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今天,24位中国同胞殒命新西兰!我还没忘记,你呢?
“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公平与否,人们各安其命。”
“幸存的我们所能做的,唯有牵着他们至爱的手,一起向远方走下去。”
——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2011年3月18日全国哀悼仪式上
十二年了。
2011年的今天,2月22日,12点51分,基督城发生大地震,顷刻间,市中心多栋高楼倒塌。这个曾经的花园城市,一瞬间满目疮痍。
185人在灾难中去世,这其中,有24位中国公民。
他们当时都在坎特伯雷广电中心CTV大楼里。这栋建筑看似坚固,却一瞬间就坍塌成了废墟。
事后,追查出了建筑设计师不合格,建筑不合规定等等多项丑闻,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人担责。
在这个举国哀伤的时刻,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同胞的故事……
不要忘记那一天,那24个同胞
直到现在,基督城市中心依然是破碎的模样,许多空地还是废墟。
大教堂在沉默中生长出了野草和小树,绿叶已经渗入墙壁。
成堆的砖石和瓦砾散乱在地板上,旁边成列的椅子已经坏掉,被污泥覆盖。
CTV大楼带走了百余人的生命,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对公众开放的空地。
不远处,就是那185张空椅子。它们每把都不一样,空空地、静静地被放置在一片草地上。
它们象征着在地震中离去的每一个人,包括24位年轻的中国公民。
那天,27岁的赖嫦打电话回广州的家里,就像她移居新西兰七个月以来每天都会做的那样。
但这次,她被活埋了,困在黑暗中,被钉在成吨的碎混凝土下面。
她在电话里对爸爸说,“呼吸困难……”
“爸,我出不去了,我觉得我快死了...”
然后,电话就永远挂断了。
在赖嫦的不远处,韩西泠也在黑暗中挣扎着。
2010年末,她决定要去新西兰学习英语。她的父母同意了,担忧地问道,不担心9月的那次基督城地震吗?
韩西泠当时答道,没关系,她要去的语言学校的校长告诉她,新西兰的建筑物比中国的建筑物坚固得多。
后来,父母为她举办了两次葬礼。
地震后,人们发现了她的部分遗体,父母将其埋葬在基督城。
一年后,她更多的遗骸被发现,于是父母再一次飞回新西兰,再一次亲手将女儿埋葬。
在灾难发生的那天,22岁的凃汇沄的遗体是第一个从CTV大楼里被拉出来的。
她的父母得知,她当时在距离正门只有几米的地方。她差一点就能逃出去了,但是……
后来,地震发生时她带的东西被送回了家乡武汉。
笔记本里写满了中文到英语的翻译笔记。本子燃烧过,闻起来有灰烬的味道。
在那天之前,谁也想不到,这座城市中最危险的地方竟会是六层高的CTV大楼。
大楼里面有一家私立语言学校,“国王教育语言学校”,那天学校的79名教职员工和学生死亡,几乎是地震受害者总数的一半。
死者中有很多来自中国,大多是独生子女。
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地震发生时,这些中国留学生刚刚下课,正在第四层的餐厅吃随身带来的盒饭。也因此,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被压埋在废墟之下。
他们中的许多人,父母并不会说英语。这些失独父母登上飞机,人生中第一次离开中国,前往基督城寻找失踪的孩子。
他们坐着一辆大巴车,开车穿过警戒线,停在距现场约20米的地方。
一位父亲说:“我们看到的是这栋完全倒塌的建筑物,剩下的只有最后两层。”
“每个人都在哭。”
他们愤怒、心碎,又无奈。
“为什么?周围的建筑物基本上不受影响,为什么只有这座建筑物崩塌成碎片?”韩西泠的母亲不明白。
另一位母亲更是哭诉道:
在像新西兰这样民主和法治的国家,难道政府不该承担责任吗?
这栋豆腐渣工程的大楼被爆出有多种问题:
大楼设计师不具备设计资质、大楼不符合建筑标准、本不应该获得批准却拿到了许可……
新西兰警方在2014年9月展开调查,相关人士到达现场对地基进行检测评估。
但2017年12月,警方宣布,对基督城地震中倒塌的CTV大楼,决定不予起诉。
一名发言人表示,“结合手上的资料,包括法律和专家的意见,经过慎重调查和考虑后我们决定不予起诉,我们也意识到这一决定会让许多人感到失望。”
然而,根据Canterbury Earthquakes royal commission的调查,这栋大楼并不符合建筑标准。
发言人表示,“调查的确发现了CTV大楼在设计上的缺陷,也认定了过失杀人罪的指控,但现有的证据无法满足监控的要求。”
2021年11月30日,CTV大楼死者家属发言人Maan Alkaisi对媒体称:
“自从CTV大楼倒塌,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我们仍然没有等来正义,没有人被追责,也没有公司因此关闭。”
有些家属认为,当天的救援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至少有八个人被活活困在废墟中,有些甚至仍在与亲人保持联系超过12个小时,但没有被发现,也没有最终获救。
但数十名急救人员则认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他们能救到的每一个人。
这件事后来上了法庭,裁判官Gordon Matenga说:“如果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沟通和更好的结构……整体局势都会改变,可能会有机会来挽救更多生命。”
值此基督城地震12周年之际,
我们再次将此事提起,
提醒每个人不要忘记他们,
那185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那24个我们血浓于水的罹难同胞。
痛苦的灾难,让我们更懂得平凡的珍贵。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闪闪发光的现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