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又一知名车企倒下!国产新能源汽车,遭遇史上最大冲击破……

又一知名车企倒下!国产新能源汽车,遭遇史上最大冲击破……

公众号新闻

★ 关注备用号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老古

新能源汽车业出大事了。

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威马汽车开始全员停薪留职。网传聊天截图显示,威马市场部被通知居家不办公,也不给N+1。

2月15日,有威马汽车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了停薪留职这一传言,他表示,他所在的部门已经无需到岗办公,领导不再布置工作,工资也已经停止发放,他本人则正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威马可不是什么小企业,在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威马是第二梯队中妥妥的优秀企业。

2021年交付量也达到了44000辆。

威马变危马了。但面临危机的可不止是威马一家。

杀神出马,天下大乱

2022年初,中国各造车新势力,纷纷遭遇销量剧滑。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官宣降价后,造车新势力纷纷跳水,港股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盘中最大跌超8%,蔚来跌超6%,A股比亚迪冲高回落,港股比亚迪股份午后跳水翻绿,收跌2.6%。

第一梯队的蔚小理都感觉到冰冷的寒冬来了。

第二梯队的威马,立马就被送进了ICU。

这尊杀神就是特斯拉。

马斯克早就放言,特斯拉还有降价空间,只在等待到达产量的规模。

今年年初发动的这场价格战,特斯拉是在告诉中国的新势力们,要追上我,你们可能还嫩点。

即使是比亚迪这样的体量,面对特斯拉这种毫无留情抢占市场的行动,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跟着降价。

第一梯队集体降价,第二梯队可就惨了。

因为第一梯队或许还有品牌力护体,第二梯队本来就是靠价格致胜,你们又有品牌、又有品质、还有服务,现在价格也在狂跌,第二梯队就没法活了。

威马当下的表现,说明,本来就不强,还被捅了一刀,进ICU是必然的,甚至有死亡的风险。

威马虽然年销售达到了四万多辆,但他远没有达到利润平衡点,至今威马已亏损上百亿。

一个投入百亿的企业,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为乌有。

那问题来了,特斯拉靠什么降价?

企业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在商场 ,价格战是占领市场,打击竞争对手的最有效手段。

但价格战并不是完全靠企业亏损和补贴来推动,这种价格战只能在行业初期,比如创造网约车行业,或短时间打打,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大战,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但你能看到的世界上非常多的企业 ,他们都是通过价格战拿到市场。

比如国美发动的家电价格战、长虹发动的彩电价格战、联想发动的电脑价格战、沃尔玛发动的零售业价格战、拼多多发动的电商价格战等等。

价格战多简单,不就是降价吗?谁不会呀?

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可就低估了企业家的能力了。企业家绝不是只会亏损打价格战。

特斯拉发动的新能源价格战,不仅没有亏损,他有可能还会大赚。

他是在高毛利的基础上发动的价格战。

一辆车,他本来可以赚八万,他降价三万,他还能赚五万。

他按原价卖,一个月卖1万台,他赚八个亿。

他降价三万卖,一个月可能卖2万台,他赚十个亿。

降价还有可能让特斯拉的总利润增长。

任何一个企业 ,他不是追求单一产品毛利率的比例,而是追求企业总和利润的增加,在这一动力下,持续降价,扩大市场份额,就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说企业低价卖,就是破坏市场,就是低价倾销,这完全是对企业的误解。

消费者正是在这样一轮一轮的价格战中,能够以越来越低的代价获得商品。

三十年前一台彩电的价格是六千,现在一台四十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是一千,货币还贬值了很多倍。

这就是价格战的结果。

打价格战还有前提,那就是得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打价格战的基础

特斯拉之所以能降价,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降本的能力太强大了。

马斯克说:特斯拉下一代汽车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产量可能会高于特斯拉目前汽车产品的总和。

在所有的环节,马斯克都在不断地寻求成本的下降。

特斯拉在2020年推出了4680电池,与现有的2170电池相比,新电池成本降低了一半,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中最贵的单个组件,可以为特斯拉省下约10%的价格。

特斯拉每一代技术升级也在帮忙降成本,以电芯为例,从松下到LG再到宁德时代以及自制电池均降低了成本,从Model 3到Model Y电池灌胶量降低了2/3左右。

特斯拉上海工厂建造成本比美国Model 3生产线降低了约65%。

此外,特斯拉正在研究将电动汽车上用户很少用到或几乎不用的功能优化,从而使电动汽车的结构、电子架构进一步简化,如此一来,综合生产成本最高降幅能够达到54%。

特斯拉还在重新设计电池和电机系统的部件,在软件上也将删除车主普遍不使用的功能,从而让特斯拉以更精简的方式运营工厂,减少材料和零部件库存,并通过再沟通降低零部件的价格,削减运输和物流成本。

据测算,特斯拉2017年每辆车的平均生产成本为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万元),2022年已经降到了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而“扩”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提高销量来摊薄成本。

向上游投资,不断地在原料、生产工艺上寻求突破,寻找最高效率的生产基地,特斯拉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得他有能力发动价格战。

威马在这样的企业面前,很难有生存空间。

特斯拉是一头猛兽,威马只是刚刚生出来的幼崽,走路都还不会呢。

不仅仅是威马,中国除了比亚迪外所有的新能源公司,在特斯拉这样的巨兽面前,恐怕都只能避其锋芒,先看看能否在世界新能源市场的边缘空间存活下来。

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足够的资本体量,是很难大规模投资上游并迅速降低成本的。

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对他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为对方的盈利能力越差,资本积累就更慢,就更难与特斯拉站在同一规模展开竞争。

市场很大,造车新势力能把握住吗?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这两天有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那就是欧盟议会通过决议,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了。

相信不久后,日本、韩国、加拿大、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会跟进,会出台与之时间接近的禁售时间表。

甚至中国的禁售时间表也应该在路上了。

这是新能源车极大的机会,谁能在这一轮先把规模做起来,谁就拥有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入场券。

眼见着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已经毫无优势,此时不崛起,更待何时?

蛋糕虽大,但能切到多少呢?在汽车这个领域,可不是卖点车就能活的。

一年销售量达不到几十万量,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格在这个领域叫板。

在手机行业,苹果一家的利润超过所有的手机企业,在电动车领域,也具备这种可能性,不是你跟对了路,有了一点影响力就一定发财的。

毕竟,特斯拉背靠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手握全球最好的各种科技人才和技术储备,还拥有全球分布式的生产网络。

这样的恐龙在,比亚迪都不能轻敌。

中国新能源企业要想在这一轮世界汽车行业颠覆式革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更努力才行。

题图:Claude Monet

上一篇:不实行市场化改革,抓多少陈戌源,足球都没戏

一课经济一起学,科学普及你我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

学习一课经济学❶1-4 季课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退休 26-寻找大仙至少30人因灾死亡 纽约州长:水牛城遭遇史上最具破坏性风暴《更多的诗歌》:15: 等待,喜悦,那么难得相见奇瑞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 四大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45岁以上买断工龄?刚刚,知名车企紧急回应裁员传闻刚刚,又一家澳洲知名房企倒闭!“倒闭潮”危机加剧!多个大型项目又要烂尾!关键问题是这个?中国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水平首次超过燃油汽车;理想L7正式上市;迪士尼宣布裁员7000人……估值超千亿!造车巨无霸冲击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不打"价格战"!直击吉利汽车2022业绩发布会:今年销量冲击165万辆,新能源汽车翻番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要拼什么?超35亿澳元的洪水索赔!2022年,澳洲遭遇史上最严重灾情,多地遭极端气候重创!湾区遭遇史上最难春招?谷歌/亚马逊一放岗就遭哄抢!谷歌面试官:想上岸你要准备这些...又倒一个,国产新能源怎么了雷丁汽车实名举报:揭开新能源汽车造车狂欢的隐忧一面超35亿澳元的洪水索赔!2022年,澳洲遭遇史上最严重灾情,多地造极端气候重创中高收入人群最爱的新能源汽车,不是特斯拉轰然倒下,停工停产!新能源车企上演“大逃杀”2022年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大家多选购国产新能源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冯兴亚:发展新能源汽车,多措并举助力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和产业竞争命悬一线!全员停薪留职、欠费被断网、多城关店,知名车企内部人士:不想说假话心理学上说:美团王兴减持理想汽车,共计套现4.2亿港元!理想去年四季度扭亏,新能源车企进入快速迭代赛道特斯拉降价冲击波!又一新能源汽车官宣:最高降3.6万,给老车主补偿!下一个降价的是谁?2022年唯一亮眼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今年也难了?又倒一个!谁来拯救国产新能源车六十年一个轮回吗?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正式启幕“王传福,请教育好你的团队”,知名车企高管“开喷”比亚迪!网友炸了,业内:折射合资品牌焦虑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东西南北跑四方2023,国产新能源汽车仓皇应战特斯拉​45岁以上买断工龄,一年工作经验补偿一个月工资?知名车企紧急回应!新能源汽车进入“井喷期”,产业链机会在哪?人脸识别需对车头半跪?知名车企回应→全面溃败,国产新能源汽车怎么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