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股迎来开门红,现在还有上车机会吗?|智氪VIP(限时免费)

A股迎来开门红,现在还有上车机会吗?|智氪VIP(限时免费)

公众号新闻
今年投资的主线预计将围绕消费、中游设备制造展开。


文|范亮 黄绎达

编辑黄绎达 郑怀舟
来源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牛市要来了,我该怎么办?”
2022年底,随着“防疫新十条“和一系列地产政策的发布,国内经济基本确认底部。
毫无疑问,2023年经济的好转,意味着在盈利端压制A股的大山基本移除,资本市场的情绪明显转暖,甚至有分析喊出今年A股将会迎来一波新的牛市。
然而,不少投资却陷入了纠结,面对可能的牛市,既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动,又担心行情踏空、高位接盘。
面对在“预期博弈”与“基本面博弈”中交织前行的A股市场,投资者们的担忧其实是正确的。
例如,在12月7日“防疫新十条”发布后,上证指数反而开启了长达十余天的回调,期间甚至一度快要打响3000点保卫战。而在今年元旦后,受旅游数据走强的影响,A股又迎来了5连阳,上证指数自开年以来涨幅已经超5%。

图:上证指数涨跌幅情况

资料来源:雪球,36氪整理

上述一跌一涨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一波资金在防疫宽松预期博弈后的离场,后者则是另一波资金对经济复苏预期博弈的入场。
因此,在这个高度内卷的市场中,站在2023年的起点,如果想要在可能的牛市中获得可观的收益,我们不仅要把握哪些是具有高景气度的板块,还要明白这些板块在博弈中所处的位置。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2023年可能到来的牛市中获得高胜率。

作为智氪投资策略系列的开篇,我们将会从2023年的经济展望开始,从经济的变化中来寻找投资线索,从而能够帮助投资者确定今年的投资主线,再深入到具体的板块,探讨合适的入场时机和投资节奏,进而获得投资的超额收益。

2023年的经济怎么看?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经济表现差强人意,主要是经历了疫情、房地产、美元周期“三座大山”的压制。
其中,疫情反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最为明显,其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对消费的压制上。不仅使得大量的消费场景受限,甚至导致部分消费场景直接消失,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生活,冲击了居民资产负债表,打击居民消费信心与消费意愿。股民们对股市的信心也因此受创,A股在去年低位震荡,时不时还要来一次3000点保卫战。

图:疫情对居民资产负债表、消费意愿的影响

资料来源:wind,36氪
房地产则是我国经济的另一大拖累项,在政策的压制下,房地产周期被长期扭曲。当居民资产负债表因疫情受损,不同统计口径下的房地产销售在去年也均呈持续的负增长。作为旧动能的代表,房地产不仅体量暂时无可替代,而且其“周期之母”的地位,对相关的周期行业影响巨大,去年如此程度的负增长,让因疫情而蒙尘的我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图:不同统计口径下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

资料来源:wind,36氪
再从全球视野来看纷乱的2022年,来自外部的冲击同样无法忽视,尤其是美元周期的影响。在全球大通胀的背景下,美联储史上最快加息所导致的美元走强、美债利率走高,尤其是中美利差倒挂后,使得我国的汇率、股市、债市等大类资产价格均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经济数据上,我国去年Q3的GDP同比仅3.90%,Q2的GDP同比更是只有0.4%。经济虽然总体表现的很差,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基建、出口在去年保持了高景气,在出口与基建的带动下,制造业亦表现出了相当的活力。
站在2023年一季度来展望今年全年的宏观经济,最重要一大变量是资本市场对今年房地产的预期边际转好,随着信用暴雷的阶段性结束,在保项目、保主体等宽信用的措施下,预计房地产周期的扭曲程度降低,对经济的拖累也将得以减轻,这就为今年的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
过去三年支撑经济增长的基建,在今年看主要关注边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基建本身不产生现金流,不利于债务扩张闭环的实现。而且基建由政府主导,基建融资将受到赤字率、政府杠杆率等指标的约束,在实际的债务压力面前,靠基建拉经济长期难以为继,所以,基建可能在今年出现边际转弱;但是在其惯性的影响下,短期依然可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
作为去年经济核心支撑的出口,在今年随着海外衰退预期的增强,其景气度将大幅下滑,出口被看空也是目前资本市场的一大共识。
因此,我国经济在2023年的格局是,房地产的枯木逢春将减轻对经济的拖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经济若想在今年实现弱复苏,能发力的方向其实并不多。特别是在出口的景气度不在、基建可能出现边际转弱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内循环,尤其是如何刺激消费将是关键中的关键。
去年11月以来,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尤其是对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后,消费场景、生产场景将持续回归,随着消费的逐步修复,我国经济在今年实现复苏的前提已经具备。而且,2022年经济受损后砸下了一个深坑,今年国内的经济数据将由此占据低基数优势。
货币政策方面,虽然2022年总体保持了相对宽松,但我们依然没有过分QE,相比于部分海外经济体不得不缩表的局面,今年我们继续宽货币、宽信用有足够的政策空间,而为了托底经济,合理充裕的宽松是必然之选,1月的信贷开门红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在今年向上修复的趋势相对确定,对于大类资产而言,A股的机会因此相对确定。而且,通常在宽信用的年份,A股表现也相对较好,所以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看好今年A股的另一大核心逻辑。
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已进入磨顶阶段,在衰退预期下,美债利率易下难上;同时得益于我国经济开始复苏,中债利率则是易上难下的格局,中美利差由此大概率收敛,汇率的压力将大幅减轻,海外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也将因此而解除。
似乎我们又回到了2022年初的起点,率先复苏的经济周期将再一次于我有利,全球经济的格局又一次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格局。而以经济复苏为前提,大类资产配置上则应该主动抬升风险偏好、超配权益资产。

股市投资要聚焦哪些方向?

在2023年经济复苏趋势确定、流动性仍保持宽松的背景下,不光我们对A今年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有信心,资本市场对A今年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也有信心,不少投资者期待的牛市也极有可能出现。

在板块选择上,最重要一点是:不要试图违抗政策方向和经济趋势,要顺势而为。因此,通过上一部分对宏观部分的展望,我们已经对今年经济的主旋律有了非常明确的了解,即“消费复苏”、“地产减轻拖累”、“制造业继续发力”、“出口转向低迷”这四条核心主线。

自然,我们的投资也应从上述方向中掘金,再看近期市场中反弹最凶猛,讨论热烈程度最高的消费板块。据其他国家历史经验,全面放开后,疫情将对经济产生短期的脉冲式冲击,消费板块在一季度末才会正式迎来复苏,但炒作消费复苏预期的资金却已早早入场。

大量搏预期资金的进场,使得消费板块已经涨幅偏高。因此,我们需要等到一季度末消费数据基本确认见底,搏预期资金兑现离场时,才我们买入“基本面”的时间点。

而就地产板块来看,与消费类似,利好政策的传导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期,而搏预期资金也已先行,目前地产板块涨幅已经偏高。因此,房地产行业全面启动复苏的2024年,可能才是我们“买基本面”的最佳的投资时间点。

当然,如果想要参与复苏预期的博弈,地产链中估值处于低位的家用电器等地产后周期板块则有望在情绪冰点后迎来一波反弹。

最后,作为易忽视的板块,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正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2023全年有望迎来复苏,而目前市场预期的反应并不充分,正是“买预期”的最佳时间点,投资宜早不宜迟。

图:核心板块投资逻辑  资料来源:36氪

接下来,我们将对前文的投资策略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消费板块:今年经济复苏的支柱力量,机会确定性高,但最佳投资时间点可能在一季度末出现,建议超配。

我们之所以担忧近期消费板块过热,主要源自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在前期新冠感染人数激增的背景下,线下消费在2023年一季度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地铁客运量是反映线下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从国内部分城市的周度地铁客运量来看,自2022年12月第二周开始,整体的地铁客运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一直到2023年2月起,地铁客运量才有了实质性的恢复。

毫无疑问,全面放开后遭遇了一轮疫情的脉冲式冲击,出行频率因此而大幅下降,对线下消费造成了一轮短期的暴击。目前来看,疫情高峰已在年初兑现,这意味着消费在一季度仍难言复苏。在短期冲击下,大部分消费类企业财务状况在一季度可能还会恶化,这无疑会对二级市场的火热的投资情绪造成扰动。

图:各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数据

资料来源:Wind、36氪整理

二是目前消费板块在前期的复苏预期中,已经有不小的反弹,存在一定的交易过热。

从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估值和涨跌幅数据来看,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23日,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累计涨幅约为27.96%,动态市盈率约为40倍,近三年估值分位数则从11月初的约20%提升至46%分位。

而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沪深300在同期的涨幅约为17%,科创50在同期的涨幅约为-2%,中证500在同期的涨幅则约为9.5%。

很明显,当全面放开后,在好预期的刺激下,近期消费板块已经显著跑赢大盘。而随着一季度消费数据,以及相关企业财务数据的走弱,消费板块受情绪性的影响,实际上面临着较大的回调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消费板块的最佳投资时间应在一季度末,此时社零等高频数据预计开始转强,同时消费股的财务状况也基本探底,随着前期博预期资金的逐渐离场,预计消费板块将会在基本面复苏的角度有所表现。

在配置比例方面,作为2023年确定性最强的热门板块,消费可能会走出主线级别的行情,因此我们建议超配消费。

在细分板块的选择上,从2020年疫情后消费股的表现来看,可选消费优于必选消费,线下餐饮、酒旅、电影等线下场景对应的上市公司反弹幅度较大。

而在可选消费中,高端消费的反弹幅度则很可能领跑全场。这是因为,高端消费在疫情期间的低迷,更多是因为消费场景受限而非收入下滑。因此,随着线下消费启动复苏,高端消费则会率先开始释放积压的需求。

2、地产:目前估值已反应弱复苏预期,2024可能是最佳时间点,建议低配。

就地产板块而言,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尽管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多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并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 “房住不炒”的表述放在靠后的位置,但地产在明年只能做到止跌,而非增长,这将会成为压制地产企业估值抬升的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房地产的复苏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时间。

一方面,在需求端,从房地产相关政策放松,再到经济复苏后购房者信心和需求的恢复,最终到销售数据的实际回暖,需要一段不短的传导期。

另一方面,供给在低位,补库存同样需要时间。2021年5月后,土地购置面积就开始了同比负增长,到2022年8月负增长程度超过50%,房企拿地的长期负增长制约了2023 年的新开工面积,从而在供给端对房地产形成压制。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2023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也是只能做到减轻拖累,这也是目前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观点。考虑到房地产的体量和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能做到对宏观经济减轻拖累、房地产周期不在那么扭曲,对我国经济复苏的贡献就已经足够了。

而与消费板块类似,自2022年11月以来,地产板块在复苏预期下,也有相当幅度的反弹。截至2023年2月23日,上证地产指数的涨幅接近18%,同样明显跑赢大盘。而地产板块近三年的估值分位数也从低点的约10%上升至86%。

因此,考虑到2023地产的复苏力度,以及股市目前的涨幅,我们认为,反弹后的房地产板块在2023年的投资价值并不算高。

当然,房地产行业也并非没有投资机会。

随着房地产政策在2023年形成托底,以及购房信心以及土地购置面积的恢复,房地产行业在2024年则可能有所表现,我们应从2023年下半年起密切关注地产行业相关的高频数据,利好政策的发布也会带来短期的投资机会。

在配置比例方面,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不确定性仍较强,我们建议低配地产板块。

3、制造业:中游的设备制造存在预期差,投资宜早不宜迟,建议中配。

就制造业板块而言,我们知道,制造业的景气度与出口、地产等终端需求的景气度高度相关。

目前市场最担忧的地方在于,制造业2021和2022年的高增速部分来源于出口高景气度的拉动,而在2023年出口转向低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的成长能力可能会受到压制。

我们认为,一些对出口依赖程度高的行业确实会受到出口低迷的冲击,但制造业仍有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按行业分类,制造业主要分为上游原材料制造、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消费品制造三大类。

在政策面,我国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长期来看,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无疑对中游设备制造需求形成利好。短期来看,若要实现明年5%的GDP增速,制造业板块依然需要出力,发力方向则大概率集中在制造业中游的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领域。

在库存周期方面,目前制造业整体处于被动补库存向主动去库存转变的阶段,而根据东吴证券测算,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及通信、仪器仪表行业已经率先步入被动去库存阶段,明年也有望先行复苏。

因此,中游设备制造领域不仅随经济复苏处于上升周期,还存在一定的预期差。

而从估值情况来看,申万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指数在年内均有不小的涨幅。其中,申万专用设备指数估值约为30倍,分位数处于近三年70%的位置;申万通用设备指数估值约为39倍,分位数处于近三年43.14%。

尽管中游设备制造领域短期涨幅也已偏高,但考虑到顺应我国对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等的政策支持,上述行业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均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适合逢低买入。当然,我们要避开其中出口占比高的企业。

在配置比例方面,考虑到我国以往的各类政策对权益市场的高影响力,中游设备制造领域也具有不错的确定性,我们建议中配中游设备制造板块。

图: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36氪整理

4、家电板块悲观预期出尽,估值处于低位,搏复苏预期开启,建议低配。

除中游的设备制造业外,下游的消费品制造(如家电)受益于消费复苏及地产的弱复苏,也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截至2022年11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但申万家用电器指数营业收入却同比增长2.58%。

作为与地产高度相关的行业,2022年家电营收表现与地产销售面积走势出现背离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家电营收表现一般滞后于地产销售面积的变化;二是家电强劲的出口表现抵消了国内需求的低迷。

在疫情与地产政策放松前,市场对家电行业2023年的看法是:地产销售面积的不断下滑,以及出口的下滑,将会使家电行业面临海内外需求同时收缩的窘境。

在上述的悲观预期下,家电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跌入冰点,申万家用电器指数在2022年的跌幅一度超过30%。

伴随着地产的弱复苏,以及国内对扩大消费的重视,2023年家电在内需端的压力会大大减轻。而从估值端来看,23年2月23日申万家电指数的动态市盈率约为17倍,近三年估值分位数仅为27%左右,仍处于低位水平。

我们认为,在2023年经济预期转暖的情况下,一旦地产端的高频数据确认止跌或反转,估值处于低位的家电板块就有望迎来反弹。

在配置比例方面,考虑到我们对家电的投资是以博预期投资为主,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建议低配家电板块。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智氪VIP】知识星球,即可免费阅读更多36氪付费文章。

【智氪VIP】 正在招募知识星球内测用户,首批内测用户有机会获得6折年卡会员哦~点击上方图片链接加入吧!

【智氪VIP】会员权益:
1.阅读36氪全部专属付费内容
2.享受会员专属服务:找研报+专家问答+每日精选资讯+会员专属文章

3.领取智氪VIP年卡专属优惠券

36氪旗下官方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现在还有上车机会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近资本市场都在交易什么?丨智氪VIP(限时免费)全聚德:餐饮、食品持续发力 1月上旬迎来开门红私募一月报:市场情绪回暖,A股迎来开门红,百亿机构再添新将「中药茅」是如何被吹起来的?|智氪VIP(限时免费)瑞信暴雷!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要出现了吗?|智氪VIP(限时免费)逼空行情结束,这一板块将山顶站岗还是牛吃草?|智氪VIP(限时免费)岁末,但求平实的幸福!2023年英国房市迎来开门红!房价涨幅创下新高!还有哪些好消息?2023可能的最强主线之一,十年黄金周期始于足下?|智氪VIP(限时免费)中医说的肝与肺数字经济终究是过眼云烟?丨智氪VIP(限时免费)成长股暴雷后,这个板块又行了?|智氪VIP(限时免费)股价低位还暴跌,医药研发外包这门好生意怎么了?丨智氪VIP(限时免费)「跨年第一妖股」暴涨超200%,卖榴莲到底能挣多少钱?|智氪太天真!就业数据开门红意味着留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吗?都说光伏好,但为什么都没赚到钱?|智氪VIP(限时免费)萎靡5年后,运营商的春天来了?丨智氪VIP(限时免费)开门红,演变成了开门黑。别慌,你还有机会成本百元,售价上万,OK镜的天价时代还能延续多久?|智氪​英华号周播报|2022基金圈热词知多少?喜迎开门红,2023机会在哪?新能源车的投资,还能回本吗?|智氪VIP(限时免费)崭新投资年度开启,2023首个财报周能否迎来开门红?浪越大,鱼越贵,50位分析师总结出的2023「投资兵法」|智氪VIP(限时免费)一季度最强主线,数字经济的风还能吹多久?|智氪VIP(限时免费)数字经济错过了软件,还有消费电子?|智氪VIP(限时免费)突然炸板!这个板块午后遭遇暴击!中华医学会建议:阳性康复中禁止做医美!A股迎来开门红,超4200股收涨!盈利能力显现超市场预期,平安健康的年报还说了什么?|智氪数字经济下一热点板块启动,涨幅已超人工智能|智氪VIP(限时免费)错过了TMT,二季度A股还能上车吗?丨智氪VIP(限时免费)风电终于起飞,但是挣钱更难了丨智氪VIP(限时免费)对新冠的升级管理是封控乱象的根源安奈儿飙涨250%,爆火的「抗病毒面料」是真科技还是智商税?|智氪A股迎来开门红 计算机行业领涨 华泰证券股价大跌近7%华人追求的成功,其实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却实质成为人下人的故事。今天的物理学界怎么这么白痴加不要脸?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