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是一个“讼棍”国家?
★ 关注备用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昨夜长风
美国的法条多如牛毛,判例浩如烟海。
私人生活、财产、贸易和合同的每⼀个细节都被堆积如⼭的法律⽂书规范着。
根据《美国法典》编撰的常用法律规范,光目录就有9135页。请注意,是目录。
普通人是无法详尽了解全部法律内容的。这种情况下,律师行业成了美国最大的产业之一。
根据相关统计,美国现在3亿多人,大概135万名律师,即平均244人一名律师。
相比之下,中国14亿多人,大概57万名律师,即平均2500人一名律师。
2018年,美国GDP是20.5万亿美元,律师服务费就达1.4万亿元还多,接近百分之七。
由此,也产生了人数庞大,专门以讹诈为生的“美国讼棍”。
公众号“Littlelaba餐饮家” 近期发布的《餐馆与讼棍的战争》,揭发了全美华裔餐厅老板群体遭遇讼棍勒索,面临赔偿巨款,甚至破产倒闭。
在加州、纽约、曼哈顿等城市,有不少职业讼棍长期利用“ADA法案”对企业展开“碰瓷”式提告,而中餐厅则是被“欺负”的重灾区。
“ADA法案”,全称是《美国残疾人法》。
根据法案,无论是否私营的场所,不得歧视残疾人,包括但不限于拆除障碍物,配备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停车位、厕所、座椅、洗手台等设施等。
ADA法规包含一套详细的执行规范,具体到残疾人通道的宽度,无障碍坡道的角度,无障碍收银台的高度等等都有严格的设计标准。
对不同类型的餐饮业要求不一样,如果不是经过专门训练并具有相关资质的装修团队,很容易踩到坑。
曼哈顿经营饮品店的一对夫妻说:一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残疾人,声称因为店里没有方便残疾人就餐的设施,导致他身心俱伤,将他们告上法庭。要求赔偿25000美元的“损失”。
夫妻俩顿时都懵了——一杯饮料也就卖六块钱左右,怎么就让这个人损失两万多美元了?
但他们就算是坚持打官司,也可能真的会输。诉讼成本也会远高于25000美元。
所以成千上万个华人餐厅老板已经被迫做出的选择摆在了他们面前——与对方律师达成和解。
餐饮店老板们的抱怨、投诉和求助,愤怒和不解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中国城几乎所有的餐馆都被告过一轮了!
我的店才开不到三个月,从来就没遇到过残疾人客人,就被告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期间本来就没生意,还被讹走一万多美元!
“我们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小店硬生生被搞到关门!
法律是用来维护公平的,但为什么反倒成了别人掠夺我们的手段?!!
变本加厉的事情还在发生……
2017年,纽约联邦法院在一起诉讼案中裁定,网站也有资格成为适用“ADA”法律要求的“公共场所”。
顷刻间,这又为滥讼者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甚至不需要去这些企业线下的店里拍照取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发起诉讼。
如果一家公司的公开网站中不具备为视障人士提供的语音播放服务等功能,那么就会有可能像缺乏轮椅通道的餐厅一样被提告和要求赔偿。
有的刚刚学会通过网站为客人订位和送外卖的餐厅,则迅速遭遇了二次伤害——实体店被告了一次后,网站的官司又接踵而至。
美国侵权改革协会在其报告中还提到,滥用诉讼对小企业带来了持续性的伤害。
近二十年来,这种现象越演越烈,案例逐渐攀升,一些职业讼棍甚至一个人就代理了几千起案例,从企业成功榨取了数千万美元。
被讼棍讹诈的何止中餐厅,连全球连锁企业麦当劳也踩过坑。
1992年,79岁的老太太Stella Liebeck在麦当劳买了一杯咖啡,并准备坐在车上喝。
由于不小心,老太整杯的咖啡都撒在了自己的大腿上。慌乱之中,她的孙子想帮她脱下裤子,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老太最终严重烫伤,在医院里住了快两个月,接受了三次自体植皮手术。
一个叫Kenneth Wagner的律师找上门来,劝说老太状告麦当劳。
其实对于这索赔的事儿,老太一开始也很犹豫,毕竟那杯咖啡是她自己给不小心倒身上的,又不是麦当劳给泼的。怎么看怎么都是自己的责任更大,去找人要钱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
可是却架不住那个律师的反复劝说。
在这场长达两年的拉锯战中,老太最终要求麦当劳支付20万美元损失,以及270万美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270万美元是根据麦当劳公布的每日咖啡一项收益达到135万来的,也就是说,老太要求两天的咖啡盈利。
陪审团判决麦当劳的确需要为老太太的烫伤所负责,但是也考虑到了老太的确是因为自己的误操作导致了受伤,于是判她需要负20%的责任。
这个结果双方都表示不服,但是在第二次开庭以前,老太太跟麦当劳庭外和解了,具体赔偿金额没有公开,也不得再向外界和媒体提供有关此案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老太要求降低店内咖啡温度,麦当劳坚持不同意。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经营,并且要更换和调试机器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后来美国的咖啡联合会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求咖啡的温度不能超过85度。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美国法律条文是怎么样一步步侵入企业自主经营的。
医疗行业,也是被讼棍讹诈的重灾区。
美国医保费用那么高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成本被用在了应付诉讼和天价赔偿之上。
但是由于取证的困难,法律程序的复杂,诉讼费用的高昂,真正被庸医误诊的患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不仅如此,连国际捐赠也会被讹诈。
2005年一场海啸袭击美国,远在大洋彼岸的北新建材,在中美两国政府的协调下,主动向美国无偿捐赠了几百万美元的纸面石膏板。
万没有料到,这场不求回报的捐赠,带给他们的是血泪教训!
在北新建材的助攻下,无家可归的美国人住进了新房。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2009年,美国多家房屋业主及建筑公司将北新建材及其子公司泰山石膏告上了法庭!
理由很简单:北新建材的石膏含硫气体和甲醛超标,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赔钱!
2009年5月-2010年6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石膏专项检查,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的石膏板,全部符合质量标准。
甚至连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也显示,中国的石膏板与原告宣称的含硫气体和甲醛无关。
但是,由于两国标准不同,美国的讼棍岂是吃醋的?这场诉讼纠缠不清!
经过反复权衡,2015年,北新建材子公司泰山石膏在美国应诉:官司一打就是四年……
2019年7月30日,北新建材发布公告,这场耗时久远的官司落幕了:以北新建材赔偿2.48亿美元和解而告终!
再加上诉讼费3亿元,北新建材为自己捐赠的这几百万美金的石膏板,付出了20亿元的惨痛代价!好心换来驴肝肺!
有人为此辩解,说法律条文是对的,只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了,该惩治的是那些讼棍。
但是如果法律条文是对的,执行它又怎么会错呢?
就像几何学原理如果是对的,用它指导来建设工程,又怎么会出错呢?
除非,真正错的是滋养这些讼棍的土壤——多如牛毛的律法条文。
法律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摩擦,促进社会发展,指导我们的行动基本的互动规则。
法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财产权,侵犯他人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惩戒。
“法治”就是用法律精神来治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治”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法制”。
所谓的“法制”就是,由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设定治理的规则,利用各种条文来规范民众的行动。
也就是说,你要法,那我就给你立一个就是了。
法律的精神,正义的内涵应当是永恒不变的。
但是由人来制定的律法却处于反复的变动中,这样正义也就失去了恒常性。
也就是说,“恶劣的制法”,它并不是真正的法律。
多如牛毛的律法条文,它真的起到减少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了吗?
律师一抓一大把,讼棍遍天下,这真的是好事吗?
聪明的你,应该可以给出答案。
题图:Claude Monet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他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