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苏轼这一生,才彻底明白什么是真君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文 | 陈禹安 · 主播 | 阿成
来源 | 宽窄之道(ID:kuan-zhai )
“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在著作言说里提到“君子”最多的人,当属孔子了。
孔夫子一生说的都是君子之道,所追求和倡导的也是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完美君子人格。
夫子之后,论必谈“君子”的当属苏轼。
苏轼的论说文里,几乎每篇都有“君子”字眼,一篇简短的论文中,甚至有多个“君子”出现。
纵观苏轼的一生,都在追寻君子足迹,效法君子行为。
而他所谈论以及所坚持的君子人格,也长久地、深刻地影响了华夏千年的文人和文脉。
君子以正直立身
苏轼在《明君可与为忠言赋》说:
“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为则。 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谋身必忠,而况于谋国。 然而言之虽易,听之实难,论者虽切,闻者多惑。”
在他看来,君子应该敢于直言不讳,正直不阿,心地坦荡,忠于国家,主动上谏,不顾个人利害甚至身家性命。
苏轼自己也如他的诗文所写,一生坦坦荡荡,率性天然,正直求真。
而他的这种道德上的内心剧本是他的母亲程氏夫人写就的。
早在东坡出生之前,程氏夫人就做了一件令全天下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当时,苏家在四川眉山城南纱觳行街上租住,兼作一些织品加工售卖的生意,贴补家用。
有一天,屋里的地面突然陷落,出现一个大坑。
里面露出一个大瓮,家里人惊喜地以为要发大财了。
但程夫人却平静地吩咐将坑洞填满,不取宿藏。
程夫人不贪恋来路不明的财物在成为家庭传奇后,对苏东坡的影响至深。
后来他身居高位时,廉洁奉公,不贪恋不义之财,即来源于此。
苏东坡十岁时,母亲和他亲子共读《后汉书》。
读到范滂传时,程氏夫人为范滂舍身取义,宁死也与宦官斗争的精神感动。
苏东坡见母亲动容,不由自主地说:
“孩儿我要是去做范滂,母亲可会同意?”
程氏夫人毫不犹豫地说:
“你要是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就是这句话塑造了苏东坡一生的道德标准。
后来,他被时代卷入变法之争。
变法派领袖王安石当政时,苏东坡觉得新法不利于民生,利用自己的影响极力反对,结果被王安石贬到地方去做官。
再后来,王安石下台,反对王安石的元老司马光当政。
司马光大力打击变法派,将反对变法的苏东坡召回京城,准备重用。
苏东坡亲历地方治理后,觉得新法中有利于民生的部分,不应取消,结果又得罪了司马光,再次遭贬。
这种两面不讨好的“傻帽”行为,却正折射了苏东坡“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正直品格。
如果他想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他和王安石、司马光的私人情谊,无论谁当政,都可以顺风顺水地坐享富贵。
但苏轼就是这样,装着“一肚子不合时宜”。
他明明知道反对皇上所支持的王安石变法,会遭到忌恨和打击迫害。
但仍不改其操守,并将重道、重节放在生命之上。
他在《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会有司根治札子》中说:
“夫君子之所重者,名节也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可杀不可辱之语。”
正像他在文章中所说,他没有为了个人之功名、地位而改变自己刚正不阿、不肯俯仰随人的崇高品质。
“遇事敢言,一心不回,无所顾望”,正是苏轼君子人格的写照。
虽然他一生为党人倾轧、为小人诬陷,一贬再贬。
但他正直不屈,坦荡而不悔的卓绝品性与浩然正气,光耀了千秋后世。
君子以豁达立德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写道: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二十一岁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在欧阳修的推崇下,名动京城。
三十四岁,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自请到地方任职。
四十三岁,因“乌台诗案”贬官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五年后回京,然后又到地方上任职。
五十七岁时又被贬官至惠州。
六十二岁再次贬官至海南儋洲,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但是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永远是一个笑口常开的模样。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写这首诗时,这位曾经纵横京师的大才子,默默地在田间劳作。
生活上的艰辛暂且不论,心理上的落差也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意志了。
然而,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苏轼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力,横遭贬谪也好,外放辟地也好,都没有使他颓唐丧志。
不管身居何处,无论爵位高低,他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
苏轼在《宝绘堂记》指出: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君子要乐在豁达超脱,如果个人不依赖财富、名利、外物,快乐就到来了。
苏轼被贬黄州时,由太守变为罪人,等待他的是“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廪禄既绝,衣食不给”,一家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对此,他却能积极去面对,“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深谷”。
为改善生活,他在黄州城东一片田地里辛勤劳作,自号“东坡居士”。
自己打井、种菜、修建鱼池,还托人从老家捎来菜种,并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知笋香”,好象根本未曾受过打击。
在逆境中坚守自我、顽强不倒已是难能可贵,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更是可惊可叹。
被贬儋州,他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当终于可以北归时,他欣喜,却也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的日子虽苦,却无怨无悔,其中虽有倔强,但更多的却是豁达与坦然。
无关境遇如何,苏轼总是以一种空明澄净的禅悦之心来对待外部世界的一切矛盾和失意。
并将其化作一种恬然自适的心情,展现出君子最为宽广的胸怀。
君子以智慧立功
苏轼在《大臣论》言道:
“世之君子,将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计其后而为可居之功。 其济不济则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
在苏轼看来,君子应该为国家建功立业,造福民众,奉献于社稷,以实现为国家利益的远大抱负。
他疏浚杭州西湖,并创造性地将湖底淤泥垒成一条长堤,这就是至今仍然是杭州地标的苏堤。
千百年后,当如织的游人陶醉于苏堤春晓的美色时,会不会想起这是拜东坡所赐?
他被贬黄州时,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所孤儿院——东坡雪堂救儿会。
当时,苏东坡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困境,却为黄州百姓因为养不起孩子而“溺婴”的行为痛心不已。
他以罪官之身写信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希望改变这一惨绝人寰的惨状。
同时还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多方奔走,募捐资金,成立了“救儿会”,救下了数以百计的孩子。
他在流放惠州时,积极推广秧马和水碓磨,大幅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
洪灾过后促进官府收葬枯骨,百姓遭遇大火后,又极力促成官府以钱粮两便的方式收税,减轻百姓负担。
他还与当地名医林忠彦合作,研制出专治瘴毒的妙方,救人无数。
在流放海南的时候,这荒蛮之地教育水平极为落后,不仅没有出过进士,甚至连举人也未出过。
苏东坡想办法找当地人出资建起了载酒堂。
载酒堂除了交友会饮之外,还承担了教育功能,介绍先进的农耕方法,破除迷信,开凿井泉,散发药剂,提倡民族平等观念……
在这个中原文化波及不深的地方,创办乡学。
亲自为当地学子授课,并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姜唐佐——俗语“破天荒”即源自于此。
这些都为当时还处于“文化沙漠”的海南带来了人文的气息,更为海南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东坡孤儿院、东坡医疗所……
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
他每到一地,无论是荣升,还是贬谪,都会发挥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资源,为百姓做实事。
这些事情并没有为国平叛那样显赫,但公道自在人心,累积之功,亦可光耀千古。
一如他的《既醉备五福论》所写:
“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 以其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 富贵安逸者,天下之所同好也,然而君子独享焉,享之而安。”
这是苏轼的君子智慧,更是他所坚持的君子理想。
君子以精微立言
苏轼文采超迈绝伦,行文洋洋洒洒,诗词气势磅礴,都得益于他能以精微察生活之美,观平凡之乐。
他在《放鹤亭记》记载自然山水、四季更替的美景: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以精微观万物,万物有灵。
他《题西林壁》感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认识真谛,亦在群山之中。
凡此种种,不正是以精微看思想的最佳诠释吗?
他的弟弟苏辙说他谪居海南时“日啗薯芋而华堂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
又说他当时写的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这都在于苏轼能在精微中发现美好,从而没有走向消极颓唐的道路,取得辉煌成就。
苏轼不管经受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中,发现美,得到美的享受。
在这些既高雅而又亲切的生活情趣,是苏轼君子情操最完美的体现。
佛语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于小而见大,由古而知今;效贤达以修己性,格雅物而立此身。
苏轼的诗歌,或豪迈奔放,或雅致婉约,出世入世之间,滋生出仁者之心、勇者之姿、智者之态与达者之怀。
苏轼怀抱自己的君子理想,修乎其身,践乎其行,藏之诸文,传乎其人。
这正是他于风云激荡的时代里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可以称之为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
他一出道就是巅峰,毫不费力地走到了人生的最宽处。
然后命运却急转直下,迅即坠入了人生的窄巷,起起落落。
但他用正直、豁达、智慧、精微的态度让自己看似痛苦的人生变得熠熠生辉。
在最窄的人生路上,走出了最宽的通衢大道,立身、立德、立功、立言,一样都没有落下。
这样的君子,唯有用林语堂先生的评语才配得上他——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作者:陈禹安,心理管理学家、心理说史首创者、《心理三国》作者。来源:宽窄之道(ID:kuan-zhai )。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