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呗?”结伴而行的恐龙宝宝
图片来源:Google
成年的巨型恐龙暴龙的社交方式是:互相啃脸;婴儿期的暴龙宝宝则是:我们一起走!
撰文 | 赖利·布莱克(Riley Black)
翻译 | 贺旎妮
审校 | 王怡博
暴龙(tyrannosaur)是一类能够咬碎猎物骨头的巨型恐龙。但古生物学家对婴儿期的暴龙知之甚少。这是因为刚孵化的化石极其罕见,几乎不能为这些几十厘米高的肉食性动物的行为提供多少信息。近期,古生物学家在大约7200万年前的岩石中发现了一些小型足迹。通过分析这些足迹,他们证明婴儿期的暴龙会结伴而行。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部的圣玛丽河组(St. Mary River Formation,一个地质组)进行野外考察时,古生物学家在这里的河岸初次发现了这些小型足迹。这个地层含有大量的恐龙足迹。
图片来源:Unsplash
正如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研究员唐纳德·亨德森(Donald Henderson)和同事在《加拿大地球科学杂志》(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上描述的:“对于这片沙滩来说,这是一段非常繁忙的时期。”这个地层存在7个小型恐龙足迹,这表明当时这些恐龙在成群移动。
亨德森表示:“此前有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刚孵化的阿尔伯塔龙属(Albertosaurus)或蛇发女怪龙属(Gorgosaurus)的足迹。通过与这些暴龙科恐龙足迹的形状和步长做比较,我们发现这次找到的小型足迹与它们的非常匹配。”他还指出,明显的爪尖印证明这是一种捕食者。
关于暴龙行为的现有知识主要来自被咬的骨头化石和少量的足迹。受伤的头盖骨表明,暴龙之间进行战斗时会互相咬对方的脸。而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的足迹证明,成年暴龙有时也会“社交”。
图片来源:Unsplash
莉萨·巴克利(Lisa Buckley,未参与这项研究)是足迹化石方面的专家。她表示:“暴龙不仅仅是会咯吱咯吱地啃食猎物的大型杀戮机器。”新发现的足迹表明,刚孵化的暴龙会在离开巢穴后结群生活,这类似于一些植食性恐龙,以及现生的鳄类和大型陆栖鸟类。
巴克利表示,这些足迹也可能来自一类不同的肉食性动物,但不管怎样,这项发现都增加了我们对恐龙的了解。她表示:“无论这篇论文里的足迹属于哪一类兽脚亚目,都是可以证明它们具有群体行为的证据。”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2022年12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