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了那个“粉色头发”的女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为了那个“粉色头发”的女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其他

那位粉红色头发的女生,自杀了。


最先向大众告知这一消息的是郑灵华的好友 | 微博@熊猫控小唯


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的印象,可能只有#95后女生因染粉红色头发被网暴#这个标签,从新浪对她的采访[1]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遭遇的细节。


最开始,是这样一篇博文:


当时引发关注的博文 | 《被网暴的第70天:她只是染了粉色头发》


结果,有营销号搬了她的图,编出“专升本”的故事,卖起了课


有人造谣她是“老少恋”、“恰流量”、“骗子精”,攻击她利用爷爷的病挣钱,说她“嫌爷爷走得慢”“你爷爷肯定后悔生了你”


她“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身份信息被人肉搜索,被问“陪酒女能当老师吗”


还有人评论:“一个研究生,把头发染得跟酒吧陪酒的一样!”“你的头发把录取通知书毁了!”“去你学校教务处投诉举报你”


有些人说,痛骂她只是误会她是营销号。但在多家媒体报道,事情真相大白之后,郑灵华并没有收获多少道歉,她只能走上法律维权之路,维权过程中甚至依然继续被骚扰。


郑灵华的维权记录 | 微博@鸡蛋姬


饱受困扰、因此患上抑郁症的她,在不久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停发生的网暴自杀案


看到这些细节,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叹息。等叹息结束,一个冷酷的事实将摆在我们的面前:叹息不过是单调重复的反应。而这类事件还在不断发生,未来似乎也不会停止。


是的,如果你仔细回忆,这类事件数不胜数:


本月,驾拖拉机去西藏的抖音博主“管管拖拉机”遭受持续半年的网络暴力,被“造假、诈骗、炒作、辱骂”等言论攻击,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最终服用农药,经抢救无效去世。


2022年7月,网名依奈的18岁少女因“说自杀却不自杀”、“家庭条件好”等理由被持续网络霸凌,最后直播跳楼自杀。


依奈自杀后相关匿名群中的言论 | 《匿名网暴,无处可逃:“魔法少女”依奈生命的最后三个月》


2022年4月,一位女士拜托外卖骑手骑行27公里给听障父亲送食物,给予骑手200元辛苦费,评论区却有大量评论称其“小气”、“吝啬”、“像打发乞丐”,据称她因此跳楼。


这位女士与相关博主的聊天记录 " 微博@脊梁in上海SH


2022年1月,因自己寻亲后与亲生父母的纠葛被人认为是炒作,受到包含“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词的大规模谩骂后,刘学州在微博上留下遗书自杀。


2021年10月,罗小猫猫子于抖音直播透露轻生意向,在“你快点喝”、“要喝就喝”、“瓶子里装的不会是尿吧”等煽动言论的指引下,喝下百草枯自杀。


……


这只是网络攻击性言论所引发事件的冰山一角未到自杀程度、但依然受到不小困扰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互联网在扩大社交互动范围的同时,人性能通过社交释放的恶意也一并扩大了,人们却似乎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放任那些杠精、喷子、乐子人、键盘侠、网络巨魔(Internet Troll)伤害着一位又一位普通人。


打败喷子本不应该只有成为喷子这一个方法 | NGA


是时候正视这些问题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是互联网对个人的去抑制化


线上的我,好像是另一个人


无论网速多快、体验多拟真,线上人们的行为始终和线下真人互动不一样:比起线下,人们对自己在线上的言行更不加以控制。这种偏差被称作线上去抑制化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2]。


这个效应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在线下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是处在一种 “抑制”的状态中,因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学会去抑制一些当下看起来不太合适的行为,例如我们会学会隐藏情绪,不会暴露自己太多的脆弱,更不会暴露自己的攻击性。


但是在线上,这种抑制化现象会被削弱,导致“有害(toxic)线上去抑制化”,把人性中最恶毒、最凶狠的一面释放出来[2],对自己的恶意和恶行更不加以控制[3]。


图源:giphy


“有害线上去抑制化”有如下原因:


首先是匿名性(anonymity)带来的“无责任感”和“安全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抑制性,通常是为了保全我们的社会身份。不管是完全隐去ID的匿名,还是频繁更换的小号,在我们的直觉感受中,它们都不能代表作为社会人的我们。


随时启用、弃用一个账号时,我们就可以卸下社会身份这个抑制我们的枷锁,在现实的网暴事件中,事情闹大后改名、换马甲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有些人还存在离解想象(dissociative imagination),也就是认为互联网就是一场游戏,他们在互联网上做的任何事情都和他本人没有关系,线上和线下的他们是彼此分离、互不负责的。这更加导致了人们对自己线上言行的不负责。


二是缺乏反馈,缺少共情。当我们面对面与人交流时,能够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表现出喜悦或受伤。别人的痛苦,也会令我们感到难受。这种反馈会影响到我们的表达,避免做出极端行为。


但在线上的文字交流中,人们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这种不可见性(invisibility)使得人们无法及时收到这样的反馈,因此失去了对自己言行的约束。


未曾与被攻击者面对面,这让口吐恶言的人们低估自己言行的严重性: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攻击并没有伤害到了一个“真人”的实感,而是在评价一个虚拟形象,有些人甚至可能会把恶言当作是一种“自言自语”,这使他们的攻击不加节制。


异步性(asynchronicity)也是缺乏反馈的表现。除了实时聊天软件,线上的很多交流形式并不是同步的,人们不是在实时互动,不必实时接受对方的反馈,甚至可以说完就跑,一击脱离,这种现象被心理治疗师卡莉·门罗称为“情绪的肇事逃逸”(emotional hit and run)。


拉黑既是被攻击者的防空洞,也是攻击者的达姆弹 | 微博@鸡蛋姬


认知闭合(Cognitive Closure)需要,也可能加强去抑制化。


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博主的一张照片,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现实却是,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快速做出判断,因为他们的认知闭合需要非常强,也就是很难忍受模糊性,需要一个确定的结论[4]。


在他们看来,即使此时并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下的决策或许并不恰当也没关系,因为相对于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


信息不够?没事,按自己以往的经验脑补就行。染发等于不正经,不婚等于被伤害过,女司机等于不会开车,理科男等于不解风情……久而久之,哪怕有足够的信息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两眼一闭,不看不听,只一味输出自己的脑中世界


换句话说,这些人只是将自己脑海中的观念不断重复,然后投射到某个事件上。他们并不是在互联网上摄取新的信息,而是在不断重复自己脑海中业已形成的话语


这种对话哪里正常了 | 微博@鸡蛋姬


道德义愤,社交媒体的顽疾和“摇钱树”


需要注意的是,去抑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人们在线上同样可能表现得比线下更有同情心、更乐于助人。


良性(benign)线上去抑制化”同样存在,我们会和陌生人分享最私密的事情、最脆弱的情绪,也会收获陌生人无条件的支持与温情。


这类例子也有很多,像是匿名树洞中人们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并得到他人支持,多人线上扮演游戏中的“工会”组织里的情谊经常让人感到温暖等[5]。


为什么同样是去抑制化,却会有如此不同的后果?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认为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原因是道德义愤(moral utrage)


我们要明确一点,抛开少数就是以攻击他人取乐或牟取经济利益的人,大多数说出攻击性语言的人往往有着主观上的正当理由


在一项样本为1219人的调查中,对“大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微博暴力行为”这一问题中,选择“事件当事人行为恶劣,为社会不齿”为第一位的人最多,为41.09%,其次是选择“他人攻击侮辱自己,无法忍受”为第一位的人,占比34.57%[6]。


PNAS上的一篇最新研究也提到,推文中道德化词汇和道德情感词汇的频率越高,评论回复中出现仇恨言论的可能性就越大[7]。另一项研究则表明,道德化词汇和道德情感词汇还会显著提高内容的传播度,推文中每多一个这类词,转发率就会增加20%[8]。


“仇恨言论”是指基于固有特征针对某个群体或个人的攻击性话语,并可能威胁到社会和平 | 联合国


道德情感会直接引发一个人的道德义愤,在这种情绪的支持下,普通人也可能变成“喷子”。而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人的道德标准并不相同,一个人不可能在分享自己生活的时候完全避开所有人的“喷点”,也就无法避免接受到负面信息。


对发出愤怒言论的人来说,一系列的正反馈还会使其更加地痴迷于愤怒


根据研究人员的分析,如果有个人平时发的内容都没什么人评论,但某天TA发布的一条愤怒的帖子收到了10条评论,那么TA第二天再发一条愤怒帖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3%。并且一个人的粉丝越多,那么这种反馈机制就会越明显[9]。


代入到现实,就是人们时常诟病的,“流量是命,所以大V靠引战、钓鱼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只不过除了物质收益之外,精神上的“满足”也能让普通人不停愤怒下去。



图源:giphy


所以,我们能做什么?如果只有个人约束自己,适当表达自己的道德义愤,真正表达观点的碰撞和对对方的尊重,而不是一味贬低与攻击对方,有用吗?


很明显,收效甚微。


如果平台不愿干预社区氛围,如果平台始终将流量和盈利最大化作为目标,那么最终都会回归到挑拨对立、激发用户的道德义愤这个尤为高效的手段上。


如果监管方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只是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式执法去治理网络环境,面对人性顽疾根本无法起到根本的扭转作用。


好消息是,有一些平台有意识地开始了管理,比如Facebook大规模删除仇恨言论,Bilibili上线基于AI管理的阿瓦隆系统等等。


坏消息是,在批判道德义愤的同时,人们好像也无法离开它。


就好比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同样使用了强烈的道德语言,试图引发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的愤怒。如果我不列那么多的例子,不反复强调网络暴力的危害,你可能不会读到这里。


愤怒是对“不公”的自然反应。愤怒可以推动着人们行动起来,去让世界变得更好。


究竟该如何让愤怒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普通人伤害普通人的大棒?


网络暴力、网络霸凌、网络骚扰、网络造谣……这些与仇恨言论有关的行为应如何界定,做出何种惩罚?


如何界定仇恨言论与自由言论的边界?


这都是需要更多资源和尝试去解决的问题。它们没有简单现成的答案,但我们必须去讨论、去规范、去改变。


互联网精神,是所有人联结所有人,所有人支持所有人,而不是“所有人伤害所有人”


希望未来,我们能获得一个更少人受到伤害、不会有人因此而死的互联网。


参考资料

[1]被网暴的第70天:她只是染了粉色头发. (2022). Retrieved 21 February 2023, from https://news.sina.com.cn/s/2022-09-21/doc-imqmmtha8210918.shtml

[2]Cheung, C. M., Wong, R. Y. M., & Chan, T. K. (2016). Online disinhibitio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aggressive behaviors.

[3]Wachs, S., & Wright, M. F. (2018). Associations between bystanders and perpetrators of online hat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oxic online disinhib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5(9), 2030.

[4]刘雪峰, & 张志学. (2009).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17(1), 51-55.

[5]Lapidot-Lefler, N., & Barak, A. (2015). The benign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Could situational factors induce self-disclosure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Cyber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 9(2).

[6]易旭明,章岸婧 & 姚燕婷.(2019).理性与喧哗:大学生卷入“微博暴力”现象调查. 中国青年研究(03),102-107+73.

[7]Solovev, K., & Pröllochs, N. (2023). Moralized language predicts hate speech on social media. PNAS Nexus, 2(1), pgac281.

[8] Brady, William J., et al. "Emotion shapes the diffusion of moralized content in soci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8 (2017): 7313-7318. https://doi.org/10.1111/jcom.12325

[9]Brady, William J., et al. "How social learning amplifies moral outrage express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2021). SCIENCE ADVANCES, Vol 7, Issue 33, DOI: 10.1126/sciadv.abe5641



作者:阿蓝、陈藓

编辑:Emeria、游识猷

题图来源:微博@鸡蛋姬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乌克兰来美国,俄罗斯去中国,巧合吗?10种促进宝宝学说话的方法,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敏感度,我们能做些什么?山情水趣话旅游(37):加拿大之行(1)粉色头发女孩去世,黄谣还要伤害多少人懒人花园:姹紫嫣红的岁月那个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的女孩,走了24岁杭州女硕士被网暴自杀:因染粉色头发被上万人荡妇羞辱,她做错了什么?今日聚焦:对烈士,我们该做些什么?竟然还有人,如此没有底线……第二波疫情高峰到来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医院爆满、药物短缺,面对疫情,我们可以为老年人和小孩等群体做些什么?24岁杭州女硕士自杀: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她做错了什么?北京沦陷后谈疫苗和体制优势宝宝肠胀气、肠绞痛!除了飞机抱,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附解决方法)为了那个「粉色头发」的女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舞女、陪酒女…”因染粉色头发的杭州女孩被网暴去世,生前遗书曝光…令人泪目!生男孩更难带?这场世界范围内的「男孩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趁着海洋还没被「圈养」之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回忆我八年多前回国听到某老总对当今皇上的评论女孩染粉色头发被网暴致死!凶手:还不许骂两句了?那个染了漂亮粉色头发的女孩死于“网暴”纪念那位粉红色头发的女孩那个粉色头发的女孩去世了,“凶手”不止是网络上的他们肠癌出现年轻化,发病率升至第二,我们应该做什么?粉色头发与马赛克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男孩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从黄多多到自杀的粉色头发女孩,请停止性化女生吧!粉色头发女孩去世了,网暴者无人负责面对4.2亿中国“三高”人群,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看了那个当街打人的16岁女孩,我才知道为什么有些孩子一辈子都不走运FPA新规定:婴儿食品铅含量将降低2成多!我们该做些什么来保障孩子的健康?佛州律师解读SB264提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看了那个当街发飙的16岁山东女孩,我才知道有些孩子为什么一辈子都不走运“粉色头发女孩”去世了,网暴者无人负责校园友谊对孩子很重要,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交朋友,我们能做些什么?粉色头发女孩去世之后,一名网暴者的自述噩耗传来!那个因染粉色头发遭大规模网暴的24岁女孩走了,曾逆袭上名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