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老师投诉最多的这个“坏毛病”,不改也可以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心雨朗读音频
音乐:Joep Beving-Anamnesis
歌曲:海龟先生-划火柴
作者|大J
来源|公众号“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要说孩子上学后,被老师投诉最多的是什么?排名第一位的,肯定是“坐不定”。
现在每次有人提问求教这件事,我总会说,道理方法不说了,要不和你们说说我们的亲身故事吧。
“D妈妈,有空麻烦回个电话。”
微信群里我被圈了,看到消息后,立马给女儿的老师打过去。
接通电话,老师就和我说:“D今天上语文课,整堂课就是猴子屁股啊,一会儿就得动一下,提醒几次后也不改善。我今晚放学会留她一会儿,训练坐姿。”
我听完老师“告状”,当下立马说的是:“谢谢老师啊,今晚放学留下来完全没问题,我们接下来家庭日常也会多注意这一点的。”
那天晚一点的时间,我去接小D,又进一步向老师了解了两点:
“不知道您有没有考察过,您这堂课讲的,她都会吗?听进去了吗?”
“我还想多了解一下,D上课动啊动的,有没有打扰到她同桌和其他同学啊?”
之后我和老师聊了一会儿,互相交换了一下想法,彼此对于小D“好动”这件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我回想了一下,感觉这次交流,对于老师来“告状”孩子多动,还是很有帮助的。相信类似的情况,不少朋友都会遇到,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供参考。
老师“告状”
肯定为了孩子好
先来说说第一句话——
谢谢老师啊,今晚放学留下来完全没问题,我们接下来家庭日常也会多注意这一点的。
为啥这么说?
这是我走了很多弯路后得出的经验教训。
以前我习惯性的第一句话是:啊,怎么会呢?
虽然我本意不是想替女儿辩解,是想了解清楚事实,但我一用这样的疑问句,对于一部分老师来说,一听“怎么会呢”,就觉得是家长在质疑老师,容易聊不下去。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回应的第一句话奠定了90%以上的效果。所以,基本上老师的沟通,包括“告状”,我第一反馈肯定是表示感谢,表示支持,表明我们家庭的态度。
这也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老师来“告状”肯定是为了孩子好。哪怕当中有误会,我们可以事后再找老师说,当下的态度很关键(这对于队友/老人带娃时也适用,当下不认同他们的方法,也不要当面就反对)。
然后我会分情况处理,比如这次是要留堂作为“惩罚”的,那么就把我的疑问/澄清放在之后提出。
如果老师只是说,你管管你们家孩子哦,成绩下跌那么厉害/课间总是打人,那么我表达认可后,可以继续提出我的疑问。
沟通时,尝试让“感谢认可”和“澄清疑问”区分得足够开,这样更能让老师感受到我们配合的诚意。
学习方式有偏好
我的第二句话是——
不知道您有没有考察过,您这堂课讲的,她都会吗?听进去了吗?
家里有“爱乱动”的孩子,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总看着他坐不定,屁股乱扭,手乱动,但教他的内容真的还都记住了,完全理解,还能复述。
每个人学习方式其实都是有偏好的,有的人一定要非常安静才能专注;有的人学习难的知识必须听音乐;有的人一定要坐定才能记忆;有的人必须走来走去或者转笔才能记得住。
你们代入一下是不是这样,这些都是不同的学习偏好,并没有本质上哪种方式更好的。
但的确,传统认知上都会觉得,不动才能学得更好更专心。因此,面对“爱动“的孩子,我们容易认为是个问题,急于纠正,从而忽略了也许这就是这类孩子的学习方式。
果然,语文老师告诉我,课后留下来让小D读新教的课文和生字,她倒是都会的,所以老师就跟孩子强调了课堂纪律。
那我这么问,其实并不是为了说服老师理解自己孩子的“特殊性”,而是给自己一颗定心丸,我明白了小D这样“多动”的学习风格并没影响她的学习。
这样的话,心态肯定就稳了不少,接下来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尽力引导,而不是又打又骂非要逼迫立马改变。
这样的视角转变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清楚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允许孩子随处走动、随意坐的,但我们需要更加理解,这不是孩子“淘气”,这只是他的特点之一。
那么家庭环境就格外重要了。对于这类孩子,放学后一定要保证更多的运动时间。
很多家长有误区,一听老师反馈,孩子上课“多动”,那在家就更加不允许孩子动,以为这是在训练,其实结果往往更糟糕。
保证了一定运动量后,再引导孩子如何把“多动”变成自己的学习优势。
可以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多运用自己身体的各个感官,教会孩子记笔记或者画学习地图的方法,这是相对比较好的让孩子手忙碌起来的方式。
还可以使用便利贴写下要点,然后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复习;或者在家里各个地方贴上这些要点来进行复习,效果往往比端坐在书桌前要好很多。
如果孩子已经因为“多动”被贴负面标签,导致学习受挫了,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实验类的学科,这是孩子喜欢也更加擅长的活动,先从这类学科逐渐重建学习动力和信心。
集体生活的“规则意识”
我的第三句话是——
我还想多了解一下,小D上课动啊动的,有没有打扰到她同桌和其他同学啊?
第二句话是多动有没有影响自己,那么第三句话就是多动有没有影响别人,这个逻辑其实和我们家管教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不影响自己健康安全,不打扰他人。
这也是我的个人教育观,人是社会的人,如果参与集体生活,哪怕这是孩子的个性/特点,一旦打扰别人了,那么仍然需要引导。不能仗着“特点”而忽略他人,这就太“自我中心”了。
老师的回复是,她倒是没和其他同学说话,但是动啊动的,老师看着太糟心了,就怕她从小没养成好习惯,以后高年级学习效率受影响。
你们看,从回复中就能看出来,老师的确是为了孩子好。而且我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打扰到老师了。
那影响老师上课,也就影响了整个班级,这个我是需要让小D明白的。
我当下就和老师再次表明了态度,谢谢老师的反馈,让您费心了。我们回家后,也会多引导,让小D了解上课的纪律。
回家后,我就会引导孩子。
但我每次都会额外再和小D认真说几句:
“在家的时候你一个人看书学习,你选择任何自己舒服的方式都没问题。
但你想想啊,学校班级里,如果大家都是坐着安静听课,就你一个跑来跑去发出声音,尽管你学进去了,但是其他同学都被你打扰了学不了了,而且老师也会被你打扰,这样大家都无法好好学习了。
所以我们尽量遵守集体规则,妈妈知道这对你很难,但我们还是有方法的,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吗?管不住手的时候怎么办?坐不住的时候怎么办?”
你们看,了解孩子学习风格后,我是不会去否定孩子这个人的,而是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去“适应”这些规则。
当然啦,现在小D并没有足够强大的自制力完全“不动”,但我这样的沟通的确帮助她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让她更加理解集体生活和“规则意识”。
与此同时,我也会定期和语文老师沟通,分享我们在家的引导计划,小D的进步表现,反复告诉语文老师,虽然还没一步到位,但她的确在慢慢进步。
我和老师的沟通,自始至终没有提小D就是这种爱动的学习风格,但这些沟通确实慢慢让语文老师不那么“糟心”了。
最近几次,老师还主动在课堂上表扬了小D呢。
最后还是忍不住掏心窝说几句,每次分享我家和学校的沟通,总是会有父母说,我们遇不到那么好的老师,又或者是,你估计是育儿博主,老师才会对你很客气的吧。
其实小D的老师们压根都不知道我们的故事,当然不排除我们运气好,总能遇到好老师。
我始终有个观点,我是“育儿博主”这点不会变,老师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用正确的方法去沟通,相比用不正确的方法去沟通,哪个效果更好呢?
不都是正确的效果更好么?
孩子的老师可能脾气经验各不相同,但老师通常不能换,那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沟通,和用不正确的方式去沟通,哪个效果好呢?
我相信对于90%的正常老师来说,不管脾气好坏,耐心大小,都是用上正确的方式,效果会更好。
无非是这个效果能否一次达到预期而已,一次达不到,那就多沟通几次好了;世界上本来就没几件事,一次就能做好。
这事也提示我们,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要重点考虑自己怎么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去想,肯定对方有啥啥背景。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们的家校沟通有所启发。
作为家长,我们都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很想给孩子营造最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最周全的养育方式,以及毫无保留的爱意。
但最后,都会被各种亲子关系和育儿难题搞得手足无措:
如何控制自己情绪?避免坏情绪伤害孩子?
父母如何协调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分工?
二胎家庭,父母如何处理大孩对二孩的抵触?
老人帮忙带孩子,教育理念不一致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一打游戏就停不下来怎么办???
……
虽然已经看了数本育儿书,但面临这些教育“问题”,仍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而育儿知识薄弱的妈妈,更是两眼一抹黑,找不着北。
推荐:尹建莉亲授的《每天都做好妈妈|尹建莉问答集锦》
上百万用户问题收集,从中精选中100个常见问题,涵盖亲子关系、育儿知识、女性成长、家庭教育等领域。
100节音频课,已全部更新完毕,您所有育儿难题,都能在课程中找到答案!
课程部分目录
原价129元
新春特惠价99元
100个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识别下图二维码,一起做好妈妈↓↓↓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好妈妈优课,
点击底部菜单栏:已购课程
即可永久收听课程。
本文作者大J,世界500强前高管,国际融合教育专家。500万父母关注,擅长儿童全脑启蒙、亲子阅读、在家早教, 分享最新育儿理念。
著有育儿畅销书《爱上阅读的秘密》系列,《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系列三部曲。欢迎关注她的个人原创公众号“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大J小D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假期,可领取1-12岁实用优质可打印学习资源。
心雨,教育管理学硕士。细雨簌簌,心声娓娓,跟您聊聊家庭教育那些事儿,愿用声音分享感悟、传递能量。
点击“阅读原文”,每天都做好妈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