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进水就算了,石头里居然也有水?
我们生活的地球,常常被称为“水球”——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的云彩里有水,地下有水,植物动物的身体里有水......
我们人类的脑子里,也有水(开玩笑。
以上事物中有水都可以理解。
可是,万万没想到!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石头里,居然也有水! 石头里的水是什么水,又是怎么进去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水水灵灵的蛋白石,里面确实有水分
矿泉水大家都喝过吧?那是受污染较少的地下水,里边富含矿物质。
矿泉水是这样来的——水在地下岩石裂隙中呆久了,就会有一些矿物质溶解在水里,于是矿泉水就出现了,这很好理解。既然矿物质能溶在水里,那么水自然也能反过来“入侵”到矿物中,与矿物融合在一起。
矿物中的水,总共有三种形式。
当水通过大气降水、地表渗透进入地下后,未必能进入一个安宁的世界——如果岩层内缺少“隔水层”,地下水就会继续往下流,一直流到地层深处的岩浆那儿,化为高温蒸汽。
当岩浆向地表流动,缓慢远离地心并冷却凝固、形成矿物的时候,岩浆中的水也会成为矿物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被称为“结构水”。
有些矿物比如石膏、芒硝、胆矾,大多是从干旱的湖泊水体中析出结晶的,所以水也会混进矿物晶体中,成为“结晶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矿物的质地不够紧密,存在细小裂隙,就会有水分子挤进去,这就有了第三种——“吸附水”。
都是“水”,它们仨有啥区别呢?
蛋白石
细腻柔滑、色彩缤纷的蛋白石(又名欧泊),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宝石。虽然名叫“蛋白”,但其实它们并不是有机物,化学成分和石英一样是二氧化硅。
只不过蛋白石的晶体结构比较特殊,是颗粒极细的“凝胶体”,里面还含有3%~20%的水分。正是这些水分,让蛋白石美得这么与众不同。
蛋白石中的水以吸附水的形式存在
吸附水顾名思义,就是在矿物形成过程中,吸附在矿物颗粒表面或裂隙中的水,是矿物水里最“自由”的一种形式。吸附水里的水分子身份独立,不与矿物分子结合。
如果把含有吸附水的矿物加热到100℃,或者把它长期放在特别干燥的地方,水分子就会离开矿物,回到空气中。失水后的矿物长相会变丑,变得干干巴巴的。
失水后的蛋白石,在矿物学上就成了另一种矿物——燧石
在含水的岩层中,吸附水扮演着活跃的角色:一方面它们能微量溶解一些碳酸盐类的矿物,如果吸附水过多,就会使岩石的坚硬程度降低,变得结构疏松、容易破碎。
另一方面,矿物颗粒间的“空位”被水挤占,其他的液体、气体就很难再挤进去了。
欧泊化的动物化石
图片来自:australianopalcentre.com
我们平时养植物、养龟常用的垫料——蛭石,就是一种特别能吸水的黏土矿物。被吸进蛭石中的水,严格来说并不是吸附水,而是以一种名为“层间水”、介于结晶水与吸附水之间的特殊形态存在。
蛭石受热时,里面的层间水发生气化,把薄薄的层间缝隙撑大,然后蛭石就膨胀了。
蛭石酷似水蛭(蚂蟥),所以叫这个名字
摄影:唐志远
中学化学课上介绍的胆矾——“五水硫酸铜”,原本是蓝莹莹的,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后就是平淡无奇的白色粉末。
胆矾中的水,就是典型的结晶水。
左:五水硫酸铜 右:无水硫酸铜
结晶水是一个个完整的水分子,却基本丧失了独立地位,不能自由活动,经过加热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从矿物中逃脱。
拿胆矾来说,常温下每个硫酸铜分子搭配五个结晶水分子,加热到30℃时就会失去两个结晶水分子,100℃时会失水变成“一水硫酸铜”,400℃时就成无水硫酸铜了。
石膏中的结晶水,则让石膏变得透亮。
半透明的生石膏晶体
天然条件下,大部分石膏以生石膏的形态存在,每个硫酸钙分子搭配两个水分子,晶体发育良好的话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如果受热失水,生石膏先是转变为含结晶水较少的熟石膏;最后完全失去结晶水,只剩下硫酸钙,变成硬石膏。
骨折了,打石膏
姑娘们平时经常佩戴的玉石、翡翠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
不过珠宝界评判玉石、翡翠的品相时,常常说的“水头”如何如何,并不是指其中的水分多少,而是指它们的透明度,这主要取决于颗粒大小、杂质含量、颜色深浅等因素。
除了上面那些著名的含水矿物,蛇纹石、绿帘石、云母这些地层中的常见矿物,也是有水的。
只不过它们内部的水是“结构水”,就算加热也很难跑出来。
干干巴巴的绿帘石,里面就含有结构水
以结构水形式存在的水,已经不是真正的“水”了 ——完完整整的H2O水分子被拆散,分成了氢氧根离子(OH)—和氢离子H+,完全和矿物融为了一体。
结构水
想要恢复水的真身,除非把矿物加热到600℃~1000℃,生生破坏掉它们的晶体结构,才能把里面的水释放出来。在这个“简单粗暴”的过程中,矿物的分子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形成的新矿物跟原来不同。
对地质学家来说,结构水里包含着许多矿物形成时的信息。哪怕是同一地区、同一种类的矿物,其内部结构水的含量、存在方式可能也有所不同,说明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过程中,从而可以推测这个地区当年有过哪些地质活动。
绿帘石
图片来自:Matteo Chinellato
今天的知识点讲完啦,下课!
撰文 | 杨帅斌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