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两办罕见发文, 折射一个中国法学的“接班人困境”?

两办罕见发文, 折射一个中国法学的“接班人困境”?

公众号新闻

作者:冯象

来源:文化纵横

文章已获授权



冯象‍‍

清华大学法学院


【导读】近日,中办、国办专门就法学领域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对于如何优化和完善中国的法律教育,国内法学界曾有许多讨论。清华大学法学院冯象教授这篇2014年的《答客问》,对于更新法律教育、推进法学研究,仍有启发意义。

冯象认为,中国的法学底子薄,起步晚,所以只能采取“拿来主义”,抄民国的、日本的、西洋的。这样成本低、见效快,可一旦做此选择,从业者日多,就形成路径依赖,俗话叫“饭碗”——天下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最大。它如果用于教学或借以谋生,没有人会认真对待,包括吃这碗饭的法学家自己。他认为,今天的法律教育整体上是失败的,它只是一个工具性的教学体系,本身并不能支撑信仰。而且在中国它纯属虚构,没有任何立法基础,也不见于司法实践。

冯象指出,198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学术有巨大影响,法学亦不例外。如今大学喜欢折腾那个“国际化”,鼓励英文发表,实际是服务美国,甘愿给人做嫁衣裳,导致大部分法学领域日渐美国化。而民法、刑法却化不了,只能继续抄德国、抄日本。总的来说,中国法学界虽“门派”众多,但都有极强的教条主义倾向。除马克思主义外,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假设中国的法律跟党无关,只当作外国输入的原理学说。

冯象认为,当前中国法学和法律教育的重新出发,有一个“脱稚”的任务,就是像小孩断奶一样,逐步戒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从基本术语的解构与再造做起,从中国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

本文载《文化纵横》2014年第6期,原题为《中国法治与法学出路答客问》本文为作者参加“社科法学连线”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组织会议的精要。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中国法治与法学出路答客问

法律教育的失败与出路

【答斯特】中国法学的“接班人困境”是如何呈现的,出路在哪?我指的不是师生间的知识传承,也不是学术梯队的建设。这儿我想讨论的,是更新我们的法律教育,抛弃旧法学而重建伦理的可能。

今天的法律教育,整体上是失败的,我把它称作“旧法学”,因为它接续的是解放前的旧法统、旧思想、旧生活、旧人物。外面贴几张万国牌的新标签,花花绿绿的,用你们的话说,“高大上”;揭开看,一大股霉味儿。方法上,它是法条主义循环论证,就是从法规——往往不是中国的现行法规,而是外国学者和外国教材讨论的外国法规——里面搬出一两条原理,据此诠释该法规的条款文字,界定若干“典型案例”;然后反过来,用这样诠释界定了的条款案例,来“发现”那原理的定义、范畴及效力。价值观呢,则是不遗余力地贬低公共道德,消解职业伦理,培育一种反民主的精英感;其学理上的表现,便是教条主义盛行。

我在清华,常有同学找我“解惑”。清华有一项制度,叫暑期社会实践,学生都得参加,到中西部贫困县、边疆兄弟民族地区、国企私企和政府部门去搞调研。有老师带队的,也有学生自己联系组织的。虽说是走马观花,但走两天基层,稍稍接触实际就会发现,课堂上学来的知识不管用了。所以很困惑,法治建设三十五年了,怎会是这样?我的建议是,小课堂和大课堂,两头抓。就本科而言,头两年打基础,了解掌握旧法学的一般原理及其术语、教科书结构。这要靠一点死记硬背。后两年调转头,跳出教义学的循环论证和伪命题,拿在社会大课堂碰到的真问题、真矛盾,来批判前两年小课堂里灌输的教条。这样,到毕业的时候,便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法律教育的更新与职业伦理的重建,就有希望了——有了“救救孩子”的希望。

【答柏峰】根本上说,法权的教义是徒劳的伪业,传道人所谓“嘘气”,“当风的牧人”。首先,它只是一个工具性的教学体系,本身并不能支撑信仰,成为道德生活的律令。这种“理性人”学说,因为缺乏超越性的价值关怀,是无力承载博大的宗教精神的。其次,在中国法学是“文革”以后恢复的学科,底子薄,起步晚,人称“幼稚”。所以只能采取“拿来主义”,抄民国的、台湾的及日本的、西洋的。这样成本低,见效快。可是一旦做此选择,从业者日多,就形成了路径依赖,俗话叫“饭碗”——天下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最大吃饭的权利,咱们得尊重。但是第三,既是为了满足一个产业的需求,就意味着,它除了用于教学或借以谋生,没有人会认真对待,包括吃这碗饭的法学家自己。

所以,法权的教义最重要的功用,是意识形态的。我讲个小故事:今年三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先生到清华公管学院作报告,有人提问:为什么经济学家预测经济,总是不准?他说:不奇怪呀,经济学不是做先知。那经济学是干嘛的呢?这位诺奖得主的解释可有意思了:西方社会受基督教影响,许多人发了财,会有一种负罪感。耶稣说了,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针眼还难(《马可福音》10:25)。怎么办呢?于是,经济学就派上用场了,就是给富人提供心理安慰,抵消基督的谴责。我觉得这话颇有洞见,因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确实有很强的空想性质(详见陈平)。而新法治的意识形态效用,也是心理安慰。安慰谁呢?不是官员企业家,也不是小商小贩和卖苦力的,而是中间这一块,城市白领即中产阶级。这些人知道自己发不了财,心里有怨气,但又丢不掉幻想;焦虑之中渴求抚慰,就抓住“契约自由”“产权神圣”和“程序正义”的口号,不放手了。

法教义学是学界主流,是掌握核心期刊话语权的一方;社科法学虽然做的不错,但人少,连个勾心斗角排座次的学会也没搞起来,是弱势群体。我们一贯的态度,是站在弱者那边讲话,因此今天不能说法教义学的好话,叫它出出丑,给你们年轻人留个负面印象,将来好拿它开心。


法律教义学?还是法律教条主义?

【答斯特】198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学术有巨大影响,法学亦不例外。目前的局面是,民法、刑法囿于传统,学者的论著,跟民国法统和德国日本的教义学走得近些。别的部门,如商法(包括公司、金融、知识产权),诉讼法,甚至行政法,都很受美国的影响。宪法同法理这一块,就更明显了。近年来西方法学著作的翻译出版,生意十分兴隆,这里面,美国绝对是大头。

言必称美国,当然也是教条主义;食洋不化,本是新法治的设计。但美国化有弊也有利——特别是,如今大学喜欢折腾那个“国际化”,鼓励英文发表,实际是服务美国,甘愿给人做嫁衣裳——利在哪儿呢?冲击旧法学。不是新思想的冲击,那不是主要的,因为美国的学说、美国的经验,归根结蒂,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就像它帮不了菲律宾、乌克兰一样。我指的是这一前景:大部分法学领域日渐美国化,而民法、刑法却化不了,只能继续抄德国、抄日本。这样一来,新老教义格不入,就撕裂了旧法学的架构,把那一层伪装,所谓中国属于“大陆法系”的教科书定义给剥去了。到那时,法学这个教条主义重灾区,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国道路的探索,甚而“冲破思想的牢笼”呢?

【答成凡】您举出的门派,除了马克思主义,的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忘了这政法制度是谁建立、谁领导的。我们同学上的各门课程,从来不讲共产党。课本从第一页到末页,都是假设中国的法律跟党无关,只当作外国输入的原理学说,这么一条条一套套讲述。立场鲜明些的,即品性“保守”乃至反动的,也不过是把新法治视为一匹特洛伊木马:建设成功之日,便是改朝换代之时。不幸的是,这木马肚子是空的,里面一个希腊人也没有。

因此法学的重新出发,一个简单的做法,便是直面现实。我在清华,因为要带知识产权的博士生,开了一门选修课,开放式的,谁都可以上,叫作“知识产权与中国革命”。有同学不解,觉得新奇,怎么是讲“中国革命”?我说,是呀,今天中国老也“完善”不了的产权制度,人们对产权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不都是革命的孩子么?换言之,必须恢复党在知识产权,及整个政法体系中的地位,而不是假设在中国,知识产权可以是独立王国,不受党的管制——假设法权仅靠几条抽象的教义即能运作了——只有那样,才能揭示新法治的真面目,分析批判它的方方面面。否则,它只是一堆苍白的术语,译得错漏百出的洋教条

至于把马克思主义法学也归于教义,我觉得多少有点“政治正确”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而教条化,与它对资产阶级法权和法学的深刻批判,这两方面我们不能混淆。尤其是有一段时间里,马列主义几乎成了网络敏感词,法律教育更是对它严加防范。所以,我们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曾经的教条,竟成了“政治正确”的禁忌?在这变教条为禁忌的历史过程中,新法治起了什么作用?这样问一问,看似芜杂的现象便容易理清头绪了。

确实咱们法学可以分许多教义流派,武林似的。但如何分析批判,却不能被那些花拳绣腿和咒语般的术语迷惑了;我们出手,要点它的“命门”,封它的“真火真水之宅”。这穴位在哪儿?就在对那幽灵的最恐惧处。提住那儿,轻轻一点,它立时瘫痪!

【答成凡】用武林来比喻法学的界别流派?这个好玩。您说少林、武当是主流,这么类比,放在新法治或形式法治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知道,武侠小说写的那些精妙绝伦的武艺,都是文人虚构的,跟古人的技击、现在部队训练的格斗术,是风马牛不相及。恰好我们的主流法学也是花架子,只能在核心期刊里飞檐走壁,立门派结恩仇;出了课堂,就没它的事了。当然,课堂本身也是一事,而且重要性不亚于司法执法、解决纠纷。什么事呢?那就是诸位上大学,接受新法治意识形态的规训,成长为“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所需的顺服的劳动力,那个名为“公民”或“理性人”的利己者。

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是这事的反面。写了一篇文章,大家可能看过,题为《国歌赋予自由》,发表在《北大法律评论》(15:1,2014)上。原本是去年在法兰西学院作的报告,讲农民工的团结及其理论意义。相比之下,包括法律人在内的知识分子就乖得多,不易团结,因为受规训久了,信了个人主义那一套,不敢反抗。或者因为受的压迫较轻,又是个体劳动,抱着小资产阶级的幻想。比如之前提到的高校乱象,年轻老师被逼着炮制论文,伺候核心期刊,大学里弄虚作假成了风气,老实人倒霉,动辄要淘汰他们。会不会团结起来,向农民工学习,成立自己的维权组织,同校方谈判呢?我想,这条邪道走下去,总有一天会让劳动者觉醒,促成新的统一战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伦理重建或价值批判,因此是社会苦难滋养并见证的一种精神。它的确不是小课堂讲授的知识,而是大课堂“日日新”的斗争。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伦理重建的可能性,其理想的根基,是“好人受苦”的问题(详见《信与忘/约伯福音》)。好人受苦是社会不公的集中体现,而私有制下的社会不公,是靠私有产权和契约关系来遮掩的。我在《国歌赋予自由》一文中说,“农民工的团结,显然不属任何法定的‘权利’,而是源自对法权的克服,即人对历史、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或觉悟”。同样,法学的重新出发,也一定要违背“法权的教义”(Rechts dogmatik)。因为,正如《国际歌》唱的,“‘平等’要求另一种法律”;不然,劳动者就别想做“天下的主人”。

新法治的政治迷思

【答成凡】新法治如何容纳党群关系——问题严重啊。目前很多难解的社会矛盾,包括各类群体事件,都与党群关系有关。而党群关系的修复,常常是在群众以“违法”方式表达了诉求。这个道理,老百姓都懂:好些事,法院解决不了;就算打赢了官司,有时候判决也执行不了,或者只能打折扣地执行。要党和政府关注、介入、采取措施了,才能摆平关系,拿到赔偿。这么看,新法治在现实世界里的辖区,指向了党群关系破裂后的一处处废墟。故而每一次修补,或试图落实群众路线,便是一场清理废墟,缩小“法律帝国”的“运动”。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何法学的教科书那么不愿意提这个“党”字;甚而执政党直接运作的政法制度核心,如干部/公务员的任免、奖惩、双规,它也宁可闭眼不看。理由很简单:那幻象中的法治在西方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所以我想,我们做研究,是不是也得讲一点中国特色,从基本术语的解构与再造做起。西方法学、西方社科的那套术语,拿来讨论共产党的政法传统和新世纪的“低法治”,总让人觉得隔靴搔痒似的,说不到点子上,还容易误读,闹笑话。术语解构,我那篇文章《国歌》分析了“权”字,可算一例。从本义(荀子讲“权物称用”)到中国革命赋予的新义(毛泽东认定“劳工三权”),再到新工潮标举的团结权,“权”这个字的政法含义太丰富了,哪里是旧法学教科书的“公民”“权利”话语可以容纳的。

我觉得,当前法律教育有一个“脱稚”的任务——不是老有人说它“幼稚”吗?——就是像小孩断奶一样,逐步戒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改吃本土的固体食物,即得自于中国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经验的思想碰撞、争鸣。若能持之以恒,我相信,中国法学会茁壮成长的。


【答斯特】贫富分化这问题现在很麻烦。“平等乃正义之母,正义是平等的女儿”;一世纪有个犹太哲人菲罗(Philoof Alexandria),这是他的名言。其实,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就考虑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路向何方。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导市场,社会不公的鸿沟只会越来越大。于是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包括市场监管、税收、社会福利、反腐败,等等。毕竟,党的宗旨即立党之本,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

新法治或形式法治,在这里头做什么用呢?我们前面说了,主要是掩饰不公与心理安慰,拿程序正义来说事——可有谁是因为守法,而“先富起来”的?

另一个问题,言论自由同价值“多元”(读作分裂),也是我关注的。我在别处说过,言论自由和民主,这两样资产阶级宪政的价值,是伴随着私有制、雇佣关系和商品化(即人的异化)的大潮而来的,对于文艺创作,既有促进也有伤害。比如,利用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还有,这些年色情文艺泛滥,也是拜“市场配置”的资本所赐,属于“多元”价值的一景。同时,严肃文艺的空间颇受挤压,十分逼仄。历史地看,新时期的各门艺术,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电影,优秀作品都少,普遍衰落了,赶不上新中国或“前三十年”的成就。

显然,这不是法治,尤其是价值分裂的法治,能解决的问题。

【答柏峰】自从“告别革命”,理想淡出,约束力就弱化了。不少干部的价值观变了,近于拿钱干活的职场人士,把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当作个人的仕途;加之长期反腐不力,时有“谣诼”流布,言论自由便成了这些人蜕变作风、推卸责任的一种托辞。

官员能否像老百姓一样,主张平等的法律保护呢?恐怕不行。官员都是党的干部,理应遵守党纪。这就意味着,相对于群众,承担较多的义务而放弃一些特权。国法呢,按照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认可的“公众人物”标准,则应适度倾斜,给普通人较多的言论自由同隐私保护,以利监督官员,抑制特权,推进民主。

何必死读书,处处皆锻炼

【答成凡、柏峰】我觉得,桑德尔先生那次在北大演讲“正义”,学生的回答让他“走麦城”了,也许是功课没做足吧。他不了解中国。这是他的幸运;要是了解,他那本书怕就写不出来了。当然,北大也在变。学生群体跟十年前、二十年前大不一样了。有点沉闷。

当然,讲座上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未必能代表北大。还有,言行要看场合。来了个感觉太好的洋教授,逗逗他也没什么。真的遇上灾难,比如上次汶川地震,大学生纷纷伸出援手,捐款献血,很踊跃的。

关于我的思想渊源和人生经历,也常有同学问起。我这一代人,叫“老三届”,就是卷入“文革”的六六、六七、六八这三届初高中生;我算其中年龄最小的。总的来说,书本对我的影响是次要的,第一是“文革”。前两年是革命风暴,父母被打倒,关进了牛棚,一切都颠倒了。然后上山下乡,到云南边疆插队落户,接受兄弟民族“再教育”,种地、当教师,干了九年。吃了点苦头,也学会了很多,交了各民族的朋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形成于那个大时代。所以回想起来,真是很宝贵的经历。但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政策是失败的,因为伤亡太大了。一起下乡的同学里,十有八九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还有生病、出事故死了的,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

不过,现在走了另一个极端,年轻人普遍缺乏锻炼。即便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去中西部基层挂职,那也是端着个知识分子干部的臭架子,指指点点,搞搞调研。老百姓哪会跟他说心里话,把他当自家人?

研习法律,最好有点人生的阅历,光读书、读死书不行。中国学了欧洲的大学,法律设为本科专业不好,有点浪费人才。法学的知识门槛低,先学别的,上研究生再读法律,不会有任何困难。所以,我总是建议我们同学,有兴趣的话,读个双学位,文史哲、社会科学都行。或者尽量多读非法律专业的书,把基础打得宽些,将来不论做什么,法律实务、从政、经商或者学术研究,这只有好处,没坏处。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杂志,原题为《中国法治与法学出路答客问》转自“文化纵横”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35岁职业困境”通常的结局都是普丁接班人浮出水面?厂二代关停家族工厂:月薪5000块,我是接班人里的大多数FinFET接班人,详解GAA的机遇和挑战华为严词拒绝!一字跌停,分手费或超8000万!刘姝威罕见发声30+德国法学女博士转码,培训开始两个月就收到了猎头的私信刚刚,超级赛道传闻突发!富时罗素突然表态,什么信号?比尔·盖茨罕见发声,这次谈及中国爆火又落幕!这位被董明珠钦点的“接班人”,彻底摊牌了...从《我的天才女友》,聊聊女性面临的现实“困境”今日聚焦:原本不会“接班”!但,美国把她逼上最高位!美国,这样为华为培养人才……董明珠否认不培养接班人:有没有这样的人很重要孔雀式进化:一文讲明“孔乙己困境”是怎样的炼成的“月薪5000块,我是接班人里的大多数”28岁美女主持惊艳春晚,成“撒贝宁接班人”,背后内幕首曝光:这次终于藏不住了……两办发文: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观点两办发文: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等错误观点 | 附全文晒晒2020~2022关键词华为重大官宣,孟晚舟身份突变,任正非曾说:她永生永世不可能成为接班人《纽约时报》数据显示本科学校排名重要性!美国法学院表示:哈耶普本科毕业生优先录!原来这就是“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华为官宣!孟晚舟身份突变!任正非曾说:她永生不可能成为接班人...移民局又“害人”!加拿大留学生未入境先损失近万加币!同款大学“困境”绝非个例...爆料! 刘文正住私人小岛还有守卫! 不满夏玉顺拿刘文正生死开玩笑,潘迎紫罕见发怒!两段婚姻,五个孩子,路易威登大王磨练,挑选接班人的手段,够“极端”!马克谈天下(355) IT就业市场2022年的狂野之旅和2023年的预期孟晚舟将于4月当值华为轮值董事长,任正非食言了,曾说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卡米拉儿子罕见发声怼哈里:我妈嫁查尔斯是因为爱情!占星家:查尔斯卡米拉绝配,哈里梅根不相容…彭斯家中发现机密文件后 川普罕见发声力挺中国应该立即完全废除所有回囯的限制推特接班人浮出水面?学老板带娃睡办公室,拥抱硬核精神习总和马斯克刚刚“投资宝典”发布!巴菲特致股东信提到了什么?接班人、股票回购、通胀......附全文王思聪的35岁危机:不做万达接班人的最后一战?圣地亚哥教堂(Mission San Diego de Alcala)太惨烈!孟晚舟突然公布!任正非:她永生永世不可能成为接班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