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百万留学归国,找不到工作,我终于成了全职女儿...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号PeerBang留学(ID:PeerBang)
刚迈入2023年,我就发现有一种很新的职业开始在留学群体中流行:全职儿女。
这也许会被认为不过是一种“新型啃老”:在家里承担一点家务和情感劳动,从父母处换取生活费,同时考研、考公或准备找工作。
他们多是一群学历较高,对自我价值有一定追求的人。在求职遇阻、学历内卷的现实下,选择当「全职儿女」作为迂回战术。
而这一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居然也开始变得常见。
留学后,选择回归家庭当「全职儿女」
不少留学生在回国后的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都是待业状态。
这些年轻人,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对赚钱养家并没有迫切需求,同时追求和在西方留学时一样的生活和工作品质。
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让他们放慢了就业的脚步。
因为有父母兜底,很多全职儿女也不太为求职或者生存焦虑。
对此,还有人总结了全职儿女的工作内容:
“相亲”相当于”商务洽谈“,”参与多次相亲“相当于”忙于应酬“。
以满足父母期待诸如考公考研等作为主线业务,间或需要24小时在线为父母提供情绪价值,把反向给父母画饼视为生存法则,每周末视情况放假……
甚至,还细分出了全职、兼职、实习儿女,分别承担不同的“业务线”——
不难发现,毕业后要做全职儿女,还需要家庭本身的经济条件允许、父母愿意在大学毕业后继续给零花钱。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去当「全职儿女」。因此在经济基础好的留学家庭里更为常见。
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留学归来之后,在走入社会、成为独当一面的“社会人”这一步上并不顺利,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让不少同学宁愿在家,以逃避现实的压力。
毕竟在家有吃有喝有人照顾,很多父母也愿意有独生子女陪在身边。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且,做「全职儿女」无非家里就是增添一双碗筷, 在外创业可是掏空六个钱包。
相比创业的风险之下,「全职儿女」可以说还是一个更贴心孝顺的职业路线。
因此,年轻人们都开始积极响应,争当「全职儿女」。
24岁的留英海归硕士张佳玲表示,回国几个月,投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她掰着手指数了数,苦笑道:“参加了4次面试和2次笔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说,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在不断刷新邮箱和生怕错过每一个陌生来电的期待中,她感到,花了1年多时间,搭进几十万元,好不容易给自己的学历镶上的金边,正在一天天被现实剥去光环。
也有很多回国的留学生,在网上发帖说“找不到工作”、“只有我没offer吗”……
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豆瓣小组里,就有一位准备参加国内秋招的海归发帖子描述了她与母亲的对话:
“妈妈,我要是找不到工作你在养我半年吧”
“养一年也没关系,还早着呢,不要有压力。”。
对于普遍的独生子女,还没有兄弟姐妹的对比压力,享受到职场上绝对没有的“0内卷”的优待,这真的很难不心动:
但「全职儿女」也不全是幸福的。看似享受父母提供的安稳生活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与矛盾。
「全职儿女」看似温情,实则反映更多的是“找工作”的无奈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海归留学生更有竞争力,能在求职中更胜一筹,然而情况早已改变。
留学回来成“全职儿女”已成为越来越成为常见现象。
说到底,很多留学生面临最大的窘境,始终在于自我期待与就业市场的巨大落差。
根据领英的《2022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2020-2021年,受到疫情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人数持续大幅增长。
其中,2020年海归人数同比增长33.9%,达77.7万人,同比增速高出2019年近3倍。
2021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预计回国就业学生首次超过百万,达104.9万人,同比增长35.01%。
庞大的留学生群体蜂拥回国,难免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一边是国内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刷新着“最难就业季”的峰值;
一边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岗位需求逐渐下滑,使得越来越多留学生加入“慢就业族”,边在家陪父母,边游学、考察、备考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是继续考研等。
全天下的父母都难免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于是父母们不惜倾尽全力供养孩子,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留学开阔眼界,以站上更高的平台。
但对于孩子留学归来,走上「全职儿女」的道路,你怎么看呢?
你曾向身边亲戚、同事、朋友、邻居夸耀的,
花费百万名校留学回来的孩子、
已经成年的贴心小棉袄,
无业在家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