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3月1日,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包含7岁以下不同年龄男女童在体重、身高、头围、体重、体重指数(BMI)等五个指标上的百分位数和标准差数值,规定了我国儿童生长水平与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此次标准修订,距离我国上次制定儿童生长标准已经过去10年。而这10年,伴随着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正在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沈洋是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的研究员,也是一位普通的上海妈妈。在上海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远超过全国平均的背景下,过去三年里,她和丈夫经历了对孩子身高淡定,焦虑,焦虑缓解的过程。她的经历和思考或许对很多家长都有启发。以下是沈洋的来稿。
文 | 沈洋
编辑|王海燕
我家在上海,我第一次听说“上海表”,是怀孕时在医院听课时。所谓上海表,就是上海地区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参考值,标准是2015年定的。当时医生介绍了“上海表”“全国表”和WHO的表。一目了然,上海儿童的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远超过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根据2020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Lancet)的一项研究,过去三十多年,全中国的人都在变得越来越高:目前我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是东亚第一,为163.5cm,我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5.7cm,全球排名第65。中国青少年身高,在过去30年里的增长幅度,更是位于世界首列。一些公众号开始贩卖焦虑:“中国青少年身高大幅增加,跃居东亚第一,你的孩子拖后腿了吗?”在这一背景下,最近几年,给孩子滥用生长激素而导致各种副作用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认为,这体现了育儿内卷,已经从成绩席卷到身高领域。《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这一点,我自己颇有感受。我们从娃出生后,带她在妇幼保健院参加早教时,就有其他家长在比较孩子的身高体重。当时我和老公对这类话题不但不参与,并且有点嗤之以鼻,觉得在制造“卷”的气氛。考虑到上海儿童的发育标准比WHO高出一大截,令人望而生畏,我们还主动给自己降低标准,只给娃参考WHO的标准。当时我们考虑的是,既然有平均数,有中位数,那就总有一部分孩子会低于平均,低于中位数。我们是可以接受孩子身高低于平均线的,毕竟孩子的身高70%靠遗传,而我和老公的身高,在同龄人当中也只属于平均线左右。我们娃从出生开始到2岁,一直在某三甲医院体检。这两年里,参照全国标准,她的身高和体重一直介于P20-P50,也就是在同龄人中属于倒数20%到50%,算中等偏下。而国际公认的认知是,只要生长曲线在原来的区间水平保持平稳,家长就不用担心。而这个阶段,女儿的生长正处于这种情况。但我们平稳的心态,在娃两岁半时被打破了。因为从两岁开始,她的生长曲线就持续走低,也就是身高增加极为缓慢。因为娃2021年5月18日两岁时,就已经86.4厘米了,但到了当年12月6日,也才88.6厘米。7个月,长了2厘米。我们复盘了一下,这可能跟她两岁入托有关。因为自从她上了托班之后,奶量就减少了,而且基本上两周生一次病,频繁咳嗽、发烧,2岁多还得了一次肺炎。但我们在2021年年底带她去了某私立诊所体检,对于生长曲线变低,医生的结论是,娃在两岁之后,身高开始更受遗传影响,但也很可能是频繁生病导致,因为频繁生病会影响睡眠和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高。我这里说的只是娃自己生长曲线的纵向比较,还没有将她和同龄小朋友横向比较,因为在3岁前,她读的是1.5-3岁的混龄托班,班里孩子身高参差不齐,也无从比较。后来幼儿园小班入学前需要体检,我老公带娃去社区医院体检,排在他们前后的女娃都是99cm左右,而我们家娃测量结果是92.7cm,甚至比两个月前在医院躺着量的身高还要低0.5厘米。我老公不甘心,让医生重新测量,仍是同样结果。医生说躺着量身高会更高,一天之内身高也会有变化,然后按照上海标准,给了个P3-10的结论。P3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于我娃在同龄女娃中,身高已经处于倒数3%。但她的身高如果按照WHO标准,是P15-20。一方面,我和老公惊叹与困惑于,为什么上海婴幼儿的生长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这么多,堪比上海孩子的PISA能力测试在全世界的排名。由此而生的感想是,身处上海的家长可真不容易,因为焦虑来源太多了。之前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提到:一北京家长在网上发帖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千5,够不够?有人回答说: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没想到,现在体能发育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但另一方面,即使参考WHO表和全国表,我们娃的身高也属于偏矮,并且发育情况有向下的趋势。我老公在带孩子做完体检后,表示心在流泪。我们开始坐不住了,老公焦虑了一天,开始想着如何给娃制定营养可口的食谱,我则在朋友圈发了求医贴,在想着如何干预。根据老公制定的食谱,阿姨在娃幼儿园开学第一天,一大早烧了鳕鱼鸡蛋番茄面,结果娃没吃几口,并把鳕鱼都挑出来扔了……事实证明精细育儿是徒劳的。娃始终觉得家里的饭菜不好吃,学校里的好吃。到她正式上幼儿园之后,我们发现她比班里大多数孩子要低大半个头,是班里最矮的小朋友之一。虽然我们明白,这也跟她小月龄出生有关,但生长曲线持续走低,依然令我们担忧不已。于是我们在她三岁半时,带她去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看了专家门诊。专家接待我们前,另一位医生先在隔壁房间登记了孩子的基本信息。言谈之中,我们得知他还是硕士生,是来实习的(他自称“只是打工的”),他惊讶于孩子三岁半就来看生长门诊。登记完毕,我们和实习生一同去了医生接待室。医生了解了我们的身高后,实习生报出了“153cm”这一孩子成年后的预期身高,医生随即点头确认。我和老公很困惑,之前基于我俩的身高,我们的确预测过孩子成年后的身高,从来没有得出过这么低的数据。医生人狠话不多,当场给孩子开了测骨龄、抽血测激素等一系列检查。但我们对于三岁半孩子要抽静脉血是非常犹豫的,正好该医院下午四点血液检测科就停止接客,于是我们孩子没能抽到血,当天只测了骨龄。骨龄结果出来后,医生看了数据,表示骨龄已经有4岁了。我们的心一沉,回家路上心情有点郁郁。当天晚上,我们通过朋友引荐,认识了某儿童医院的医生,想了解一下三岁半测激素是否有必要。医生问我骨龄的数据,我通过手机调取数据,发现骨龄影像上实际显示的是骨龄3岁-3岁半。我们一下子对白天的门诊“专家”产生了厌恶和不信任感,怀疑他和实习生通过流水线式问诊,故意报出最低的预期身高数据来制造焦虑,从而让“消费者” 心甘情愿对将近一千元的检测服务和可能随之而来的药品买单。我们随后取消了原本预约的抽静脉血。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儿童医院的医生建议我们对娃再观察半年。医生告诉我们,根据她的观察,来看生长发育门诊的孩子中,只有10%是有疾病需要干预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家长出于焦虑带孩子去看门诊。她表示,现在焦虑情绪很普遍,连她的同事中也有焦虑孩子身高的。与医生朋友的通话缓解了我们的焦虑。随后,我老公给娃买了一款进口益生菌,据说有增强胃口功效。我给娃买了补钙保健品。我们想着办法给她补充肉、蛋和牛奶。但是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实在非常强,督促她喝奶,经常需要斗智斗勇。好在最近几个月,娃的身高长势喜人,部分缓解了我们的焦虑。我则慢慢意识到,在育儿过程中,家长的焦虑是阶段性的,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呈现出变化。在0-4岁时家长通常会更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睡眠和喂养习惯的养成;4岁之后,家长可能更关心兴趣班和学习成绩,开始在其他方面,比如练琴上,和娃发生缠斗。而在0-4岁家长对于孩子的诸多焦虑和困惑中,“科学育儿”有时候反而成了助长焦虑的来源之一。例如医院和各种育儿公号,都规范了孩子体检频率,还提供各种可供对照的生长曲线图,一些所谓“专家”也趁机推波助澜。这次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实施,其主要起草人、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究员李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标准更符合当今我国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特征,但也仅供家长参考,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某些生长指标异常,也不要过度焦虑,还是应请医生做进一步诊断。我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提出,将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未来,希望政策真正落地,希望扎根社区的家庭医生的覆盖率可以更高,希望社区医院和医生可以给予针对0-4岁孩子生长发育给予指导,缓解家长的困惑,从而也会部分缓解三甲医院的接诊压力。回溯我自己对孩子身高的焦虑缓解过程,一是得到了儿童医院医生的指导,二是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速并非像参考指标看上去的那样稳步增长的,而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必被一时的数据打乱阵脚。作者沈洋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健康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