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魔都种菜记 || 大地上的中国

魔都种菜记 || 大地上的中国

财经


· 这是第4478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7k+ ·

· 刘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抢菜记

2022年,集物质文明之大成的上海陷入“菜荒”,令上海和全国人民始料未及。

作为大上海一户普通人家,我家经历了从楼栋精准封控、我家单独封控、小区封控到上海整体封控的全过程,抢菜也成为近期家庭生活的一大主旋律。

先是三月初,趁着楼栋短期解封,母亲顶着我的质疑囤了大量的米和菜,连床底下都塞满了。但储备再丰富,也架不住近两个月只出不进的坐吃山空,进入4月,为了控制食品消耗速度,我家经历了早餐喝粥、中午吃面、晚上才吃炒菜的阶段,以及四个菜变三个菜、三个菜变两个菜的阶段。

4月中旬,无奈加入社区团购大军,花很多精力、以及平时三四倍乃至许多倍的价格抢菜。我家团过几次菜,一次是一盒牛奶、两小盒豆腐、烧麦,两斤肉,几个土豆、胡萝卜、蒜头之类的蔬菜礼包,价格200元;一次是一份包含香蕉、橙子、火龙果等常见水果的礼包,9斤180元,合20元一斤……对此,妻子还表示欣慰,当她听说浦东一位朋友花200元买了两斤肉之后。

其间,政府陆续发菜三次,每次约合一天用量。民间的互助无疑更可靠,三月份,许多没有封控的“自由地区”朋友来电关心,表示可以送菜过来。四月份,又有一位苏州朋友找渠道送来一批蔬菜、肉类,大大缓解了我家的抢菜焦虑……但那些缺乏社会关系、低收入的外来租户家庭呢?

事实上,菜还在其次,少吃点就少吃点,只是我女儿的奶粉也快喝完了,这个问题就难以回避了。妻子看了许多团购群,但看着满1.5万元才配送的团购门槛线,以及比平时高出许多的价格,只好买了两箱牛奶,以备奶粉喝完顶一顶。幸亏两岁多的女儿可以跟着我们吃米饭……但那些只能喝奶粉的婴儿家庭呢?

奶粉还有办法,更要命的是药品。四月初,女儿连续两天发烧到40度,不能去医院,只能靠着此前没喝完的一点退烧药才控制住。但那点药不够用,妻子十分惊慌,后来在小区微信群里求助,一户人家把家里剩的药送过来才解了燃眉之急。幸亏小孩代谢快、抵抗力强,没几天自己好了……但那些缺乏抵抗力、脆弱的老人和重症病人呢?

不抢菜的时候,与上海朋友聊天,问:现在最想吃什么?汇聚全球美食的魔都上海,人们罕见地达成共识,却是——吃肯德基、喝可乐;问:疫情后想去哪里?去过各地旅行、见过全球美景的魔都中产,说的最多的却是——去乡下走走……

如何是福?平常即是福。

种菜记

我家楼下的退休大叔喜欢摆弄些花草,今年,他选择把花草换成菜。

大叔的“菜地”不到两个平方——是单元入口突出来的二楼小平台。他在上面摆了许多陶罐、小木箱,种上了一些紫苏、大葱、白菜之类。他还捡来树枝,搭了一个简易葡萄架,葡萄去年就结了果,结果却被小鸟吃光了。大叔倒不心疼,对他来说,这点收获本就不重要,摆弄这个“菜地”的过程,才是他的享受。

|大叔的“菜地”

我们楼栋居民,常见他从窗台翻出去收拾他的“小菜园”,或俯身专心致志地收拾着他的小小天地。我有时靠着窗跟他聊聊,他就像介绍自家孩子一样介绍自己的作物,充满小老百姓的喜悦和成就感。

这些,对于农村出生,老家依然还有偌大菜园的我来说,感到既共鸣,又有些怜悯——有一块自己的小菜地,能种点菜、养点花,这就是魔都退休老人的梦想。那人辛辛苦苦、谨小慎微地活一辈子,意义又在哪里?

相比之下,家住松江泗泾镇的朋友老余家,无疑就是真“地主”了。

朋友老余,前些年父母退休,从老家县城赶来帮他带孩子。老老余是越战老兵,闲不住,闲下来也容易跟老伴吵架,便转悠着,在小区附近物色了两块地。一块在小区外一个小河沟的角落,一块在骑车十分钟外,当地农民废弃不种的一片荒地上。

老老余将退休时间大量花在这两块地上,并成功使之变废为宝。播种当年,他家就基本不用买菜了,收获时节,还能大量送朋友、邻里。

问题在于他这个“地主”是非法的,没人管时都好说,一旦引起小区物业或地方部门注意,随时可能连地带菜被“征收”。老老余也不以为憾,收走一块再去找另一块,菜被附近农民工偷了也不恼,就当个乐趣和锻炼。好在郊区荒地不少,只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和行动的勇气。

他的那些地,我都去看过,打理得都很好。老老余站在地头,仿佛巡视自己的战场,一沟一渠,被他像收拾战壕一样打理得清清爽爽。开荒的市民也不少,各家的地紧紧挨着,人们有时凑在一起交流着种地经验,仿佛乡下彼此熟知的村民。地的尽头,往往是高楼大厦、居民楼,透过摇曳的玉米杆、豆角架望过去,有一种都市田园的梦幻和感动……

|老老余和他的菜地

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本应更和谐。长久以来,人们视几千年“中庸”传统为落后、愚昧和被“革命”的对象,不知不觉走向一个一个极端,并互相指责、割席断交。

比如,谈到城市化,就要跟农村、农业、农民对立,无论农业生产,还是人情、互助、去货币化的传统,无论田园生活,还是安土重迁、自然内循环、量入为出之类的价值观,都被视为城市化的反面,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城与乡就得对立,这是谁规定的?

屋顶上的田园梦

现代经济和思想有一个弊(动)病(力),那就是把世间能物化的事物,都标上价格、推向竞争。比如城市与乡村,本来相互依存,说不上竞不竞争,但在现代经济体制下,不得不就劳动力、土地、民间储蓄、社会舆论等展开竞争——当然,“竞争”只是单方面的,因为乡村压根就无法招架——而对生活方式、自给自足、文化归属感这类乡村具有优势、但难以标价的选项,避而不谈。

所以,现代思想大体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动物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功利性的延伸、填充。尽管生产力和科技大发展,但以一个千百年的时间轴来看,必然有所长有所短,有其利有其弊,平常心视之即可,“大国大城”般的片面、过度优越、误导,大可不必。

十二年前,一场世博会、一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将“大国大城”推向高潮。彼时,房地产、4万亿大基建、城市基础设施连同债务扩张如火如荼,没有人会对这句口号产生质疑。

除了一个人。

朱胜萱,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在经历了从2005到2010年长达五年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于世博开园前住进了医院。一场长期积累的重疾差点让他告别人世。

出院后,他来到自己奋战了5年的地方,首先感到的却是失望。他顶着众多老专家的压力,留下来的大片大片开阔草地,本来是希望给游客更多席地休息的地方,但他看到,拥挤的世博,游客们都把时间花在展馆排队上了,根本没有人悠闲地休息。他精心设计的、想让人们停一停的空间,也被出入城市的人们视而不见。

他还做过许多城市公园和房地产景观,他开始反思,城市景观并没有、或者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城市的生活,那么,土地,除了房地产,除了利益和价值,对人们还可以意味着什么?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赋闲在家的朱胜萱,按照农村老家习惯,在小区一些接近荒芜的绿化区撒了些种子,种上一些时令蔬菜。保安走过来问了两句,并没有制止——这些不过用来写进售楼材料、支撑房价的“绿化景观”,并没有让保安、居民产生任何情感联结。

这片小小的菜地,慢慢有了一些生气,慢慢就有人驻足欣赏。原来见面不打招呼的邻居们开始找朱胜萱聊天,老奶奶、阿姨跟他讨论香菜的品种、丝瓜怎么不结之类的技术问题,来自陕西农村的保安自发看护起这片小菜地,一次朱胜萱的哥哥在“菜地”前蹲着看了一会儿,还被保安盘问了许久,就差被请进保安室……不经意间,被他“破坏”的景观,拉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决定开启一项更大规模的魔都种菜计划。

城市土地精贵,更不是所有小区都对绿化带种菜实验宽容,他把目光投向“天空”。朱胜萱回忆,做世博公园规划时,他曾经几次坐直升机俯瞰上海,他原本准备了一堆形容词来描述感受,比如美丽、壮观、繁华、震撼,结果一个没用上。触目可及,尽是灰白的水泥屋顶,楼顶的缝隙里偶尔挣扎出几点生硬的绿色——那是行道树或绿化景观,当夕阳斜照,他从不同角度审视这座城市,想到的一个词却是,苍茫。

这座苍茫的城市,那许许多多光秃秃的水泥硬化楼顶,除了给城市制造视觉污染、热岛效应,完全就是空间浪费。

2011年夏天,朱胜萱与黄柯、杨隽伟两个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发起了“天空农场”项目。他们租下一个菜圃作为教育和实验基地,还请来浙江大学农业专业教授,为团队成员培训农作物种植。他们设计了可移动的种植盒,规划了商业模式,学会了自制肥料,便发起“上楼下乡”城市农耕的宣传运动——到楼顶去种菜,到楼顶去寻找田园。

不料,接下来的最大阻碍竟然是“没有屋顶可用”。“最初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居民区屋顶,因为跟老百姓更贴近。结果发现,居民区屋顶最大的问题是物权共同所有。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各种谈判手段都用了,都谈不下来”,朱胜萱说。

在无数次碰壁之后,他们迎来意外惊喜。2011年,团队入围首届英国大使馆绿色生活行动项目,这次小小的成功,让他们的梦想第一次受到外界的关注。不久之后,他们还通过申请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给予的80万元研发资金。

更难改变的是观念。在项目推广中,朱胜萱常常有一种从设计师搞成传销员、或在小县城卖保险的感受,身边的熟人都躲着他,因为他逮住谁就给谁“上课”,看谁可以成为天空菜园的实施者。

他的第一位客户是一个下属,一位来自台湾的孩子妈妈。她们本来想在屋顶建一个花园,被朱胜萱软磨硬泡地做成了菜园。原本,她的房子因为楼层过高不好卖,菜园建好不久就迅速升值了30多万。这位妈妈感到这个菜园是女儿和自己的乐园,金钱完全无法衡量,所以至今她们一家还住在里面。这块0.2分的土地,甚至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一档三农节目长达20分钟的专访,这块地、地上长出来的菜和种菜的三代人,作为“菜农”被深入采访。

天空菜园第一个真正成功的项目,来自川沙一位木匠出生的上市企业老总,被打动的他,委托朱胜萱团队在其生态厂区食堂的屋顶做菜园。对这个“大项目”,团队算了一笔账,400㎡的屋顶,不算景观设计成本、人员成本,总投资是30万元。企业老总担心菜园建好后没有后续服务,投资打水漂,为此,双方决定各投入15万元,并制定相应的收益分成方案。随后,这个都市田园项目,还吸引了《周末画报》《商业周刊》等众多媒体采访,潜在的广告收益都远超30万。

还有一个客户,是“上海1933”办公楼的一位企业主。她提出,除了承重、防水等硬性要求,由于办公室是租的,所以要规避产权问题。为此,团队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租赁房屋的装配式屋顶菜园,随时可以拆卸带走。建成后,这位企业主将菜园维护与公司文化结合,即分租到“户”,每个部门认领一块地,利用休息时间耕种,每个部门可以自由选择品种,收获后也归部门所有。结果,这个真实版的“开心农场”,让全公司玩得其乐融融。

都市缺的是农产品吗?不,是生活和情感。

“天空菜园”项目的突破,在于跑通了大商场屋顶的都市体验型农场模式。在上海七宝凯德广场,他们将有机种植、自然教育、景观设计、休闲活动结合,将毫无商业价值的商场屋顶改造、划分、出租,创造了直接的商业价值,和较大的环保效应、社会价值,堪称城市版高质量的“三产融合”。

商场楼顶的菜园

今天,七宝凯德广场的“屋顶农场”依然在持续运营,并被凯德广场广泛复制,川沙木匠老总的屋顶菜园也依然在持续地产出。这个模式还获得了资本认可,成功获得2000万元融资。就在其有望大规模推广之时,发端于北京人济山庄“空中别墅花园”的,全国范围内的屋顶大整治席卷而来,一刀切下来,这个屋顶田园梦即告破灭。

彼时之“先烈”,放到推行碳经济的今天,或许正是时代先锋!期望这个接地气、利国利民的都市田园梦想可以再焕生机。

城市化与市场经济之反思

渴望都市田园的,当然不止魔都,也不止楼下的大叔、松江的老老余和世博景观设计师的朱胜萱……还比如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

2008年,在三聚氰胺大反思中,小毛驴市民农园成立。它将郊区农民废弃的土地租赁下来,整体规划、改造,一部分自营,一部分分租给市民。在此过程中,他们又将自然教育、休闲活动注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巨大的社会效应——比如,一些从小跟着大人种菜的孩子,长大后留学归来、成为精英,就开始缝合城乡之间的裂痕,而不是像许多城市精英一样去割裂。

这个模式,曾被批量复制,CSA生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城郊包地种菜等模式曾盛行一时。后来,这个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做法,却因为经济效益不足而逐渐萎缩——即便小毛驴农园,200亩地综合产值,最高的一年也不过千万,在土地价值房地产化的时代,相比房地产或工业园动辄几十、上百亿的产值,实在被“鄙视”;同时,在租金、农产品价格存在天花板,而地租、人工、农资等各项成本成倍涨幅的情况下,其利润越做越低,根本无法养活一个专业运营团队……两相结合,又加重着市场和舆论对这个都市田园梦的质疑和抛弃。

|小毛驴

经济价值,真的是衡量事物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多年的城市内卷,三年的疫情冲击,应当要引起社会一些反思,一直以来,我们一面倒、极端化推崇的城市化、市场经济,真的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终极方法吗?

一方面,我信守市场经济规律,但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和许多调研中,我也时常感到它的悖论。

再举个例子。现今城市农产品,基本都是工业化种植产物,譬如一白菜、一个萝卜,都来自某个遥远省份的工业化大棚。这些菜,为了规模种植、赶速度、降人工,必然要打农药、催长素,为了长途运输,必然要用冷藏技术、保鲜剂之类,此外,还得加上各项仓储、物流、渠道成本,通过各种社会大分工,才能上到你的餐桌……

工业化、规模化种植、仓储、物流、销售,大分工,听着很“市场规律”,但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些“大众菜”,尤其在中小城市,如果能够实现本地供应,就可以大量省去保鲜、物流、仓储、渠道成本和不必要的食品污染。哪怕价格比外地菜略高一点,农民现摘现卖,对高质量供需、食品安全、市民健康、碳经济等,是不是都要更合理一点?

或许要问,本地、有机化是不是太理想?事实上,尤其对许多中小城市来说,这种本地化的“高质量供需”,千百年来本就如此。只不过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被人们自己打断了。

那么,我们高举城市化、市场经济大旗,无差别地设计诸多、且越来越多的市场生产、收购、物流、仓储、监管、批发、零售等环节,意义在哪里?

而另一面,工业化、城市化诱导下,种地的农民大量抛荒土地,全跑去城里拿三五千块收入(还没有社保),并支撑动辄上万元的房价,吃着最劣质的食品,过着并不美好的城市生活,其意义又在哪里?

相对的,我经常在文章中提到的老家一位姑父,哪怕守着自家的几亩地,一年光种菜、种甘蔗,再自己骑着三轮车拉到县城卖,收入也要超过进城打工,并且还能帮助表弟在深圳买房。种地,并没有舆论想象得那么不堪。

现实之残忍,在于他得小心躲着城管!那么,城管究竟在保护谁的利益?农民的,还是市民的?如果说担心菜农影响城市交通、环境,那么,多开辟几个专门给他们卖菜的市场,或者建立农民与企业、社区直接的供应不就可以?千百年来,在没有城管的年代,不也自然地实现了高质量供需?

大城市由于人口多,农产品本地化供应不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部分实现。否则,为什么大城市周边有大量“供港”“特供/直供”蔬菜基地?为什么港澳居民、特权阶层可以享用本地、有机,广大市民只能吃千里迢迢拉来的工业化农产品?如果说大城市土地有限,那为什么宁愿放任农地抛荒,也要禁止市民在郊区“开荒”、在屋顶种植?

显然,以利润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以规模效益、职业大分工为导向的城市化,只是价值获取和生活方式之一种,而非全部。同时,事实证明,光聚不散的规模化,在贫富分化、城市内卷、疫情冲击中不断暴露出其弊病……它们都不完美,都需要反思、调和、改良。

我们终究要去寻回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而不只是经济发展的价值。

文明之歌

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5000年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上下存异而求同,“分久必合”。

文明之伟大,既在多样性,也在其不断的融合中走向和谐。因故,主分、主个性的西方文明,包括其立足二分法、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不断切分、竞争、聚集的市场经济,往往趋向分裂,且难以调和。而西方之所以问题重重,却依然可以持续引领世界,关键便在于科技的推动——只是这科技发展,又何尝不是建立在从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不断切分、细分的基础上。

这点东西方文明的根本性差异,我们要清楚。文明有别,方案自然有别,闷着头,不管不顾地搞城市化、工业化,是危险的。

单独的城市文明并不完美,单独的乡村文明又难以推动发展,城乡融合、三产融合,而非继续切割,才是文明向善、共同进步的大方向。

城市为什么要与乡村割裂?早在19世纪,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就针对当时严重的城市病,提出了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一种“田园城市”模型,以“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并得到洛杉矶等大量新兴城市的应用。

分散化的田园城市洛杉矶

城市为什么要与农业割裂?

2009年,美国新城市主义代表安德雷斯·杜安尼提出了农业城市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农业不只是一种“业”,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他将众多与食物相关的活动,包括小农场、共享菜园、农贸市场、农产品加工等,精心纳入一个个步行社区,以此应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并达到城乡均衡发展的目的。

2011年,在比“魔都”更大的魔都纽约,市中心一座仓库楼顶就诞生了一大有机农场——布鲁克林农庄。它占地3716平方米,建有自己的雨水收集系统、蜂房、鸡舍,种植了30多种有机水果和蔬菜。除了将这些农产品销售给周围社区居民和餐馆,还会组织周末农场体验活动、儿童厨师培养计划、运营小型CSA项目等。

站在齐膝高的豆类作物地里,眺望曼哈顿的天际线,这个农场虽然有点理想化,但对多数纽约人来说,一个长满蔬菜的屋顶,比搬到乡下去农耕更实际。

时任纽约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亦是这股都市田园热的“幕后推手”,为使纽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代表,布隆伯格在2007年地球日启动名为“PlaNYC 2030”项目,给建造“屋顶农场”的市民减税优惠——而不是简单地打着安全、拆除违建之类的旗号把市民赶下楼。

近年来,身居城市的一些专家,纷纷指出乡村要搞“三产融合”才有未来,而双标化地忽视,自己身处的城市,亦何尝不需要“三产融合”。

希望从专家到政府,从市场主体到市民,都去推动这样真正的融合。



  • 作者:民间观察派,独立思考者。专栏作者,撰稿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

  • 参考书籍/文章:

朱胜萱,《屋顶上的季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布鲁克林屋顶农场”(Brooklyn Grange)》。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网上买菜比超市更贵吗?对比75种菜价,我发现以前亏了一个亿……营收增长700倍后,诺诚健华即将“A+H”两地上市蔚来或将三地上市,英雄末路or生存之道?左手投科技,右手贴发票,中国VC在数字化荒地上最新“阳台种菜”报告发布:最热销种子是……香菜!华为阿里俩员工,教70后种菜种水果,做了个全国第一我在北京管控区种菜、散步、送药 | 谷雨[台湾纪游]台南三好一公道当归鸭第廿六科学家用月球土来种菜居然种活了!然而这长得真是......美国在家种菜全攻略!蔬菜种子、土壤、肥料购买网站推荐~会议预告丨人大区域国别论坛(第四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绿洲考古文化免费领「阳光种植房」,和宝宝一起动手种菜,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聚焦丨人大国发院区域国别论坛(第四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绿洲考古文化”公开讲座成功举办欧洲国家冷战以后已经把自己阉割了,没有能力打什么像样的战争了。罗德岛校长:中国最缺“大艺术人才”,这所魔都艺术高中决心填补空白!让新能源汽车在广袤乡村大地上跑得更远「预摘牌」关口,蔚来「三地上市」未雨绸缪?当小学生开始学煮饭修家电种菜,90后爸妈真的躺赢了!当985计算机教授开始去云南种菜“国际警察”这次为何没能拔刀相助波士顿科学JUDO™导引导丝在中国内地上市你卖露营帐篷,我卖智能种菜机,他卖办公椅……这些小众生意被疫情居家带火了在上海家中种菜 2 个月,「大丰收」也没吃饱,她究竟图啥?大翻车事件!我用半个月种的9种菜,最后竟然全部死光光?波士顿科学Expect气道超声穿刺针在中国内地上市或早或晚 你总会迷上「种菜」[台湾纪游]台南梅鑫海产店第廿五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中小学生越来越忙了刷爆上海! 彭于晏现身, baby种菜, 小区疯抢lady M和驴!?女王节长周末!Costco准备好各种菜苗, 特价BBQ食物+雪糕,华人大爱$23篮球,Kayak都补货了….直接往地上撒消毒片又是什么操作?約旦埃及2021(5)死海漂浮樂一日一诗:“楼上的声音,偶尔传来,敲击着/ 让日子有了绿油油的动静”||王国良:楼上的声音(读诗版)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多伦多这里买土还能赢$500? ! 种花种菜究竟如何选土?码住这篇就够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