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董双强在展示剪纸作品。李海涛 摄
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的苗族绣娘。罗京来 摄
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长堤历史风貌街,一间古色古香的工作室挂满了颇具宫廷气派的六角宫灯。东艺宫灯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一般要先用细木制骨架,做成八角、六角或四角型,然后在骨架间镶上绢纱和玻璃,并绘制各种图案。2007年,美籍华人李仰东回到家乡江门,传承东艺宫灯制作技艺。多年来,他不断改进工艺,培育新人,还在宫灯中融入了诸多侨乡元素。在他的推动下,2012年2月,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仰东致力于将江门墟顶老街、开平碉楼等地的侨乡风景巧妙纳入画中。他说,“华侨一看到熟悉的(房子),就能记起家乡的事情,还可以告诉下一代我们家乡的面貌。宫灯不单只是一个工艺品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目前,李仰东开设的工厂每年大约可以生产3万多盏宫灯,70%以上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为了打开年轻人市场,李仰东正在开发一系列宫灯文创产品,目前已制作出宫灯日历、卡片、书签等。图为与传统绣工巧妙融合的手工“新国潮”产品。杨陈 摄
“鱼跃龙门”虎头帽销往德国,玉兔香包销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由甘肃省庆阳市非遗传承人张煜瑶母亲近期原创开发的各类刺绣产品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青睐,古老的香包刺绣勾起了他们的乡愁。连日来,甘肃省非遗传承人忙着设计非遗产品,赶制海外订单,“出海”拓市场。“目前通过各种渠道销往海外的非遗文创有1万多件,正在赶制的产品有1500件,尚未制作的产品有4000多件。”张煜瑶称,今年还会全力推广“云刺绣”,通过多个跨境电商平台,拓展香包等刺绣文创的销售渠道,探索中西方文化融合产品,设计制作能广泛流通于国际市场的优秀作品。甘肃省兰州市一非遗产品展厅内,非遗传承人忙着制作非遗作品。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非遗在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提及,甘肃青年传承人尤其“传二代”,通过市场化途径发展至海外的愿望特别强烈,“我们计划通过官方和民间两条路,尽量为传承人争取与海外互动的机会。”谈及甘肃非遗走向海外的困难,刘卫华坦言,本土传承人在文创设计方面较为有限,尤其在跟现代社会接轨方面稍有欠缺,需要引入设计师,进行创新、尝试,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打造出甘肃的非遗品牌。菲律宾的华裔学生现场学习剪纸。(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