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要懂得怎么做「坏人」
心理领域的助人者大多是怀着一腔善意进入这个行业的。这种善意支撑着助人者持续投入时间精力(即便早期收入微薄、入不敷出),真心诚意希望帮到求助者,减轻求助者的痛苦,让求助者恢复对自身与生活的信心。
但善意之下潜藏着的心理动力,即,“希望体验到自己(被认为)是好人”,有时也会成为助人工作的阻碍。
进入咨询的来访,一定是对自己、对生活、对关系有所不满,在当前的状态下感到了无法自我调节的痛苦。要在咨询中获益,他们就必须把这些痛苦带入到咨询工作“现场”,带入到和咨询师的关系中(常常是以把坏客体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形式,时而反转为以坏客体对自己的方式对咨询师)。
太想做好人的咨询师,在来访者把坏客体投射过来时,很容易失去咨询师的位置,转而去维护自己“好人”的身份。
【举个例子】一个有过被客体抛弃经历的来访者,很有可能会在咨询师休假前后(甚至每次咨询结束时)产生被抛弃的体验。此时,咨询师在来访心中,就会变成一个冷漠无情的抛弃者。来访会可怜兮兮地恳求咨询师,说自己多么离不开咨询;或者是愤怒地指责咨询师,在自己如此痛苦的时候居然能狠心抛下自己顾自玩乐。
如果一个咨询师不能耐受自己在来访心中坏人的形象,那ta就有可能会勉强自己,不情不愿地更改自己的休假计划,减少自己的休假时间;或者是反复和来访解释自己休假的原因,试图用理性说服来访接受自己休假的事实。无论哪种做法都对来访者无益。
前者会让来访得到一时的安慰,但是却助长了来访“我可以拥有一个随时随地在我身边响应我需要的好客体”的幻想,加强了来访不具适应性的应对模式,让来访在生活中的关系里更无法耐受正常范围内的挫折。后者则是可能会使来访感到内疚,因为如果咨询师的休假如此合情合理,那么要求咨询师陪伴的自己就成了无理取闹、贪得无厌的,连那些痛苦也不应该。
想要真正帮助到来访,咨询师应该义无反顾去休假(当然,休假应该是提前安排并告知过来访的。如果预见到来访在咨询师休假时可能有需要,也应提前讨论可获得的求助资源)。
咨询师应当允许来访在痛苦的时刻,把咨询师想成是残忍无情的坏人,是自己痛苦的制造者。然后在休假归来后不因为来访的攻击责备而报复,也不做额外的道歉补偿,继续一如既往地和来访开展工作,用持之以恒的行为让来访重新感觉到安全,信任。
咨询师必须充分修通自身的分离个体化议题,在来访投射过来坏客体形象时,既能不被投中,不真的成为一个伤害、报复的恶人;也能不急于推开来访的投射,维持住和来访的关系,才可能真正帮助来访慢慢认清自己对现实失真的想象,获得心智的成长。
点击名片,查询关于陆冰蕾咨询师的内容:
首次咨询服务暖心补贴价129元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首次咨询」利用国际标准的心理测评量表系统,帮助你理清现在的内心感受与困扰;专业心理咨询师与你进行1v1深度访谈,为你创造一个支持性环境,让你能够安全地表达,帮助你蜕变与成长。同时你也不用担心因费用过高而无法承担。
数据显示,经过「首次咨询」进入的心理咨询,咨访匹配度有效提升5倍。
作者:陆冰蕾咨询师
图片来源:Pinterest
责编:bird ma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