHz 频段划分给无线电定位业务,以促进短距高分辨车用雷达的发展。由于77GHz 相对于24GHz 的诸多优势,未来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段会趋同于77GHz 频段(76-81GHz)。



根据探测距离的不同,毫米波雷达可分为短程毫米波雷达(SRR)、中程毫米波雷达(MRR)、远程毫米波雷达(LRR)三种。24GHz 主要是以SRR 和MRR 雷达为主,77GHz 主要以LRR 雷达为主。一般情况下,SRR 的探测距离小于60 米,MRR 的探测距离在100 米左右,LRR 的探测距离大于200 米。



77 GHz 车载激光雷达优势显著,正在逐渐替代24GHz 成为主流。(1)77GHz雷达的分辨率和精度更高:由于速度分辨率和精度与射频成反比,更高的射频频率导致更好的速度分辨率和精度。77GHz 的毫米波雷达比24GHz 的速度分辨率和精度提高了3 倍;(2)77GHz 雷达的体积更小:77GHz 天线列阵的间距仅为24GHz 的三分之一,因此整个毫米雷达的体积也可以实现其三分之一。


海外厂商正主导市场,国内正起步追赶


国外毫米波雷达发展历史悠久,国产正在逐步追赶。1973 年德国首次出现汽车防撞雷达,欧美大型毫米波雷达制造商已累积近40 年的技术经验。早期的毫米波雷达采用高电子迁移晶体管制作集成电路,集成度低且成本高昂,直到2012年,英飞凌及飞思卡尔成功推出芯片级别的毫米波射频芯片,降低了毫米波波雷达的技术门槛,同时降低其制造成本,推动毫米波雷达在各领域的应用。2013年,24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开始进入中国,2018 年,实现24GHz 毫米波雷达国产,但是在77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仍未实现大规模国产化,只有少数国内厂商具备77GHz 产品的量产能力,国产毫米波雷达仍在持续追赶中。



毫米波雷达的硬件占比约50%,主要由射频前端(MMIC)、数字信号处理器、天线及控制电路等部分构成,软件算法占比约50%。


射频前端(MMIC):是核心射频部分,占总成本的25%左右。由发射器、接收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及压控振荡器组成,起到调制、发射、接收及解调毫米波信号的作用。在技术趋势上,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的高集成趋势下,CMOS 工艺有望成为主流。在供应商方面,加特兰微电子、意行半导体、矽杰微电子、矽典微等本土厂商已有能力自行研发生产低频24GHz 芯片,且价格较海外有30%以上的优势。但在高频段77GHz 芯片方面,主要由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供应。


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嵌入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前端收集的信号获取目标信息,是保证毫米波雷达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核心部件,主要通过DSP 芯片或FPGA 芯片实现,占总成本的10%左右。在技术趋势上,DSP芯片在复杂算法处理上具备优势,FPGA 在大数据底层算法上具备优势,“DSP+FPGA”融合在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在供应商方面,高端DSP 芯片和FPGA 芯片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DSP 芯片供应商有飞思卡尔、英飞凌、亚德诺半导体、意法半导体等,FPGA 芯片供应商有赛灵思、阿尔特拉、美高森美、莱迪思等公司。


高频PCB:天线是毫米波雷达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重要组件,毫米波雷达可通过微带列阵方式将多根天线集成到PCB 板上。由于毫米波频率高,对电路尺寸精度要求高,所需印制电路板为高频板材PCB,占总成本的10%。主要供应商为罗杰斯、Isola、施瓦茨为主,国内主要是沪电股份等公司。



博世、大陆、电装、海拉等国外厂商占据全球毫米波雷达的七成市场份额。全球毫米波雷达主要供应商有博世、大陆、电装、海拉、天合、安波福、奥托立夫等。博世、大陆、电装、海拉等国外巨头占据行业73%的市场空间,行业集中度较高。



维宁尔、大陆、海拉占据SRR 市场,博世、大陆、电装等占据LRR 市场。根据佐斯汽研的数据显示,维宁尔、大陆、海拉、安波福和法雷奥五家企业占据中国短程毫米波雷达(SRR)96.4%的市场空间,其中维宁尔排名第一,市占率32%;博世、大陆、电装和安波福占据长距毫米波雷达(LRR)95.7%的市场空间,博世排名第一,市占率高达40%。



24GHz 国产化率较高,77GHz 仅少部分国产玩家实现量产。国产厂商已实现24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市场化供货,而仅少数玩家具备77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的量产能力,其中森思泰克是目前国内乘用车前装77GHz 毫米波雷达市场份额排名首位的国产供应商,正在逐渐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其毫米波雷达的定点车型接近100 个,而德赛西威、华域汽车等公司也已达到77GHz 雷达的量产条件。


空间测算:预计到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380 亿元,CAGR 26%


毫米波雷达作为最常用的车载传感器之一,目前L1 或L2 级一般需要搭载0-3个左右,L3 级一般需要搭载3-6 个左右,而L4 或L5 级一般需要6-10 个左右,随着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逐渐提升,也将带动平均单车搭载个数的提升。目前毫米波雷达正在逐渐从24GHz 朝着77GHz 迁移,24GHz 毫米波雷达平均单价300 元左右,77GHz 的在400 元左右,有望带动平均毫米波雷达的价格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到2025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384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5%,全球毫米波雷达搭载量将达到1.1 亿颗,复合增长率为23.7%。在中国市场方面,预计到2025 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49 亿元,中国毫米波雷达搭载量将达到4250 万颗。


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空间测算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282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一文看懂WiFi 7

拯救未来计算的三种办法!

买买买成就的芯片巨头!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马斯克刚刚放了大招,4D毫米波雷达会是啥前途?|前哨特斯拉/比亚迪「占位」毫米波雷达赛道,2023年前装增速冲刺50%书单 | 全球人口突破80亿:人越来越密,其他物种却越来越少,怎么办?超声波雷达的“新生”车载UWB雷达开始商用,相较于毫米波雷达有何优势?4D毫米波雷达处于革命前夜天花板的高度决定于组织度毛泽东说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传统巨头生“变”,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战火再升级【广发策略】特斯拉或将搭载4D毫米波雷达—新兴产业景气扫描(2月第4期)全年交付超1800万颗,毫米波雷达赛道进入新增长周期极目智能与锐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4D毫米波成像雷达助力智能驾驶落地特斯拉要用4D毫米波雷达!马斯克变了吗?|直播预告毫米波雷达「增量」升级脸色越来越暗,细纹越来越密!皮肤衰老怎么办?雪天遐思清雷科技打造“毫米波雷达”医疗诊断产品,硬核科技如何创新睡眠和生命体征监测齐邦媛:我不赞成任何狂热的东西,狂热的东西都不持久马斯克反悔:毫米波雷达重新上车,最快下个月就发布毫米波雷达「战火」升级马斯克反悔了!毫米波雷达重新上车,最快下个月就发布!美俄关系恶化,雷达供应商Arbe暴涨近50%!A股毫米波雷达概念异军突起4D毫米波雷达开启感知新大陆,这家企业给出这样的答案特斯拉重新启用,毫米波雷达再添新“爆点”4D毫米波是个啥,会不会颠覆Lidar?4D毫米波是个啥,会颠覆Lidar?我们一起分析分析齐邦媛:我不赞成任何狂热的东西,狂热的东西都不持BK华人区或将开赌场 赌钱越来越方便 家破人亡也越来越快特斯拉重新“捡”回来的毫米波雷达,下一步“脚”落何处?欧洲15船游+自由行-6 Valencia-瓦伦西亚看这样的直播很享受——国产5G毫米波前端芯片的新突破国家发文!今日施行!中国5G毫米波落后的局面要颠覆了?毫米波雷达国产化替代新周期,谁将领先跨域百万级量产交付?特斯拉也来「代言」,4D毫米波雷达真的「稳」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