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断“捅刀子”,中国为什么还要与美国保持沟通?公众号新闻2023-01-31 11:01全文共3356字,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文章转载自“明叔杂谈”。▼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两年,对华战略已经成型。拜登政府基本延续了从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认定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从具体策略上来说,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纠正特朗普政府在面对中国时单打独斗的“王八拳”,强调拉着盟友一起对付中国。为此,美国搞出了美英澳组成的“AUKUS”、美日印澳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以及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以及专门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提出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等;——炒作香港、新疆和台湾等问题,编造“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污蔑和歪曲定义中国,通过“舆论战”,争夺道义制高点;——通过俄乌冲突,用发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消耗俄罗斯,并对俄罗斯实施极限制裁,通过此举,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打击俄罗斯这个美国的传统地缘政治对手;第二,破坏中俄关系,对中俄分而治之,并震慑中国;第三,在动员盟友、实施极限制裁和操纵国际舆论等方面,为未来绞杀中国“练手”、做准备。但是,两年来,美国的上述三个策略并不十分成功。美国“扯虎皮、拉大旗”,搞团团伙伙对付中国成效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支持美国遏制中国,发动“新冷战”,即便是美国的盟友,包括欧盟等,跟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完全同步。在争夺道义制高点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楚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本质,并不愿意在中美博弈中选边站。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与美国挑起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搞阵营对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已经失去在中美博弈中的道义优势。而美国试图通过俄乌冲突,把中俄“打包处理”的图谋同样没有成功。中国在俄乌冲突中采取了克制、平衡的策略,没有被美国拖下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开始变得更加“务实”,主要是利用美国相对于中国的具体优势,对中国频频“捅刀子”:——利用美国尚存的科技和产业优势,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集中打击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这两天美国、荷兰和日本政府就进一步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达成新的协议,就是例证;——利用台湾问题,不断在台海地区“引战、诱战、逼战”。2023年,美国新当选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计划窜访台湾、美国国会正在酝酿推出可能颠覆一个中国原则的《台湾政策法》、美国拟邀请蔡英文等台湾地区政客访美等,都会严重冲击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适当放松对日本扩军备战、突破“和平宪法”的控制,通过放日本“出笼”,以日制华。过去六年多,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脉络越来越清楚。此时此刻,还争论怎么让中国放低身段,去“迷惑”美国,让美国不要来遏制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中美博弈这场持久战中,不断扛住美国的打压,直至扭转中美博弈的基本力量对比,最终彻底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为什么美国频频对中国“捅刀子”,中国依然要跟美国保持对话、沟通与磋商?针对这个问题,国内民众中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跟美国保持对话、沟通与磋商,表明“中国对美战略将发生调整和转变”,中国早晚要“对俄切割、对美讲和”。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中美博弈的残酷性和严峻性一无所知,对美国对华战略的本质一无所知,他们依然活在“想办法让中美关系回到过去那种以合作为主的时代”的幻想中,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幼稚主义的表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美国频频向中国“捅刀子”,中国为什么还要跟美国谈?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直接掀桌子就对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忽视了中美博弈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犯了浮躁主义的错误。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跟美国谈?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中美博弈绝对不是一场战斗就可以分出胜负的,而是一场由无数战斗和战役组成的持久战。当前,美国仍在科技和经济等方面,对中国占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中美要摊牌,美国当然是想越早越好,以便趁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时,打乱中国的发展节奏,迟滞中国的发展步伐,直至中断中国复兴的进程。但对于中国来说,则需要跟美国反复周旋,既要在原则问题上跟美国坚决斗争,守住底线,也要在战术上保持灵活,尽量将中美关系彻底决裂的时间点往后推移。中美综合国力此消彼长的态势是明确的,时间越往后推移,越对中国有利。甚至乐观一点来说,中美博弈是一场“围棋赛”,随着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完全可以形成一种态势,“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避免中美两个大国走向全面冲突与对抗的全球性、历史性悲剧结果。中国的这种“拖字诀”,会奏效吗?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大家可以想想,尽管我们不断说中美关系在恶化,但是,中美关系还远没有到彻底破裂的地步。即便是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那么多消极的事情,但有报道说,中美贸易额仍达到了创纪录的7600亿美元。这说明,尽管美国不断想把中美关系拉到以竞争、对抗为主的轨道上来,至少在现阶段,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双方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完全“脱钩”,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相反,美国越是要推动中美“脱钩”,越是要尽早发起“新冷战”,中国越是要保持甚至是适度增加中美方方面面的利益交融点,通过“扭抱缠打”、近身肉搏,让美国无法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像对俄罗斯一样,对中国发起极限制裁。时至今日,中国没有对任何一家在中国的美资企业进行报复,反而不断向全世界发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号,也是例证。“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对此有深刻的历史教训,美国还没有,那就先让美国折腾吧。具体来说,中美保持对话与磋商,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在一定时期内,尽可能“稳住美国”,尤其是要遏制美国对华政策中最消极、最具破坏性的势力,尽可能调动美国社会中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的积极因素,将中美两国、两个社会全面对抗的时间点尽可能往后推移;——摸清美国的底线,亮明中国的底线,减少误判;——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在发展中美关系上的积极立场,让美国承担中美关系恶化的历史责任,让美国进一步丧失在中美博弈中的道义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中美博弈,就出现了明显的“两手对两手”的态势。美国一边在战略上视中国为最大的竞争对手,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另一边也在符合美国利益的前提下,寻求跟中国合作。而中国在中美关系上同样有“两手”,“你要谈,我们欢迎;你要打,我们也不怕。”当然,光有一个“拖字诀”也是不够的。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从美国的历史来看,这个国家一旦认定某个国家是美国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它就会拼尽全力,打击、遏制这个国家。时至今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美国媒体、智库、专家、学者等,在遏制中国方面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这个趋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是保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现阶段在中美关系中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先扛住美国的遏制、围堵、打压和污蔑,然后逐步积蓄力量,逐步扭转中美博弈中“美强我弱”的势头。从持久战的角度来看,经过过去六七年的交手,中美博弈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时间,跟美国“拖下去、耗下去”,直至彻底冲破美国的遏制和封锁。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长久取胜之道,依然在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提升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中,以“连横”对抗“合纵”,阻止美国组建美欧日反华统一战线,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思想,扩大中国的“朋友圈”;——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运动,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入手,逐步掀起一场反霸权、要和平、求合作、谋发展的运动,瓦解美国的霸权主义,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来也好,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要来也好,中国对美国沟通、谈判的大门是敞开的,中国对全世界开放的大门同样是敞开的,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的立场是坚定的,态度是明确的,实力是足够的。美国要来谈,中国欢迎。美国要来斗,中国也不怕。图片源自网络 关注公众号:有理儿有面理 性| 揭 秘| 探 讨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