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生前社交留言曝光真相:多少孩子不是想死,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活…
阅读前,请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每天免费订阅!
“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这是胡鑫宇生前在社交软件上写下的一句话。
在遗体被发现的第4天,官方出了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
胡鑫宇消失的这三个月里,有太多的声萦绕在我们耳旁。
说死亡跟老师有关,说遗体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还扯到什么熊猫血、器官买卖。
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引起了全民的兴趣和关心。
直到迷雾散开,才发现,少年是自己选择离开学校,走进那片山林。
孤立无助到了极点,只想默默销声匿迹。
结果让人难以接受,为什么一个从未经历过霸凌、没有和身边人产生矛盾、没有在家庭里受到委屈,看起来好端端的孩子,会选择轻生?
也正如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学生,只是学习,承受的压力真的很大吗?
仅仅是因为“睡不着觉”,就有放弃生命的想法?
正因为我们的“不相信”,悲剧才发生了。
殊不知道,胡鑫宇案落幕,在他的身后,还站着太多崩溃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该无人问津。
和很多爱听话的孩子一样,胡鑫宇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个不需要操心的孩子。
他家境不富裕,父母在外打工,他跟着外公外婆长大,读书很用功。
中考考得不错,学校减免了他1500元的学费,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遗憾没多考几分,不然能减更多。
成绩好,努力上进,乖巧懂事,还知道为家庭分担压力。
符合我们对好孩子的所有定义。
恰恰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在他内心小小的世界里,充满着对自己的怀疑。
他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
“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
到了高中新班级成绩稍有不理想,他会内疚痛苦。
担心老师看到他的茫然会不耐烦。
担心自己的失眠会打扰同学的休息。
压力大,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他会责怪自己:
“我爱发呆,思想都飘走了。”
乃至在与同学的交谈以及自杀前的录音里,多次质疑自己:
“人活着真没意思。”
“我的存在是否已经没意义?”
这样巨大的反差,让我猛然一惊。
本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啊,竟然满脑子思考都是人生的意义。
在他们的心底,不知何时,已经没有了自己。
缺少了自我的存在感,终究会和这个活生生的世界分离。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青少年自杀事件,网上也有很多惊人的数据,不需要我啰嗦列举。
但,问题是:
多少孩子,其实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抑郁,而是得了“空心病”。
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老师,曾经从多年的青少年自杀干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这三个字,发人深省。
徐老师曾经提出过一个“树理论”。
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就像一棵树,树根是原生家庭,树干是价值观、理想这些认知系统,树叶是成就感、自我肯定。
人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多半就是树根的原因。
这也是我们通常会有的想法,看到悲剧事件,第一反应就是责怪父母的教育、原生家庭的阴影。
但后来这些年,接触越来越多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后,徐老师发现,不对啊。
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这些典型问题。
甚至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而且,人缘不错,学习成绩也优秀。
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好学生。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花朵一样的少年,却找到不活着的意义。
为什么?
徐老师总结了几个“空心病”孩子的共同经历:
1.长期活在别人的认同里。
他所有的表现和努力,都只是为了我们这些当大人的认同。
让父母满意,让老师满意,让一切他在乎的人满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哪怕他最终变得不像自己。
2.对被评价很恐惧。
如此优秀的孩子,战战兢兢却成了他们生活的日常。
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是每次都考第一。
他们不敢失败,哪怕一次,于是长期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能被致远中学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胡鑫宇,在成绩偶然出现下滑后,会心急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书也看不进去。
甚至多次打电话给母亲说不想念了。
3.自我认同缺失。
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便会开始寻找自己。
一个十几二十岁的人,正是人生迷茫期的开始。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却突然发现所有的努力都与自己无关时,内心是何其的难过。
这就很可怕了:找不到真正的价值感,看不见自己的意义,就很容易轻易放弃自己。
录音笔记录里,胡鑫宇自缢前两次站上高楼。
“已经没有意义了,干脆直接去死吧。”
“真站到这里反倒有点紧张了,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
空心的孩子,不是想自杀,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
徐老师曾对北大一年级新生做过一个统计。
他们都是刚刚从高考战场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赢家。
结果却发现,其中30.4%的孩子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孩子甚至觉得人生都没有意义,只是照着别人的标准活下去而已。
“空心”的孩子,竟如此之众,我们的土壤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环顾四周,答案昭然若揭。
我们的教育是功利的。
上小学时,想考一个好的中学,然后是好的高中,大学。
一切读书的目的,都在为了一个最终的目标,那就是考上大学,才会有好的工作。
就像经典的高考标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就像胡鑫宇曾经初中学校的规定:每月只有一天假,以考试决定,120分满分,考不到96分不许回家。
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些可见的分数,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我们的家长是焦虑的。
曾有补习班打出口号:“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听听,多吓人。
即便现在反鸡娃、反内卷,但父母心里的“起跑线”已根深蒂固。
双减已经很久了,可是真正敢放松孩子学习的父母,却少之又少。
学区房,小升初,每个父母都在尽最大可能做到极致。
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单一的。
我们总是说“学霸”,“学渣”。
从来不管孩子的品德如何,只要成绩不够好,就是“渣”。
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对孩子的评价却只有单一的成绩。
可以没有技能,但要有文凭;可以什么都不会做,只要考试考得好就行。
多荒谬啊。
但游戏规则就是如此。
社会以分数、排名、证书来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父母也因为有一个成绩好的孩子而觉得脸上有光。
而没有选择权的孩子呢?
要背上最沉的书包,参加最多的考试,最早品尝孤独和恐惧。
明明最脆弱的孩子,却成了所有压力的最终承载者,怎会不容易出问题?
一位高考状元在尝试自杀未遂后说: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不好,工作不好,我就活不下去。
不过就算好我也不开心,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胡鑫宇案的调查通报里,有一个最戳我心的细节:
他将自己吊在粮库墙外的杂林里,却将那支记录了生前自语的录音笔,小心翼翼放在了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墙洞里。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他期待着有人能听到他的心声。
虽然“空心病”是时代给孩子的悲剧,可我无力怪罪任何人。
应试教育,似乎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 是最公平的路。
父母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有要养家的操劳,还有教育压力下的焦虑,已经够不容易。
这的确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悲剧。
比如,除了一些成绩之外,敢允许他们做一些“无用”的事。
不求功利,便是人生最大的解压。
娱乐,社交,爱好。
让他们尝试感受这个世界还有不同的心境。
别把孩子的内心塞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给他们自己。
除了爱学习,他们也需要有发现自己的价值,爱自己的能力。
为人父母,我们第一要传达给孩子的,任何事情再重要,也比不过自己的生命。
别以为自己卑微又低下,因为父亲曾把你举过头顶;
难过时也要记得笑,因为妈妈许的愿望是希望你天天开心。
生活的勇气和生存的信心,足以在脆弱时候成为孩子的底气。
离开的孩子叫人痛心,但帮助更多的孩子,还来得及。
就从看见他们的伤痛、尊重他们的喜悲开始。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