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到中国去”传递了什么信号
2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目前已有数十家跨国公司总部与商务部对接近期来华商务考察的相关安排。这充分显示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积极意愿,体现了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强大“磁吸力”。
同一天,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第五届全球商业领袖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的是十多位跨国公司中国区“一把手”。可以这么说,上述发言人披露的信息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印证。当问到“你们公司的全球掌门人近期是否有访问中国的计划”时,回答几乎都是肯定的。
疫情三年,和中国本土企业一样,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受到疫情管控等因素的影响;在此期间,国际政经局势风云变幻,也考验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跨国公司同此凉热。它们要面对更多权衡和决策。
事实上,疫情期间,当产业链出现问题的时候,外资也是稳链保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公司并没有停止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他们相信这种投入是服务中国市场和全球布局所必需——的确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但站在今天来看,他们认为当时的决策是对的。
这当然是因为中国市场提供的机会。跨国公司已经与中国经济深入融合。对于外资来说,中国机会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于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也出现在走出疫情的今天。一方面,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接近美国,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中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展示着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新兴产业的崛起。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狂飙,受益的是整个产业链,也包括产业链上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的中国业务因此保持了高增长。
中国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如果说“在中国、为中国”的宣示体现了本土化的决心,“在中国、为世界”,体现的则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产业布局。
中国仍是全球供应链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不过当对安全的考量超过对效率的强调而进入一个优先级,变化也正在发生。对中国来说,这也是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参加论坛的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来自医疗、IT和制造等领域,2021年的全球营收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8万亿元人民币,这大体相当于当年中国万亿GDP城市排名第八的杭州的经济体量。
他们对中国经济复苏普遍抱有很大期望。不过这些身处一线的领导者是务实和审慎的,认为复苏会是渐进的过程。比如有的企业说,疫情过去了,订单还没有回来——这并非个别现象。在这方面,跨国公司全球掌门人甚至比中国团队更乐观。正因为如此,理解今天的中国政策气候和市场冷暖,仅靠线上沟通交流是不够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更何况疫情阻断了三年。再者,今年中国两会恰逢政府换届,跨国公司的领导者希望了解新一届政府的思路。
这并非单向的需求。更早些时候,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已经在频繁地走出去。近期一些地方主政者密集会见跨国公司中国区负责人,也说明政府正在听取市场的声音。或许,正是这种双向交流的期待和渴望让跨国公司总部不约而同地选择“到中国去”。
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国企、民企和外企的共同努力。商务部官员也要求“努力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我们相信对外资的热切期待并非为了解一时之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本就是中国经济成长的一部分。着眼于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将主要体现为制度型开放的“磁吸力”。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到2013年的上海自贸区,再到中国已经提出的加入CPTT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只有在制度型开放的进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