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坐地铁、如何点麦当劳也要教?你的“常识”或是别人的焦虑
不可否认,常识早已圈层化。我们在大城市中习以为常的科技细节,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时难以企及的峰峦。而我们“进阶”后所看见的风景,也可能只是拥有更高水平者眼中的“小儿科”。
一位博主,这段时间出了一个《如何如何》系列,一下子涨粉近百万。而这个系列教的内容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常识,即如何坐公交车、坐地铁、坐高铁、看电影、去吃海底捞、点麦当劳、点星巴克、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等,每次都是一个“如何”。有网友评论道:当我刷到的时候震惊“这也要教”,然后点开评论区,发现自己也成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高傲的“城市人”。
确实,这些知识,你掌握了,不代表所有人都掌握了。你看过了视频,学到了,但还有其他人没有看过视频,没有学到。这就是我们需要直面的“常识生态”。在常识这个命题上,人们总是身处不同的“生态位”。
其实,我们所见过的“世面”是有限的。我们很多人都曾一边自得于生活常识的丰富,一边也在某些场合显示出一份怯怯然。我就不止一次因为找不到地铁出口、停车场里的车而询问保安,也经常被陌生人求教相关问题,《如何如何》系列如果关注一下“如何快速准确地出站、找车”,大概也是有受众的。
连一个自诩为世事洞察的人也可能会时不时露出常识短板,遑论成长环境迥异的人群?
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也许觉得精准触碰电梯按钮是生来就会的事,但我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最初,是摁错过按钮的。正如一位网友跟帖所言:没出过县的高中生真的需要这种科普视频。这话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心声。
我的旧日江南村庄里,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范围,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老人并非个例。他们若是独自来到了城市中,迷路,以及在城市早已普及的科技生活中惊慌失措,是大概率的事。把他们比作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并不为过。
这种情形,在今天当然有所改变,可是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常识鸿沟的存在。很多老人依旧不会使用手机,依旧分不清骚扰短信和一般短信的区别。当他们进入必须使用手机的情境中时,很多老人的内心是崩溃的。虽然有些时候被赋予了以身份证代替“手机码”的优待,但“数字失能”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且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紧跟潮流的老人是有的。我的父亲年过七旬,在摸索之后,尝到了在“手机上购物”的便利。我的岳母则迷上了抖音,自己注册了账户,试图做出些名堂。而当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求教于我的时候,我也会下意识地发出“这也要问?”的惊叹。事实说明,《如何如何》显而易见的功效,是击穿想当然的高傲、弥合隐秘的人际隔膜。
让具备不同知识储备的人尽力拉近距离、因常识而融合,是该有的目标。当我们取笑“刘姥姥”般的知识粗陋、不知深浅时,也该想到常识并不是现代化生活的独享之物,“山中人”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譬如在求生、务农、避险等方面,他们是远远超出很多城里人的。一些乡村真人秀节目,早已反映出这点。
虽然农村人也习以笑话城里人“韭麦不分”,但总的来说,现代化生活所对应的常识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韭麦不分”很难被视为一种必须解决的痛苦。而显然,让不同境遇、不同层次的人,共同享受时代涌现的新常识,活得更优质,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我们很多人并非《如何如何》系列的目标客户,却能从它的大受欢迎中有所共鸣的内在原因。
《如何如何》系列涵盖了很多新知。日新月异的科技生活,让人眼花缭乱。时代的进步,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这是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常识在扩容、升华,而我们也得以一天天进步。但必须承认的是,总有人跟不上节奏,抑或丧失了获得新的“常识”的机会。
被新知、新能力激发出的欣然,不该化为嘲笑“无知”“后知”的理由。每个人都可能“无知”“后知”。几年前掌握了手机值机功能的人们,未必都知道如今在有的机场,旅客点点手机就可以托运行李,或者因为未体验过,还存有模糊点。
不可否认,常识早已圈层化。我们在大城市中习以为常的科技细节,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时难以企及的峰峦。而我们“进阶”后所看见的风景,也可能只是拥有更高水平者眼中的“小儿科”。圈层化的加深、歧视心理的弥漫所反映出的幸存者偏见,隔绝着人们的求知欲,阻碍着一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如何如何》系列的爆火,几百万粉丝的来到,印证了求知群体的庞大。一个博主所推出的内容就如此受欢迎,可见“求知市场”有多么广阔。同时,我们也该听见,在被常识隔阻后,一些人充满惶恐、茫然的声音。
知识分享永无止境,知识分享没有高低之分。找准“分享点”,满足不同群体的求知需要,带给更多人知识享受、常识自信,善莫大焉。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