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必读)

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必读)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黄仕明

来源 | 黄仕明心理

ID | shiminggt



之前新闻有一篇报道。

一位中年母亲反复呕吐三年,甚至曾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情况,医生给这位母亲做了各种化验、检查却始终没有查明原因……

医生看着面色灰暗、比同龄人显得更衰老一些的患者,提出给她做焦虑、抑郁量表问卷,结果显示患者存在高度焦虑和中重度抑郁的情况。

医生仔细地问患者,家里是否有不顺心的事情。

这位母亲说,她经常因为孩子写作业,着急、头痛,每天辅导孩子做功课时就会崩溃、生气、指责之后又自责、悔恨不已……

在亲子关系中,总是陷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里。

这位母亲正在经历的,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问题躯体化」——

因为心理因素的过度应激,而引发身体的症状。




我也曾经体验到这种育儿的焦虑时刻,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段让我哭笑不得的经历。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新手爸爸,当时我和3岁的儿子一起外出旅游。

一天晚上,我们俩在酒店的房间里,突然间我闻到一股放屁的臭味,我就半开玩笑地问儿子:“是不是你放屁呀?”

儿子说:“不是我呀。”

“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不是我,也不是你,难道床底下有人吗!来!我们把床垫掀起,看看有没有人!”

听到儿子否认,我有点来气了:“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呢?!”

我越说越生气,提高了声量,带着一些控制性的语气说:“如果这么小撒谎,长大了还得了!”

儿子一脸委屈、无助又惊讶。

现在回想起来,对自己当初的反应真是哭笑不得,也为儿子当时的感受抱歉。

因为,我闻到的“放屁的味道”,极有可能是厕所里的下水管道发出来的味道。

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却引起了我一系列过激的反应。

我们常常在没有真正生命威胁的地方,做出有了生命威胁的反应,把一个小问题,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别人不理解你,没有生命威胁,但你可能像被抛弃一般恐慌、不安;

我们在工作里遇到了一些挑战,没有生命威胁,但你可能彻夜难眠,惶惶不可终日;

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不喜欢学习,没有生命威胁,但你依然可能情绪失控,暴跳如雷……

我们在这些没有生命威胁的情境中,启动了有生命威胁的过度反应,就好比一开头提到的这位妈妈。

作为家长,也许你也体验过网络上流传的这个玩笑:

有一种绝望叫陪娃写作业,辅导之前要默念这是自己亲生的。

当育儿中,父母的焦虑、不安,甚至情绪化反应已经反复出现时,这就是一个信号,我们无意识地启动了过度的应激反应了。

心理学家马克·舍恩在他的著作《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里谈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却还普遍停留在原始社会。

(我们)对那些在现在已经不能够威胁到人类安全的因素依然敏感,无法准确地识别各种威胁因素的微妙差异。

在生命进化的过程里,求生存的本能反应,帮助了我们每一代的祖先在生命的进化里活了下来。

为了生存下来,我们的的身体需要紧绷,让我们可以更快地逃跑,或是战斗,我们的头脑需要变得非常警觉:

“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危险?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这些本能的求生存反应没有错,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没有真正的生命危险,我们却陷入崩溃状态,启动了过激的保命的反应。

这样的慢性压力,是让我们在生活里、工作里、在亲子等社会关系里感受到不堪重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问题的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用什么状态进入问题。

假如你问一个正处在抑郁状态的人:“你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

不难想象,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率是:“灰色的、黑色的。”

如果我们去帮助他改变状态,比方说,透过一些催眠的方法或者是和他一起做一个活动转换一下状态。

状态改变了,如果再问他同样的问题:“现在你感受到世界是什么颜色呢?”

也许他的回答跟之前就不一样了,可能会说:“我感觉到有一些光进来……”

又或者回答说:“黄色的、金色的……”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是状态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就变得不一样了。

想象一下,当你去跑步时,身体的姿势改变了,呼吸改变了,能量也改变了,由冷转热,由静止到运动。

在这个流动的状态里,如果你想抑郁,这是很难实现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身体状态并不配合你的想法。

只有当身体状态和想法合一的时候,你的现实就会被创造出来了,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现实。

状态,就像一个过滤器。

当我们处在崩溃的状态,外在世界流经这个负面的过滤器,我们对世界的解读、赋予的世界的意义是负面的——

自然就会产生负面的体验、负面回应、负面的行为。

而与崩溃状态相反,当我们处在中正状态,外在世界流经我们,我们以正向积极的方式赋予其意义,我们就会产生正向的体验,做出正向的行动,创造正向的现实。

中正状态不是好的状态,或者是坏的状态,而是一种同时抱持苦与乐,阴与阳,正向或负向的状态;一种努力而无需多想,专注而又放松,不松不紧的充满着创造力的状态。

当我们处在中正状态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流动的稳定性,像是暴风的风眼。

无论外在世界发生的是什么,你都能够平等地抱持、让无常变化的一切流经你。

想象一下,从这样的状态出发,进入生活、进入工作、进入关系,是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呢?

作为父母,如果处在崩溃状态,我们会紧紧地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变得反应过度,情绪失控;

如果我们处在中正状态,我们可以既看见孩子需要提升的地方,也感受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同时抱持两者,在这个完整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孩子,我们的情绪会更加平衡,可以说出正向积极的语言,创造正向的亲子关系。





要做到中正状态,事实上并不困难。

当面对问题或挑战时,我们的专注力变得非常不稳定,我们的念头时而向内攻击自己,时而投射在外指责抱怨,各种情绪——不安、烦躁、恐惧、焦虑,瞬间袭来,不断变换。

此时,我们很容易就离开了身体中心,处在崩溃的状态里苦苦挣扎。

如果某种经验在我们的身体里,总是找不到栖息之地,就注定成为四处流窜,或是变幻莫测的负面感受,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也将会伤害我们的自信,一种泛滥的焦虑与躁动弥漫在我们全身和周围。

比如说,

当你看到孩子淘气、厌学、不听话等等问题行为时,你会说:我生气了,我好恐惧,我很抑郁……

这背后其实潜藏着这样一层意思:

生气等同于我,恐惧等同于我,抑郁等同于我。

问题就是我,我就是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管理、运用、转化问题的人在哪里呢?

如果问题占据了我们整个生命空间的时候,我们就被问题操纵了。

而当我们练习在身体的中心给予问题一个位置时,这就意味着问题只是我内在的一部分,而“我”比问题大。

在这样的空间里,我没有成为问题的本身,也没有离开问题,而是和问题保持着健康的距离:

“问题”在那里,我在这里;

“问题”在我的身体中心,“他/她”是我的身体自我,是完整自我的一部分。

我可以和“问题”跳舞,我可以和“问题”一起茶道。

这时候,我们的认知自我就可以创造性地接纳、回应、支持问题流通身体自我里的柔软中心,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应用来自潜意识里的一切事物,让我们在生命中充满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所以,确定和感受到问题在身体的中心,对转化负面经验和生命的流动非常重要。
当人们在面对问题,遭遇挑战,感觉受伤、无力,挫败而来向我寻求帮助时,我常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在你身体里的哪一个地方,你最容易感受到它呢?”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顿住几秒,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似乎一语惊醒梦中人,然后,许多人都会回答说在心或者腹部丹田的位置。

通常我会邀请他们把手轻柔地放在那个地方,然后带着善意把一个呼吸带到那里。

这样的一种非语言的动作代表着——

现在,我给曾经抗拒的、排斥的经验、“被忽略的自我”,在我的身体中腾出一个属于“他”的位置,给“他”一个家。

接着,我就会对他们说:“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存在,Hi,你好,欢迎、欢迎。”

同时,我也敞开我的身体中心,拥抱案主的负面体验和“被忽略的自我”,提供一个暂时的“包容空间”,这样的方式,会帮助到来访者平静下来,并获得支持。

在这个过程里,身体中心就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包容着问题相关的所有体验,流动着,转化着。

每一种生命体验,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可以经由身体柔软的中心点,逐步编织一个新的身份,新的地图,创造新的现实。





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师,很遗憾地,很多父母或许正在带给孩子一个又一个负面催眠。

父母的崩溃的状态,会紧紧地锁上孩子的问题,让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要创造一段正向的亲子关系,我们需要两个维度的练习和觉察:

一是既看到孩子可以提升的地方,也要看到他做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并同时抱持两者;

二是父母练习更多的回归身体中心,带着中正的状态进入到亲子关系中。

在一个中正状态和有连接的关系中,抱持孩子成长中一切的发生,好的、需要改进的、提升的。

带着有爱的引导,看到完整的孩子,耐心,好奇,祝福,静待花开。

如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说:

生命不是一个
你在今天就可以给出答案的东西,
享受等待的过程吧,
享受成为你自己的过程,
再没有比种下花的种子,
却不知将会是什么样的花盛开
更喜悦的事情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黄仕明心理(ID:shimingxinli),作者,黄仕明。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转化内在、负面的经验 

 创造、体验生命的流动 

 心理咨询开启养育新视角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让女人越来越好看的10个习惯(必读)夫妻到了中年,性与爱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一点(夫妻必读)致开学:不逼孩子一把,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优秀!(家长必读)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心灵美好的人,不自私冷血,一定要做这种教育(文末送纪录片资源)当今独生子女的7大心理特征(父母必读)开学啦!老师带学生做这三件事,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母亲学会为自己打伞(此文必读)【教育】做父母必然经历的3个层次,快看看今年你在哪一层夏日里,看皑皑雪山,望万仞冰川圣诞节,给孩子最好的圣诞礼物在这儿!家有儿女请注意!5万股茅台做嫁妆,这才是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最顶级的投资策略是这样的…男人的格局与结局!(男人必读)北大心理学博士:真正自信的孩子,从来不是“夸”出来的(父母必读)7个令人惊艳的教育方式,这才是“鸡娃”的正确姿势!品读彭小玲老师的《生活在英国》一书更新落后的教育观:这才是真正的穷养儿富养女无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是规矩?(此生必读)血的教训,不是留给胡鑫宇父母的,而是给我们所有人的圣诞节,给孩子最好的圣诞礼物是…一本有思想有情趣的好书打开心结的4句话(必读)马云偏爱的奇书,短短五千字,却说破人生41条关键智慧(50岁前必读)最上等的风水(此生必读)真情书写人生可怕的“自律陷阱”,正在拖垮你的人生(必读)最后200套 | 售完永久下架!100个小画板,送给孩子最好的绘画启蒙玩具!一身「毛病」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公司里高手的说话方式(增长阅历必读)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从来不是金钱,而是...... | 两会伴读妈妈赌气,女儿赌命:每个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必有一战“后来才明白,这才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为自己打伞!(此生必读)父母恩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啊好幸福!zui权威国内大学排名(高考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