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讲座报名&合作招募】发现校园欺凌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盲点
是什么,改变了学生的结局?
小叶:
13岁的初中男学生小叶,因为经常化妆上学被欺凌。被同学取笑“娘娘腔”,不让上男厕所。老师告诉家长后,家长停掉了零用钱,小叶为此偷钱买化妆品,屡教不改。
老师、家长都认为小叶心理有问题,计划把他送去工读学校纠正行为。但社工跟小叶和同学沟通后,他停止了偷钱,班上的同学停止了欺凌行为……
小玉:
18岁的大学新生小玉患有重度抑郁、自杀的念头,独来独往,不跟同学有交流。学校先后让2位心理咨询师介入,始终被小玉拒之门外,毫无进展。
当她见到第3位心理老师关老师的彩虹手环后,小玉流着泪主动向老师诉说自己的一切……
引发欺凌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改变了学生的结局?
为什么一开始对于学生的干预都无效?
扫码报名线上讲座,寻找答案吧!
(讲座合作单位现正招募中!详情见文末)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盲点在哪里?
研究发现,欺凌在全国中小学的发生率约为23.6%,其中四分之一由性别规范和刻板印象引发,联合国教科文在2015年将其命名为校园性别欺凌。
据估算,我国约有1250万的中小学生在遭受性别欺凌的伤害。性别欺凌虽普遍,但由于其根植于社会的性别文化规范,往往隐蔽且不易察觉。
过去六年,我们接到超过9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性别欺凌个案求助:
14岁的女生因为不符合传统的”美“被班上同学长期取笑和羞辱、16岁的男生因为性格温柔安静被叫“娘娘腔”,12岁的女生因为青春期生理发育而被长期性骚扰……
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介入或介入无效,后续逐渐升级为严重的心理健康危机。
反欺凌课后,许多学生在给被欺凌者回信时分享了自己/身边人遭受性别欺凌的经历(向上滑动查看)
预防性别欺凌,教师是关键
多项研究证实:
教师在反欺凌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开启校园欺凌干预的关键目标;
在学校开展公平、包容、性别平等的教育,对于预防和改善性别欺凌、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虽然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已经是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共识,但性别欺凌的识别与干预,仍是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盲区。据统计,只有不到10%的老师表示了解性别欺凌的定义,不到5%的老师表示知道怎么介入。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许您曾有过以下困惑:
01
既然性别欺凌这么常见,为什么我在班里没有发现?
02
班上同学总是拿性和性别开玩笑,但对于这些话题,我自己也没搞清楚,如何介入呢?
03
遇到了被性别欺凌的学生,我已经格外关心TA了,为什么TA还是不信任我?
04
针对班上发生的欺凌事件,我严肃惩罚了欺凌者,但为什么问题却愈演愈烈?
公益讲座介绍
发现欺凌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盲点
为了让老师能突破原有干预欺凌盲点,本公益讲座将基于我们过去7年与近600位一线教师介入性别欺凌的行动经验,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介绍一套预防和改善性别欺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案。
讲座目标
本公益讲座将帮助教育工作者:
识别学生成长中的性别需求与线索,及早从源头发现问题。
提升师生的信任度,让学生能够主动求助,降低危机爆发的风险。
获得可操作、易上手的教学工具,初步掌握预防和介入性别欺凌的有效方法!
讲座内容
通过大量的一线个案、实证研究和教学经验,
梳理欺凌中的性别盲点;
分析欺凌如何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
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操作工具。
参与对象
广大学校工作者(包括教师、学校社工及心理咨询师)及感兴趣的公众
举办形式
线上直播 / 线下讲座(面向单位合作申请)
图:线上/线下讲座现场(左右滑动查看)
影响教师5000+,好评满满
过去两年,本讲座历经迭代,面向全国各地开展超过20场,影响将近5000名教育工作者,参与者满意度高达9.33分。
看看参与者怎么说:(向上滑动查看)
看看教师发生的新变化:(向上滑动查看)
本公益讲座免费报名开放,欢迎感兴趣了解的伙伴参加!
个人如何报名?
如果你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学校社工及心理咨询师)及感兴趣的公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注:本讲座定期开展线上直播,
报名者可在报名后自主选择合适的场次参与。
如何申请讲座合作?
本讲座长期面向全国各地招募合作单位。欢迎申请讲座合作,让预防性别欺凌的种子在你所在的城市、机构、团队生根发芽。
谁能申请
学校、教研室、教育公益机构、社工机构等面向儿童青少年开展服务的单位。
申请者需要做什么
能招募20人以上参与讲座
提供开展活动的场地(如为线下合作)
请提前不少于30天进行申请沟通
扫码填写讲座合作申请表
我们相信,不是学生有问题,是学生有需要。
一起来,创造行动和改变!
About Us
关于我们
“友善校园”是国内最早致力于预防和应对校园性别欺凌的公益项目。我们相信,通过教学活动、个案辅导、教师日常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将会构建友善的班级文化,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性别欺凌在内的各类校园欺凌发生率。并以此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回应孩子青春期因性与性别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困扰(如自杀/抑郁/暴力/逃学/撒谎等)。
目前,我们在10多个城市开展工作,合作伙伴涉及多个城市的社会组织、学校、政府部门。主要通过科普讲座、师资培训、教案研发、课堂教学、个案援助、学术研究等方式来提高教育工作者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的能力,贡献校园欺凌预防和应对的本土方案。
我们相信,“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有需要”,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爱。保护未成年人,让教师成为孩子的一道光,为创建平安、文明、包容校园贡献一份力。
想了解我们更多欢迎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友善校园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