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让考生说自己的话
作者:戎国强 让考生说自己的话,是对高考作文题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谈得到比较高下,优中选优。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平时语文教师布置的作文题,如果不能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其效果只能是让学生怕写作文。怕写而又不得不写,无异于上刑。
如果“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用它来衡量今年的作文题,那么大致可以区分出三类作文题:第一种,考生可以比较畅快、尽情地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种,学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但题目中含有许多干扰、阻碍因素。第三种,大部分学生很难说自己想说的话,只能说命题者给他准备好的话。
全国卷乙,以奥运为话题的作文题,就是第三类题目。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概命题者也知道,这个题目,很难让考生说自己的话,所以他们特地设计了一张表格,从四个方面列举两届奥运会之间的发展变化,让考生有内容可以写。但是,这不是考生“自己的话”。
表格后面的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注意这几个词:“见证”,不是考生见证了什么,而是考生是被“见证”,“融入”还要待将来;只有“感受”可以作为作文的主干,但是,两届奥运会,相隔14年之久,14年前,考生才三四岁,对当年那届奥运会没有体验,也没有记忆。对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会有局部的了解和体验。
但是,即使是北京等奥运比赛举办地的考生,也只是作为观众的体验,他们与这届奥运会的联系,不足以成为他们的内心经历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其他地方更多的考生,与奥运会联系就更少了。这个作文题,应该给差评。
我比较赞赏的作文题,是全国甲卷:《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论考生读没读过《红楼梦》,都能写这篇作文。没有读过红楼梦的考生,则在考场补读了“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个情节。考生只要留意并读懂题目中“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句话,从该情节中提炼出恰当的“启示”来,文章就撑住了……
天津卷题目“烟火”,也是个好题目。题目用形象的、感性的语言,把烟火阐释为家的亲情,国之情怀;宏大主题变得具体、亲近,可触摸,可沉吟。让宏大主题与普通人的生活相通。
这里最想说的是浙江卷作文题。该题目有可取之处,但有明显的硬伤,而且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
先看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这个题目的硬伤在哪里?首先,举例不当。“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题目不应该选用徐枫灿作为“开拓创新”的“浙江青年”的例子。“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是在列举徐枫灿之前的一段总纲性质的文字(见上文),徐枫灿、杨杰、之江实验室超算中心的青年成员,是作为总纲性文字提到的“人才强省”、“创新强省”等举措的成果,作为“典型”或“代表”列举出来的。
但是,徐枫灿与总纲中提到的浙江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以及“人才工程”,没有关系。她不是这几项举措培养出来的人才。徐枫灿是金华人,1999年出生,在金华一中高中毕业时,考入空军航空大学,大四时“考飞”成功。也就是说,高中毕业后,徐枫灿完全是在空军航空大学接受教育,浙江的“人才工程”等举措,不可能延伸到空军航空大学去,对徐枫灿发生作用。
有人可能会说,下文的举例,难道一定要在上文的“总纲”范围之内?这样说,是不懂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文意贯通。列举徐枫灿时,脱离了“总纲”,徐枫灿后面的杨杰,又接上了“总纲”的文意,写文章可以这么魔幻吗?
文意贯通是写作者基本的、共同的认知 ,所以,省内某高校教授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评点该作文题时,也是这样理解这几位青年人才在题意中的作用的。
即使没有举例不当问题,所举例子也是有问题的:介绍徐枫灿,是“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没有“创新”的内容。介绍杨杰,是“浙江工匠”、“劳动模范”,也没有跟“创新”有关的事迹。第三个例子,之江实验室超算中心团队有何创新成果?也是语焉不详。三个例子,无一字创新内容,如何支持第一段总纲性文字?上下文该呼应而没有呼应,也是文章大忌。
在高考现场,如果考生没有发现这个硬伤,不会对他的写作造成干扰。但是,在阅卷环节,如果有阅卷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则是一个摆在眼前,绕不过去的问题,需要立即作出决定,确定评分标准,否则阅卷进行不下去。但是,阅卷过后呢?要不要考虑该作文题对写作教学的影响?
该作文题的可取之处,体现在这句话里:“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题意最后落在“你”身上,即落在个人身上,考生可以说自己的愿望、打算。但是,审题之后,考生会有困惑:题目中的创新人才,是跟浙江省的一些重大举措,如“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联系在一起的,不提这些举措,要担心不够紧扣题意;如果提这些举措,又如何跟个人联系起来?
难道说我要争取被列入“鲲鹏行动”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这些举措是有具体要求的,考生大多不了解,非要写进作文里,会很勉强,生硬。根本不提及这些举措,会不会不够紧扣题意?毕竟,这些举措,在题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来,作文题应该要求考生从实质上懂得什么叫“创新”,了解时代发展的大方向,而不应把考生的注意力引到一些具体的治理举措上,同时,过多的政务用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疏离的;这些词语(概念)本来就不在他们的“字典”里,会对他们“说自己的话”造成干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