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位作家妈妈身上,我找到了大语文学习的关键
这周神兽们都快开学了吧?新学期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规划。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大语文学习,我推荐一位我很喜欢的宝藏妈妈——达达妈。
去年,我和三联合作了文史通识启蒙课程《给孩子的神话通识课》。经过一年的编辑制作已经正式上市。
这两年,我主要创作人文社科知识类型的童书,也讲过语文精读和写作的课程,所以很多朋友都会找我咨询一些语文学习的问题。
在我看来,语文学习,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发展解读文本和现象的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
尤其是在“双减”的背景之下,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减的是不合理的学习负担,过早的应试刷题,增加的是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个性化发展。
开阔视野,融会贯通,这才是语文学习应该具有的高度,也是在“双减”之后,家庭教育应该重视的方向。
01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给孩子建立扎实又开阔的知识储备呢?
其实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阅读就像是一层层阶梯,助我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
(十几年前的旧照)
我来自高考大省,世纪末的那一年,在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全寄宿制中学读完了高中。
早上6:30出操跑步,晚上10:30熄灯睡觉。每天会有生活老师检查寝室内务,看被子叠得整齐不整齐,每个人的牙刷在水杯里摆放的角度是不是一条直线。
听起来似乎是很压抑的环境,但当年的我身处其中,却并没有感觉到过分的压力。
书籍,成了我最好的减压工具。文学、社科、历史……我都有广泛涉猎,而最喜欢的是鲁迅、老舍、简·奥斯汀。那时候,每周日只能休息一天,这么宝贵的假日,我也要跟同学约着去书市逛逛。
90年代的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读书读多了,眼界也越来越宽,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会在这里过一辈子,总归要去外面更大的世界。
因为底子打得牢,后劲儿足,我得以拥有一个还比较快乐的高三,可以拍着胸口说,从没为了学习熬过夜(为了看小说是熬过的)。最后一路稳定发挥,高考考了全市第三名,来到了北京。
(我小时候珍藏的《西游记》连环画,已经传给了达达)
现在回想起来,能在高考的沉重压力之下保持从容的心态,主要得益于我的家庭教育。
最近十余年才火起来的“儿童阅读”理念,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在我家落地了。
小时候,我的所有生日礼物、儿童节礼物都是书。连环画小人儿书,迪士尼的卡通书,还有像《十一只猫》《奇先生妙小姐》这些至今还在流行的图画书,我小时候都看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代绘本儿童。
有一次我妈去买菜,回来的时候连一根菜叶都没有,倒是从包里掏出来两本巴掌大小的精装地图册,说是看到出版社在处理图书,觉得这两本特别好,干脆把买菜钱都买了书。
那天中午不知道我们家吃的什么,但是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两本地图册被翻阅了无数遍,至今还躺在老家的书柜里。
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得到书籍的途径更多了,除了去我爸的书架上自己找书看,每个月去市图书馆借书,还当上了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根据同学的需求去学校图书馆借书回来分发。
在这些便利条件的加持下,我顺利踏入了深度阅读的大门,也从此走上了“语文学霸”之路。
后来,在出版《博士妈妈带你选绘本,读绘本,玩绘本》时,我在前言中就感谢了我的妈妈。我的童年时代,是妈妈给我读书,而现在,我给我的孩子读书,教育的力量正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02
很多孩子一提到写作,都觉得那是天字号第一大难事。所以好多家长朋友们也都会好奇:作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成为作家呢?
其实,我虽然擅长写作,从小语文成绩优异,但从来都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文学青年”。
成为作家,跟我的另一个身份——妈妈,是密不可分的。我的生活不是围绕孩子为中心团团转,但养育孩子这件事确实塑造了更好的我。
我在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深造时,接触到一些国际知名的童书出版商。记得英国Usborne出版社的创始人Peter Usborne对我说:孩子往往会改变父母的职业规划。正是女儿的出生,让他改变了事业方向,从原来的杂志业转而进入童书出版,为孩子们制作美好的读物。
对我而言,也是这样。
在出版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引进版权,翻译文学,出国访问交流,也拿了大大小小的奖项。直到2014年,我的儿子达达出生了,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关注家庭教育,与童书的缘分越结越深。
德国白乌鸦儿童文学奖活动
那时正是国内童书市场开始“井喷”的前夜,大量的国外童书通过像我一样的童书翻译和出版人之手涌入了中国家庭。
但是我发现,在国际性的儿童书展上,一些国内出版社甚至开始“哄抢”国外童书的版权,不断抬高版权价格。而其中有一些书,明显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并不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
我也开始反思:如果中国的孩子不能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世界,理解世界,他们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
于是,我的职业再一次因为孩子和图书而改变。
从阅读教育和通识教育出发,我开始涉足童书写作。因为熟悉国际出版市场,所以我更擅长用现代观念、现代手法来解读传统,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这两年,我策划、创作的一些人物和传统文化题材的儿童图书,也在陆续与小读者们见面,《给孩子的神话通识课》就是其中的“得意之作”。
03
去年,我终于下定决心辞职,成为一名全职的童书作家。从翻译、引进到创作儿童书,多年的知识储备和创作热情终于找到了迸发的出口。
作为一个帝都小学生的妈妈,我也对家长们对教育的焦虑感同身受。
很多朋友觉得,我家父母双博士,都从事教育行业,这已经比很多家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绝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游戏。
在三十多年前相对闭塞的北方城市里,我的妈妈正是用阅读为我填平了与大城市孩子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培养了我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个性。家庭教育的底子,不仅让我能“赢在高考”,更成为未来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
现在对于达达的学习,我也更倾向于给娃储备能量,而不是磨损消耗学习兴趣。
如果一定要总结出一种风格,就是“以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为突破口,打好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体育素养的全面基础。”
发展科学素养和数理思维,是时代的需要;而人文素养和优秀的表达能力,是为了不当只懂技术的工具人。
当然了,我的思考也不是绝对正确,甚至“绝对正确”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正是教育的迷人所在。
这也成为我5年前开启公众号的初衷。
在这个小小的公号里,我从童书作家妈妈的角度出发,分享阅读写作方法指导、优质书单,分享文史通识教育的经验心得,但也不排斥应试攻略和鸡娃日常的碎碎念。
我希望的是,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家长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思考教育的方向,定制出自己专属的家庭教育模式。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无可替代的未来。而家长就像是领航员,引导着这条小船驶出弯弯曲曲的水路,直到有一天离开港湾,自己去乘风破浪。
另外,我还为大家准备了“小学语文教材生字词、诗词和名言名句汇总”三份资料。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后回复关键词“语文”就可以领取了。
达达妈真的是个宝藏妈妈了,此外,她也准备了一些精选文章给大家抓重点看看:
大语文学习路线规划
阅读写作
语文分项学习策略
写反字、看漏字、读得慢……孩子读写最常出现的这些问题,我来一一破解
选书攻略
精选书单
“双减”回归课内,教辅到底应该怎么选?怎么用?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真正精选的桥梁书书单,用这30套书承包4-9岁的自主阅读时光
学习资源
今年“上新”的这14部央视大语文综艺+纪录片,绝对是寒假不能错过的学习资源
记得关注达达妈哦~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