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自菲薄竟然也有好处?
MIT斯隆管理学院(Sloan)助理教授巴斯玛·陶菲克(Basima A. Tewfik)做过两个调研和两个试验,来测试有“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的员工。所谓冒充者综合征,是指即便享有事业成功的美名,本人却依然认为自己名不副实或这些成就只是假象。陶菲克教授发现,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会更照顾他人感受,因此在人际交往上更高效。结论就是:妄自菲薄也有好处。
陶菲克:熟悉这个词的人会认为它有百害而无一利。“你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厉害”的想法肯定会令人焦虑,打击自尊心。但它其实也有好的一面。我的研究发现,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更熟谙人际交往之道,这恰恰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一项研究中,更为此担忧的医生,明显更擅长处理与患者的敏感互动,因此会在沟通上得到患者更高的评价。另一项调研中,妄自菲薄的应聘候选者,在面试前的非正式聊天中普遍会问更多问题,因此会被面试官认为具备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本质上,对虚名的担忧会使人更懂“察言观色”,即更容易感应到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因而也更讨人喜爱。不过这种担忧并不会影响表现,至少在我的样本中没有。有担忧的医生,会和其他医生一样做出正确诊断,与面试官聊过的应聘者,收到面试通知的几率也和其他人一样。
HBR:所以有冒充者综合征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
陶菲克:不完全是。但我研究的一个目的是消除偏见,让大家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缓解由此而来的压力和焦虑,展现出人际交往这个加分项。这种担忧有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不是“症状”或“异常”。
尽管有助于提升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但这些担忧还是可能影响工作表现,特别是对一些高风险职业来说,比如我能想到的,运动员、军官、诉讼律师和CEO。
有趣的是,并没有可量化的数据证明这些担忧会影响工作表现,然而这种想法还是根深蒂固。心理学家经常指向叶杜二氏法则(Yerkes-Dodson),即压力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工作表现。或许一定程度上,对虚名的担忧也可以提供足够激励,让你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HBR:你怎么确定人们是否有冒充者综合征,以及到了何种程度?
陶菲克:这个问题其实最开始来自于我自己。我还在读研究生时就意识到,过去几十年学者们研究、并称为冒充者综合征的概念,是与恐惧融合在一起的。如果研究的是恐惧,那么将这种体验视为坏事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种可以真正捕捉本质特征的方式,衡量一个人认为自己名不副实的程度。我从超过1000人的调研中,提取了7种实验室和田野调查样本,开发并证实了一个全新的五项心理调查法。具体来说,我会询问受访者“对我很重要的人,认为我比自己想的更有能力”,或“其他人眼中的我,比我自认为更博学”这样的问题,看他们在工作时出现这些想法的频率有多高。
HBR:在应聘者实验中,你如何让人们认为自己徒有虚名?这会多快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陶菲克:我让被随机分到这组的人,回忆一次在工作中担心自己徒有虚名的经历,并让对照组回忆一次他人和自我认知吻合的经历,同时作为二次测试,看他们午餐时的表现。反应阶段过后,对虚名担忧的人群跟对照组的表现会不一样:他们会开始问更多问题。
我们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徒有虚名吗?换句话说,斯图尔特·斯莫利(Stuart Smalley)从20世纪90年代《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开始的自我赞扬是不是错了?不应该想“我很棒,我很聪明,大家都喜欢我”,而是“我认为自己还不够好,不够聪明,但我不担心,因为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不安全感”?
哈!我完全不认为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担心这个问题。我们或许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构建工作关系。相反,我希望这次研究可以让大家明白,当你发觉自己有这种担忧,或经常有这种担忧时,不应该认为这会导致工作表现不佳,而更有压力。
HBR:多少人会有冒充者综合征?
陶菲克:常见数据显示,几乎70%的人在职业生涯中至少有过一次质疑自己。面临新挑战、开始新工作,或在晋升后面对新任务时,一个人最有可能产生这种想法。
HBR:女性和有色人种会不会更常有这种担忧?
陶菲克:我在调研中并没有发现明显差别,其他研究者的结论也一样。白人男性对虚名担忧的次数不比女性和有色人种少。人们指出弱势群体中的冒充者综合征时,我认为他们是把这个概念和更深层的东西混为一谈:也就是缺乏归属感。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会认为“同事眼中的我比我实际上更聪明”,而不是“我认为其他人会质疑我是否属于这里,或认为我不够聪明”。
事实上,管理者如果听到来自少数群体的员工表达类似想法,或许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存在包容性问题。这些员工的工作环境中也许充满敌意和偏见。
HBR:如果知道冒充者综合征也有好的一面,大家会不会就不再担心自己盛名难副?
陶菲克: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想着这种担忧可以督促自己更好地察言观色,看似更有交际才能,是否就可以消除担忧以及相应优势?这个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我怀疑这么想并不能完全消除这方面的担忧。即便像爱因斯坦、星巴克前CEO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以及作家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这些极度成功的人士,也曾公开承认过会不时产生自我怀疑。可能环境中总会有导火线,能勾起人们心底的忧虑吧。
埃文·哈勒尔(Eben Harrell)| 访
洪莉 | 译 刘隽 | 校 孙燕 | 编辑
有大格局的公司,是如何对待离职员工的?
告别拖延的7种对策,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危机面前,企业要检视自己的企业架构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